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280576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5分,共4小题)时光里的母亲树沐 恩用一棵站在时光里的树,去形容我的母亲,是最适合不过的。母亲是一棵站在时光里的树,这样想着,我的情感、我的眼睛就如沐了早春气息的泥土,润泽起来。幼时,与小小的我相比,母亲自然是我眼中一棵高大的树,我需要仰着头看,也需要躲在她的枝叶下避风避雨,躲避炙热的日光与被风扬起的灰尘。母亲并非饱读诗书之人,也并非大富大贵之家的小姐,但是聪慧、美丽、坚强,这些美德与品质,格外恩赐地聚拢在母亲的身上。她是一位好母亲,在每一个刮风下雨

2、的日子,她都会带着雨伞接我放学回家,一手打伞,一手搂着我的肩膀;她会在乡村夕阳的暮色中,满村子地唤我回家吃饭;会在我买不起漂亮裙子的时候,用压箱底的花布给我做漂亮的裙子;会在日子艰难的时候,变戏法似的,做出可口的饭菜。我还记得,那时的母亲,是一棵开满了花的树,圆润而丰满,将生活调理得有滋有味。春天的时候,买不起风筝,母亲就找来彩纸和竹丝给我做,母亲做的风筝,特别顺合风的,在故乡的田野上高高飘飞;没有娱乐设施,母亲就找远方的亲戚给我借来各种的图画书,夜晚的灯光下,一页一页讲给我听,声音动听清澈。那时,有这样一位母亲,枝叶繁茂,花朵满树,我是幸福的。我就像一只鸟儿,幸福无忧地在母亲这棵大树的空间里

3、盘绕飞翔,一日日羽翼渐丰。就像所有的树苗都要长大一样,我在时光的行走中,逐渐长大,大到可以用我的枝叶去呵护另一棵幼小的树苗。当我结婚,生下儿子,我的角色转变了。幼小的儿子把我当成一棵树。走在街上,他的小手紧紧拉着我,说,妈妈,我怕丢;当天黑的时候,他钻进我的怀里,说,妈妈,我怕黑夜。当要出门的时候,他抱着我的腿说,妈妈,别丢下我。他稚嫩的声音,如一根琴弦,在我心的琴架上轻轻拨动。这种依赖性的拨动,早已引起了我的那颗作为母亲的心的颤动。此时,我忘记了我娇小的身躯,还很年轻的年纪,也早已忘记了我是父母枝叶下的鸟儿,而瞬间就变成了儿子的一棵大树,大到我有足够的能力与勇气来为儿子遮风挡雨,驱赶黑暗与胆

4、怯。而这时,我也猛然发现,母亲这棵树老了。不再有饱满新鲜的汁液,不再有繁茂的叶与花,甚至她的高度,也因为水分的丧失,有些许的降低。那是春日的时候,母亲生日,我牵着儿子回家为母亲祝寿。当稚嫩的儿子和母亲站在一起,一个是面色红润,一个是华发苍苍,甚至儿子拔高的身子也与母亲的高度相差不多。儿子和母亲嬉闹着玩,他疯也似的跑,母亲蹒跚着四处追赶他的脚步,虽是很慢的速度,也累得气喘吁吁。我看着看着,突然一阵酸楚从心底涌上来,眼泪盈眶。此时的情景,如同我幼时与母亲的一幕幕的重演,只是那时,我总能被母亲捉到,还能被母亲抱起,举得高高的。而现在,这样的快乐依旧在,只是,角色换成了我和儿子,母亲变成了一个旁观者。

5、母亲、我、儿子,我们都是一棵树。当我的这棵树从幼苗慢慢成长时,母亲的那棵树就慢慢枯萎老去;当儿子的这棵幼苗慢慢成长时,我也一点点地在岁月里老去。这种逆向的相对生长结出的是浓浓亲情,暖暖地,缓缓地,将生命一代一代传递。在摩洛哥西部平原上,有一种树叫“蓬迪卡萨里尼特”,树名的意思是“善良的母亲”。这种树每到春天便从根上萌生许多幼苗,这些幼苗在大树的周围丛生,就像小孩依偎在母亲的身旁。这种树的花球凋落时,在花球的蒂托处会结出一个椭圆形的奶苞,奶苞里会淌出黄褐色的汁液,在苞头的顶端生长了一个奶管。黄色的汁液由奶管向下滴落,在下面等待的幼苗纷纷用自己狭长的叶片吸吮奶汁,促使自己生长发育。等到小树长大后,

