收藏 分销(赏)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281398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温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父恕,为涿郡太守,卒。恢年十五,送丧还归乡里,内足于财。恢曰:“世方乱,安以富为?”一朝尽散,振施宗族。州里高之,比之郇越。举孝廉,为廪丘长,鄢陵、广川令,彭城、鲁相,所在见称。入为丞相主簿,出为扬州刺史。太祖曰:“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故书云: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得无当得蒋济为治中辅卿邪?”时济见为丹杨太守,乃遣济还州。又语张辽、乐进等曰:“扬州刺史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

2、: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于是有樊城之事。诏书召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潜等缓之。恢密语潜曰:“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为急会者,不欲惊动远众。一二日必有密书促卿进道,张辽等又将被召。辽等素知王意,后召前至,卿受其责矣!”潜受其言,置辎重,更为轻装速发,果被促令。辽等寻各见召,如恢所策。文帝践阼,以恢为侍中,出为魏郡太守。数年,迁凉州刺史,持节领护羌校尉。道病卒,时年四十五。诏曰:“恢有柱石之质,服事先帝,功勤明著。及为朕执事,忠于王室,故授之以万里之任,任之以一方之事。如何不遂,吾甚悯之!”赐恢子生爵关内侯。生早卒,爵绝。 (节选自三国

3、志)【注】郇越:古代的贤者。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动静与共咨议 咨议:共同商议 B如恢所策 所策:所写的策论C文帝践阼 践阼:登上皇位 D恢有柱石之质 柱石:担当国家重任的人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B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C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D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

4、而进必将为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温恢一向乐善好施,家里很是富有,但他把钱财分给了宗族,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B温恢很有军事谋略。曹操曾经对自己的手下说,遇到事情可以和温恢商量再做定夺。C温恢很有远见。他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曹仁将要受到关羽的攻击而提醒兖州刺史,后来果如他所料。D温恢能够清楚地知道曹操的用意,所以给裴潜提建议,让他加快行程,裴潜接受了他的建议,所以,没有受到责罚。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5分)(2)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为急会者,不欲惊动远众。(5分)参考答案:4.B(所策:所预

5、料的那样)5.C(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判断的关键:1、“畏”的宾语;2、“县”通“悬”,“县军”为“曹仁”的谓语;3、“乘利而进”的主语)6. A(温恢不是一向乐善好施,他是看到国家将要发生变乱,认为聚集财富是没有用处的)7.(1)(我)非常想让你留在我身边,只不过认为没有扬州的事情重要。(采分点:“甚”、“亲近”、“顾”、“以为”每点1分,句意1分)(2)这一定是襄阳的急难,想要让众将前往,不下令让众将紧急前往的原因是不想惊动远方的军队。(采分点:“急”、“赴”、“所以”、“远众”每点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温恢字

6、曼基,是太原郡祁县人。父亲温恕,任涿郡太守,去世的时候,温恢十五岁,送丧回乡,家里十分富有。温恢说:“世上刚刚开始大乱,要这么多钱有什么用呢?”一下子把家财全部散出给自己宗族的人,帮助他们振兴家业。州里认为他的作法高尚,把他同州里的先贤郇越相比。温恢被推举为孝廉,作过廪丘县长,鄢陵、广川县的县令,彭城、鲁城的相,所在的地方对他有好评。又入朝作丞相主簿,出任扬州刺史。太祖曹操对他说:“我非常愿意让您在我身边做事,但又认为扬州的事情更为重要。尚书上说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大臣如果良好,那么诸事都会安宁。是不是需要让蒋济来担任治中辅助您呢?”当时蒋济正任丹杨太守,于是便下令让他回到扬州。曹操又对将军张

7、辽、乐进等人说:“扬州刺史温恢通晓军事,进退要和他共同商议。”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统兵攻打合肥。那时候各州都屯兵守卫,温恢对兖州刺史裴潜说:“这里虽然有贼兵,但还构不成威胁,所害怕的是曹仁的征南部队遭遇变故。现在洪水已经来了,而曹仁让孤军深入敌境没有防备。关羽骁勇善战,率领精锐部队,借着地利进攻,一定会造成祸害。”后来果然有水淹樊城的事。朝廷下诏书征召裴潜以及豫州刺史吕贡等人,裴潜等人拖延不动。温恢秘密地对裴潜说:“这一定是襄阳危急,要让你们赶去支援。之所以没有大张旗鼓急着让你们聚集,是因为朝廷不愿惊动远处的部队。一两天内一定会有密书催促你们上路,张辽等人也会被召去援助,他们一向知道魏

