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键素养导向信息技术课程新改变肖广德第1页温故而知温故而知新课标修订背景课标修订背景第2页课标实施过程,公布新方案、新课程标准,组织教材编写和审查,年实施新课程方案。2006年天津安徽浙江福建辽宁2005年江苏2007年黑龙江吉林北京陕西湖南2008年山西江西河南新疆2009年河北湖北云南内蒙古2010年全面推开2004年广东海南宁夏山东第3页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实状况调研实施现实状况调研8月年1月,前期工作小组开展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实状况调研。共完成北京、广东、江苏、河南、黑龙江、安徽、宁夏、云南八个抽样省市调研工作,覆盖24个地域、84所学校(抽样学校71所,参加学
2、校13所)。其中,个别访谈课标制订教授3人、教材编写教授2人、学科教授9人,集体访谈一线高中信息技术教师175人,集体访谈各级教研员41人,座谈中学校领导(包含校长和教务主任)134人。回收高中生问卷3678份、大一新生问卷1598份,教师问卷283份。第4页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问题内容重复选修难度不一形式单一高中课程“零起点“问题课程框架结构问题教学资源建设问题学段衔接必修关键缺失内容陈旧高中会考效能不足学业评价问题内容与课标脱节第5页国际信息技术课程新动向第6页7p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利用计算机科学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一系列思维活动。p
3、计算思维是每个人基本技能,不但仅属于计算机科学家。在阅读、写作和算术(Reading,wRiting,andaRithmetic英文简称3R)之外,应该将计算思维加到每个孩子解析能力之中。国际信息技术课程新动向第7页国际信息技术课程新动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1月份开启(ComputingEducationforthe21stCentury)项目,重点扶持中小学开设计算机科学课程。计划作为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将在年前,培训10000名计算机科学教师在10000所高中开始教授新型计算机科学课。计算思维作为计算机科学课程中主要内容之一,被纳入最新版CSTAk12标准(2012修订版)中。CE21项目C
4、S10K计划CSTAk12标准第8页美国美国K-12K-12计计算机科学算机科学课课程程标标准准计计算机科学教算机科学教师协师协(CSTACSTA)公布公布第一阶段:6年级第二阶段:7-8年级第三阶段:9-级计算机科学和我计算机科学和我计算机科学和社会计算机科学和社会当代社会中计算机科学当代社会中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概念与实践计算机科学概念与实践计算机科学主题计算机科学主题计算思算思维合作合作计算机算机实践与践与编程程计算机和算机和交流交流设备社区全球社区全球化与化与伦理理第9页101月英国教育部公布咨询意见文件,提议从9月开始,英国全部中小学校停顿遵照现有课程标准以及对应考试要求。同年,英国
5、皇家科学会公布了取消还是重启:英国学校未来计算机之路,汇报指出当前国家课程将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及计算科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置于ICT课程中,是不可取。计算机科学要作为信息技术教学一项主要教学内容来发展。年2月,新课程内容规划已经出台。ITICTComputing国际信息技术课程新动向第10页英国培养他们计算机科学、数字媒体和信息技术知识、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问题处理、设计和计算思维技能及其应用;了解技术影响安全是怎样改变,以及怎样确立和汇报一系列问题。设计、使用和评价计算抽象。了解几个反应计算思维关键算法(如排序和搜索算法)。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编程语言。正确使用数据结构(如列表、表格或数组)
6、。了解简单布尔逻辑(如和、或者、不)以及在电路和程序中应用。为了特定用户,将数字化制品进行创造。了解安全、尊重、负责任地使用技术各种形式。完成特定目标而进行程序设计、编写和调试。在程序中使用次序、选择和重复。了解包含互联网在内计算机网络。具备搜集、分析、评定和表示数据和信息能力。安全、尊重和负责任地使用技术。了解什么是算法;创建和调试简单程序;使用逻辑推理预测程序行为。使用技术创造、组织、存放、操作和检索数字内容。具备一定信息安全意识。第四阶段第三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最新公布国家计算课程标准第11页数字素养即识别、定位、检索、存放、组织和分析数字信息,判断信息相关性能力;即经过网络数字工具共享
7、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参加网络小区互动,含有跨文化意识,简言之为数字环境中交流能力;即从文字处理到图形图像、视频等创建和编辑新内容能力,重新整合先前知识和内容,产生信息创意式表示以及媒体输出和编程,并合理应用知识产权能力;即个人防护、数据维护、数字身份保护、安全办法、可连续利用能力;信息域交流域内容创建域安全意识域 即确定数字信息需求,依据需要选择最适当数字工具,经过数字化伎俩处理问题,创新性使用技术,并能处理技术问题。问题处理域 欧盟12第12页澳大利亚创造未来、项目管理、设计思维、系统思维计算思维、数字技术、设计和技术、处理问题关注公布设计技术与数字化技术课程标准13第13页数字环境下
