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年产2500万米纺织里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3041063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 页数:110 大小:8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2500万米纺织里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年产2500万米纺织里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年产2500万米纺织里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年产2500万米纺织里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年产2500万米纺织里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年产2500万米纺织里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10 页 共 110 页年产2500万米纺织里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1总论41.1项目概要41.2项目业主简介41.3编制依据及原则5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71.5主要研究结论82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102.1项目背景102.2*纺织工业发展现状与发展特点11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83市场分析223.1国际纺织行业的发展与竞争形势223.2国内纺织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形势233.3*纺织工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53.4市场趋势预测及前景分析254项目建设的规模及内容304.1总体目标304.2指导思想304.3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2、315总论项目选址335.1选址原则335.2自然地理335.3建设条件345.4项目选址376方案设计396.1方案设计总体目标396.2设计原则396.3设计依据及范围406.4产品方案设计406.5工程方案设计416.6技术方案设计446.7生产指标477公用工程487.1空调制冷及通风除尘487.2供电507.3给排水527.4机修548环境保护558.1基本情况558.2环境影响因素分析568.3环境保护措施578.4环境绿化588.5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598.6环境影响评价599节能及消防609.1节能609.2消防6110劳动保护及职业卫生6510.1工程概述6510.2设计依据

3、6510.3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6610.4劳动保护措施6610.5预期效果评价6811组织管理及人力资源配置6911.1管理体制及机构6911.2人力资源配置7111.3人员培训7212项目实施规划7312.1建设总工期7312.2项目建设周期规划7312.3项目实施进度规划7412.4项目招标方案74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7713.1投资估算7713.2资金筹措及贷款偿还计划8013.3投资评价结果8114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评价8214.1评价依据、原则及方法8214.2评价方法8314.3基础数据8314.4经济效益分析8514.5项目财务评价指标8514.6社会效益评价8615

4、风险分析8815.1主要风险因素识别8815.2风险分析及规避措施8815.3不确定性分析8916结论与建议9216.1结论9216.2建议9317附表94附表1 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5附表2 主要建(构)筑物特征一览表96附表3 项目建设折旧及摊销费估算表97附表4 总成本估算表(生产成本加期间费用法)98附表5 项目工资及福利估算表99附表6 项目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表100附表7 项目建设资产负债表101附表8 损益表102附表9 项目建设现金流量表(税后)103附表10 项目建设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41 总论1.1 项目概要1.1.1 项目名称:年产2500万米纺织里料建设1.1

5、.2 项目性质:新建1.1.3 项目承担单位:*有限公司1.1.4 法人代表:*1.1.5 项目建设地址:*工业园区B区1.1.6 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拟征地25亩,建设年生产涤纶和锦纶系列里布2500万米生产线,其主要建设内容按建筑工程、配套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1.1.7 项目建设规模:建筑工程占地6350m2、建筑面积11880m2;配套工程包括绿化6717m2、道路建设3000m2、消防循环池100m2、过滤池100m2;环污处理设300m2;设备及安装工程购置多尼尔AS喷气织机组30套和公用设备及安装。1.1.8 建设周期:1年,即2009年5月2010年4月。 1.1.9 项目总投

6、资:本项目总投资3996.21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2940.6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00.56万元、基本预备费157.0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88.13万元,建设期资金利息109.80万元。1.1.10 项目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总投资3966.21万元。申请银行贷款2000.00万元,业主自筹1966.21万元。1.2 项目业主简介*市*有限公司坐落于*市*工业园区G46-1/01-1,*注册号5002112000042785,企业法人林高云,注册资本金50万元,企业经营范围是纺织品、服装业(服饰、鞋类、家纺用品、皮具) 是一家以生产纺织里布为生产服装企业供应服饰纺织里布的加工企业,以涤纶

7、、绵纶纺织系列里布为主导、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服饰公司。公司现有员工100多人,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工艺的多尼尔AS喷气织机生产线,购置AS喷气织机组30套,年生产能力2500万米。公司以专业的队伍、严谨的管理、超卓的设备,锐意革新、进取不息的精神,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虚怀,着力打造*服饰里布品牌,尽显服饰里料魅力,彰显非凡公司坚持用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发展中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行远必自迩、追求无止境”。公司将奋进不息,为建树美丽的服饰里料事业奉献光热,为锻造*服饰里料产业丰碑而永远向前。 1.3 编制依据及原则1.3.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

