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程思政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32035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思政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程思政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程思政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现代商贸工业2023 年第 22 期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No.22.2023基金项目:2020 年合肥学院重大教研项目“产教融合视角下合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2020hfujyxm03);2020 年度合肥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研究”(2020hfuzdjg06)。作者简介:童广路,女,合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驾护航、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通过讲授公共安全危机的概念、分类、特点、发生发展规律、演化机理和应对策略等公

2、共安全危机管理的理论知识,介绍我国在创新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揭示公共安全危机发生机理、研发应急技术和装备等方面开展的各项工作和重大成就,通过引入案例体现我国应急管理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使学生体会到我国应急管理理论体系是通过实践检验的,是我国能够快速、有效应对各类公共安全危机的理论基础、指导力量和行动指南,从而坚定理论自信。如在讲授第五章“公共安全危机的准备”时,介绍我国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的相关举措,研发了多功能消防机器人,可进入高危事故现场进行侦察、搜救、灭火等。3.3 制度自信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具

3、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通过介绍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及应急预案体系,并且引入我国成功应对各类公共安全危机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在实践过程中我国是如何做到风险防范、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充分体现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使学生更加坚定制度自信。如在讲授课程第二章“公共安全危机的反应”时,让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定公共安全危机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我国公共安全危机应对中涉及到的主体及各自的职责,指挥、协调、沟通机制以及动员机制等,我国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使学生感受到风险防范和安全稳定是全社会的共同意识、共同责任,强化学生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时带领学生思考我国在应

4、对公共安全危机时是如何做到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从而保证社会安全发展,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学生在案例研讨中切实体会到我国应急管理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3.4 文化自信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本质能够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获得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之源。本课程中,通过介绍我国传统文化在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方面的相关论述和发明创造,使学生体会到我国古代祖先的智慧,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例如在讲授危机的概念时,介绍中国古典名著中关于危机的论述,如周易中“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

5、,治而不忘乱”、三国魏吕安与嵇茂齐书中“常恐风波潜骇,危机密发”、晋书诸葛长民传中“富贵必履危机”等。在讲授公共安全危机的预防时,介绍我国古代先民在危机预防方面的伟大发明和设计,如世界最早地震仪是我国东汉时代的科学家张衡发明的,拥有千年历史的福建土楼具有很好的防风、抗震性,始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 年)的鄂州观音阁良好的抗洪性能显示出古代武昌工匠对流体力学的奇妙运用。参考文献1 邹绍清.论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国精神谱系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1):1-15+225.2 胡孝四.以“四个自信”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兼谈高校理想信念教育J.北京青年研

6、究,2018,27(4):97-103.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8课程思政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童广路(合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摘 要:为了给旅游业高质量和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高校需要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进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革新。课程思政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基于此,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积极对接旅游行业和企业,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改革校内外实践实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词:课程思政;旅游管理;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中图分

7、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23.22.070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首先应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这也是旅游专业302现代商贸工业2023 年第 22 期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No.22.2023构建课程思政的根本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国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培养能够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

8、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突出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应用型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要求,通过“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确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和方法,以期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当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适应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突出问题。1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了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和全面提高人才培

9、养质量的首要任务。落实课程思政,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塑造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理想信念,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旅游管理专业也应以国家、社会、产业需求为导向,创新课程思政改革,优化人才培养。“十四五”时期,旅游业面临高质量和创新发展的新要求。“科技的快速发展使文化旅游的消费方式、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旅游业态创新的关键在于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坚持人才兴旅策略”。但是,“每年旅游管理人才的缺口至少是 200 万人,今后这个缺口还将以每年 20 万人的速度递增”。旅游管理人才供需错配严重,行业就业率低,人才流失率高,影响了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其原因一是专业知识的教

