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ept.2023Research on ModernVocational Education in Western China2023年9 月Vol.2No.3第3 期西部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赋能场景覃延鑫(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 30 2 9 9)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是以中国式高等教育为核心的,它的实质上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贯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办学的指导方针,在开拓和自信的基础上,在协作和共赢的基础上,完成了高等教育的全面现代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但仍面临核心教育
2、资源的供给存在不足、教育结构体系的优化调整相对滞后、教育对经济社会的支撑能力函须提高、教育对外开放的整体布局仍待完善等挑战。面向未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应将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有机结合起来,其关键任务包括:发展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优质教育,推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教育交流合作新局面。关键词:中国式教育;教育改革;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SY064-2023(3)-0 0 6 0-0 0 6 5Chines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Value Implication,Realist
3、ic Challenges and Empowerment ScenesQin Yanxin(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Nanning Guangxi 530299)Abstract: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iscentered o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In essence,under the overall lead
4、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it has implemented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and completed the overall modern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pioneering and self-confidence,cooperation and win-win.Since the foundingof New China,Chinese-style educational
5、 modernization has achieved a series of fruitful results,but it still faceschallenges such as insufficient supply of core educational resources,relatively backward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educational structure system,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supporting ability of education to the economy a
6、ndsociety,and the overall layout of education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Facing the fu-ture,Chinese-styl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should organically combine overall promotion with key breakthroughs.Its key tasks include:developing world-class quality education with Chi
7、na characteristics,promoting the fair alloca-收稿日期:2 0 2 3-0 7-2 9作者简介:覃延鑫(1 9 9 6 一),男,广西南宁,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理论,课程与教学论。61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赋能场景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strengthening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speeding up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du
8、cation,and creating a new situation of educ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Key words:Chinese education,education reform;Modernization;High-quality development0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阶段新形势下、新时期的现代化征程与上党的主要任务目标,明确提出要用中国式现代化整体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并在此基础上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特点、典型特征、主要理论、中心要义、具体实施途径等基础理论与现实框架,作出了全面系统深刻的论述和阐释。1 这是
9、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新要求新部署新安排,更是对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引。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作为人类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最新趋势、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构成单元和基本保障能力,应该是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以人类为中心的教育发展宗旨、贯彻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根植于中华大地、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等现代化教育理论思想的重要集合体与实现平台。2 1价值意蕴:中国式教育的基本概念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途径,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社会含义,是指导中国教育发展与人才形成的关键性问题。高质量教育体系是理解和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1.1时代背景党的二十大汇报指出:“加