6、大树会从根部与幼苗断裂,开始凋零自己的树叶,以便让小树充分接受阳光雨露。我为这样的“母亲树”感动得流泪,更为母亲流泪。原来,每一棵叫做母亲的树,都有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为了抚育自己的孩子,她们不惜牺牲自己,忍受岁月带来的伤痛,用心去爱,直到这棵树不再抽芽,不再开花,化为春泥。16、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我的情感、我的眼睛就如沐了早春气息的泥土,润泽起来”,此句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我的感动。B、“那时的母亲,是一棵开满了花的树”,作者以此来描写自己的母亲,说明此时的母亲呢长得非常漂亮。C、当“我”长大时,母亲渐渐老去;当“我”的儿子长大时,“

7、我”也在老去。生命就是一个渐老的过程,所以人应豁达一些。D、在本文中,除了表达对母亲及母爱的赞美和讴歌之外,还包含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母爱和亲情也是可以传递的。E、本文通过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手法,向我们展示出伟大母亲的形象,以此表达对母爱的赞颂。17、如何理解“时光里的母亲树”这一标题的含义?(6分) 18、文章最后引用摩洛哥西部平原上关于“母亲树”的故事,有什么作用?(6分) 19、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世上最神圣的爱。读完此文,你对母爱有什么样的认识?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进行探究。(8分) 参考答案:16、 AD (B项,“长得非常漂亮”理解有误,原文是说“圆润二丰满,将生活调

8、理得有滋有味”;C项,“人应豁达一些”无中生有;E项,文中没有使用夸张的手法。)17、 “母亲树”用自己的生命来抚育小树,最后牺牲自己,献出自己的生命;(2分)“时光里”是指“母亲树”随着季节的不同,奉献着自己,抚育着小树。(2分)作者以“母亲树”来比喻天下伟大的母亲,歌颂她们无私的奉献和伟大的爱。(1分)标题形象生动,蕴意深远。(1分)解析:理解标题的含义时,需要注意其中的两个关键词:一是“时光里”,一是“母亲树”。此外要指出“母亲树”的比喻义,以及此标题的表达效果。18、内容上,说明母亲就像“母亲树”一样,一生在付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不惜牺牲自己,表达了对母亲及母爱的赞颂之情;(3分)结

9、构上,“母亲树”的故事照应了文章标题;拓展了文章内容,吸引读者。(3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行文思路的把握。一般插入的故事,主要是对文章主要形象的补充。分析其作用的时候,要从两方面切入:一是结构,一是内容。结构的作用是引出下文,而内容的作用主要是对母爱的赞颂。19、参考示例:母爱是无私的。(2分)文中的“母亲树”为了小树的成长甘愿奉献自己。“我”的母亲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她的女儿,从不索取什么。(2分)文中的“母亲树”还精心呵护小树的成长。“我”的母亲在艰难的日子里为“我”遮风挡雨,将生活调理得有滋有味。(2分)母爱无私而伟大,我们要珍视母爱,更要珍爱自己的母亲;当我们身为人母时,也要像母

10、亲一样,把无私的爱给予自己的孩子。(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此探究内容主要围绕“母爱”,考生可以结合文本引出一个自己对母爱的观点,然后再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观点2分,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两点4分,联系实际2分。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4分)害怕回乡刘志坚回乡不是回家。回家是亲切的。记得母亲在世时,回家是那样温馨,是那样的顺理成章。一踏上故土,远远地望见屋顶上的炊烟,望见炊烟下的竹篱,竹篱后,有慈母倚门而望。未进家门,早有乡邻,用真诚而纯朴的目光迎候你:“哇,回家来看母亲了。”匆匆推开柴门,扑进母亲怀里,一卸世路风尘的艰辛。