8、国际信息技术教育发生新变革:数字环境下国际信息技术教育发生新变革:培养数据意识,发展计算思维,培养数据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升处理问题能力提升处理问题能力 ,含有信息社会责任。含有信息社会责任。特征:强调程序方法,发展计算思维,关注信息社会责任。有三个主要协会标准,其中计算机科学教师协会(CSTA)教育标准特征:计算思维、计算机和交流工具、计算机实践与编程、信息交流与合作、信息伦理道德.特征:项目管理、设计思维、系统思维、计算思维、数字技术、处理问题能力。特征:信息获取,有效交流、内容创新、数据安全,处理问题能力。特征:发展学生逻辑和计算思维,强调信息技术应用认知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对信息责任
9、感。国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新动向第14页p伴随有线网络带宽激增和无线网络应用,越来越强,网络应用越来越便捷。p信息设备日益多样化,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电子书、平板电脑等各种信息设备进入了人们生活,使用数量与日俱增。信息技信息技术环境境网网络性能性能信息信息设备智能操智能操作作p智能操作技术发展迅猛,触屏操作、语音操作、体感操作等快速普及,人们使用电子产品和软件获取、加工、交流信息操作变得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大大降低了人们使用难度,所需“知识门槛”也随之改变。信息技术环境新发展第15页16国家意志第16页对信息技术了解经济结构构生生产方式方式沟通沟通交流交流知知识更新更新技技术创新新学学习生活
10、生活工作工作思思维交往交往现实空空间虚虚拟空空间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传输、存放、加工和表示信息各种技术总和。个人个人计算机算机为核心核心到以互到以互联网网为核心核心数据数据为核心核心第17页数字土著培养第18页19信息社会,使学生顺利适应信息化学习、生活、生产、交易、交流信息社会,使学生顺利适应信息化学习、生活、生产、交易、交流等生存方式,取得在信息社会生存与发展能力,从而成长为信息社等生存方式,取得在信息社会生存与发展能力,从而成长为信息社会合格数字公民。会合格数字公民。信息化学习信息化生产信息化交易信息化交流数字土著培养信息社会合格数字公民信息社会合格数字公民第19页20发展学生信息化学习能
11、力发展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信息技术为新时代学习带来了很多可能,实现了在传统学习中不可实现做法,为学生拓展了辽阔学习空间。信息技术在学习中广泛应用,既创造了信息化学习内容,也创造了信息化学习环境,更创造了信息化学习方式。信息化学习方式需要学生掌握信息化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教育价值,不但表达在为信息社会培养人才、实现国家当代化社会价值之中,也表达在保障个人终生学习个体价值之中。学与教方式转变数字土著培养第20页第21页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课程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课程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国家要求国家要求个人发展个人发展信息技术发展第22页技术的初级使用技术的高级使用创造新的技术3D打印可能未
12、来有一天你吃面包是3d打印,而不是拷学生发展技术消费者&创造者?第23页信息技术是工具性学科还是科学性学科?抑或兼而有之?学科特征?第24页25必修?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信息技术学科关键内容?信息技术学科关键内容?第25页教学方法与目教学方法与目标?鱼是什么?渔是什么?是否要打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自我整合Office与编程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大众教育?第26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转向u目标转向:从“信息常识”到“学科关键素养”u内容转向:从“工具技能操作”到“学科对个体发展支持”u方式转向:从“技能操作练习”到“项目活动学习”u价值转向
13、:从“应用行为”到“学科思维”27第27页信息技术课程 改变新第28页最大改变?学科大概念学科核心素养第29页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基本思绪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基本思绪第30页信息技术学科大约念数据数据是描述事物符号统计是描述事物符号统计,是信息载体,是计算工具识别、,是信息载体,是计算工具识别、存放、加工对象,比如图像、声存放、加工对象,比如图像、声音、字符、数值等。音、字符、数值等。算法算法是对特定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一个问题求解步骤一个描述,是一系列处描述,是一系列处理问题清楚指令。理问题清楚指令。准确算法是计算工准确算法是计算工含有效计算前提条含有效计算前提条件件。信息社会信息社
14、会是经过创造、是经过创造、分配、分配、使用、使用、整合和处理信整合和处理信息进行社会经济、政治息进行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社会和文化活动社会形态。形态。其中社会组员经过其中社会组员经过创新创新、高效使用信息技术高效使用信息技术为伎为伎俩俩,以此以此取得取得较高个人较高个人或组织生存与发展优势或组织生存与发展优势。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用户、是由用户、硬件硬件/软件设施、信息组成人机软件设施、信息组成人机交互系统。合理设计和应用信交互系统。合理设计和应用信息系统,能够更加好地感知、息系统,能够更加好地感知、传递、处理和应用信息。传递、处理和应用信息。一门充分发展学科应有其独特关键概念、逻辑结构和