10、育价值没有完全符合市场需求;二是课程思政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影响了人才质量的提升。高校必须切实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以此为指导,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充分挖掘专业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和创新实践教学形式,确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坚持“立德树人”,将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高度融合,走产教融合发展道路,培养新时代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新时代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指,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并能探索、引领旅游新业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第一,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培养目标,设置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新时代经济发展使旅游业出现了很多新业态,而旅游管理专业

11、知识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仍停留在为传统的旅行社和酒店培养人才的状态。专业定位笼统,大而全,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模糊的专业定位导致大量的课时和精力用在涵盖整个旅游业发展的课程体系上面,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陈旧知识和学习模式将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要求,不能发挥专业价值。因此,要结合新时代背景和课程思政教育,以培养创新型旅游人才为导向 能够研发、探索、引领旅游发展新业态,适应当下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第二,深化教学改革,重组和凝练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之间的关系。大学各专业的课程主要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第二课堂等构成。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二者要发挥

12、各自优势,协同育人,树立主流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专业课方面,课程内容需进行重组和凝练,不同课程重合的内容合并,穿插思政元素和价值引领,提升专业课程的核心价值,提炼课程思政价值,提高课程质量,引发学生思想共鸣;第二课堂则进行优化,突出创新教育和能力培养。第三,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创新导向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指与理论教学相对的教学环节或过程,包括实验课程、各种实习、劳动教育等形式。实践教学体系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实践的形式进行专业实习的一整套规范的系统化体系。旅游管理的创新实践教学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依托,对接市场需求,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革

13、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产教融合”则立足地方经济发展,紧跟新业态、新技术和新产业对人才的新需求,按需育才;两者协同育人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正确价值取向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下培养旅游业所需人才的必然途径,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保证。2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旅游管理专业应全面“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遵循以上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一直走产教融合的

14、创新人才培养道路,不断“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第一,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保障产教融合的师资力量。“双师型”教学团队是产教融合育人体系的师资保障。建立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机制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工作。“双402现代商贸工业2023 年第 22 期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No.22.2023师型”教师机制最大的好处就是个体优势互补,双方合作共赢。“双师型”教学团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不仅能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手把手地进行实践经验的传授。我校通过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获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等途径加大培养“双师型

15、”教师的力度。也采取一定的激励制度和长效合作机制吸引企业中的优秀管理人才作为校外导师参与到学校的育人过程,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相结合,可以提升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提升产教融合的育人质量。对“双师”要通过与思政课老师对接等方式,加强课程思政理念对其教学过程的引领,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教学、科研、育人的全过程,确保各项教学活动方向正确,确保学生正确的伦理教育和价值引导。第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以行业需求和发展动态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在能力目标培养上,确立具体的创新能力的指标点,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结合产教融合背景,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方法

16、、师资队伍,全程突出应用性的特点并贯穿创新教育,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及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基地,真正让学生参与实践,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不断调整实训内容,在真正的实践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到创新创业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也得以增强。课程体系的革新不仅要以行业需要为导向,更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指向,要“更加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培养。要“实现从知识本位课程体系向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转变”。第三,完善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利益的一致性是产教融合的根本动力。学校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7、,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企业是接纳和使用人才的地方,随着现代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校和企业都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双方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如果不统一,将造成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要相脱节,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另一方面企业招工难,形成人才市场的结构性过剩。产教融合的实质是资源要素的融合,“要突出资源要素的共建共享”,打造协同育人新平台。推动产教融合需要形成产教融合的联动机制,“要充分激发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不同主体在产教融合上的积极性”。政府是产教融合的服务者和引导者。政府需要在校企对接上牵线搭桥,

18、建立校企对接的制度,不断协调学校、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和职能义务,加强建立产教融合评价机制,引导企业由被动参与产教融合走向自觉的推动产教融合。我国的产教融合已开始进入“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协调推动的阶段。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已成为政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战略性任务。第四,建立合理考核和评价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既要接受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质量考核,又要接受用人单位的实践检验。因此要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考核评估制度。学校以培养符合行业和业态需求的创新人才为目标,考核评价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从校内教育和校外实践角度确立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政治素质