11、母亲去世后,家就变得飘渺了。但那是我的根,那里有陶冶过我的乡情乡音。在那里,我懂得蒲公英是怎么飞,虾蜢是怎么跳,画眉鸟是怎样唱,它们都在呼唤我回归。回归是必然的,只是先人已渺,旧居不存,算不了回家,就算回乡吧。但回乡的路是艰难的。当我踏上那弯曲的乡路时,山还是那座山,村还是那个村。乡邻依旧友好,迎候你的目光也依旧真挚。但语意里有了陌生:“啊,回来看看?”是的,回来看看。看什么呢?流水依旧白,山前依旧青。但自己的目光已不知往哪儿看,脚步不知往哪儿挪了。“到乡翻似烂柯人。”一颗系念故乡的心,顿时被悬了起来。因为随着母亲的去世,没有了依恋的那扇柴门,也没有了那一缕炊烟。于是无可挽回地要坠入从前,黯淡

12、地走进童年的记忆,很悲壮地站到了昨日已远、来日无多的路口,踟蹰复踟蹰。在乡邻目光的探询下,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回乡之路,进行一番审视和梳理了。故乡,是生命之根,在抚摸生命之树的根须时,如果没有结出丰厚的果实来回报,那么你可曾以自己树冠的绿荫,给故乡送来一丝一缕的清凉?你会想到自己没有做官,不是荣归故里,你不很富有,不是衣锦还乡。你也不是名星,不为故乡增色。也许,这并不重要,故乡无意苛求于你。只是你对脚下这片生你养你的土地,可曾做过应有的付出?想到此,你会明白前人为什么有“近乡情更怯”的感喟了。你会感喟自己是一只鸟,在山外的天地里飞了一圈。感喟自己是一条鱼,在人生江河里漫游了一圈。如今日暮乡

13、关,想到故乡厚实的土,能歇你坎坷多愁的奔波,能抚慰你疲惫至极的心灵。于是你想回乡,因为你是从这里赤条条地来到世上,也是从这里背起行囊,携着故乡的期待,开始世路风尘的跋涉。而今倦游知还,鸟归林,鱼归渊,回到了生命的源头,你不得不回望一下自己的漫漫长途,也不得不反躬自问:你留在山外世界的行踪、足迹是否歪斜?你是否行所当行,止所当止?你坐食的一饭一粥,是否取之有理有节?面对依旧贫瘠的土地,你是否无愧于心,无愧于乡呢?所以回乡,不只是回到往昔,回到记忆,而是回到生活的始发站,去审读自己的生命行程。回家,也许你会生出丝丝愧疚,但会因亲情的抚慰而释然。回乡,面对养育你的土地,你想到故乡厚恩,未有寸功回报,

14、你会怵然而惊。所以,我害怕回乡。16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说“回乡不是回家?”(3分)答: 17作者在第六自然段写“回乡的路是艰难的”。联系全文看,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请分条回答(6分)答: 18作者在第四自然段写道“匆匆推开柴门,扑进母亲怀里,一卸世路风尘的艰辛” (1)使用“匆匆”“扑”“卸”这些词有什么效果(3分)?答: (2)联系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答: 参考答案:16因为先人已渺,旧居不存,不能算是回家,只能算是回乡。(3分)17没有先前回家的自然亲切之感。会引起黯淡的回忆往事。要思考可曾为故乡做过应有的付出。要思考人生路上是否无愧于心,无愧于乡。(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5、。18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母亲的思念、依恋和见到母亲感到的安慰、轻松。(3分)突出了回家的欣慰,对比写害怕回乡的心情。(2分)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124题。(20分) 我在孔庙的所见和所想 孔庙是一个由几十座门坊与几百间厅堂组成的浩浩荡荡的建筑群,我用了几乎一整天的时间浏览这座古庙。孔庙里古木参天,阳光是幽深的,仿佛是从巨大的荷叶上透漏的,用手拭拭它,有一点凉,还有一点潮润;是它把我的思绪带到两千五百年前孔圣人的榻前孔子有一次病重,一副要离世的样子。子路出于敬意,偷偷安排了家臣,希望先生走得风光一点。按礼,大夫一级的人的丧礼上才可有家臣。孔子辞职后身份为士,是不能配备家臣的。孔子后来还是