15、表示方式,以此反应学科本体价值.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第31页UrbanView背景BackgroundUrbanDataView(城市数据映像)?第32页数据平台Data PlatformCityViewGPSRFID手机IOT视频监控?哪里开餐馆哪里不拥挤哪里建移动基站数据映像Data View真实城市虚拟城市真实问题城市数据第33页第34页0:00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车辆轨迹车辆轨迹TaxiGPSTaxiGPS交通强度交通强度TrafficintensityTrafficintensity能耗排放能耗排放EnergyuseEnergyuseande
16、missionsandemissions空气污染空气污染AirpollutionAirpollution城市交通强度与天气影响了城市污染与能耗Usingtransportationandweatherdatatoanalysisurbanair pollution 映像:穹顶之下第35页负面情绪Negativeemotion元旦 New year除夕情人节 Valentines day清明Tomb-sweeping Day 正面情绪Positiveemotion初八End day of the spring holiday映像:城市心情第36页信息技术学科大约念数据数据是描述事物符号统计是描述
17、事物符号统计,是信息载体,是计算工具识别、,是信息载体,是计算工具识别、存放、加工对象,比如图像、声存放、加工对象,比如图像、声音、字符、数值等。音、字符、数值等。算法算法是对特定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一个问题求解步骤一个描述,是一系列处描述,是一系列处理问题清楚指令。理问题清楚指令。准确算法是计算工准确算法是计算工含有效计算前提条含有效计算前提条件件。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经过创造、是经过创造、分配、分配、使用、使用、整合和处理信整合和处理信息进行社会经济、政治息进行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社会和文化活动社会形态。形态。其中社会组员经过其中社会组员经过创新创新、高效使用信息技术高效使用信息技术为伎
18、为伎俩俩,以此以此取得取得较高个人较高个人或组织生存与发展优势或组织生存与发展优势。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用户、是由用户、硬件硬件/软件设施、信息组成人机软件设施、信息组成人机交互系统。合理设计和应用信交互系统。合理设计和应用信息系统,能够更加好地感知、息系统,能够更加好地感知、传递、处理和应用信息。传递、处理和应用信息。一门充分发展学科应有其独特关键概念、逻辑结构和表示方式,以此反应学科本体价值.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第37页学科大约念界定过程38上游学科概念梳理专家集中研讨基层教育工作者交流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教育技术学现代传播学学科专家信息技术教学论专家课程论专家一线教师教研员校长概念梳理研讨聚
19、焦一线交流第38页第1阶段:梳念梳理(第一次讨论结果)1、数据、系统、社会、管理、应用2、数据、系统、社会、科学、文化3、数据、信息系统、信息社会、信息处理4、数据、计算、控制、通信5、数据、系统、连接、控制、计算6、信息、数据、系统、计算、传感、信源、信宿、信息法律、信息安全、信息文化7、数据是信息社会基本单位;数据到信息转换是信息社会目标;信息管理与分享是信息社会运行机制;信息系统是实现信息社会技术与物质基础。8、信息、信息系统、信息处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39第39页第2阶段:关键聚焦(教授研讨)争论:观点1:“算法”到“信息系统”概念跨度太大中间是不是加一个过渡概念观点2:“系统”是不
20、是比“信息系统”更加好一些因为生活中更多是系统1,从“学科”上极难确定相关概念,于是就没有填加2:系统太泛,还是用信息系统为好研讨结果:确定四个大约念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40第40页第3阶段:一线交流(与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研讨)一致性观点:核心概念界定对本学科发展非常好,对当前四个核心概念比较赞同。争论观点1:“媒介”应是核心大概念一个内容。原因:一方面媒介教育非常重要,其次,现代媒介体现了交流方式变革解决方法:在信息系统中包括了“媒介”,所以这里就不在提了。41第41页u普通高中教育在义务教育基础上,深入促进学生关键素养关键素养形成和发展。u规范考试评价要求。校内考试评价、学业水平考
21、试、高考均应以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信息技术学科关键素养界定第42页信息技术学科关键素养界定 所谓“学生发展关键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第43页依据学科实质内涵借鉴国际前沿经验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紧扣国家课程方案借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与地域相关关键素养研究结果紧紧围绕国家课程方案应用国内最新关键素养研究结果依据学科中特有思维方式处理问题方法和社会需求特征综合思索:信息技术、人、社会关系信息技术学科关键素养界定第44页第1阶段:信息技术关键素养模型计算思维计算思维人与技术人与技术具备有信息素养人具备有信息素养人数字化与网络技
22、术数字化与网络技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与伦理道德与伦理道德信息处理信息处理合作与交流合作与交流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实践与创新实践与创新人、技术、交流人、技术、交流人、技术人、技术、社会社会人、技术人、技术、问题处理问题处理焦点争论:焦点争论:是数字素养、信息素养、计算思维还是其它是数字素养、信息素养、计算思维还是其它第45页信息社会参加数字化学习计算思维信息处理社会性基础性发展性第2阶段:信息技术关键素养模型焦点争论:焦点争论:从图形结构来看:信息意识、计算思维、信息从图形结构来看:信息意识、计算思维、信息处理与信息社会参加、数字化学习没在一个层处理与信息社会参加、数字化学习没在一个层面,是否可在关键