19、、职业操守等的评价指标,综合学生的课堂理论学习、各类竞赛参与与实习实践的成绩,客观评价学生知识与能力,注重考核标准的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人才评价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直接风向标。因此需要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人才评价体系。正如安徽环球文化旅游集团总裁徐华玉坦言:“创新型人才是目前旅游行业最紧缺的。”因此,要建设立以企业需求和评价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发现人才培养的优势和不足,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3 产教融合: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路径产教融合是“产业和教育的融合发展,是双向通过互动与整合,更好的培养人才的过程

20、”,是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直接途径,是课程思政理念最直接的运用,也是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的方法。2017年 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为了在新形势下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需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2019 年 10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多部门印发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推动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构建服务支撑产业重大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2020 年,合肥市首批推荐了合肥学院、合肥

21、职业技术学院和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所学校参与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城市项目建设。以此为契机,旅游管理专业应从理念、机制和文化三方面推动产教融合,培养适应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第一,理念融合。产教融合各主体要凝聚深化产教融合以推动应用型高等教育和创新人才发展的共识。政府要有统筹产业发展与高校教育发展的布局的主导意识,使高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的转型升级相适应。作为产教融合的主体学校和企业应该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的理念,推进产教融合的开展。高校在培养旅游管理人才时要有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的意识,融入产业、引领产业,围绕产业进行人才培养,打造面向502现代商贸工业2023 年第 22

22、期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No.22.2023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教融合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企业要积极树立办学主体的责任意识,将高等人才培养纳入自身发展机制中,打通产业链与教育链的链接,实现“产”与“教”两系统的一体化融合。第二,机制融合。主动融入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不断推进产教融合的联动机制,面向地方、根据行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致力于服务国家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重大需求,以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为导向,开展协同攻坚研发,不断创新旅游业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各类资源,为推动地方新时代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推进地方服务业发展,加强人才

23、培养、毕业生输送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努力实现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产学共赢。第三,文化融合。产教融合的主体要通过文化统领思想,形成文化共识。企业文化是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制度、企业道德行为规范、企业作风和礼仪的总和。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体现学校独特风格和内涵,保证学校教育活动顺利进行。校园文化比较注重育人和价值引领;企业文化更注重生产、经营和效益,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要实现校园和企业的无缝衔接,文化的融合非常重要。教师要了解企业文化,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行业优秀人才可以到校园进行创新创业、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讲座

24、,融入企业文化,从而让学生能够适应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总之,产教融合是课程思政理念最直接、最鲜明的体现。我校旅游管理的产教融合体现了家国情怀、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培养过程始终以国家、区域旅游业发展为导向,培养旅游业最急需的专业人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实现国家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努力奉献。4 结语新时代的中国旅游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当前国家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旅游管理专业积极应对当前旅游市场人才需要变化,将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课程思政的理念进行整体重构,提出了从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产教融

25、合培养模式的建立三大方面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创新型旅游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这是实现国家“人才兴旅”战略,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3-34.2 王海威,王伯承.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4):32-34.3 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EB/OL.2021-04-29.(2022-11-27

26、).http:/ 李凤亮,杨辉.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新型旅游业态的新发展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2.5 李凤亮,杨辉.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新型旅游业态的新发展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2.6 张楠.我国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与供给现状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7,(12):22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高高校教学水平EB/OL.2015-11-17.(2022-11-27).http:/ 郑大渊.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定位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97-98.9 黄艳.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

27、社,2019:12.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07-29.(2022-11-27).http:/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2023-04-08).http:/ 以合肥学院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18,(10):26.13马洪奎.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深化新时代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改革序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1-2.14朱庆玲,魏鑫鑫.急招!高薪招!安徽旅游市场复苏,但人才“缺口”凸显EB/OL.2023-03-08(2023-04-14).ht-tp:/ 以合肥学院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18,(10):26.1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2017-12-05(2023-04-16).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