16、康复了,得知子路的做法后异常愤怒:不是大夫,要以大夫的标准治丧,这无异于盗名!然而孔庙的建筑却是皇帝的规格:大成殿的18根石柱上满是雕龙,这是阿房宫和紫禁城也没有的神圣。孔子一生几乎不讨论命运,因为它难以把握。命运确实像四处弥漫之空气和四处出没之闪电一样不好把握,所以孔子总是回避命运的问题。孔子活着,恓恓皇皇如丧家之犬,死了却受顶礼膜拜,这表现了人类无常的一面。我总感觉孔子望着人类把自己的一双手翻来覆去而悄悄在笑。给孔庙以皇帝的规格,当然是要大树孔子,以弘扬其思想。抬举孔子的人是统治阶级,他们需要的只是孔子的一点思想,或仅仅是几个关键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以为,巍峨的孔庙实际上就是由于那几个

17、关键词而营造的。孔子的思想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很是丰富,但统治阶级却只提倡有利于他们统治天下的那么一点思想。他们几乎不宣传孔子对苛政的批评,也根本不实行仁政。他们宣扬孔子的一点点想法而掩盖了他的思想体系。他们进而用孔子的思想僵化全体中国人的思想,封禁中国人探索与发现的激情。他们知道,只要给孔子以神圣的地位,中国人的其他思想便成了异端。两千余年来的集权统治者们把孔子的思想演变为控制中国人的工具,甚至以孔子的思想为武器,对国人的思想围追堵截,使之屈从。统治阶级几乎达到了目的: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一直在罢黜百家,没有争鸣。它导致了思想的寂寞。在孔庙,我强烈而痛苦地感受了这种寂寞,我自言自语地说:太苍

18、白了,太单调了。一个民族的强大,固然在于经济和军事实力,但更重要的是强大的精神。一个民族有了强大的精神,便注定会以自己的聪明与勤劳繁荣强盛起来。而民族精神的强大,显然在于它的思想能否生生不息,源源不竭;因为思想的自由是精神强大的关键和动力,倘若一个民族的思想板结了荒芜了,那么它的精神便不可能如广袤的森林和浩瀚的草原那般辽阔和有生命力。孔庙从整体布局到局部的细节都蕴藏着某种威严,这让孔子有了超凡的威风而使人敬畏,甚至使人觉得孔子是难以接近的。事实是:孔子是很有个性魅力的人,他在一般的场合总是自然地流露感情:他对季氏八佾舞于庭义愤地说狠话;跟冉求生气,当众宣布他不是自己的学生了;怕人误会自己私下见

19、卫灵公夫人的行为不雅,赶忙去解释;学生颜回死了,他哭成个泪人。孔子是有缺点的:他有时会强词夺理,甚至诡辩,甚至撒谎。不过,有缺点才使他血肉丰满,可亲可爱。在世间,凡是被神化了的人,都失去了本真,其思想也失去了原意。神化者神化一个人为偶像,并以偶像的超人类超自然的力量征服大众。被神化的人当然是悲哀的;因为即使神化者消亡了,被神化的人的悲哀仍难以解除。 20世纪初的中国革命,以暴力推翻了封建制度。但革命的惯性,却鲁莽地打倒孔子。封建统治阶级制造的舆论挟制了孔子,强行把他纳入自己的队伍。不过我以为,孔子的精神是独立的,他没有依附于统治阶级,他是在为整个人类工作。在我看来,如果能让孔子从这样的孔庙中走

20、出来,才是一场漂亮的革命。(取材于朱鸿的同名散文)2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段中“阳光是幽深的”,不仅写了孔庙因古木参天而光线较暗,也渲染了孔庙久远的历史感。B第六段中“孔子的思想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说孔子的思想深刻复杂,因而使后人产生误解。C神化孔子的封建统治者已不存在,但被他们曲解的孔子的思想依然有影响力,这是孔子的悲哀。D20世纪初的中国革命没有认识到孔子的真正价值,使得孔子的思想没有得到应有的继承与发扬。22.第四段中,“我总感觉孔子望着人类把自己的一双手翻来覆去而悄悄在笑”,请根据上下文简述孔子“笑”的缘由。(3分) 23.文末说到“让孔子从

