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教学策略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53980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教学策略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教学策略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 旬 刊2024年第1期 75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教学策略研究高 英摘要:古诗的阅读与鉴赏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高考考试动态,同时也要了解高考考核古诗的相关要求,要能够同时基于高考与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去灵活应对古诗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文章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对高中古诗鉴赏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鉴赏;教学策略进入高中学段之后,古诗阅读与鉴赏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在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学生所形成的关于古诗学习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机械地记忆加被动地接受可能是学生面对古诗时的学习直觉行为。当这种行为运用于高中古诗的鉴赏与学习时,学生就很难真正走到古诗当中,

2、这也就无法让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所强调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真正落到实处1。所以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来看,高中生鉴赏古诗也需要进行新的引导,这样才能够将古诗的营养充分挖掘出来并且被学生所吸收。一、基于表现手法,鉴赏古诗难点在古诗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技巧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对诗中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有较为精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能够基于细节描写明晰二者的差别,并预设好以此作为区分标准而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但有一次,笔者遭遇过一次挑战:在一次辅助的练习中,面对一则古诗,需要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中做出判断。笔者并没有提前浏览练习的答案,最后和学生所得出的结果都是寓情于景。但是答案却与此不同,确

3、实是一个极其尴尬的教学情节。笔者及时做出了反应,迅速调整教学思维。首先明确大方向,而后立足于细微之处展开分析:先结合诗句说明“借景抒情”的明显特征,就是诗人不以外显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情感,而是依靠景物所隐含的寓意将这些情感隐藏其中。例如,柳树多带有“挽留”之意,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等等。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为例,王维借助柳树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其后讲授“寓情于景”,告诉学生其就是将诗歌中描述的景物附带上诗人强烈的情感,此时这些景物已经不仅仅是客观层面的事物,而被披上了诗人情感的外衣。例如,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本来草和鸟与人的情感并不存在直接关联,但

4、是这样的手法运用却增添了诗人的主观情感色彩。通常情况下,这一特点在学生自主阅读的时候难以直接感知到,这时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表现手法,让学生认识到尽管这一句所写的只是自然界中的碧草与春色,以及黄鹂的声音,但是当诗人于自然描写当中加入主观感情色彩时,这句话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就大不相同了。实践表明,在教学中一旦学生有上述认识,那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就会有质的突破,对于全诗的理解也就更深入了一层。二、基于学生本位,鉴赏古诗重点笔者在教学的时候,经常提醒自己要高度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对于古诗教学和鉴赏而言,特别强调要确立学生本位的认识。笔者以为,只有把学生作为古诗鉴赏的主体,从

5、学生的认识出发去进行古诗鉴赏的引导,才能够让学生在鉴赏古诗的时候真正做到脚踏实地。但在很多时候,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教师虽然能够感受到学生未能实现预期的领悟效果,但是只能抓紧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常见的情形就是:同轨班在同一内容的进度相差明显时,语文论坛诗词鉴赏2024年01期.indd 752024/1/17 8:51:3676 2024年第1期教师常常不得不加快讲课速度,但是这样又会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导致新的教学误区产生,那就是片面追求速度,忽视教学效果。此时就要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效避免走过场式的教学模式呢?笔者认为应当改变急功近利的教学心态。讲课要关注学

6、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了解学情,要通过随时抽查或者辅以相应的检测训练的方式落实教学成果。例如,笔者在教学诗歌中的“虚实”时,自认为讲解得非常透彻,但是在提出问题时,很多学生答非所问,由此也引发了笔者的反思:在虚实表现手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掌握的是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情况,例如梦境、想象等等,但是在一些诗中所出现的概述或者泛写,其实也应当归于“虚”的范畴,而这一点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基于这一学情,笔者设计了一个专题训练,主要是结合丰富的例句,然后辅以难度适中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巩固体验。通过反复训练之后,学生终于能够理解到位了。在有了这次教训之后,笔者不再一味追求教学进度。为了有效巩固学生对知识

7、的把握,笔者经常安排一些专门用于巩固和训练的时间,由此彻底摆脱了走过场式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稳下心来追求教学效果,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大量的教学经验表明,当教师在古诗鉴赏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学生确实能够自主发现古诗中的诸多重点,且能够对这些重点产生探究的欲望与动力,这个时候教师只要因势利导,然后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那学生在鉴赏这些古诗重点的时候,就会形成既符合主流认识,同时又具有个性化特征的鉴赏成果。三、基于重要词语,鉴赏古诗主题诗歌教学的核心之一在于诗歌主题的把握。古诗中又常常隐藏着诗人深沉的情感,因此主题把握与鉴赏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紧扣重点内容和关键词句,去把握诗歌的情感

8、基调,并将之作为鉴赏古诗的关键前提2。针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不仅要深入解析诗歌所呈现的各种丰富意象,也要了解诗歌意境之外的内容,更要把握其独具特色的抒情方式,例如用典或者托物言志等等。在古诗中,用典是最令学生头疼的内容之一,其具有非常典型的含蓄性特点,对学生理解古诗形成了认知上的挑战。同时,学生对典故所知甚少,也增加了学习难度。针对这一现状,并没有特别的捷径,只能慢慢积累,以在积少成多的过程中从量变走向质变。例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刘禹锡就选择了用典的方式,“怀旧空吟闻笛赋”所提到的典故就是晋代的向秀在去洛阳应试的途中,路过友人嵇康、吕安的旧居,不禁心生感慨,此时又悠悠地传来邻人所吹

9、奏的凄冷的笛声,立刻勾起了其悲怆以及苍凉之感,回去之后便写下了思旧赋,目的就是怀念故友。此处,刘禹锡正是借此典故抒发对亡友的怀念。此外,“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一典故也源自于晋代,王质在上山砍柴的路上路过一棵大松树,树下有两名童子在下棋,竟然让他看到入神,二人下完之后,他竟然发现手中的斧柄已经腐烂,此时再回归家中发现已经过了百年。在这句诗中,诗人以王质自比,认为在外面漂泊了几十年之后,回到旧地恍如隔世。透过这些诗句可以发现,用典这种方式在情感表达方面非常含蓄,只有了解了典故中的人物或者事件,才能触及诗人蕴含于其中的思想和情感。总的来说,鉴赏古诗的过程离不开对古诗客观含义与意境的探究,也离不开学生的主观体验。在鉴赏古诗的过程,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知识和经验,去对古诗形成感受和理解,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才能提升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参考文献:1郭晓琳.高中语文新高考古诗鉴赏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16):64-66.2蓝跃丽.高中语文古诗鉴赏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探究J.高考,2021,(29):147-148.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语文教师。语 文 论 坛诗词鉴赏2024年01期.indd 762024/1/17 8:51:3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