23、素养中并列在一起。面,是否可在关键素养中并列在一起。信息意识第46页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计算思维信息社会责任信息意识n信息意识n计算思维n数字化学习与创新n信息社会责任信息技术关键素养具备信息素养人第47页素养内涵主要表现信息意识能够依据处理问题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敏锐感觉到信息改变,分析数据中所承载信息,采取有效策略对信息起源可靠性、内容准确性、指向目标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处理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处理问题过程中,愿意与团体组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更大价值。对信息敏感度。对信息价值判断力关键素养内涵与主要表现第48页素养内涵主要表现计算思维在信
24、息活动中,能够采取计算机科学领域思想方法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经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利用合理算法形成处理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其它问题处理中。处理问题过程中:形式化。模型化。自动化。系统化。关键素养内涵与主要表现第49页素养内涵主要表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认识数字化学习环境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创设。数字化学习资源采集与管理。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与创新。关键素养内涵与主要表现第
25、50页素养内涵主要表现信息社会责任含有一定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恪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恪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人正当权益,又能主动维护他人正当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新观念和新事物,含有主动学习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能力。含有一定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能恪守信息法律法规。含有良好信息道德与伦理。关键素养内涵与主要表现第51页03知识与技能02问题与情景01思想与观念制订素养水平层次依据主要是指信息社会价值体系内化程度以及信息社会思维方式转变程度;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深度与广度以及
26、信息学科本体知识认知结构化程度;识别问题情境复杂程度以及识别问题难易程度;第52页预备级级水平1水平2水平3计算思维(1)在日常生活中,认识数字化表示信息优势。(2)针对给定简单任务,能够识别主要特征,并用流程图画出完成任务关键过程。(3)了解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价值、过程和工具,并能够依据需求选择适当工具。(1)针对给定任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需要处理关键问题。(2)能提取问题基本特征,进行抽象处理,并用形式化方法表述问题。(3)利用基本算法设计处理问题方案,能使用编程语言或其它数字化工具实现这一方案。(4)按照问题处理方案,选取适当数字化工具或方法获取、组织、分析数据,并能将此迁移至其它相关问
27、题处理过程中。(1)针对较为复杂任务,能利用形式化方法描述问题,并采取模块化和系统化方法设计处理问题方案。(2)正确区分问题处理中包括各种数据,并采取适当数据类型表示。(3)针对不一样模块,设计或选择适当算法,利用编程语言或其它数字化工具实现各模块功效。(4)利用适当开发平台整合模块功效,实现整体处理方案。(1)对基于信息技术问题处理方案,能够依据信息系统设计普遍标准进行较全方面评定,并采取恰当方法迭代优化处理方案。(2)能把利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过程迁移到学习和生活其它相关问题中。第53页对比新改变第54页古德莱德(Goodlad,1979)提出五种不一样水平课程课程五种层次理想理想课程(程(
28、Ideal curriculum)愿景、愿景、顶层规划划正式正式课程(程(Formal curriculum)课标、教材、教材领悟悟课程(程(Perceived curriculum)教教师所所领悟的悟的实施施课程(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课堂上堂上实施的施的经验课程(程(Experiential curriculum)学生学生经历的的第55页(1)主体对课程本质及其属性认识影响着课程价值取向(2)课程主体对本身需要认识和了解制约(3)课程主体所处时代条件影响课程影响价值取向原因第56页信息技术课程 改变新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第57页课