21、这样的孔庙中走出来”,请通读全文后回答:“这样的孔庙”有怎样的特点?“让孔子从这样的孔庙中走出来”需要完成哪些任务?(8分) 24.阅读杨伯峻浅谈中的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两汉以来,引用论语来证明自己的意见,经常“断章取义”,不顾本真。孔子本人和他的学说便曾被各式各样利用过。例如宋朝的唯心主义者陆九渊曾公开说过:“六经注我”。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是对待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态度。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解释这两种态度的意思;并结合我在孔庙的所见和所想一文的内容,阐释你认为对待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参考答案:21.B(“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强调的是孔子思想的丰富性,而不是“深刻复杂”

22、,更不是后人产生误解原因。)22孔子笑自己生前与死后世人对自己的态度截然不同,觉得世人的变化无常很滑稽,同时也觉得命运难以捉摸。(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3. 特点:规格高,威严。(2分,每点1分)需要完成的任务:还原孔子思想的丰富性,而不是仅仅传播有利于统治者统治天下的那么一点思想。不能只强调孔子的思想而禁锢其他的思想,倡导思想的自由。还原血肉丰满、可亲可爱的真实的孔子,不要让孔子有超凡的威风而使人难以接近。(6分,每点2分)24. 答案示例:“六经注我”是指曲解传统文化来为自己的主张或做法服务,“我注六经”则是指尽量去理解、解释、尊重传统文化的本义。我认为“六经注我”以及“我注六

23、经”这两种态度都有失偏颇,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正如我在孔庙的所见和所想中所说,孔子的思想里也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糟粕,对此我们不必尊重;同时孔子又有批评苛政、提倡仁政等思想,对此应该尊重,而不能像封建统治者那样忽略掉。(以上是答题示例,学生作答不必拘泥。评分标准:对两种态度的解释各1分。结合我在孔庙的所见和所想一文的内容1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及阐释理由3分;观点不必拘泥,能自圆其说即可,应根据学生阐释的充分、深刻程度区别给分。)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山 魈南朝齐祖冲之宋元嘉初,富阳人姓王,于穷渎中作蟹簖。旦往视之,见一材

24、头,长二尺许,在簖中而簖裂开,蟹出都尽。乃修治簖,出材岸上。明往视之,见材复在簖中,败如前。王又治簖出材,明晨往视,所见如初。王疑此材妖异,乃取内蟹笼中,系担头归,云:“至家当斧破燃之。”未之家三里,闻中倅倅动,转顾,见向材头变成一物,人面猴身,一手一足,语王曰:“我性嗜蟹,比日实入水破君蟹簖,相负已多,望君见恕。开笼出我,我乃山神,当相佑助,全簖得大蟹。”王曰:“汝犯暴人,前后非一,罪自应死。”此物转顿请乞放,王回顾不应答。物曰:“君何姓何名,我欲知之。”频问不已,王遂不答。去家转近,物曰:“既不放我,又不告我姓名,当复何计,但应就死耳。”王至家,积火焚之。后寂然无复异。土俗谓之山魈,云:知

25、人姓名,则能中伤人,所以勤问王,正欲害人自免。(选自述异记)【注】 山魈(xio):一种猿猴。穷渎(d):小沟渠。簖(dun):插在沟渠中用拦捕鱼蟹的竹围栏。材头:木头,木材。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见向材头变成一物 向:原先B比日实入水破君蟹簖 比:最近C此物转顿请乞放 顿:顿时D去家转近 去:距离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山魈奸诈的一组是(3分)( )见材复在簖中,败如前 君何姓何名,我欲知之 当复何计,但应就死耳 我乃山神,当相佑助 频问不已,王遂不答 后寂然无复异A B C D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6、山魈为了偷吃河蟹,毫不顾惜地把王某辛苦做成的蟹簖弄裂,弄裂后还要幻变成一段木头留在簖中,造成是上游冲下的一段木头把蟹簖撞裂,以致于蟹全部逃走了的假象,以此捉弄王某。B开始王某不以为意,后有所察觉,最后开始怀疑了: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呢,放在岸上的木头怎么会自己长腿反复撞入蟹簖中呢?于是,他把木材带回家准备烧掉,这样一,山魈弄巧成拙,现出了原形。C山魈被王某抓住后,先是变成人面猴身恐吓王某,接着以佑助其捕蟹诱骗王某,最后频频问王某的姓名想设计加害王某,幸亏王某知道山魈的鬼蜮伎俩,最终将它烧成灰烬。D文中的山魈是世上恶人的写照,自己非但不劳而获,还要欺骗愚弄、甚至设计陷害他人,但恶有恶报,山魈被王

