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播视点2023年10月号 全媒体探索 31科技传播的仪式观:以人文精神统领科技传播 赵平广摘要:传播的仪式观为大众传播活动提供了新的理解视角。以仪式观重新审视科技传播,从传体到受体的科技信息传递到社会作为整体对科技文化的共享,为人们提供了四种创新视角:从“受众”到“主体”的角色转变、从“知识”到“理念”的内容转变、从“想象”到“田野”的方法转变、从“功能”到“人文”的精神转变,以此实现在人文精神统领下从点到面的科技传播体系多维建构,实现科技传播理论引领。关键词:人文精神;科技传播;多维建构;仪式观科技传播是科技信息的流通与共享,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1现代社会中,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
2、异,科技信息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不断变化,信息体量快速扩张。科技信息不再仅仅是一部分专业化的科技工作者、知识分子等精英阶层进行专业内或跨专业的沟通交流、实践应用的对象,还是社会大众所学习、分享、共享的内容。在专业化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过程中,不同领域的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工作,满足社会相应领域的现实需求,而社会大众并不直接参与分门别类的科技实践。那么如何理解社会大众在科技传播中的角色,并由此出发理解科技传播?诚然,从某种角度而言,科技传播包含科学家之间与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以及社会中的科学技术扩散,仍然存在一些尚无广泛共识的问题,甚至是基础术语的使用。2但强调科技传播的文化性而非
3、功能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进一步地,传播的仪式观提供了新的理解视角。传播仪式观“以仪式作为传播的隐喻,将传播视为文化,视为维系社会存在的纽带”,突出分享、共享、参与、联合、团体等,3 Carey 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提出传播的仪式观(a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对传播进行了定义:“传播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produced)、维系(maintained)、修正(repaired)和改造(transformed)的符号化过程。”4从这一角度出发,科技传播同样是一种符号化过程,所生产、维系、修正、改造的即是人类发明、创新、应用、共享科学技术的现实。进一步
4、地,传播作为一种符号化过程,其所形成的符号体系的作用不是提供信息,而是一种确认(confirmation);不是为了改变态度或思想,而是为了表征事物的基本秩序;不是为了履行功能,而是为了展示一个正在进行的、易逝的(fragile)社会过程,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实现社会的联结、凝聚、维系。5由此,在仪式观的视角下,科技传播不仅仅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产活动的“使用与满足”,更应是广泛意义上的有秩序、有意义且不断延续的人类科技世界的文化建构。在这一建构中,人类自诞生起与科学技术所发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得到确认,从旧石器、新石器到青铜、铁器,人类漫长
5、历史时期的标识得到呈现。科学技术不再是某一时期的高高在上的精英专利或是象牙塔内的深度思考,而是全体人类对整体客观世界的理性认知与探索的具体体现。科技传播使得时间维度的科技历史、空间维度的科技实践得到充分勾连,使人类社会作为整体的、理性的、秩序的世界得以稳定并延续下去。不论是“科教兴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强调,还是“科学无国界”对科技推动人类交流的认知,科技传播在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仪式观重新审视科技传播,从传体到受体的科技信息传递到社会作为整体对科技文化的共享,为人们提供了四种创新视角:从“受众”到“主体”的角色转变、从“知识”到“理念”的内容转变、从“想象”到“田
6、野”的方法转变、从“功能”到“人文”的精神转变,以此实现在人文精神统领下从点到面的科技传播体系多维建构,提升科技传播的现实效力与意义。从“受众”到“主体”:科技传播的角色转变公众需要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知识与观念是公众科学化生存与社会化交往不可缺失的重要支撑。反之,传播视点32 全媒体探索 2023年10月号科学事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当代科学事业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力量抑或是公众正确的科学理念。例如,在中国推行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下,节能减排不应局限在行业生产中,还应当体现在全民生活方式中。“双碳”建设需要政府、企业、民众形成共同认知、共同行动、全民参与。这需要从以科技传播“