8、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国务院关于推进*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4.国务院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4月24日)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9部门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762号)7.*市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8.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渝委发【2001】26号)9.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特色工业园区的意见(渝委发【2002】28号)10.中共*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2004年6月30日*市委二届五

9、次全会)1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纺织工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投资方向(2009年-2011年)12.中共*委员会相关优惠政策(*委发【2005】24号)13.业主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及具体要求14.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1.3.2 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我国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纺织产品生产、加工的有关政策,遵守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纺织工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投资方向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纺织工业产品的各项规范,力求技术领先、安全可靠。2.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

10、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以协调发展为中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不断增强*纺织、服装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抓住“十一五”期间*纺织服装产业调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加快信息化建设,坚持科技创新,降低资源消耗,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加快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速度,推动*市城乡统筹建设,创造良好经济效益。3.项目选择先进、高效的设施设备,提高自控水平,提高原料利用率。4.充分注意节约劳动力,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5.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安全卫生、消防,以

11、期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4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指标如下表所示。表1-1 主要经济指标表序 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用地指标1.1用地面积亩25.001.2投资强度万元/公倾2379.731.3产值万元/亩320.002总投资万元3966.213资金筹措3.1银行贷款万元2000.003.2业主自筹万元1966.214劳动定员人2285生产规模万米25005.1涤纶里布万米15005.2锦纶里布万米10006主要经济评价指标6.1销售收入万元8000.006.2总成本万元6951.566.3利润总额万元1083.266.4税收万元553.726.4.1增值税万元

12、342.926.4.2城市维护建设税万元24.006.4.3教育附加税万元10.296.4.4所得税万元176.516.5税后利润万元529.547主要财务评价指标(税后)7.1内部收益率%33.477.2销售利润率%13.547.3成本利润率%15.667.4财务净现值万元4770.007.5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7.5.1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年4.067.5.2动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年5.197.6贷款偿还年限年4.617.7亏盈平衡点%37.151.5 主要研究结论本项目是贯彻落实*市委、市府关于加快建设特色工业园区的意见及*市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精神,积极推动纺织工业科

13、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纺织工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项目选择在*工业园区B区建设,其投入产出比较高,风险小,收益大,效益持久,项目实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适合,项目选址合理、建设规模适度、原料供应充足、人力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广阔、设备选型先进、生产工艺新颖、技术路线成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纺织工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投资方向,建议尽早立项实施。2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背景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一直以来纺织服装出口都在全国总出口额中占了很大比重。纺织企业属于劳动密集企业,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为了推进纺织工业的发展,

14、国家适时推出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了纺织工业的八大主要任务和十大政策措施,给纺织工业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 *市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至直辖来,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努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任务繁重,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在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市改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赋予*市新的使命。加快*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是

15、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提供示范的需要,是形成沿海与内陆联动开发开放新格局的需要,是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尤其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将解决当前困难与谋求长期发展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发展活力,着力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公平、医疗卫生、居民住房、库区移民、扶贫开发等重要民生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推进*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了“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增强“一圈”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区

16、域经济合作”,努力把*市改革发展推向新阶段。2.2 *纺织工业发展现状与发展特点2.2.1 *纺织工业现状*现有纺织服装企业3300余家,其中: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150家,全行业从业人员24万多人,主要由棉、麻、丝、毛、化纤纺织加工业,服装、针织、印染生产和纺织机械制造业等组成。2005年纺织全行业工业总产值140亿元,同比增长22.8%;工业增加值37亿元,同比增长23.4%;销售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26.6%;利润总额2.38亿元,同比增长136.5%;利税总额4.78亿元,同比增长41%;出口交货值12亿元,同比增长14.3%。现具备的主要生产能力为:棉织机5.72万台,其中无梭

17、织机6000余台,印染布2.31亿米,梭织服装15455万件,针织衫裤7717万件,纺织机械器材4000余吨,棉纺锭75万锭、毛纺锭1.5万锭、麻纺锭7.3万锭、气流纺锭1.5万锭、化纤生产能力4.99万吨(其中中化纤2.8万吨)。2005年主要产品产量为:化学纤维2.79万吨,同比增长18.27%;各种纱8.92万吨,同比增长10%;布15.78亿米,同比增长14.33%;苎麻布3000万米,同比增长2%;印染布1.1亿米,同比增长3.24%;针织用纱1.57万吨,同比增长15%;服装2.32亿件,同比增长19%。2005年*纺织工业在全国排名第24位,在西部12省区中名列第五位。2.2.2