10、速建设教育大国、科学大国、人才培养大国,坚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提高人员自主培养品质,努力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基于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全球高等教育布局出现巨大变革,到二零三五年我国初步完成现代化以及二零五零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础上发展得出的最新理论。教育强则国家强,构建好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主要载体。31.2中国式教育内涵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首先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和全方位坚持立德树人。强调中小学立德树人,要充分体现党的教育方向,德智体美劳“五育并存”、整体全程完整的“三全育人”,强调学生德育发展和家
11、庭、社会共同形成的综合力量,学校教师、家庭教育人员以及其他社会参与者,在指导中小学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对自身也实行着终生培养。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需要在立德树人的方式方法上,不断守正创新,用高水平的内容和成果,来指导立德树人工作,形成对于学生及其他社会民众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总体性要求。有关专家认为,以立德树人统率人的全面成长,就必须进一步突出劳动品德在校园德育中的关键作用,就必须重新认识劳动德育的重要性,同时指出立德树人是人类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对人社会本性的彻底还原。4 1.3中国式教育价值维度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历史、时代与未来的价值维度,特别是体现出教育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战
12、略性特点一是厚重的历史意蕴。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从根本上说,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已经有了坚实的社会根基。“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是对过去教育变革的又一次拓展,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二是以“为民”为宗旨。建设高素质的学校,是建设“人民满意”的学校的需要。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是建立在2 0 35 远景目标之上,把“建设成为一个教育大国”这一总体的概括。这与“以人民为本”的发展理念相一致,构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动力依据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渴望,优质教育、品质教育等一直都是人们对教育发展的殷切期盼。三是具有深远谋划的未来构思。5 未来的很长一段时
13、间里,国家正处在中华民62西部现代职业教育研究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国历史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局以及二个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制度构建怎样服务于二个大局,以及怎样正确认识中国式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体系和外延,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未来世界的发展,充满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教育体系需要积极做出准确的回答。2现实挑战:中国式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把中国教育置于世界教育体系来看,中国教育现代化究竞存在着哪些短板呢?从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来看,中国教育主要指标都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当前中国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的人学率、普及率与发达国家已经没有差距,有的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从中国高等
14、教育目标上来看,教育普及化、个性化、多样、终身性、信息化、国际性、民主化等已成为学校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而中国教育也在努力地朝着上述目标发展。从培养素质出发,全国中小学生基础知识坚实,勤奋努力,在中国经济合作与发展小组(OECD)的PISA测试屡获优秀,在数字、科技、阅读等素质方面成绩突出。但也暴露出学习负担重、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形成动手能力较弱、创新性不强的弱势。6 2.1人均受教育比例差距较大到二零二二年,全国幼儿教育时期毛人学率将达百分之九十点一,义务教育阶段将达百分之一百,中学时期服务课程毛人学率为百分之九十三点八,高等院校毛人学率将达百分之五十九点八。与OECD国家教育指标进行比较
15、,可以看出,各级各类教育毛人学率已经超过或达到OECD国家平均水平和世界最发达1 0 个国家平均水平。二零二二年,我国的普通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全国普通公共预算总支出比重的百分之十七点五一,公共财政教育费用占一般财政支出比例的百分之十九以上,为全国GDP的百分之六点零九。OECD国家平均教育公共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1 4.6%,占GDP的4.9%。虽然经济数据味素的不一致没有可比性,但由于近年来国家教育经费稳定增加,从二零一二年开始国家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连续十多年维持在百分之六以上,和OECD发达国家基本没有根本性区别。7 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
16、国家,1 5 周岁及以上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九。九一年,而新增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十三点八年,而在我们国家,2 5-6 4 周岁年龄人口中,受了各类教育的比率约为百分之十八。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NationsOrganiza-tion)关于2 5 周岁及2 5 周岁及更高年龄人群的学历情况,德国的学历为1 3.2 6 周岁,而美国为13.39周岁。OECD教育概览(2 0 2 2)的报道表明,在0 ECD各国,2 5 至6 4 岁的人口中,有4 1%的人口接受了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从新增加的劳动力的平均就学时间来看,我们国家的教育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
17、及和普及,我们国家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素质不断增加,我们国家的人民的就学时间也不断增加。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新增的劳动人口的教育年限与1 5 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数据差异,表明了我们的年轻人与我们的爷爷一代存在着教育断裂。在2 5-6 4 岁年龄段,我们所接受的高等教育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也表明了我们早期高等教育滞后的累计效应。【8 按照国家普通中小学校舍标准规划及有关规定,目前全国中小学校标班为小学四十五人、中学五十人。实际研究结果表明,二零一九年全国小学平均班额为三十八人,中学平均四十六人。其中小学平均五十六人及以上的大班额十点九万个,中学平均五十六人及以上的大班额四点