27、某积火焚烧,“后寂然无复异”,曲折地表达了人们除恶务尽的愿望。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明往视之,见材复在簖中,败如前。(3分) (2)乃取内蟹笼中,系担头归,云:“至家当斧破燃之。”(3分) (3)开笼出我,我乃山神,当相佑助,全簖得大蟹(3分)参考答案:9C(顿,顿首,磕头。)10B(制造假象。设计中伤。黔驴技穷,见其绝望。利诱王某。重在写王某能识破其伎俩。灰飞烟灭,被消灭。)11C(“山魈被王某抓住后,先是变成人面猴身恐吓王某”此说有误,山魈现出原形是情非得已,主要是为了寻求逃脱。)12(1)第二天再去看,见那块木头又在围栏中,蟹簖又像先前那样给撞坏

28、了。(得分点:“明”,第二天,1分;“败”,破裂,1分;大意正确1分)(2)就把木头装进蟹笼里,绑在扁担头上回家,说:“到家我就用斧子把你劈开,烧掉。”(得分点:“内”,通“纳”,1分;“斧”,名词作状语,用斧子,1分;大意正确1分)(3)把笼子打开放了我吧,我就是山神,你放了我,我能帮助你,让你的蟹簖完好无损,每次都装满螃蟹。(得分点:相,你,偏指一方,1分;“全”,使完好,1分;大意正确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南宋元嘉初年时,有个姓王的富阳人在小河里插了竹簖抓蟹。第二天去看,发现一个二尺长的木头在蟹簖中,蟹簖断裂,螃蟹都跑光了。王某就修好蟹簖,把那块木头取出扔到河岸上。第二天再去看,见那

29、块木头又在围栏中,蟹簖又像先前那样给撞坏了。王某就又修好蟹簖,取出木头,第二天早晨再去看,看见的竟然跟前两天的一模一样。王某开始怀疑那块木头是什么妖物,就把木头装进蟹笼里,绑在扁担头上回家,说:“到家我就用斧子把你劈开,烧掉。”离家还有三里地时,听见蟹笼子里沙沙有声,回头一看,原先的木头变成了个怪物,人脸猴身,只有一只手一只脚。怪物对王某说:“我天性爱吃螃蟹,最近几天我下水弄坏了你的蟹簖,实在太对不起你了,希望你能原谅我。把笼子打开放了我吧,我就是山神,你放了我,我能帮助你,让你的蟹簖完好无损,每次都装满螃蟹。”王某说:“你祸害了我,前后不止一次,自己罪该一死!”那妖物转而磕头,请求放掉它,王

30、某回头看它,不作应答。怪物说:“你姓什么叫什么,我想知道。”怪物问个不停,王某就是不应答。离家越越近了,怪物说:“既不放我,又不告诉我你的姓名,我还有什么办法呢,只有等死了。”王某到家以后,立刻堆积柴草点起火焚烧木头。烧了之后,静静的,再也没有发生什么异常的事。原那个怪物就是民间所说的“山魈”。传说:山魈如果知道了人的姓名,就会伤害那个人,所以那怪物再三问王某的姓名,正是想害了他以逃脱自身。略5. 读下文字,回答1619题。却说韩猛败军还营,(袁)绍大怒,欲斩韩猛,众官劝免。审配曰:“行军以粮食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乌巢乃屯粮之处,必得重兵守之。”袁绍曰:“吾筹策已定。汝可回邺都监督粮草,休教