18、 *纺织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与比较优势1.资源条件。*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老工业加工基地,纺织工业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具有一定的存量资产和较为悠久的机器纺织生产加工历史。*有较丰富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天然纤维资源,种麻植桑历史悠久,且苎麻品质优良,单纤支数可高达1900支,是纺纯麻高支纱的极佳原料,其苎麻纺织生产、加工能力约占全国的10%。产品80%以上销往欧洲、日本、韩国、香港、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蚕茧和丝绸生产加工基地,全市共有桑园148万亩,蚕茧产量在全国主产区中排列第七位,现有缫丝规模22.6万绪,其中自动缫丝占到52.6%,年产生丝能力65007500吨;丝织机2094台

19、,其中无梭织机48台,年产生丝织品能力2000万米,丝绸产品出口量全国排列第13位,其中:双宫丝出口排名第一。*竹材资源丰富,全市有竹林面积10.8万公顷,其中尤其适宜做竹纤维纺织原料的慈竹、毛竹的年产量超过100万吨。*有较丰富的羽绒和兔毛资源,万州、合川、铜梁等地已建立起白鹅繁育基地,盛产优质羽绒,2005年羽绒产量近万吨,年羽绒制品生产加工能力2万吨。铜梁是我国西部著名的羽绒制品加工基地,石柱县则为全国闻名的长毛兔养殖专业县,年产兔毛1000吨以上。2.市场发展空间。*辖区3130多万人口,连同周边区域(云、贵、川),常住人口2亿多,其市场辐射地位颇佳、潜力巨大。按2005年全国人均年纤

20、维消费水平14公斤计,仅*辖区内人口计算,则纤维消费总量应超过40万吨,如按70%用于衣着类消费,每吨纤维平均产出0.4万件服装计,各类服装消费量约为11.2亿件。从近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看,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比重稳定在910,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比重稳步上升,已超过7%。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建筑、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家居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需求数量的增长幅度将超过对衣着类纺织品需求的增长幅度,加之*的区域地位与影响,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与外延能力,使得*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3.基础条件和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水、陆、空交通运输方式俱全,通信设施完善

21、,煤、电、气等能源和水资源供应较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具有比较优势。*具有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成本较低。*既是西部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又享有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建设和直辖市的政策优势,使得*对外来投资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也为*纺织服装产业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纺织服装产业创造了较为良好的发展平台。2.2.3 *纺织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1.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产能效益稳步提高。“十五”期间,*纺织工业总产值以年均递增16.6%的速度发展,从2000年2005年,*纺织工业经济总量已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在总量增加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行业销售产值年均递增速度高于工业总产值的

22、年均递增速度2个百分点,达到18.6%,工业增加值一直保持17%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十五”期间行业利税总额则以年均25.6%的增长幅度快速增加。企业在努力稳定、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扩大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使得全行业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30%,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迅速,年均增长18.6%。2.民营经济成为行业发展的主体,经济效益突现。“十五”期间*纺织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企业户数已达3000余家,占全市纺织服装企业户数的99%以上,2005年工业总产值124亿元,占全市纺织工业总产值的88.6%,比2000年增加了160.5%;同时,民营纺织服装企业效益突现,

23、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增长迅速,2005年纺织民营企业总体赢利2.18亿元,比2000年增加148.3%,利税总额4.36亿元,比2000年增加174%。“十五”期间我市民营纺织企业新增就业人数12.32万人,比2000年增加1.26倍。因此,*民营纺织经济的发展,不仅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对缓解*就业压力,解决“三农”问题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3.招商引资取得突破,产业集聚效应初显。纺织产业东引西进梯度转移的结构调整态势已经显现,随着宁波雅戈尔集团、浙江天翔集团、香港查氏集团、山东如意集团等国内著名纺织服装企业落户*,投资建厂,建设生产和技术纺织品、服装基地,为在*发展高新技术纺