18、五万个。同年,OECD国家小学平均班额2 1 人,初中平均班额2 3人。我国中小学生师比数据与OECD国家并无实质差别,但班额却是他们的一倍。这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一,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投人大,教育负担重;二,我国教育行政部门与教研部门占用了部分教师资源,有一部分编制教师从事行政、教研、培训等工作;三,我国的专任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任务重,个别辅导、课外活动、家校沟63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赋能场景通、教研活动等事务性工作繁多。通过国际对比发现,大部分OECD国家也存在将师资抽调从事管理工作情况,但他们同时将教学作为学校校长的重要职责之一,并为校长规定了最低教学时数。数据表明
19、,OECD国家中,教学约占校长法定工作时间的22%。班额是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基本条件,大班额不利于教师照顾到每个学生。9 综上所述,中国在劳动力的平均受高等教育时间、每百万劳动力的平均受高等教育比率、班额等标准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异,其中有历史的因素,也有实际的原因。其中,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受高等教育比例主要是历史欠债,因为中国直到上世纪末才从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型,导致大量适龄人口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班额规模较大的原因较为复杂,即有人口流动、教育资源等客观条件因素,又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等因素。2.2现代技术异化的裹挟变异是社会问题,和阶级同时存在,即使人的物质生活商
20、品和文化精神生产的东西都成为了异已势力,并反过去统治人的一个社会问题。在一般意义上,就是人们觉得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迭进步用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手段,代替了和时代进步不相适应的手段,而科技异化就意味着科学技术进步也就必然导致了人类的解放。相反,由于科学技术的变革导致了人类缺乏批判意识甚至过分依附于科技,从而产生了科技过载的问题。而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评则指出,科技的变异才是真正造成人的单向性的主要原因。现代化进程中,主体的过度张扬、唯科学主义和理性至上造成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立。西方现代化陷阱的关键是工具理性凌驾于价值理性之上,人依附于技术,成为机器的附属物,技术理性作为工具理性消解了价值理性。具
21、体表现就是,在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一切科技思想的发展进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个为“用”而学的实用主义趋势,它将某种感性意义价值的达成,视为所有科技活动与思想行为的惟一驱动力,这也就从根本上忽视或排斥了人的精神文化价值,或人类精神境界中对生命的极端意义。社会技术变革加速是我们现在所处历史时期的特征,其表现包括正在进行的数字革命,以及生物技术和神经科学的进步。技术创新已经改变并将持续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现代技术作为人作用于教育的中介和载体,服务于教育的主体,教育中技术的核心在于“教育”。数字化技术促进知识和信息的共享,蕴含着解放人的发展的潜力,但技术异化反而会限制甚至削弱我们的能力。首先,由于信息技
22、术的复杂化容易导致教师们堕人了偏狭的技术道路,部分教师教学行为中原本的复杂性被逐步消解,逐渐呈现了程序化、模式化、格式化的特点。受“技术过载”和“技术依赖”的影响,教育主客体在预先设定好的复杂程序和模式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第二,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运用遵照“输人数据一算法处理一数据输出”的顺序,并依靠以文字构成的代码运行,通过这种算法数据使课堂教学变得系列化、精细化,而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程序则使课堂教学流程、师生关系、课堂活动等逐步规范化。教育是体现差异性和发展性的人性系统,但技术异化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被简单化为数据和程序,忽视学生内心的情感需求。第三,在技术理性的驱使下,教育过
23、程偏重于关注学习效率、学业成绩、教学策略等数据估算,学生品质、态度、情感被“排除”在数据估算之外,个人的生命意义被技术“忽视”,“唯技术”的倾向使人的全面发展受阻,教育活动的温度和人文向度在技术异化的强势裹挟下逐渐消散和迷失。1 0 2.3公平与质量协同的困顿优质高等教育和公平均衡教育二者的有机融合,是教育开发的主要方向,更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阶段的重点任务。2 0 2 2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公平与质量提升,表现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即高质量的公平和高公平的质量。高等教育发展建设阶段,教学平等的侧重点从以前的从学生时间不公平变为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教学成果的不公平,象征着我国从要求数
24、量向要求质量的高层次水平发展。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公平被赋予新的目标,重新回到了育人的原点和生活的原点,在教64西部现代职业教育研究育现代化过程中,公平与质量协同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令人困顿的问题是:协同的界限在哪里?怎样保持两者的协同关系?如何在各级各类教育中体现协同等。尤其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质量与公平协同的问题具有一定特殊性,例如:区域间的差异性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一些偏远地区的教育质量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应该如何处理质量与公平的关系仍然是一个难题。公平与质量协同的问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系处理,而必须基于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诉求,思考在不同教育场域中如何实现
25、两者的协同。从教育公平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出发,二者关系的实质上并非时间先后问题,而是关系问题、互动问题,即怎样解决教育公平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问题,使二者不但彼此观照、互相理解,甚至共同建构。在教育场域中,质量与公平两者之间具有关联性,只有实现协同,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公平。由此,如何建立质量与公平之间的联动机制,通过协同过程实现目标,都是呕需厘清的问题。C3赋能场景:中国式教育高质量发展3.1教育目标使命化在祖国的第一个百年努力奋斗工作目标,也正是祖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祖国的未来又开启了我们的崭新征途,祖国的未来将会是怎样的。要将立德树人精神贯穿于整个人才培训过程的自始至终,
26、坚持将“植根于中国”当成了自身的根本宗旨;为党员育才、为国家育才,担负起了培育真正承担中华民族崛起大任的一代新人的使命,为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为其进行最有力的人才保障和创新驱动3.2教育生态优良化要想真正实现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就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教育生态。在形成良性的教育教学生态中,政府的主要责任发挥着关键作用:第一,政府必须承担教育办学的主要责任,同时,各级人民政府必须真正提高政策站位,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是国家事权、依法由国家举办”的政策,将公立义务教育搞好。加强对私立教育的规范化和规范化,将“公参民”的规范化和规范化列为一项重大的政治工作。人民政府也必须转变对待高等教育的态度,在二零二