31、缺乏。”审配领命而去。袁绍遣大将淳于琼,部领督将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引二万人马,守乌巢。那淳于琼性刚好酒,军士多畏之;既至乌巢,终日与诸将聚饮。且说曹操军粮告竭,急发使往许昌教荀彧作速措办粮草,星夜解赴军前接济。使者赍书而往,行不上三十里,被袁军捉住,缚见谋士许攸。那许攸少时曾与曹操为友,此时却在袁绍处为谋士。当下搜得使者所赍曹操催粮书信,径来见绍曰:“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绍曰:“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攸曰:“今若不取,后将反受其害。”正话间,忽有使者自邺郡来,呈上

32、审配书。书中先说运粮事;后言许攸在冀州时,尝滥受民间财物,且纵令子侄辈多科税,钱粮入己,今已收其子侄下狱矣。绍见书大怒曰:“滥行匹夫!尚有面目于吾前献计耶!汝与曹操有旧,想今亦受他财贿,为他作奸细,啜赚吾军耳!本当斩首,今权且寄头在项!可速退出,今后不许相见!”许攸出,仰天叹曰:“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吾子侄已遭审配之害,吾何颜复见冀州之人乎!”遂欲拔剑自刎。左右夺剑劝曰:“公何轻生至此?袁绍不绝直言,后必为曹操所擒。公既与曹公有旧,何不弃暗投明?”只这两句言语,点醒许攸;于是许攸径投曹操。后人有诗叹曰:“本初豪气盖中华,官渡相持枉叹嗟。若使许攸谋见用,山河争得属曹家?”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

33、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军士忙报入寨中。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攸曰:“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操曰:“子远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攸曰:“吾曾教袁绍以轻骑乘虚袭许都,首尾相攻。”操大惊曰:“若袁绍用子言,吾事败矣。”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

34、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攸乃出操与荀彧之书以示之曰:“此书何人所写?”操惊问曰:“何处得之?”攸以获使之事相告。操执其手曰:“子远既念旧交而来,愿即有以教我。”攸曰:“明公以孤军抗大敌,而不求急胜之方,此取死之道也。攸有一策,不过三日,使袁绍百万之众,不战自破。明公还肯听否?”操喜曰:“愿闻良策。”攸曰:“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今拨淳于琼守把,琼嗜酒无备

35、。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乘间烧其粮草辎重,则绍军不三日将自乱矣。”操大喜,重待许攸,留于寨中。次日,操自选马步军士五千,准备往乌巢劫粮。张辽曰:“袁绍屯粮之所,安得无备?丞相未可轻往,恐许攸有诈。”操曰:“不然,许攸此来,天败袁绍。今吾军粮不给,难以久持;若不用许攸之计,是坐而待困也。彼若有诈,安肯留我寨中?且吾亦欲劫寨久矣。今劫粮之举,计在必行,君请勿疑。”辽曰:“亦须防袁绍乘虚来袭。”操笑曰:“吾已筹之熟矣。”便教荀攸、贾诩、曹洪同许攸守大寨,夏侯惇、夏侯渊领一军伏于左,曹仁、李典领一军伏于右,以备不虞。教张辽、许褚在前,徐晃、于禁在后,操自引诸将居中:共五千人马,打着袁军旗

36、号,军士皆束草负薪,人衔枚,马勒口,黄昏时分,望乌巢进发。是夜星光满天。且说沮授被袁绍拘禁在军中,是夜因见众星朗列,乃命监者引出中庭,仰观天象。忽见太白逆行,侵犯牛、斗之分,大惊曰:“祸将至矣!”遂连夜求见袁绍。时绍已醉卧,听说沮授有密事启报,唤入问之。授曰:“适观天象,见太白逆行于柳、鬼之间,流光射入牛、斗之分,恐有贼兵劫掠之害。乌巢屯粮之所,不可不提备。宜速遣精兵猛将,于间道山路巡哨,免为曹操所算。”绍怒叱曰:“汝乃得罪之人,何敢妄言惑众!”因叱监者曰:“吾令汝拘囚之,何敢放出!”遂命斩监者,别唤人监押沮授。授出,掩泪叹曰:“我军亡在旦夕,我尸骸不知落何处也!”却说曹操领兵夜行,前过袁绍别

