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翻译理论复习.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119883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理论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翻译理论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翻译理论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翻译理论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翻译理论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翻译理论复习翻译的定义:1.罗曼雅克布逊Roman Jakobson: translation is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some other language;2.奈达 (美国)Nida: translating consist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

2、yle.翻译的类型1、译原文作者为中心的翻译:author-centered translation以译文读者为中心的翻译:reader-centered translation;2、提出者:罗曼雅克布逊roman jakobson: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翻译元素:翻译过程:translating译作 A translation译者translator西方的一些观点:1、泰勒tytler: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3、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 of the original work; the style and manner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2.be faithful to its spirit ,sense, and style;3.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纽马克newmark(英国)4.交际翻译:commu

4、nicative translation中国的翻译:1、佛经的翻译:Buddhist scripture,安世高,还有三支/2、佛教三大翻译家: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鸠摩罗什:金刚经玄奘:既需求真,又需喻俗(忠实,通顺)3、我国的翻译历史:2000年4、五四时期白话文代替文言文:Dur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period, modern vernacular Chinese replaced the Classical Chinese翻译的基本步骤:原文理解:comprehension of source text译文表达:expre

5、ssion of target text译文校对check-up of target text几个概念:原语:source language;译入语:target language德国的威尔斯wales前苏联:费道罗夫、科米萨罗夫陈宏薇:翻译是一种跨语言cross-linguistic、跨文化cross-cultural和跨社会cross-social的交际活动。严复的“信、达、雅”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与赫胥黎huxley傅雷的“神似” be ali

6、ke in spirit钱钟书的“化境” sublimity;鲁迅的”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word-for-word translation、transliteration鲁迅:信faithfulness、顺smoothness林语堂: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意译:free translation佛经翻译我国的翻译事业最初是从翻译佛经the Buddhist Scriptures开始的。东汉时代,天竺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四十二章经这是我国现存佛经中最早的译本。佛经翻译经过晋朝逐渐发展,到了隋唐达到鼎盛时期。南宋以后趋于衰微。以下介绍三名著名的译师:1释道安:东晋

7、前秦时高僧。在他监译下译了四阿含、阿毗昙。他主张直译,译文不增不减只在词序上作些调整。2鸠摩罗什:后秦高僧。他和弟子僧肇等译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共七十四部,对佛经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倾向意译,虽然译法灵活,态度却谨慎。他的译文准确流畅。3玄奘Xuanzang:唐高僧,俗称唐僧。曾游学天竺各地达十七年之久,译著很多。他倾向直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他的译文质量是很高的。4我国古代佛经译师有的倾向于直译,有的倾向于意译,究竟是应直译多一些,还是意译多一些?罗纳德.诺克斯把这个问题归结为两个问题。一是以何为主:文学性的译文,还是逐字翻译。二是译者

8、是否有权选择任何问题与词语来表达原文的意思。 严复与“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And elegance1.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首次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指的是“忠实”,“达”指的是“流畅”,“雅”指的是“尔雅”。“尔雅”用严复自己的话就是“用汉以前字法、句法”。(01年试题考过)2.从严复的天演论来看,他并不十分重视“信”,然而对于“雅”他是十分重视的。3.周煦良教授在“翻译三论”中说,他认为“雅”应当作为“得体”来理解。4.严复翻译著作:天演论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原富

9、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the nations. 群学肄言Study of Sociology. 法意 Lesprit des Lois. 穆勒名学System of Logic. 林纾林纾:用文言文writings in classical Chinese; classical style of writing1翻译欧美小说,其中不少是外国名作。如:巴黎茶花女遗事 La dame aux camelias (作者:Alexandre Dumas, file)鲁滨孙漂流记 Robinson Crusoe (作者:

10、Daniel Defoe)海外轩渠录 Gullivers Travels (作者:Jonathan Swift) (06年试题考过)吟边燕语 Tales from Shakespeare 块肉余生述 David Copperfield ( 作者:Charles Dickens)贼史 Oliver Twist ( 作者:Charles Dickens)黑奴吁天录 Uncle Toms Cabin 2.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了一条新的标准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鲁迅与瞿秋白1鲁迅在1921-1932年翻译和校订的作品达34种之多,这包括苏联、日本、荷兰、匈牙利、美国等国家许多作家的作品