27、零年十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推进新时期教学评价变革综合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各位党组织和人民政府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不能以中高考的升学率来衡量上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教学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教职工,不能把升学成绩率与大学教育项目、经费分配、评优等因素联系在一起,不能用中高考的分数来作为对教师和学生的奖赏,更不能对中高考试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加以公开、宣扬和炒作。对于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要依规追究责任。再次,在培养人才方面,加强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主导地位,从根本上减少学生和校外培训的压力,从而创造出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3.3教育媒介数字化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取得
28、了长足的进步,并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实现了数字化。二十大第一次把“推动教育的数字化”作为重要内容。“数字教育”是“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有机结合,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推进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提高教师的数字素质,将大规模教学和个体教学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的新思路。要加速建立现代的教育监管体制,并以数字教育为载体,推动学校治理模式的改革;我们要提高贯彻落实、的精准性,科学性的决策。3.4教育保障有力化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速推进优质教育的发展”。优质的教育制度是指优质的普通教育制度和优质的职业教育制度。这里说的“教育力量”,指的是“知识力量”和“技
29、术力量”。要加速建立能够支持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的培训,加速培育新时代的大国工匠。以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核心,规划一批产学研结合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与培训基地,设立交叉专业研究中心,促进高校开展交叉专业研究;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提高高职院上接第5 9 页)65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赋能场景校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推动高校按类别设立,按类别进行引导。要加强创新发展的力量,加速建立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提高为新发展核心提供的核心能力3.5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我们一定离不开世界,而世界社会经济建设一定也离不开我们。提
30、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是中国教育发展历史进程的必然选择。”面对世界教学特别是发达国家教学呈现逆全球化潮流,我们更应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构建更宽应用领域、更多元化、更为自主的教学开放格局,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软实力大幅提升;促进合作办学区域布局、类型层次、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推进海外中方学校建设,高质量培育建设鲁班工坊;推进“全球中文学习平台”和“中文联盟”建立;积极构筑面向世界的国际教育合作机制,积极引进教学海外机构或全球相关机构落驻我国;继续做好与“一带一路”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重点面向非洲各国、东南亚和中亚地区办好鲁班工坊,持续扩大中国高等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的地位和社会影响,探索中国
31、教育“走出去”的新理念、新方向,来积极推动世界命运共同体构建。参考文献1周谷平关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思考【J河2】编辑部五省生态破坏问题被通报【N.新华每日电讯,2 0 2 3-1 2-2(4)3】童天.人力资源升级“软技能”不容忽视【N工人日报,2 0 2 3-1 2-4(7)【4】谭春芳.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国际经验【N中国教育报,2 0 2 3-1 1-30(9)5 魏玉山推动乡村儿童阅读新思考N人民政协报,2023-4-10(12)6马爱平.农业科技创新筑牢粮食安全根基【N科技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 0 2 3,2 5(0 4):1-5.【2 申国昌,白静倩中国式教育现代
32、化的内涵、表征及实施路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25(04):1 4-2 3.3】姚冠男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之路探讨一基于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实践及二十大报告相关论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 0 2 3,36(0 3):1-10.【4 梁婉雅,肖龙海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脉络、主要特征与新议题一一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党代会报告教育内容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04):162-175.【5 施文龙守正创新全面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奉贤实践J上海教育,2 0 2 3(1 8):6-7.6杨兆山,李松楠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何以可能J.社会科学战线,2
33、 0 2 3(0 7):2 34-2 4 3.7 吕寿伟,侯永丽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传统根基:历史反思与精神重构J中国远程教育,2 0 2 3,4 3(07):1-10.8 孙晓喜,彭显焱,邬勇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英语教育的理念更新与实践路径J航海教育研究,2 0 2 3,4 0(0 2):32-37.9 季诚钧,莫晓兰,朱亦翻等。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内涵、问题与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 0 2 3(0 6):9 0-97+159.1 0 胡洪彬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支撑体系的结构、机理与优化J现代教育管理,2 0 2 3(0 7):34-4 3.日报,2 0 2 3-3-5(7)7 高攀.发展数字农业建设农业强国N团结报,2023-1-14(2)8 新华社.生产流通中食物损耗调查【N.新华每日电讯,2 0 2 3-4-1 8 (5)9刘喜梅以人才为擎促进乡村医疗健康发展【N人民政协报,2 0 2 3-3-1 5(9)1 0 张金良.远离环境中的致癌因素J大众医学,2023(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