8、王的心思,一定会后召先到,您可就要受责备了!”裴潜听从了温恢的话,放弃了辎重,让部下改换轻装迅速出发。果然接到了催促进军的命令,张辽等人不久也分别被征召,完全像温恢所预料的那样。魏文帝即位,用温恢为侍中,又出京担任魏郡太守。过了几年,升任凉州刺史,又持着朝廷的节钺领受护羌校尉的职务,赴任途中病死,死时四十五岁。文帝发布诏书说:“温恢有支撑社稷的素质,为先帝做事,劳苦功高;为朕办事,能够忠于王室,所以把万里以外的重任委托给他,让他执掌一个方面的大事。为何不能寿终正寝,我非常悲痛!”文帝赐予他儿子温生关内侯的爵位,温生死得早,爵位便断绝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创意写作:文学的创意本

9、质及其产业化问题葛红兵所谓“创意写作”就是以文字表达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创意活动。创意写作要培养的作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指向纯文学写作的专业作家,还包括以文字创作为生的创意产业基础从业人员,策划师、创意师、文案师、歌曲词作者等。创意最初从写作者的意识转化为笔端的文字,这个过程是“一度创意”。一度创意是原生态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法产业化的(例如很多没有市场的纯文学作品),一部分是直接以文字的形式直接产业化的,另外一部分也无法以其原初的面目进入市场(如舞台剧本等),它需要通过一定的转化,这种转化,并不是对大众趣味的简单迎合或者样态的简单变化,而是一个再创意过程,我们称它为二度创意。针对传统写作学

10、“写作”第一性的观点,创意写作提出“创意”第一性观点。同时,针对传统写作学中将写作局限于文学艺术内部的观点,创意写作主张将写作从艺术领域拓展出去,将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纳入其中,这样,创意写作学就将对“创意”的研究拓展到了创作论之外,引申向产业态创意了。田川流创意时代的文学创意一文认为“文学创意即运用创意思维,以多元和系统的方式从事文学活动与创作,实现对于文学意蕴及其作用的强化,增进其文学价值与经济价值”。文学的本质是创意。文学正是因为其创意本质,才具有产业化可能。在文学创作及其产业化过程中的流动与转化,其实并不是完全由作者、生产者决定的,它也是读者和消费者参与的结果。中国北魏乐府民歌木兰诗中的

11、花木兰形象,就是一个跨媒介转化的成功案例。一个篇幅不长的文本,在不同的时代通过不同的媒介进行了反复的演绎,无论是豫剧花木兰,还是1939年版的黑白电影木兰从军,或是1998年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每次都能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感受,尤其是中国的花木兰转化成世界荧幕上活灵活现的、用美国文化进行重新阐释的动画片,该片充盈着中国元素,但内核却是“美国梦”。在这个过程中,一度创意是一次性的,而二度创意可以是无限次的。文学影像化是跨媒介转化的主要模式。文学影像化是对于文学文本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可能是未来文学的出路所在。文学的影像化使文学的魅力重新获得展现。文学创意的“跨业态”主要指的是文学在艺术领域以外的应

12、用,也就是非艺术的行业运用文学手段获得商业价值的各种形式。分辨某种文学创意是否跨业态的主要标准就是:相关文学文本是否以艺术传播和接受为最终目的。文学创意的跨业态转化案例中极为典型的就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小说中虚构了一个具有东方异域色彩的地名“香格里拉”,是一个遥远的净土,人间的乐园。小说中的香格里拉作为一度创意,富有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而几十年后,这个不存在的地方变成真实被当作香格里拉原型的中国滇西北地区成为著名旅游胜地,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业,是创意的跨业态转化的代表。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我们在旅游业中注入创意的活力,从而

13、盘活旅游业,旅游发展的创意转向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宋城、三国城、水浒城等旅游景点都是以传统历史文化演绎为主要形式,这种文化演绎既包含物质性的演绎:复古建筑的实景展示、原生态的地域风情等等,也包含精神性的演绎,即通过演员表演等艺术形式来展示当地文化,这是最为关键的。而这样的双重演绎充分体现了文化旅游业背后强大的体验经济的思维方式。 (选自新华文摘2016年第19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文字创作为生的创意产业基础从业人员,如策划师、创意师、文案师、歌曲词作者等是创意写作要培养的作家。B在文学创作及其产业化过程中的流动与转化,既要受作者、生产者的影响,还要