11、。他对翻译工作的态度是极其严肃认真的。2在理论方面,鲁迅曾针对赵景深的“宁顺而不信”的提法,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瞿秋白认为“信”和“顺”不应当对立起来。31935年,鲁迅在“题未定草”中对翻译做了新的概括。他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力求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即翻译既要通顺smoothness,又要忠实。Faithfulness郭沫若与茅盾1在我国,从二十年代开始从事翻译,到五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还在讨论翻译问题的,大概只有两个人,郭沫若与茅盾。2郭沫若在1923年曾著文谈到理想的翻译。他说:“我们相信理想的翻译对于原文的字句、对于原文的意义,自然不许走转,而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

12、不许走转。”1954年他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讲话,说:“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可能超过创作。” 他还说:“我们对翻译工作决不能采取轻率的态度。翻译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3茅盾认为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些而保留“神韵”。关于直译,他于1922年写道:“直译的意义若就浅处说,只是不妄改原文的字句;就深处来说,还求能保留原文的情调与风格。”1954年他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作报告说: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境界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但是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直译与意译literal transla

13、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一在二三十年代,反对直译的人所反对的是看不懂或看起来吃力的译文;反对意 译的人所反对的是随意增删原著、不讲究忠实原文的译文。这时期代表人物有茅盾与鲁迅:1茅盾认为看不懂的译文是“死译”的文字,不是直译的。2鲁迅也是积极主张直译的。二在四五十年代,人们直译和意译是一回事,二者是无法区分的。11946年,朱光潜在“谈翻译”一文中写道:直译偏重对于原文的忠实,意译偏重译文语气的顺畅依我看,直译和意译发分别根本不应存在2. 1953年,林汉达在“翻译的原则”一文中写道:正确的翻译是直译,也就是意译。3.1959年,周建人为外语教学与翻译写了一篇文章,题

14、目是“关于直译”。他的观点就是直译是指真正的意译。三 在七八十年代,人们又对直译和意译分别作了分析。11982年,周煦良在“翻译三论”一文中写道:直译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译音而不译意。第二类是照字面译。第三类是不按照中国语言习惯和词序而按照原文的结构或词序的翻译。21978年,许渊冲在“翻译的几对矛盾”一文中也谈到直译与意译的问题,他说:“直译是把忠实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实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意译却是把忠实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31979年,王佐良在“词义。文体。翻译”一文中写道:一部好的译作

15、总是既有直译又有意译的:凡能直译处坚持直译,必须意译处则放手意译。傅雷11951年,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一文中最初提到“重神似不重形似”。 2为向中国读者介绍法国文学,傅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翻译的作品包括巴尔扎克Balzac的人间喜剧The Human Comedy、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及老实人等。3傅雷是一位有责任感有见地的翻译家,他认为“翻译重在实践”。4傅雷说:“谈到翻译,我觉得最难应付的倒是原文中最简单最明白而最短的句子”。 关于风格(特别指文学作品)关于风格能不能译,大体上有两种意见:1一种意见认为风格能译。(1)茅盾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将他的风格翻译出来。(2)刘隆惠认为:

16、风格不是不能译,而是难译。译者需具备两格外条件:一是认识风格的水平;二是表现风格的能力。2另一种意见认为风格不能译。(1)周煦良认为一部文学译品的风格由四方面决定的:原作的风格、译者本人的文章风格、译者本国语言的特征、译者所处的时代。所以原文风格是无法转译的。(2)张中楹坚持这一种意见。(3)罗新璋认为即使是名家的译作也难免既有原作的风格,又有译者的风格,而不可能是单纯的原作的风格。 王佐良1著名翻译家王佐良以发挪英诗为主,兼及散文和戏剧。他译的彭斯诗选、雪莱的诗、麦克迪儿米德的诗、培根的散文、科贝特的散文以及曹禺的雷雨等。2对翻译工作的认识。王佐良说:“文学翻译不是机械乏味的事,而是一种创造