29、程性质 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意在全方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基础课程。技术课程课程性质1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课程2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课程3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重视创造课程 4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课程 第58页基本理念1.坚持立德树人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公民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课程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3.选择表达时代性和基础性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发展4.培育以学习为中心教与学关系,在问题处理
30、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5.构建基于学科关键素养评价体系,推进数字化时代学习创新课程基本理念 1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素养2营造良好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平台 3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信息技术课程 4强调问题处理,提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5重视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信息文化 基本理念第59页课程目标 高中信息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意在全方面提升全体学程意在全方面提升全体学生信息素养。生信息素养。课程经过提供技术多样、资源丰富数字化环境,帮助学生掌握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等学科基础知识,了解信息系统基本原理,认识到信息系统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主要价
31、值,学会利用计算思维识别与分析问题,抽象、建模与设计系统性处理方案,了解信息社会特征,自觉遵照信息社会规范,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形成对人与世界多元了解力,负责、有效地参加到社会共同体中,成为数字化时代合格公民。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信息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程总目目标是提升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获取、加 工、管理、表示与交流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处理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恪守相关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价值观和责任感。能够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知(一)知识与技能与技能 2条条
32、(二)(二)过程与方法程与方法6条条(三)情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度与价值观3条条课程目标第60页课程结构模模块设计必修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选修修模块1:数据与数据结构模块2:网络基础模块3:数据管理与分析模块4:移动应用设计模块5:三维设计与创意模块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选修修模块1:算法初步模块2:智能系统初步课程内容第61页课程内容与表现形式?技技术操作操作原理原理科学科学技技术VS软件件游游戏学学习第62页多媒体教什么?多媒体教什么?第63页齐白石画虾多媒体教什么?多媒体教什么?第64页课程结构模模块设计必修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选修修模块1:
33、数据与数据结构模块2:网络基础模块3:数据管理与分析模块4:移动应用设计模块5:三维设计与创意模块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选修修模块1:算法初步模块2:智能系统初步课程内容第65页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与模块设计课程结构设计功效指向必修模块1:信息技术.数据与计算模块2: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共同基础选修模块1:数据结构模块2:网络基础模块3:数据管理与分析模块4:移动应用设计(网络类)模块5:三维设计与创意(媒体类)模块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工程类)升学考试类课程个性化发展类选修模块1:算法设计初步模块2:智能系统初步满足学生兴趣兴趣学业发展职业选择66第66页 高中信息技术
34、课程结构与模块设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与模块设计 信息技术选修信息技术选修2 2(0-40-4学分)学分)(水平4)模块模块2 2:智能系统初步(智能系统初步(2 2学分)学分)信息技术选修信息技术选修1 1(0-120-12学分)学分)(水平水平3 3)模块模块1 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2 2学分)学分)学业水平等级考(选考、自主招生)学业水平等级考(选考)学业水平考试(非选考)模块模块5 5:三维设计与创意(:三维设计与创意(2 2学分)学分)模块模块4 4:移动应用设计(:移动应用设计(2 2学分)学分)5模块模块3 3:数据管理与分析(:数据管理与分析(2 2学分)学分)模块模块6
