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课文及教案 散步是当代作家莫怀戚于198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通过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事件,引发了作者的一种“生命的感慨”,抒发了一种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课文教案,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课文原文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象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
2、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
3、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
4、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你们一家人经常一起散步吗?散步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请两位同学讲述经历,与大家共享。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泛读,初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 2.轻声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 3.检查阅读效果:(屏幕显示) A.散步的人有哪些?
5、B.散步的季节呢? C.散步的地点? D.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E.结果如何? 三、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1.你说说这一家子四口人中,谁的权力,谁有真正的决定权?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1)“我”听母亲的: (2)母亲听孙儿的: (3)妻子听“我”的: (4)儿子听“我”的: 2.那么究竟听谁的呢? 由“爱”决定,这个“爱”,对长辈来说,是“爱幼”;对子女来说,是“尊老”。 3.文章最后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呢?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
6、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类社会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四、探究课文,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优美,值得我们好好的揣摩揣摩,下面我们采用鉴赏法来仔细品味一下。 同学们读课文,采用圈点法划出自己认为精美的句子,看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可能有的句子: (1)写景的句子: 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第四段) 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第七段) (
7、2)传情的句子(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便去拿外套”(写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态,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正因为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来自网! 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 (3)对称的句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
8、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五、朗读课文,加深体会: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本文是一篇流露着人性美、语言美的文章,这么优美的文章,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朗读一下? (大屏幕显示朗读要求:朗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几方面) 1.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朗读基调:欢愉而深沉。 2.“我”的语气、语调应该怎样把握? 提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我”是个中年男子。 (2)在这个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 (3)散步中,处处表现“我”“孝敬”母亲,又疼爱妻子、儿子的感情。 (语气: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语调:平稳,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 3
9、.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六、拓展升华,拥抱亲情: 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的思想又做了一次高尚而愉悦的旅行。那么,我们每个同学你在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中,一定也亲身感受过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意,请回忆一下,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 注意要求(1)围绕“亲情”这一主题;(2)谈出自己的亲身感受。 七、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学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 同时也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最后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
10、看,学生齐唱。 八、课后作业: 1.把围绕“亲情”的说话练习写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2.在课外阅读中,你读过类似课文这样感人的文章吗?请向大家推荐一篇让我们同学来共同感受一下。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学习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3、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 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幸福的家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的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深情的爱。进入散步的牧歌式的情景,你就会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真挚感情。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要做到
11、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对课文进行的“美点寻踪”。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同学大声地朗读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体会本文的感情基调。 明确:A、作者以“散步”为线索,把几个镜头联缀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B、欢愉,深沉。 2、浏览课文,思考交流: A、用不同的表述介绍课文中的人物。 (1)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2)祖孙三代人(3)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4)老年人、中年人、幼儿(5)慈祥的奶奶、孝顺的儿子、天真可爱的孙子 B、从不同角度表述概括介绍课文的内容。 (1)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2)中年人的责任感(3)亲情、真情、责任感、生命感(4)沉重的责任、自需背负(5)一曲
12、尊老爱幼的颂歌(6)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摇篮(7)互相爱护、尊重、体贴和理解的一家人 (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从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把能力的训练渗透到教学中,不应该追求答案的。) 三、品读课文,赏析美点。 1、在文中选取“散步”这生活的一角,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线索,逐步展现了一家祖孙三代人的和睦、亲爱的关系。文中通过几个细节描写,浅显而有深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的美德。 小组合作把它们找出来,讨论交流体会它们的深意。 (1)母亲听信劝说,和我们一起去散步,说明“我”是个孝子,从小听话,现在母亲很信任“我”。 (2)儿子发现奇趣:两对母子走在田野上,表现儿子天真可爱、聪明智慧,话语中充满情趣
13、。 (3)为选择行走路线形成分歧,但能相互体谅达到和谐统一,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 (4)“我”背起老母,妻子背上儿子,走过他们走不过去的地方,揭示了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肩负着生活的使命。 (作者通过这几个传神有趣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相处和睦的生活情趣,写得既明快又含蓄,几浅显又深刻,读来使人引起共鸣,掩卷催人玩味深思。) 2、描写细节的同时,还运用了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仿照下列例句,试作赏析。 A句:“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义。” 赏析:祖孙的对举,表明子孙间有不同的要求,语句对称,富有情趣。 B句:“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
14、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赏析:在严重历史关头,民族领袖的取向影响着民族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情况也相似。现在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就会破坏家庭的和谐。于是“我”感到责任重大。可见我决定选择“委屈儿子”,顺从母亲,是因为对母亲的尊重和孝顺。 B、学生书面完成,然后交流。 明确:课文运用结构大致相同,内容相关或相对的对称句式,显得整齐匀称,读起来连贯流畅,富有形式美和音乐美,增强了表达的效果;用词精确,富有浓重的情味,充满了“我”对慈母的诚挚和孝敬之情。 四、口头作文,表露真情。 家庭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例如过生日、走亲戚、逛商店、游景点,都能体现家人之间的浓浓亲情,反映了生活之美。你在生活中,体验到家庭生活的“浓浓亲情”和“生活之美”了吗? 学生略作思考后,当堂口头作文。 师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