17、的努力。”3 他认为虽直译与意译之争仍将继续,但是最好的检验标准仍是译文本身的质量。4关于风格,他说适合就是一切。因此从译文来说,严复的“信、达、雅”里的“雅”是没有道理的-原作如不雅,又何雅之可言?5关于诗是否可译?他认为是可译的,不医翻译的是原作的气氛,或者说是力量。6怎样译诗?他认为主要的一点是译诗要像诗。要忠实与原作,但又不必追求每行字数的一律。要把握整篇诗的精神、情调、风格,然后才确定细节的处理。7关于比喻。他说:“如果在原诗里有某个比喻,应该把它直译过来,保持它原有的新鲜和气势。”8关于比较。他认为: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翻译者必须是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9关于

18、怎样提高。他说:“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深入观察,不断地深入实践。翻译者是一个永恒的学生。” Cicero 西塞罗 )Saint Jerome 哲罗姆1Cicero-西塞罗,他的文体流畅,被誉为拉丁文的典范。他表示没有必要逐字翻译强调保持原作总的风格和力量。Cicero said, “ In doing so (translating), I did not think it necessary to translate word for word, I preserved the general style and force of the language.” 2Saint Jerom

19、e-哲罗姆,早期西方教会中学识最渊博的教父,将圣经译成拉丁文,此译本后称通俗拉丁文本。他强调翻译意思,而不是独立的词。Saint Jerome said, “ I have always aimed at translating sense, not words.” Tytlers Three Principles ( 泰特勒三原则 )A.F.Tytler ( 泰特勒 ) 于1790年在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宣读的论文:“论翻译的原则”(Essay i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中提出著名的翻译三原则: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20、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The Art of Translation (by Theodore Savory)Theodore Savory (西奥多.萨沃里)19

21、57年发表翻译艺术(The Art of Translation).国外翻译界在介绍这本书时,称之”为“论翻译技巧的最好的著作”。西奥多认为:Faced with a passage in its original language , translator must ask himself :1.What does the author say?2.What does he mean?3.How does he say it? 该这样翻译马克思的著作马克思是当代具有最简洁最有力的风格的作家之一。要翻译马克思的著作,译者必须不仅精通德语,而且精通英语,这样才能确切表达马克思著作的风格。确切翻译

22、的原则(费道罗夫)exactness1翻译的确切性就是表达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准确和在修辞作用上与原文的完全一致。2翻译的确切性就是通过复制原文形式的特点(如果语言条件许可的话),或创造在作用上与原文特点相符的东西来表达原文所特有的内容与形式间的相互关系。3确切翻译是以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一定的均衡为前提的,尤其是以表达作品的一般性质和在表达其个别片断方面接近原文的程度之间的一定的均衡为前提的。4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著作的特点是由它决定的。翻译中的上下文和环境(巴尔胡达罗夫)1所谓上下文context一般是指该语言单位的语言环境。2就上下文的总概念来说可以分狭义

23、上下文(或称“微观上下文”)和广义上下文(或称“宏观上下文”)。所谓狭义上下文是指句子的上下文,即在一个句子的范围内该单位周围的一些语言单位。所谓广义上下文是指单位的超出句子范围的语言环境,这就是话语上下文。3狭义上下文又可分为句法上下文和词汇上下文。句法上下文是指该词词组或(从属)句子所属的句法结构。词汇上下文指的是该单位周围具体的词汇单位、词和固定词组的总和。4上下文在解决语言单位的多义性问题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5所谓“环境”,是指:(1)交际环境,即实现交际行为的环境;(2)通报主题,即话语中描述的情景(诸事实的总和);(3)交际参与者,即说者(写者)和听者(读者)。 A New Con

24、cept of Translation (by Eugene A. Nida and Charles R. Taber)1.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genius. 一种语言有一种语言的特点2.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one must respect the genius of each language.3.To preserve the content of the message the form must be changed.Paraphrase-The True Road for the Translator (by Geor

25、ge Steiner)George Steiner said : The true road for the translator lies neither through metaphrase(直译) nor imitation. It is that of paraphrase or translation with latitude(自由), where the author is kept in view by the translator, so as never to be lost, but his words are not so strictly followed as hi

26、s sense, and that too is admitted to be amplified, but not altered.翻译作品犹如“土耳其挂毯的反面”(杨宪益和夫人戴乃迭)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在会见澳大利亚记者肯尼思.亨德森时,说译者应尽量忠实原文的形象,既不夸张,也不要夹带任何别的东西。(他针对的是文学翻译) 杨夫人戴乃迭认为译者应该更富有创造性。对于四字成语的翻译,戴乃迭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办法:一是在文中加上一些原文中没有的词,二是加脚注。翻译红楼梦A Dream in Red MansionsThe Question of the Part and the Whole 1.