24、织产品和品牌服装创造了条件,对于提升*纺织服装加工制造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知名度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对于加快*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合理产业布局、培育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和完善*纺织品服装加工产业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也将在“十一五”期间充分地显现出来,因而,也就有了本项目建设的必然性。在招商引资取得较大突破的同时,在地域上相同或相近的数十家、数百家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纺织产业集群也在较快地发展,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的织布产业集群,陈家坪、南岸等地区的针织产业集群和以朝天门为主要交易市场的服装加工产业集群,它们以地域相近、产业配套服务已基本形成,较强的适应市场能力、经营灵活、生产成本较低、信息

25、反应较快等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在全市的织布、针织、服装加工产业中占据60%以上的比例,且解决了数万人的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促进了农村的城镇化建设。2.2.4 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总量小、基础薄弱,产业链缺损。*纺织产业在*工业经济总量约占3.8%。*纺织在全国的纺织经济总量中仅占0.41%,2004年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24位,西部地区排名第五位。从纺织服装产业链:纺织原料纺纱织布染整三大类纺织产品(即衣着类、产业类、家居装饰类)分析,在产业链的起点原料方面,*仅在苎麻、羽绒、兔毛和蚕丝方面略有优势,但与后续生产加工企业的产能不配套,其中羽绒、兔毛大多以原

26、料形式卖到外地。苎麻原料虽具有品质优势,但实际年产量约为5000吨左右,仅能满足*麻纺织企业30%的原料需求。*纺织所需的原棉、化纤原料主要来自于国内产棉区和化纤生产基地。在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染整方面,*的染整产能远不能与*的纺纱、织布企业配套,*生产的纱、布90%以上的染整加工是在广东、江浙、福建等地完成,*纺织产品主要以初加工、常规产品纱、布为主,占总产量的70%以上。家居装饰用纺织品占全市纺织总量比重不足5%,而且没有一家专门生产服饰加工里布的企业,产业用纺织品主要有汽车内装饰座椅面料和无纺布,在全市纺织总量中也仅为2%左右。产业链的缺损对服装产业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服装品牌企业

27、从大到服装面料、辅料、里布,小到拉链、商标、钮扣,缝纫线等都是从广东、江浙、福建等地购进或加工订做,使得*服装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生产周期延长,竞争力下降,企业利润偏低。制约了*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2.国企改革严重滞后,企业负担沉重、经营困难。虽然近几年来一批国有纺织企业比较成功地开展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工作,培育了重点国有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如涪陵金帝工业集团挤身全国麻纺织行业前八位、山东如意集团成功重组*海康纺织工业集团,建立*三峡技术纺织有限公司,着力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纺织技术产品基地,*3533印染服装总厂积极推进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

28、业制度,成为*地区重点印染服装生产企业,被评为全国服装百强企业。但*大部分国有棉纺织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社会包袱沉重,经济效益差,企业经营发展步履维艰,转制改革、搬迁改造又面临高达数亿元的改革成本和搬迁费用;*国有纺织企业改革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05年末*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非国有资本的比重约占72%,低于全国89%的水平。在有些子行业比重更低,如棉纺织行业还不足60%。3.民营纺织业还处于较低水平发展阶段。虽然*民营纺织服装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织布产业集群,针织服装加工产业集群和梭织服装加工产业集群,在全国的白坯布和西部地区服装、针织品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总体而言

29、,*民营纺织服装企业还处于一个较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产品档次偏低,产品雷同、跟风、仿制现象突出;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管理人员缺乏,家庭作坊式管理、粗放式经营现象普遍。织布、针织和服装虽初具产业集群规模,但与产业集群配套的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集群优势难以充分显现。4.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纺织服装行业多年来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国有纺织企业因债务负担沉重,经营业绩不佳,很难融资解决流动资金不足问题,在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为维持企业稳定,企业也只能付出巨大的成本差价购进原料维持生产,难以按市场规律来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中小民营企业

30、大都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底子薄、贷款难,严重制约着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资金投入不足,装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距甚远。纺织装备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的仍占60%,先进装备如精梳能力为15%左右,自动络筒机(包括加装电子捻接器改造的络筒机)可与细纱机配套的比重约为30%,无结头纱比重约为30%左右。无梭织机占织机总数的比重约为8%,90年代以来的设备不足40%。使用较为先进的喷气织机的企业基本没有。资金投入不足使我市纺织行业的技术改造严重滞后。5.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由于我市纺织行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以初加工、中低档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劳动生产率低,行业平均工资远低于