7、劝服”民众的思维中跳脱出来,塑造仪式化、生活化、参与式的传播环节,形成全社会对“双碳”建设的深层认知与高度认同。其中的关键即是将公众在科技传播的定位从“受众”转向“主体”。科技传播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公众形成集体认知,使科技发展突破科学家群体的“特权”界限,使其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类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具体来说,实现从“受众”向“主体”的转向需要参与广泛化、内容通俗化、媒介生活化:通过营造科技传播的仪式化场景,以科技体验带动科技应用;注重科技传播内容的通俗化表达,使其易于理解;充分结合生活化传播媒介的应用,结合短视频平台等新兴媒介,提高公众对科技信息的接受度。从“知识”到“理念
8、”:科技传播的内容转变科技传播的内容,即传播什么,是必须厘清的问题。以往常讲的科普与全民义务教育制度相伴相随,侧重对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的普及,以提升全民教育水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显现出更为复杂的关系,这要求科学传播绝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理念、科学方法的传播,将社会文化融入其中。比如,当人脸识别、电子支付等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办公楼、公园、社区、商场等各种社会场景时,人民生活和政府管理都能体验到技术带来的便捷,但同时也要反思技术背后的各种风险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对老年人权益的伤害、对个人意愿的忽视等。反思不应局限于专家、学者对于技术伦理
9、的讨论,还应该让普通民众也能理解技术背后存在的风险,让人们能真正了解自己所在的环境,对社会发展的步伐有清晰的感知。从“想象”到“田野”:科技传播的方法转变人类社会正在快速地向科学化、知识化和信息化发展,科技传播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科技传播研究领域的田野调查,是探索有效科技传播机制的重要方法路径。当下,一些谈论科技传播的论述和文章都缺乏对现实的观察和描述,局限于自上而下的干涩思考。广泛提及科技传播的重要性,但对科技传播背后的真正意义和真实诉求却不明所以;广泛认知科技传播需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综合利用现代传播技术,但这是基于媒介发展的既有情况,而非基于人民生活的具体事实。这些论述
10、往往过于宏大空泛,缺乏从现实实践出发的自下而上的总结思考。科技传播对国家科学技术创新、知识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植根于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的科技传播研究,为发展科技传播事业提供理论、方法和政策指导。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学传播研究,尚缺乏深入实际的田野调查。以想当然的方式讨论科技传播的方法、路径,是缺乏实用性和指导意义的。科技传播需要触达最广大人民群众,需要提升社会各行各业的科技生产力,必须发展深入民众的田野调查。科研工作者在对社会各行各业、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细致观察和详细记录之后,通过叙述和总结真正发现当前民众对科技传播的认知如何、当地对科技传播的需求状况如何、什么渠
11、道才能真正使传播效果最大化、什么样的内容和方式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如何将技术应用到不同地方的生产生活中等。基于扎实的田野调查,科学传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想当然地去泛泛而谈。从“功能”到“人文”:科技传播的精神转变科技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从一种功能主义的视角看待科技对我们的影响。但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远比想象的要复杂,有必要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转变对科技精神的认识,强化科技发展的人文色彩,实现人文与科技的融合。马克思开创了技术哲学中的社会政治批判传统,他认为技术作为物质力量决定了物质生产的方式,而物质生产又是人类一切活动中最基本且最本质的活动。“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
12、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不同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发展状况改变的,同时又改变一切社会关系,这对我们反思科技发展影响下的社会走向有巨大的启发意义。6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的概念对工业发展给人性带来的反作用有深刻的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复杂的,技术对人的异化也是包括哲学在内的人传播视点2023年10月号 全媒体探索 33文社会科学所积极讨论的话题。科学技术作为“历史的有力的杠杆”与“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7,如今正在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元宇宙、万物互联等信息科技又会将人类社会带向何方呢?对这一问题的反思是科技传播的目的所在。我们不是要让所有普