27、 In his book entitled Better English G.H.Vallin says that “words cannot be treated in isolation.”2. The whole is made of the part .The meaning of the part is determined by that of the whole. Naturally, the part and the whole are relative terms. Sometimes a phrase or clause or sentence forms the whol

28、e. But at other times they often form only a part of the whole in a wider context.1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George Steiner法国人在诸多翻译理论家当中,乔治.斯坦纳是西方对翻译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的著名作家。他在其著作通天塔之后中提出了以阐释学为基础的翻译活动的四个步骤step: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补偿(compensation)。首先,译者需要相信原文是有意义的,即为“信赖”,在理解和表达这种意义时,译者不可避免的要遭遇到来自原文的敌意

29、和强烈的抵抗,难以接进原文的意义。所以,译者的主观因素也不可避免地“侵入”到原文中去,“侵入”的目的是“吸收”,在“吸收”过程中难免要散失译语本色。因此,“补偿”就显得必不可少。事实上,译语本色的散失会表现在上述各个阶段,因此,“补偿”也必须贯穿整个翻译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原文的内涵,达到翻译的理想境界,翻译才能起到交流的作用。2. 埃文-佐哈尔Evan - ZuoHaEr的“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佐哈尔是以色列台拉维夫大学( Tel Aviv) 研究文学批评的教授, 从70 年代开始, 他在文学研究中提出多元系统方法( polysystem approach) 。

30、在研究和描述希伯莱语文学翻译史的过程中, 他深受俄国后期形式主义特别是图尼扬诺夫( Jurji Tynjanov)的文学进化理论的影响。佐哈尔大量借用图尼扬诺夫的概念和观点, 如系统、文学准则、区分文学系统的等级结构(hierarchical structure)、作为衡量历史文学重要性手段的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 n) 、文学演化( literary mutation) 和进化( literary evolution)等。1978 年, 佐哈尔的历史诗学论文集( Papers in Historical Po et ics) 问世, 收录了他在19701977年间所写的系

31、列论文, 首次介绍了“多元系统”( polysy stem) 这个术语。“多元系统”是指在某个社会中相互关联的文学、半文学和文学以外的整个系统, 它包括“高雅的”( high) 、“经典的”( canonical)文学形式, 如诗歌等; “通俗的”( low ) 、“非经典的”( non- canonical ) 文学形式, 如儿童文学、大众小说等。在创建自己的文学理论的过程中, 佐哈尔不仅创造了“多元系统”这个术语, 而且把它发展成“多元系统论”( Polysystem theory ) , 试图用它解释所有书写的功能, 从中心的( central) 、经典的文本到边缘( periphery

32、) 、非经典的文本 1 。多元系统论认为,各种社会符号现象, 应视为系统而非由各不相于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这些系统并非单一的系统,而是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各有不同的行为,却又互相依存, 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任何多元系统, 都是一个较大的多元系统, 即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 同时,它又可能与其他文化中的对应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大多元系统”。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多元系统里面的现象,都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必须与整体文化甚至于世界文化这个人类社会中最大的多元系统中的现象联系起来研究。一个系统的行为模式,有时与它在多元系统中的位置有关。以翻译文学为例,它处于中心时,往往参与创造一级

33、模式,不惜打破本国的传统规范;处于边缘时,则常常套用本国文学中现成的二级模式。前者的翻译策略,着重译文的“充分性”,后者则着重“可接受性”。3. 论劳伦斯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Lawrence Venuti translation policies of deconstructionist解构主义翻译策略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被认为是提出归化domestication、异化翻译策略的鼻祖。他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指出:翻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译者尽量不打扰作者,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另一种是译者尽量不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这一思想将翻译分为以作者为中心的译法和以读者为中心的译法。劳伦斯韦努蒂,作为翻