31、全市水平,企业缺乏吸引优秀人才的激励机制,导致优秀的生产经营、技术管理人才和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技术工人难招进、留不住。同时企业对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不足,高、新产品比重低,科技贡献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弱。6.促进行业发展的相关配套体系不健全。政府对行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协调作用弱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与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模与发展趋势相配套的生产力要素市场和现代化的专业物流配送体系。综合性的行业协会、商会组织不健全。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重要产业之一,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必须使重工业的发展和轻工业的发展同时并举,这是我

32、国工业建设的一条重要方针。纺织工业肩负着解决我国人民衣着需要的重要任务,它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经济水平还不高,人民生活水平还很低,穿衣和吃饭的费用,在全部消费中还占很大的比例。根据调查统计资料,最近几年来,单是衣着这一项,就占到我国农民平均每一个人每年购买生活资料费用中的百分之二十以上,这就说明了纺织工业在满足我国人民生活需要方面所负的责任是很重大的。纺织工业将以重点技术攻关与产业化为突破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积极推进纺织工业梯度转移,促进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产业链衔接;积极发展新型产业集群,加强企

33、业协作,构筑产业链新体系;大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特别是国际化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营销渠道控制能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发展高技术、高性能纤维,扩大产业用纺织品和非棉天然纤维开发利用。2.3.1 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纺织工业和农业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贯彻落实十七大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从其内涵和实质来讲,就是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中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

34、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在现阶段务必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思路,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道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消除协调发展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在广大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面貌。2.3.2 是积累资金、出口创汇的需要长期以来,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特别是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过程中,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更是作用突出。在目前中国的出口贸易

35、结构中,纺织品和服装是仅次于机电产品的第二大类出口产品。纺织工业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贸易的发展固然可以为国家带来外汇收入,为政府带来税收,为企业带来利润,在积累资金、出口创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纺织工业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十一五”期间,纺织工业开局良好,步入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2007年仍然保持了生产较快增长、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的良好局面。2007年前三季度,在主要四大类产品化纤、纱、布和服装方面,规模以上纺织企业都保持两位数增长; 工业总产值达到19461.64亿元,同比增长22.99%; 实现利润总额710.75亿元,同比增长37.79

36、%,同期增速提高4.42个百分点。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117.33亿美元,同比增长19.46%。预计未来510年,我国纺织工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和较高的国际竞争力。2.3.3 是繁荣市场、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正处于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率低, “二元结构”问题比较突出,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发展明显失衡,农业和农村的市场组织化发育程度远远低于工业和城市,造成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配置的巨大障碍。只有加快城镇化步伐,才能增强城镇的规模效益与集聚、辐射功能,才能更

37、好更快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3.4 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的需要我国作为纺织大国,纺织产品一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局面,特别是缺乏国际知名的品牌。为此,纺织工业要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设计人才,争取尽快在纺织工业信息化建设、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纺织装备自主科技创新、服装时装设计和品牌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纺织行业的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2.3.5 是扩大城镇下岗职工及农民工就业的需要充分发挥纺织工业吸纳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快纺织产业地区布局转移。2008年下半年来,大量农民工非正常

38、返乡,就业问题凸现。保障就业就是保障民生,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已经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方面。纺织工业目前容纳了24万多就业人口,其中80%属于农村转移劳动力。为此,必须保持纺织工业的平稳较快发展,积极扩大就业。2.3.6 是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是城市的聚集和辐射能力,城市经营将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兴起。而由产业不断升级所带来的区域辐射能力,势必对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势“兴奋剂”。纺织工业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城市交通、宾馆、展览、商业等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各级政府的钱袋子,还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

39、所在。而*的纺织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竞争力水平有限,使得纺织工业的经济功效发挥不足,进而无法通过专业化分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通过本项目建设,不仅能够促进专业化分工合作,形成充分市场竞争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区域经济的外部性,使区域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3 市场分析3.1 国际纺织行业的发展与竞争形势3.1.1 世界纺织工业呈现继续增长的趋势近年来,世界纤维消费总量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纺织纤维消费年均幅长3左右。根据WTO公布的相关统计资料,从1990年开始,服装贸易平均增长率7.15%,纺织品贸易平均增长率为3.8%。随着全球经济的发