13、通民众习得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社会批判理论,但所有普通民众都有必要对技术之网覆盖下的社会步伐有所感知,这就是科技传播的基本理念。当人失去了对技术的反思和控制,当技术掩盖了人文的温度,那我们也终将在主体性的淹没中迷失方向。科技传播的意义之一就在于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使公众在快速的技术发展中有自我辨识、理性反思、自主选择的能力,使我们避开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陷阱,拥有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使科学技术更好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点”到“面”:科技传播体系的多维建构基于从“受众”到“主体”、从“知识”到“理念”、从“想象”到“田野”、从“功能”到“人文”的角色转变、内容
14、转变、方法转变与精神转变,科技传播需要将局限于少数机构、少数地点、少数行业的科技传播“发力点”转变为着眼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技传播“覆盖面”,从科技传播基础设施建设、话语体系创新、前沿技术应用、研究体系发展出发,构建多维度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这对于夯实科技传播能力基础,提升科技传播效力效能,实现科技传播理论引领,进而推动科技传播的全面发展并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意义。(一)科技传播基础设施建设2023 年,作为国家级科学文化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展示国家科技形象、科技实力与科技精神重要窗口的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在北京落成,充分发挥了以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为代表的科技传播标志性场馆的引领性、示范性、带动性。科
15、技传播的线下场馆能够为新科技提供应用场景,塑造科技传播的多元化空间,以沉浸式体验创新科技传播路径,进而提升科技传播效能。此外,在数字化时代中,需充分结合融媒体、流媒体、智媒体等新型媒体形态,做好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使新的传播技术成为撬动传播效能的杠杆支点。由点到面,推动科技传播基础设施建设,使科技传播突破社会区划、阶层、代际等的分隔,实现科技传播更广范围的触达以及公众更大程度的参与。(二)科技传播话语体系创新科技传播要发展针对不同受众、适用不同媒介的话语体系。当下,数字媒介技术快速发展,Z 世代作为“数媒土著”在媒介性格中具有崇尚创新、参与度高等特点,媒介兴趣快速更迭且关注广泛,8已然成为科
16、技传播的重要受众群体。创新科技传播话语体系需要充分结合多元化社会群体的传播渠道使用偏好、传播内容理解逻辑、文化情感认知方式,以话题带议题,形成科学技术的“趣缘化”兴趣圈层,将科技话语有效融入公众的生活之中,实现科技传播话语的充分匹配,提升科技传播的关注度与影响力。(三)科技传播前沿技术应用仰赖传播技术的发展,社会公众已经养成移动式的信息获取习惯,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新型应用场景涌现,人机交互、沉浸体验、虚实共生等在前沿技术的应用下成为可能。在科技传播中应用前沿技术,可以使科技更有“科技感”,使传播更有“传播力”。但与此同时,要强调前沿技术的工具属性,使技术应用处于合理可控的范围之内,避免前沿技术
17、对传播效能乃至社会公众产生不可预期的影响。(四)科技传播研究体系发展目前,针对科技传播的学术研究尚未具有基于共识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多是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视角,相关成果分散在科技情报、科技新闻、科技教育等不同研究领域。9推动科技传播研究体系发展,整合、分析、凝练散落在不同领域的研究工作,形成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对于在科学技术更迭不断提速、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背景下的科技传播工作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性意义,可以为建构科技传播体系提供基础性支持。参考文献 1 孙宝寅.科技传播科学与文化的汇通 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4):84-88.29 翟杰全,陈双双.科技传播学:历史渊
18、源和学科发展 J.科技传播,2015,7(05):11-15.3 刘建明.“传播的仪式观”与“仪式传播”概念再辨析:与樊水科商榷 J.国际新闻界,2013,35(04):168-173.45Carey JW.作为文化的传播 M.丁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24,18.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8.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72.8 李厚锐.面向“Z 世代”的精准化国际传播 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1(09):53-62.(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