34、译理论家,他高举解构主义大旗,吸收了施莱尔马赫的异化思想,率先对归化翻译的诸多弊端提出严厉的批评,明确地提出了异化(foreignization)或抵抗式翻译(resistant translation)。他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 他刻意在目的语的文本中,在风格和其他方面突出原文之“异”,其目的是要在翻译中表达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他认为翻译可以是研究和实现差异的场所,并恢复和修订被遗忘了的译文,以建立一种新的翻译传统。这种方法不只是简单地处理翻译中常见的语言问题,而且把文化和政治纳入了“异化”与“归化”旷日已久的争论之中。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有助于提高译者的地位

35、,有利于目的语言和文化的丰富,有助于抵抗文化霸权现象。长期以来,英美文化一直被提倡流畅翻译的归化理论所支配。韦努蒂认为,目前在大多数英语语境下,形成了以西方意识形态为标准的非英语文学范式。这种非英语文学范式盛行主要与欧美的翻译传统,即推崇流畅的归化式翻译,有着很大的关系。韦努蒂用“隐身”一词指出了当代英美文化中译者的地位。他指出译者的隐身就是在译文中看不见译者的痕迹,他指出,这种使译文“透明”的幻想就是要求译者努力保证译文的通顺易懂。这一过程中, 流畅的归化式翻译掩盖了译者所付出的努力,使译者“隐身”。他分析了归化翻译在英美文化中占主要地位的原因,认为这是一种文化霸权的结果。为了迎合接受者的口

36、味,归化式翻译往往将原文的陌生感淡化,使得译作变得透明,读起来不像译文。这就意味着译者必须“按照目标语言文化价值观对原文进行我族中心主义式的分解,把原作者潜回“家”,从而达到让译文符合本土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样做的结果只会是“让读者在文化他者(cultural other)中获得认同本土文化的自恋体验”,并在一定程度上使翻译沦为殖民者进行文化殖民的工具。因此,韦努蒂主张用异化翻译来抵抗种族中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抗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在试图遏制种族中心主义这个层面上,异化翻译在当今的国际事务中作为一种战略上的

37、文化干涉,用来反对拥有霸权的英语国家,反对它们使世界上其他国家卷入其中的不平等文化交流, 有利于民主的地缘政治关系。但是韦努蒂忽略了翻译的文本类型和目的语读者的审美需求,在抵抗文化霸权方面也有局限性。韦努蒂的异化策略仅适用于文学文本翻译,正如他自己所说:“The emphasis is onliterarytranslation in a broad sense(mainly poetry and fiction but also including biography,history,and philosophy,among other genres and disciplines in t

38、he human sciences),as opposed to technicaltranslation (scientific,legal,diplomatic,commercial).”(Venuti,1995:41)在文学翻译中,异化翻译策略可以通过向目的语读者展示源语的文化而实现交际的目的。但是对于其他文本类型,如科技文本、法律文本,其目的旨在向目的语读者传递知识和交流信息,因此这类文本读者对于语言及文化的差异关注度或敏感度也会较少。所以在谈到异化翻译的使用范围时,必须要考虑到翻译的文本类型和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关于异化和抵抗式翻译的规定性主张适用于美国等西方强国,不适用于经

39、济和文化地位处于弱势国家的翻译。韦努蒂的异化理论主要关注的是非英语译为英语的翻译过程, 他认为从弱势国家语言译为强势国家语言,应保留源语语言的特色及其差异性。但弱小国家如果采用抵抗式翻译策略,将英语译为非英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帮助强势国家入侵弱势国家,势必导致弱势文化独立和文化地位的进一步瓦解,因此韦努蒂的异化观也具有一定意义的局限性。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韦努蒂的异化策略可以很好地促进两个国家语言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所蕴涵的异域文化特色,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异域民族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内容,感受异域文化,领略异域风情。同时,异化翻译还能极大地丰富目的语的表达方式,有助