14、受读者和消费者的影响。C与传统写作学“写作”第一性的观点不同,创意写作提出“创意”第一性观点,同时,主张将写作从艺术领域拓展到了创作论之外。D文学的影像化使文学的魅力重新获得展现,是对文学文本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未来文学的出路所在。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3分)( )A文学文本通过二度创意,能变成影视、戏剧、广告等,原始创意发生了转化,如木兰诗演绎成了黑白电影花木兰。B为了迎合中国观众,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充盈着中国元素,这让中国观众丝毫不会陌生。C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依据全唐诗拍成的纪录片唐之韵向海外传播,这不属于文学创意中的“跨业态”。D田川流创意时代的文学创意一文指明了文学

15、创意的实质是求得文学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A“一度创意”是原生态的,发生在创意的写作阶段, “一度创意”需要经过“二度创意”的转化才能产业化的。B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是文学创意的跨业态转化中典型的案例,使中国滇西北地区成为著名旅游胜地。C宋城、三国城、水浒城等旅游景点都演绎传统历史文化,这种演绎充分体现了文化旅游业背后强大的体验经济理念。D无限的文化创意旅游能弥补有限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使旅游业注入创意的活力,或许能盘活旅游业。参考答案:1D2B3A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

16、息的能力。关键词“不正确”,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D项曲解文意,原文表述为“也可能是未来文学的出路所在”,只是表示猜测。【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2

17、【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A项,从文中“一度创意是原生态的一部分是直接以文字的形式直接产业化的”可见,有的“一度创意”不需要经过“二度创意”的转化也能产业化的。【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

18、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迷惘的分工岑嵘中世纪的分工是这样的,神父专事祷告,骑士专事杀人,农民专事供养所有人。不过这种分工并不太明确,作为公关顾问的神父和神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他们就会把责任推给了农民。当欧洲黑死病肆虐时,灾祸的责任并非神父祈祷不济,而是农民信仰不忠。那些神的公务员吃饱后站在布道坛上诅咒农民:“肉体为奴的人啊

19、,你们该受神的惩罚。”在1945年8月之前,裕仁天皇的分工是神,他每天坐在宫殿里扮演着天神。而在那个庞大战争机器的金字塔分工体系中,有的家伙则比较倒霉,分到了人体鱼雷或是自杀飞机。1945年的8月,当一个叫做麦克阿瑟的美国佬把锃亮的皮靴踏到日本本岛以后,这个分工体系就彻底变了,神和炮灰都成了一样的普通人。1944年,德国人为挽回颓势,发明了V2飞弹,这玩意可以从法国打到伦敦。当然,这条长长的V2产业链要靠上万人分工来完成。对于那个点火发射的家伙来说,则是茫然地望着升空的飞弹,直到看不见,然后拍拍身上的灰收工回家去喝啤酒,一切都不关他的事了。而在英国伦敦的某个地方,一帮倒霉蛋走在街上,忽然轰地一

20、声,莫名其妙被炸得粉碎。18世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分工论,指出分工提高了效率。到上世纪初亨利?福特就把生产一辆车分成了8772个工时。分工论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模式,也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能。然而随着产业链的越来越长,分工越来越细,世界也彼此割裂,另一种迷惘从人们心底生出。在经济学研究上,专业分工也让学术发展陷入迷惘。经济学在1800年前后就达到顶峰。此后,经济学变得更专业化了。不断深化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了大批对复杂的经济模型和统计方法了如指掌的经济学家,但他们对金融危机的到来一无所知。美国经济学家格里高利?克拉克说:“自工业革命以来,我们陷入了一个陌生的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华丽的经

21、济学理论无法解答普通人提出的简单的经济学问题为什么有些国家富有而另一些国家贫穷。”这些问题常常让经济学家彻底傻眼。精细的分工让人陷入迷惘,而混乱的分工则让人绝望。比如老舍先生,我们知道他应该搞创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们不晓得我有用,我是有用的,我会写单弦、快板,当天晚上就能排你看我多有用啊”不幸的是他分到的是当革命小将的批斗用具,于是他跳了湖。沈从文先生是个天才,不但小说写得好,做学问也是一流。他说:“除服装外,绸缎史是拿下来了;家具发展史拿下来了; 漆工艺发展史拿下来了;前期山水画史拿下来了;陶瓷加工艺术史拿下来了;扇子和灯的应用史拿下来了;金石加工艺术史拿下来了”可惜他分到的是清扫厕所

