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科学技术史学科与社会发展——第四届全国高校科学技术史学科点联席会议纪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34806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技术史学科与社会发展——第四届全国高校科学技术史学科点联席会议纪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科学技术史学科与社会发展——第四届全国高校科学技术史学科点联席会议纪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科学技术史学科与社会发展——第四届全国高校科学技术史学科点联席会议纪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技The Chinese Journal forthe History off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44(2023)No.2中国科技史杂志第4 4 卷(2 0 2 3 年)第2 期:3 1 7 一3 2 0科学技术史学科与社会发展第四届全国高校科学技术史学科点联席会议纪要吴军明廖烧烧(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景德镇3 3 3 4 0 3)中图分类号N092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673-1441(2023)02-0317-042023年4 月1 日和2 日,第四届全国高校科学技术史学科点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封三图1 一图4)在江西景德镇召开。会议由联席

2、会秘书组(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主办,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承办。本届联席会议以“科学技术史学科与社会发展为主题,共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全国3 0 余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技术史学科点负责人和专家学者齐聚千年瓷都,共话学科发展。21世纪以来,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催生了更多具有文理综合背景的专业。科学技术史是一门探索人类文明进程中科技创新与社会变革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交叉学科,对于培养科学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为响应国家“双一流”重大战略决策,创建世界一流科学技术史学科的构想,由

3、全国各学科点自愿发起、自由参与组成的全国高校科学技术史学科点联席会于2 0 1 9 年1 2 月2 1 日在北京大学召开首届会议。联席会已经成功举办三次,在促进学科内部交流发展、加强科学技术史学科建构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暂别两年之后,在联席会秘书组精心指导、景德镇陶瓷大学积极筹备、全国学科点同仁的支持和响应下,第四届全国高校科学技术史学科点联席会议在景德镇陶瓷大学顺利召开。会议期间,各学科点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分享了各学科点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建设经验,并重点就科技史本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与教师队伍组织和培养、研究生培养制度、科技史从业者的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学科与行业和地方发展等问题展开了充分有效的

4、交流和探讨。此次会议的召开有效促进了科学技术史学科体系建设和完善,增进了各学科点之间的合作共促。收稿日期:2 0 2 3-0 4-1 1作者简介:吴军明,1 9 8 3 年生,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陶瓷技术史、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廖娆娆,1 9 9 7 年生,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硕十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与社会全国3 0 余家高校和科研机构代表包括1 4 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 4 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以及中国科学术史学会、陕西师范大学代表等318中史志国杂44卷技科1开幕式开幕式于4 月1 日上午举行,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

5、吕品昌主持,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书记李良智、景德镇市委副书记吴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韩启德以视频形式线上致辞。韩启德院士回顾了联席会成立的初衷一一互通建设经验、共叙袍泽之谊,实现学科共同体多维融合与共同发展;肯定了近年来学科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也提到学科当前面临的一些考验,强调学科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学术发展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仍是需要广泛关注的问题。他希望这次会议充分交流与讨论,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开动脑筋、相互启发、群策群力,为全国科学技术史学科点建设提供更多落地的好方案、好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学技术史学科评议组(以下简称“学科评议组”)成员孙

6、小淳、曲安京、潜伟就科学技术史学科评议组近期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逐项通报,并对联席会议承办方给予肯定。孙小淳指出,2 0 2 1 年学科评议组编写了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发展报告,并就理科门类专业新增、更名、合并调整等问题进行了一次学科目录修订。到2 0 2 3 年,学科评议组开展了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申请基本条件的修订和编写工作,并借此机会提出新设二级学科点的想法,在综合考虑学科自身特色与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确定了8 个二级学科。孙小淳认为,学科发展面临新起点、新使命和新征程,科学技术史学科要坚持新时代习近平社会主义特色理论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曲

7、安京进一步强调了二级学科的设置对于人才的留住与培养的重要性。潜伟谈到,不论是从时代发展趋势还是学科点实力的角度看,在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基础上发展二级学科都具有可行性与可观性。另外,为更好地扩大基数、抱团取暖,在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申请条件上,除将学科方向改成二级学科外,其余要求基本保持不变,鼓励更多硕博士点的建立。2经验交流大会的第二项内容是各博硕士学科点就科教工作现状与特色做法等进行经验交流。全国3 0 余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技术史学科点负责人分别从学科点发展历史与现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科研成果、目标规划、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汇报。近年来,清华大学设立了科学技术史本科专业

8、,多所高校与院所设立本科辅修专业,以及大连海事大学新增成为科学技术史硕士学科点,为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发展注人了新鲜活力。(1)在学科发展上,二级机构发展不断完善,多数学科点开始注重本科建设,清华大学开办辅修专业、北京大学开始打造具有北大特色的科学技术史本科生课程、内蒙古师范大学申请科学教育的本科专业,以及部分学科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逐步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教学体系;(2)在科研平台上,部分高校下设研究所、研究与保护中心,实现学科专业化培养,建设传统工艺与科技遗产等实验室,组建文献资料室、陈列室,充实仪器设备与购置图书资料,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建成人文社科图书馆,内蒙古师范319吴军明等

9、:科学拉科与社会发展2期大学落地科学技术史博物馆,加强学科点的实体化建设。高校还通过创办国内国际期刊加强学术交流,获得国家自然与社科基金项目的学科点明显增多;(3)在人才培养上,各高校院系与研究所硕博招生规模有明显扩大,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逐渐普及,进一步完善了硕转博机制,部分院校还建立了拓展与帮扶毕业生就业的特色计划,如北京科技大学“访企拓岗计划”实现了毕业生百分之百就业率的可喜成绩;(4)在对外交流上,部分学科点通过建立国际学术组织、设立国家联合培养项目,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合作,利用学科优势,与相关单位、地方企业开展大量合作;(5)在社会服务上,多个学科点依托学科优势与自身特色,将科学研究与地