40、于读者扩大视野,吸收新鲜养分,从而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不过,这种异化翻译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对其进行批判的继承。当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时要考虑到具体的文本类型、读者需求和社会情境,不能盲目跟风,尽量避免种族中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情结。2. 尤金奈达的相关翻译理论是什么?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为使源语(sourc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

41、”。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3.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四大翻译家是谁?鸠摩罗

42、什、真谛、玄奘、不空4、国外的翻译流派有哪些?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分为三个学派:文艺学派,语言学派和文化学派。文艺学派主要指二战以前的翻译研究,这一时期的理论比较零散,讨论的焦点是直译和意译,形式和内容,注重翻译的效果,追求译文的文学性和创造性。由于文艺学派缺乏系统的理论,在此背景下语言学派应运而生。语言学派建立在索绪尔、乔姆斯基、布龙菲尔德的语言学理论之上,其开山之作是雅格布森的翻译的语言观,此文第一次将语言学、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研究中。语言学派注重分析原文本,强调译文与原文的等值。六七十年代,语言学派日渐成熟,出现了奈达、纽马克等翻译理论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语言学派认为翻译是语言学的一个

43、分支,过于注重原文文本的分析,忽视了审美及文化因素,这些研究的不足阻碍了翻译学的全面发展。八十年代后期,翻译理论进入第三阶段,有了强烈的学科意识,翻译被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出现了文化转向。尤金奈达( 1976) 根据各流派所关注的焦点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四个基本流派: 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埃德温根茨勒( Edward Gentzler) 在其专著当代翻译理论(1993)中, 根据二战至九十年代初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状态, 依据各流派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依据的理论来源将当代译论划分为“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和“解构主义派”五大

44、流派。香港学者张南峰、陈德鸿( 2000) 在西方翻译理论精选中将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分为语文学派、诠释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化学派和解构学派六大学派。国内学者也有过类似的尝试。潘文国以有无翻译学学科意识为标准把西方翻译研究史分为传统、现代和当代三个阶段。他把传统阶段的翻译理论看成是“文艺学派”, 现代阶段看成“语言学派”或“科学学派”, 把当代阶段的翻译研究划分为“翻译研究学派”、“解构”学派( 或译者中心学派) 和“后殖民主义”学派( 或政治学派) 三类, 而翻译研究学派之下又细分为“多元系统”学派、“描写”学派、文化学派和“综合”学派四个亚类。蒋骁华根据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新特点,

45、认为目前主要存在文化学派和语言学派两大派别李文革在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把西方翻译理论划分为: 文艺学派、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派( 早期的翻译研究学派、多元系统学派、描写学派、文化学派、综合学派以及女权主义、“食人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 、阐释学派、解构学派( 德里达、本雅明和韦努蒂的翻译思想) 、美国翻译培训学派、法国的释意派七大流派5. 中国传统的翻译方法与翻译标准是什么?最先明确地提出“信、达、雅”这一标准、鲁迅“宁信而不顺”的直译。傅雷先生从原作与译作的语言形式上,从原作者到译作者的经验上,从作品反映的时代上,从原作与译作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习俗上和原作与译作体式上给出了翻译的最高

46、标准度 “神似”。 钱先生把本来属于我国古典美学的“境界”这个概念,引用到翻译领域,指出“境界”是各门学科的一个共性,诗心、文心和译学相通,。他把文学翻译理论划人文艺美学范畴,这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些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格,那就算得人于化境 “化境”说从渊源上讲与中国传统文论一脉相承。“化境”原指艺术造诣达到精妙的境界,在翻译中,指原作的“投胎转世,脱去凡胎,换成仙体”。同时,还肯定了译者的创造性。因此,“化”是翻译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理想。作为最高理想和境界的“化境”,追求

47、的是一种忘我的审美愉悦境界。到钱钟书的“化境”为止,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发展到了最高的程度。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化境”或“忠实”可以作为翻译的最高标准三个字概括:信、达、雅。信是忠实原文,达是表达通畅,雅是翻译出来的东西要有美感07本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一、翻译定义: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 刘宓庆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4. 王克非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5. 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6. 费道罗夫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7. 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