22、的工作,于是只能呆呆地看着天安门广场人来人往的景象,然后回过头对同伴说:“我去擦厕所上面的玻璃。”当我们的分工链条越来越长时,也是走向自我异化的时候,我们无法明白自己到底是谁,无法体会别人的感受。于是在遥遥不能相望的两端,有人当神,有人当蝼蚁,有人当圣人,有人当刍狗。(摘自北京青年报)1. 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迷惘的分工”的一项是( )A. 中世纪的分工,神父专事祷告,农民专事供养所有人。欧洲黑死病肆虐时,神父将责任推在了农民身上,认为他们该受神的惩罚。B. 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太少,进入分工极细的大型公司,常会为缺少能力和没有拿得出手的技能而陷入迷惘之中,痛悔自责。C. 在民营企

23、业中,常存在会计从业人员内部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比如会计、出纳一肩挑,或会计人员身兼数职,这是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之一。D. 文学理论研究者和文学创作者的分工使得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作为文学的两翼共同发展,但理论研究者大多写不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作家大多也无法讲述出精细的文学理论。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分工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身份也会因外力的作用而改变。裕仁天皇在日本投降前的分工是神,他的民众是替他杀人当炮灰,1945年的8月,神和炮灰都成了一样的普通人。B. 在更加专业化的经济学研究中,世界上有一大批对复杂的经济模型和统计方法了如指掌的经济学家,可

24、就是对金融危机的到来一无所知。这是专业分工让学术发展陷入迷惘。C. 亨利?福特把生产一辆车分成了8772个工时,这种细化分工为他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能。然而随着产业链的越来越长,分工越来越细,出现了彼此割裂的现象,这让福特从心底生出迷惘。D. 格里高利?克拉克的一段话说明,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产业化分工的越来越细,经济急速发展,社会陷入贫富悬殊的状态,面对此种情况,经济学家为无法回答普通人提出的经济学的简单问题“为什么有些国家富有而另一些国家贫穷”而陷入学术迷惘。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些产业要靠上万人分工来完成,产业的分工链条越来越长时,许多人会走向自我

25、异化,他们无法明白自己到底是谁,无法体会别人的感受,就像点火发射V2飞弹的那个家伙。B. 作者认为,精细的分工让人陷入迷惘,比如老舍先生,他本是应该搞创作的,不幸的是他分到的是当革命小将的批斗用具。C. 作者认为,混乱的分工让人绝望。比如沈从文先生,不但小说写得好,做学问也是一流,可惜他分到的是清扫厕所的工作。D. 作者认为,过于细化的分工,便会造成彼此间的割裂现象,同时也会产生自我异化现象,有人当神,有人当蝼蚁,有人当圣人,有人当刍狗。参考答案:1. B 2. C 3. B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题中,A项,神父对自己的分工并不太明确,而导致责任迷惘;B项,大学生陷入迷惘

26、之中,是因为自身缺少能力和技能,是一种情感上的感伤和忧虑,不属于原文中因为分工过细所造成的“世界也彼此割裂”的迷惘;C项,会计从业人员混乱的分工,让民企迷惘;D项,专业分工让学术发展陷入迷惘。原文的迷惘有两点:“分工越来越细,世界也彼此割裂,另一种迷惘从人们心底生出”。精细和混乱使分辨不清。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

27、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种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题中,C项,文中举福特一例是为了说明分工精细化会导致世界彼此割裂而产生迷惘,并未确定福特是否迷惘,产生迷惘的主语是“人们”。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

28、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中,B项,曲解文意,所举例子应是“混乱的分工让人绝望”。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砉然向然 B.技盖至此乎C.骑皆伏曰 D.直栏横槛 参考答案:D5. 文言文阅读:(13分)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公为著讳辩一篇。后官至太常寺奉礼

29、郎。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旦日出,骑弱马,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上灯,与食,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于律吕。尝叹曰:“我年二十不得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驾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天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顷,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

30、之。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弥年绝迹。乃诘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已焚之矣。”今存十之四五。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信然。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今兹惜哉!(选自唐才子传李贺)注郑王:李亮,唐高祖李渊的从父,隋朝时任海州刺史,高祖武德初年封郑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 承:接受 B 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 举:推荐 C 老子曰:“其进锐者退速。”信然。 信:果真 D 天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 差:甚