10、方服务相结合,如广西民族大学成立广西科普中心,举办广西科普论坛,内蒙古师范大学与景德镇陶瓷大学将学科与非遗结合,助力遗产保护与传统工艺振兴;(6)在师资队伍上,通过高质量人才引人,推动晋升渠道的通畅,发掘现有研究团队的潜力,形成比较合理与专业化的科研队伍。但是,目前学科发展也面临一些困境,在师资队伍上存在人员不稳定以及年龄断层等问题;由于本科学科点欠缺,学生专业来源广泛,研究生质量的参差不齐给培养、管理带来较大困难;社会对于科学技术史的认同存在误区,对科普通识与科学史学术研究存在一定的理解差异;部分学科点的文理科研究力量分配不均,存在文理偏科现象;学科规模较小、财务经费与管理制度不协调,学科点

11、的生存压力较大。总体来说,学科点的建设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在不断交流与沟通中成长,各学科点依托自身优势与地方特色在科研建设上取得的成果是可观的。3圆桌会议讨论会议的第三项内容主要是围绕“科学技术史本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与教师队伍组织、培养”“研究生培养制度”“科学技术史从业者的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学科与行业、地方发展”五个议题展开圆桌会议讨论。“科学技术史本科建设”议题围绕本科专业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如何保持人才培养的连续性等提出以下思考。第一,本科的定位问题,本科生的教学课程体系如何设置?学科门类如何划分?杂式的培养是否对学生有利?第二,从学生角度考虑本科专业就业、投入产出的比例问题,来

12、确定招生规模,权衡高端人才培养与学科体系完整度的侧重。第三,是否考虑通过设置第二学位或辅修专业,降低成本与难度,吸引优质生源?在“学科梯队建设与教师队伍组织、培养”与“科学技术史从业者的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议题中谈到,在教师队伍培养上,首先应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做到公平公正;同时应该关注青年教师成长,提升收人水平、给予优惠奖励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扩大外围导师队伍,积极利用现有资源和平台,深人挖掘潜在的富矿;在招人难的情况下,做好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及校内调节工作;积极推动建立人才共享机制,组建教学研讨会。围绕“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探讨主要包括招生、课程设置、发文章是否作为研究生毕业的硬性要求及博

13、士生毕业学制等内容展开。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表示,在招生上可通过夏令营对学科点进行招生宣传,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吸引更多校内外优质生源,同时基于社会责任教育保留统考生名额。在培养上,举行开题辅导会,开设选修课,增加硕士生320中心史杂44卷国技科预开题、预答辩环节,辅助学生更好地开题答辩,做好硕博士培养侧重点分流,加强对理工科的硕博士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调整硕士生课堂学习与田野调查的比例,实行导师责任制;鼓励学生通过发文章锻炼自身科研与实践能力,同时将毕业要求具体化、制度化;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做好价值观引导。曲安京教授还倡议设立研究生联合论坛,激发学生兴趣、增进学术交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4、学科与行业、地方发展”议题总结到,科学技术史应该从学科本身实际与育人需求出发,实事求是,将本身学科属性与行业、地方发展紧密结合。首先,在科学技术史学科专业研究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其在科普、通史教育等领域的作用,如科普研究助力非遗传承、遗产保护、弘扬科学家精神等的积极贡献。其次,将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和个人兴趣点与国家战略主动融合对学科发展也至关重要。4闭幕式在闭幕式环节,孙小淳为会议作总结致辞。孙小淳站在未来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以下四点思考:(1)挖掘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多重社会角色,更好地利用科学,将其作为文明连接的力量;(2)寻找中国古老文明与现代科学的连接点,彰显历史学科的研究价值;

15、(3)实现科学技术史的动静转换,发挥教学科普在社会文明建设中的作用;(4)包容学科的不同研究视角,同心协力共建学科事业。在广泛征求各学科点意见的基础上,秘书组负责人张藜受韩启德院士委托代表会议秘书组提出三点倡议:(1)保持免收会务费的传统,倡议今后参会人员自付住宿费;(2)倡议今后联席会议期间设置专门版块,来分享和讨论科技史核心课程的教学方法论,以共同提高教学质量;(3)倡议更多青年教师在联席会议上组织专题性研讨,发挥科研教学生力军的作用。中国科技史杂志主编、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扬宗教授表示,欢迎青年学者们以笔谈形式,踊跃发表关于科技史教学、学科建设的观点和计划。会后,与会代表来到景德镇陶瓷大学科

16、学技术史学科点重要支撑平台一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所进行学术考察,现场考察了景德镇陶瓷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在陶瓷科技研究与鉴定、陶瓷修复与保护、陶瓷遗产保护与传承传播、传统工艺复原与创新利用等方面的进展情况,亲身体会了拉坏、画坏、施釉、烧柴窑等关键制瓷工艺。作为全国科学技术史学科承上启下、内部交流、对外传播的重要平台,联席会自首届会议举办以来,内容愈加丰富与深刻,举办规模逐渐扩大,务实精神进一步增强。本届联席会议在推动世界一流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促进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在“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加强各学科点交流沟通上起着重要作用。第五届全国高校科学技术史学科点联席会议将于2 0 2 4 年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致谢纪要在整理撰写过程中,得到第四届全国高校科学技术史学科点联席会秘书组(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张藜教授等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由衰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