40、展,纺织品服装贸易和纤维消费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依然会保持平稳增长的趋势,全球纺织品需求总量将保持适度增长。3.1.2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使得纺织品服装贸易竞争更加激烈2005年取消配额意味着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一体化步伐实质性加快,但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保护不会随之消失,而会以一种新的形势较长时间的存在,关税、反倾销、特别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社会责任认证都可能成为取消配额后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常用的贸易限制手段。全球纺织生产能力继续过剩并有扩大之势,而纺织品新的快速增长点还没有实质性形成,是决定现阶段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将会更加激烈。3.1.3 信息化和高技术发展趋势全球未来的纺织服装生产与

41、流通,其信息化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主要特点是纺织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如高科技纤维开发技术,特种纤维将成为重要的纺织行业材料;先进的加工工艺技术与设备的广泛应用,高速、高效、优质的加工设备、节能、环保技术、新型的智能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绿色环保纺织品的不断开发生产、机电一体化纺织机械以及电脑技术在纺机上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等等,都将进一步提高纺织行业的生产和流通效率,成本会不断下降,产品的质量、品质更加优良,品种会更加丰富多彩,竞争也将更加激烈。3.1.4 纺织品消费的个性化、品牌化、短周期、快速反应的趋势全球纺织品服装消费更趋成熟,体现为流行周期越来越短,进入个性化

42、、小批量、短周期、快交货、零库存的趋势与特点,世界成衣定单交货期已缩短到60天之内。高档市场的零售商需注重品牌、产品设计、高质量和华贵的特征;批量服装零售商更加关注价格、快速变化和购买的方便性。3.2 国内纺织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形势3.2.1 国内纺织品服装消费仍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人均GDP已经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一阶段,从世界各国历史来看,这一阶段是纺织纤维消费快速增长的阶段。2005年我国年人均纤维消费量已达到14kg,预计到2010年国内纤维加工总量将超过3000万吨,人均纤维消费量可能达到1718kg。从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城市居民衣着类支出664元,占全部支出

43、比重的11%。同时,随着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和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农村市场的潜力将会逐步释放出来。3.2.2 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成为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新的增长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从“温饱”开始进入“小康”,对家用纺织品的消费需求正日益增长。发达国家家用纺织品在纤维消费中的比重达到30%40%,而目前我国家用纺织品的消费占最终纤维消费比重不到20%,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在国外被称为“技术性织物”的产业用纺织品,产品附加值比较高,增长速度非常快。1988年产业用纺织品生产量为53万吨,2005年达到390万吨。产业用纺织品纤维消耗量占全部纤维加工总量比重已从1988年的8%提高到目前的15%左右。随

44、着一批铁路、公路、港口、水利、建筑等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以及汽车、环保、医用、卫生行业需求的增加,产业用纺织品也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预计到2010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可达到500多万吨的消费格局。3.2.3 高档品牌和中低档消费并存,并都会有较快增长一批高收入消费群对纺织品服装消费要求更高,注重品牌和文化,追求时尚、舒适、健康和突出个性将成为纺织品服装消费的发展趋势。在传统服装发展基础上,职业服、休闲服、晚礼服及个性化消费不断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部分国际品牌会在市场上赢得地位。而大多中低收入城镇消费者和广大农村仍然以物美价廉的纺织品为主,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一方面数量会较快增长,同时对质

45、量、品牌和流行趋势也会更加敏感。3.2.4 沿海纺织服装企业向中西部地区或国外转移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资源越来越紧张,特别是技术工人的不稳定,影响了正常生产。土地、电力和管理成本的大幅上升,对用工多的服装加工业、纺纱、织布业,竞争优势在逐步削弱。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企业向地域邻近的中部地区(如安徽、江西等)或向虽然地域较远、但有巨大市场空间和资源比较优势的西部地区(如四川、*、新疆、内蒙、陕西等)投资设厂,建立生产基地的趋势愈加明显。还有一些企业积极寻求到国外投资,如在越南乃至非洲投资办厂。尽管有些投资遭遇到经济环境的影响,但发达地区企业寻求国内和国际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已经成为其企业发展、做大做强的一种强烈愿望。3.3 *纺织工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十一五”是*纺织工业关键的战略发展期。*纺织在经历了“九五”的脱困调整期和“十五”的发展改革期,为行业“十一五”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继续向好、人们对纤维消费品需求的持续增加和西南地区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面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