31、,更加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贺有才华的一组是( ) 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 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 每恨其傲忽,其文已焚之矣 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 A B C D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贺是唐朝宗师后人,人长得纤瘦,手脚很长,但非常聪明,写字飞快,七岁诗文便震动京城。 B 韩愈、皇甫湜读了李贺的作品,不相信他只有七岁,直到李贺梳总角发穿荷叶衣出来,他们才大惊。 C 李贺写诗崇尚奇异的风格,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其乐府诗常被谱成

32、唱曲。 D 作者详细记叙李贺充满神奇色彩的病死过程,是要借天妒英才的说法凸显李贺出类拔萃的天赋。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非大醉吊丧,率如此。(2分)(2)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2分)(3)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3分)参考答案:4、B(应当解释为“参加科举考试)5、C(句描绘李贺相貌,说其写字很快;句描述李贺平时很勤奋,句写李贺表哥自述,因嫉恨李贺傲慢,烧掉他所搜集到的李贺诗文)6、B(韩愈、黄埔湜不相信的不是李贺的年龄,而是不相信只有七岁的李贺能写出这样奇妙的诗文)参考译文:李贺,字长吉,是郑王李亮的玄孙。李贺七岁时就会写诗作文,名

33、震京城。韩愈、皇甫湜读了他的作品,感到很稀罕,却不相信,说:“如果是古人,我们也许不知道;是今人,哪里有不认识此人之理。”于是二人共访李贺家,让李贺当场作诗。李贺梳总角发穿荷叶衣从内室出来,很高兴地接受命令,他旁若无人,拿笔就写,诗题叫高轩过。韩愈、皇甫湜二人大惊,就用自己乘坐的马命李贺骑上,并骑而还,亲自为李贺束发。李贺之父名叫李晋肃,所以李贺不能去考进士,韩愈为此写了一篇叫讳辩的文章。李贺后来官至太常寺礼郎。李贺外貌纤细瘦小,双眉相连,手指细长,字写起来很快。他白天出门,骑着瘦弱的马,后面跟着个剃着光头的小仆人,身背古锦做的袋子,碰到自己想出了诗句,就写下来放在袋子里。李贺凡要作诗,都不先

34、写出标题。到晚上回家后,李贺的母亲就让婢女掏袋子里面,见到写的诗句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点上灯,让李贺吃饭,李贺就从婢女手中把写的诗句拿过来,研好墨,叠好纸,把这些零散的诗句补足成一些完整的诗。除了喝酒大醉,参加丧礼,李贺通常都是这样的。他的诗十分崇尚奇异的风格,结构犹如花草,片片都有文采,所得诗句都高迈惊人,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李贺所作的那些乐府诗,被宫廷的乐工们谱上曲来演唱。李贺曾叹息说:“我二十岁不得志,一生忧愁,心就像梧桐叶一样凋谢了。”他忽然病重,恍恍惚惚在白天见有个穿红衣服的人驾着红色的龙车腾空而下,手持一板文字,像上古时代的篆

35、文,他对李贺说:“天帝新建成了白玉楼,立即召你去写篇记文。”李贺磕头推辞,说自己母亲年老多病。那个人说:“天上比人间更快乐,一点儿也不苦。”过了一会儿,窗户里烟气滚滚,听见龙车声疾速驰去,李贺就断气了。他死时仅二十七岁,无人不为之痛惜。李藩想编集他的诗歌,于是托李贺的表哥访求李贺被遗失的作品,并请他加以整理,就付给了李贺表哥有关的费用。但李贺的表哥一年多不见影子。到找到他责问时,这位先生说:“我常常恨李贺傲气十足,瞧不起比人,我已把他的诗文都烧了。”李贺保存到今天的诗文不过十分之四五,杜牧作序的李贺集五卷,流传至今。 老子说:“那些进取急切的人,他们后退同样迅速。”这话一点儿不假。李贺天赋出众

36、拔群,二十岁声名酒至于极点,上天夺走其性命如此迅速,难道是上天太吝啬了吗?如果稍微宽限他经历的年岁,使他能修养心性品德,看他的才能,成就应当不在古人之下啊。如今真是令人痛惜啊!略6.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注运:转。(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

37、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1】 (3分)A.从选段看,孟子是反对攻伐燕国的,他认为会造成“水益深,火益热”的后果。B“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说的是被攻伐的国家的百姓欢迎犒劳前来的仁义之师。C孟子以为是否攻打燕国应该看燕国人民的态度,做事情要尊重人民意愿的思想。D文中举周武王和周文王的做法,是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从而回答宣王的问题。(2)结合下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的战争观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3分)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参