37、寨,寨兵问是何处军马。操使人应曰:“蒋奇奉命往乌巢护粮。”袁军见是自家旗号,遂不疑惑。凡过数处,皆诈称蒋奇之兵,并无阻碍。及到乌巢,四更已尽。操教军士将束草周围举火,众将校鼓噪直入。时淳于琼方与众将饮了酒,醉卧帐中;闻鼓噪之声,连忙跳起问:“何故喧闹?”言未已,早被挠钩拖翻。眭元进、赵睿运粮方回,见屯上火起,急来救应。曹军飞报曹操,说:“贼兵在后,请分军拒之。”操大喝曰:“诸将只顾奋力向前,待贼至背后,方可回战!”于是众军将无不争先掩杀。一霎时,火焰四起,烟迷太空。眭、赵二将驱兵来救,操勒马回战。二将抵敌不住,皆被曹军所杀,粮草尽行烧绝。淳于琼被擒见操,操命割去其耳鼻手指,缚于马上,放回绍营以

38、辱之。却说袁绍在帐中,闻报正北上火光满天,知是乌巢有失,急出帐召文武各官,商议遣兵往救。张郃曰:“某与高览同往救之。”郭图曰:“不可。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既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张郃曰:“非也。曹操多谋,外出必为内备,以防不虞。今若攻操营而不拔,琼等见获,吾属皆被擒矣。”郭图曰:“曹操只顾劫粮,岂留兵在寨耶?”再三请劫曹营。绍乃遣张郃、高览引军五千,往官渡击曹营;遣蒋奇领兵一万,往救乌巢。(节自三国演义)16古人都有名和字,相互之间,称字而不称名。请据原文内容回答曹操,许攸二人的字各是什么?17选文是“官渡之战”中一个关键回合,请分析

39、袁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8针对本文最后一段,“绍乃遣张郃、高览引军五千,往官渡击曹营;遣蒋奇领兵一万,往救乌巢”。清代的毛宗岗读到这里时,写有一句评语曰:“若此时并力尽去救乌巢,则粮不至尽烧。绍不听郃言,是一误再误而又三误矣。”请结合选文,指出毛氏所说的“一误再误三误”分别是指什么?19请简要分析许攸的形象。参考答案:16曹操字孟德,许攸字子远。17袁绍兵马虽多但不精,战斗力不如曹军;袁绍刚愎自用,不愿采纳良好的建议;袁绍手下谋士各怀异心,且无过人计策;曹操烧毁了袁军乌巢粮草,导致袁军心涣散。18一误是指不听许攸“趁曹操粮草缺乏,分一军袭许昌,攻下许昌”的建议;二误是指不听沮授“加强乌巢的

40、防备,遗精兵猛将,于间道山路巡哨,免为曹操所算”的建议;三误是指不听张郃全力救乌巢的建议。19有才能智谋,能抓捕关键战机。他获取曹操催粮的书信后,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扭转战局的关键时机,“径见绍曰: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缺乏大局意识,以私利而害大局。当他得知自己的亲人被审配抓入大狱后,被私利所蒙蔽,投奔了曹操。功利之心太强。在曹操面前失去了本性,急功求名的心思尽显无遗,在曹公面前,装出一副救世主的样子,犯了做人的大忌。日后为曹操所杀,不能不说是这种心思所埋的祸种。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1、69题。张 赫 传汪琬 张赫,濠州人。江淮大乱,尝团结义兵,以捍乡里。嘉山缪把头每遣人招之,卒谢不往。闻太祖起,遂率众来附,授千户,以功进万户。从渡江,以功擢常春翼元帅,守御常州。寻从击陈友谅于鄱阳湖,又从攻武昌。已又从伐张士诚,进围平江,诸将分门而军。赫军阊门。士诚屡出兵突战,屡挫其锋。吴平,赐彩段表里。又从克庆元,并下温、台。洪武元年,擢福州卫都指挥副使,复明署都指挥使司事。是时倭寇出没海岛中,乘间辄傅岸剽掠,沿海居民悉苦之。帝数遣使谕日本国王,诏书谓:“能臣,则当奉表来庭;不能臣,亦当领兵自固,永安境土。如必欲为寇,将克期命舟师往剿灭其国。”继又数绝日本贡使,然不得倭人要领。赫在海上久,所捕掳不可胜计。最后追寇至琉璃大洋,亲率士卒与战,禽其魁十八人,斩首数十级,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