35、 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开源硬件项目设计(2 2学分)学分)模块模块1 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 数据与计算(数据与计算(2 2学分)学分)模块模块2 2:信息技术:信息技术 信息系统与社会(信息系统与社会(2 2学分)学分)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必修(4 4学分)(水平学分)(水平1-21-2)模块模块1 1:算法设计初步(:算法设计初步(2 2学分)学分)基础类应用类模块模块n n:(2(2学分学分)67模块模块2 2:网络基础(:网络基础(2 2学分)学分)第67页编写体例 内容内容标准准教学提醒教学提醒学学业要求要求编写体例 内容内容标准准 活活动提提议内容标准体例第68页学业质量标准通
36、过学业质量标准确保教、学、评一致性为各级各类考试和评价研制具体的考纲提供上位的理论框架和水平依据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水平,选择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明晰学生学业质量发展的阶段特征及需求学业质量标准是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完成各学段教育、或者结束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时,应该具备的各种核心素养以及在这些素养上应该达到的具体水平的明确界定和描述。学科关键素养学科关键素养水平划分水平划分学科课程内容学科课程内容结构结构结合课程内容学结合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水平业质量水平模块模块学业要求学业要求阶段性阶段性学业质量水平学业质量水平汇总汇总学业质量水平学业质量水平第69页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水平四是学业水平
37、等级考试的命题依据。学业质量标准水平二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高中阶段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1,是指学生在义务教育毕业水平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高中教育达到的第一级水平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质量标准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质量标准是学生通过高中学习,在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表现的总体描述。第70页面向学科关面向学科关键素养素养测评第71页测评面面临问题学科核心素养题型?命题原则?怎样确定核心素养等级?如何确定答案?是否给分?如何给分?第72页面向学科关面向学科关键素养命素养命题特点特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命题(1)强调问题与情境的真实性
38、(2)强调开放性(3)更强调综合性第73页情境情境类别情境情境维度度内涵内涵示例示例个人生活个人生活与学生个人日常生活、学校活动直接相关家庭旅行计划、与朋友交流沟通、个人理财购物、学校社团活动个人学个人学习与学生个人学习活动相关网络学习、数字化学习公共公共与所在小区以及更大范围小区相联络小区服务、国际志愿服务、购票系统、银行网络安全、多媒体视听互动系统学科学科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自然科学等方面议题经典算法应用、最新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生态环境保护、APP应用人文人文偏向人文、艺术情境平面设计、多媒体系统、三维设计第74页情境主情境主题汉字编码信息保护baidu下载券密码检测程序点菜程序制作
39、微课奇偶校验局域网组网几何图形绘制网络故障处理慕课学习文档选取知识抢答系统多媒体信息加工信息采集与交流会场安排问题班费管理班级展示线路问题冗余字段不明来历照片选考科目统计数码成像考试知识点整理家庭宽带智能停车场试题英语学习IP协议发展发红包社团纳新数字时钟数据压缩调查问卷手机定位领养小狗照片收藏快打单词手机遥控器集成应用随机抽题工作日志信息甄别信息加密四角号码二维码颜色探究信息安全宣传 群发邮件第75页大大约约念念关关键词相关模相关模块数据数据数据、信息、知识概念数据获取、编码必修模块1、选修模块1计算算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统计与分析必修模块1、2选修1中模块1、3选修2中模块1、2
40、信息系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概念、网络必修模块2、选修1中模块2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数据加密、网络安全各模块都有包括知知识框架框架第76页测试题类型及型及难度分布度分布题目类型综合分析题10%单项分析题20%综合设计题10%单项设计题20%案例剖析题15%知识问答题15%知识选择题10%难度要求易22%中60%难18%第77页题目目/题组考考查信信息息表表第78页在网络上查找信息评价网络上信息使用社交网络基本规范与礼仪正确、高效使用购物平台自觉保护个人隐私分享购物体验为电商平台可能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意见对常见问题处理方法分析电商平台推荐系统及广告等怎样跨平台购物购物平台新功效设计怎样保留购物数据从已往购物数据做分析做统计图等编程或使用数据库对已购商品进行管理等宏观情境学科大约念信息社会信息系统算法数据可能考点情境化试题框架第79页例:信息甄别信息意识第80页例:发红包程序计算思维第81页面向学科关面向学科关键素养素养测评第82页谢谢!第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