38、考答案:(1) A(孟子并不反对,而是认为应尊重人民意愿的思想。如果不能使百姓“避水火”反而“水益深,火益热”,就会造成老百姓流离失所。)(2)示例:孔子和孟子战争观的立论基础是以“民本”为核心的“仁政”原则(1分)。不同:孔子希望用“仁义”代替战争,“足食”、“足兵”和“民信”,三件为政大事,孔子毫不犹豫地主张 “去兵”,其对战争暴力的警惕和不认同态度于此可见(1分);孟子认为进行战争的起点和支点是“仁政”,只要符合老百姓的意愿,使百姓远“避水火”,就可以攻伐(1分)。(从其他角度解释,言之成理亦可)参考译文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

39、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三、 语言文字运用(

40、20分,共4题)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传统是一条河流。”我们的文化之所以能够 ,从未断流,就在于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始终保持着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张力。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国家宝藏节目里,武汉音乐学院青年编钟乐团用古老的曾侯乙编钟和其他民族乐器共同演绎了茉莉花,气势恢宏,悠扬悦耳,令人 。而央视另一档节目经典咏流传更是为经典诗词注入新鲜的流行元素,从凤凰传奇演唱的李白的将进酒、龚琳娜演唱的屈原的离骚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也能演绎出“时代性”与“时尚性”。这些作品用流行的元素激活经典、传播经典,让朴素的诗词有了新的面目,让静止的汉字幻化成音符在耳边萦绕,

41、带给观众全方位的听觉享受。这样的“唤醒”行为,自然好评如潮。在音乐中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每一位音乐创作者都 。而只有更多的音乐创作者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对传统音乐资源进行不同视角、不同层次的重新编排和处理,才能让音乐向民族传统、古代雅乐回归,(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生生不息 焕然一新 革故鼎新 义不容辞B. 生生不息 耳目一新 别具匠心 责无旁贷C. 源远流长 焕然一新 别具匠心 义不容辞D. 源远流长 耳目一新 革故鼎新 责无旁贷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就在于不

42、同时代的人们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始终保持着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张力。B. 就在于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它始终保持着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张力。C. 就在于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使它始终保持着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张力。D. 就在于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使它始终焕发着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张力。20.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使更多富有中国气派、民族特色的时代华章不断涌现B. 创作出更多富有中国气派、民族特色时代华章C. 使更多富有民族特色、中国气派的时代华章不断涌现D. 更多地创作出富有民族特色、中国气

43、派的时代华章参考答案:18. B 19. C 20. C【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选成语填空,要求学生答题前先将空格所在的前后语境读明白,然后结合成语的意思用法等进行判断。本题中,生生不息:指群体变化或新生事物的发生没有终止。源远流长:形容历史悠久。句中说的是文化没有终止,应选“生生不息”;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句中说的是武汉音乐学院青年编钟乐团表演的茉莉花让人感到新鲜,应选用“耳目一新”;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

44、面创造性的构思)。句中说的是这种用流行的元素激活经典的“唤醒”方式很独特,应选用“别具匠心”;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句中说的是“在音乐中传播”是音乐创作者的责任,应选用“责无旁贷”。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中,首先要分析画横线句存在的语病。根据画横线句前说的“我们的文化之所以从未断流”和画横线

45、句“就在于”可知,画横线句说的是其原因,即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赋予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画横线句“赋予”后缺少对象;另外,“始终保持着张力”的主语应是“文化”,而“赋予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的主语是“不同时代的人们”,偷换了主语。再分析四个选项:A项,只修改了前句;B项,只修改了后句;C项,前后句都得到了修改,且修改准确;D项,“焕发”与“张力”搭配不当。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句子顺序是否合理,话题是否一致,前后是否照应,格式是否一致,音节是否和谐等。本题中,根据括号前的“只有更多的音乐创作者能够才能让音乐”可知,括号处的句子应该填“使”字句,排除

46、B、D两项。然后判定“民族特色”和“中国气派”的语序,应是先“民族特色”后“中国气派”,由此可排除A项。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8. 下面是王铭在参加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所做的一分钟自我介绍,其中,有些地方表达不够得体,有些内容多余,对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我叫王铭,今年18岁,来自中学。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多有建树。我喜欢户外运动,每个周末都要和朋友们到郊外爬山。我坚强乐观,不怕困难,不惧挫折,有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执著精神。我最大的优点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