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长寿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发声体在不停的振动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少,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液体能够传声D贝多芬双耳失聪后,用棍子顶在琴盖上聆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2四季分明的泰州地区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薄雾缥缈C秋天,露水晶莹D冬天,霜打枝头3五千年的华夏文
2、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4下列四个物理现象中,有一个现象形成的原因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现象是()A人站在太阳光下会有影子B对镜梳妆时能看到镜中的“自己”C镜子在阳光下会晃眼睛D河水中有岸边的树的倒影5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
3、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载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如图,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ABCD7若在距离凸透镜14cm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B7cmC8cmD14cm8舞台上无灯光的条件下,一个上身穿白衬衣,下身穿红裙子的演员,在绿色追灯光照射下()A演员的上衣和裙子都是绿色的B演员的上衣是白色的,裙子是红色的C演员的上衣是黑色的,裙子是红色的D演员的上衣是绿色的,
4、裙子是黑色的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镜子时,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虚像越大B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鉴别其真伪的C光与镜面成30角射入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为30D在有些街头的拐弯处安装凹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10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折射角等于50BMM左边是玻璃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折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入射光线增加5时,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加511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移动光源,在光屏上将看到()A无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
5、D倒立缩小的实像1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13如图,一物点S置于平面镜前,设S在镜中的像为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镜面不动,当S向镜面移动1m时,S远离镜面1mB若镜面不动,当S向镜面移动1m时,S向镜面移动1mC若S不动,当镜面向左移动1m时,S向左移动 1mD若S不动,当镜面向左移动
6、1m时,S向右移动 1m14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A小于20cmB大于20cm小于40cmC等于40cmD大于40cm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15“神州七号”的宇航员(选填“能”或“不能”)在太空中用声呐装置测量飞船和地面的距离原因是16验钞机发出的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遥控器发出的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市面常常见到摊主所谓的“红外线电筒”在销售,它发出的光照射到远近不同的白墙,墙上都会出现一个大小几乎相同的红色光斑,由此可判断这种称谓是(填“正确”或“错误”
7、)的,理由是17如图是小磊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填“近视”或“远视”)眼,如需矫正视力,他应选用的镜片是透镜18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熔化时间是 min19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知识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若湖中的水深1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1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这些“倒影”看起来比景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进入了水中20黑板上发生反光是由于发生了,而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清黑 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发生了的缘故21如图所示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 象,由图可知(1)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当物距为15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 的,分度值为0.1,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由于液柱太细难以准确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
9、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方向观察(填“A”、“B”或“C”)这是因为体温计在设计时应用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甲流期间的一天清晨,量出小明同学的体温如图甲所示,则他的体温为,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图丙所示,则测量的结果(选填“准确”或“不准确”)23夜幕降临,岐江两岸华灯初放,火 树银花,岐江两岸1000盏造型各异的路灯,勾勒两条蜿蜒流淌的光带,璀璨的灯光倒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让人分不清哪里是水面,哪里是岸边,旖旎风光使游客流连忘返 乘客们纷纷举起了手中的照相机,想要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1)如图
10、1所示是某同学在游船上用同一照相机对着前面的大楼摄影,其中大楼离相机较近的是图,为了使相片更清晰些,此时镜头应该(“往前伸”或“往后缩”)(2)假期到了,公园里游人如织,其中三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A、B、C相机,对着同一个亭子各拍的照片如图2甲、乙、丙所示拍照时景物到照相机的距离(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照相机二倍焦距;图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相当于(填:“焦距”、“像距”或“物距”);照片甲是用拍摄的24如图所示,清澈平整水面下的“射灯”射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域空气的界面时将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成60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夹角为100,则反射角大小为,折射角
11、大小为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后的速度(变大、变小、不变)如果射灯垂直于水面入射,他的折射角为25去年暑假,小明陪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明将钢叉向鱼的方向投掷,却总是叉不到原因是,实际的鱼比小明所看到的鱼的像(“深”或“浅”),这是由于光发生了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26按照题目的要求作图:(1)完成图甲,图乙中的光路图(2)如图丙所示,考古人员需要对一口古井进行清理,为了解决照明问题,请你帮他们把太阳光反射到井里,并能垂直照亮井底保留作图痕迹(3)画出图丁平面镜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9分)27如图1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
12、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2)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3)实验中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做完某次实验后,四个小组都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如图2所示则正确的是(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5)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C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28在
13、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实验步骤如下: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B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角rD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如乙)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两侧(2)该实验中硬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
14、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3)由实验步骤C可以得到的规律是(4)在甲图中,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的规律是(5)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第一次2070第二次3060第三次504029小明同学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个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
15、作用,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透镜的焦距为cm(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3)重新调整后,将蜡烛放在图中的A位置上,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次数123456物距(cm)403530252015像距(cm)13.5141516.72030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实像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 (填“大”或“小”)(4)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选填“
16、上”或“下”)移动如果在实验时将凸透镜的下半部分挡住,那么光屏上所成的像(填“变成一半”,“变暗”或“消失”)30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画在白纸上的小箭头)的间距为1015mm,如图1所示(2)在图1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应该能成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反,放大了的箭头(如果不是这样,需要调整水滴与“箭头”间的距离,或者改变水滴的直径),这是通过小水滴所成的一个_(选填“虚”或“实”)像(3)如果如图1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
17、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若不调整水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填“厚”或者”薄”),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水滴与透镜的距离)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4)使放大镜成为目镜,与小水滴的距离约等于放大镜的焦距(30cm),通过放大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且眼睛不要离得太近边观察,边微微调节凸透镜的位置,即可看到箭头被放大的像(选填“虚”或“实”),如图2所示,比图1中通过小水滴看到的箭头要(填“大”或“小”),看到的箭头相对于白纸上的箭头是(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
18、把凸透镜略微向(填“上”或“下”)移动31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2016-201
19、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长寿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发声体在不停的振动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少,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液体能够传声D贝多芬双耳失聪后,用棍子顶在琴盖上聆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A、鼓面上的沙粒振动说明发声的鼓面也在振动;B、放在钟罩闹钟可以传出铃声,但抽去钟罩内的一部分空气,铃声变小
20、,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等介质;C、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D、用棍子顶在琴盖上,琴声就会通过棍子传播,引起听觉【解答】解: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了发声的鼓面在振动,所以A是正确的;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钟罩内有空气,当空气抽出一部分时铃声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等物质作为传声的介质,所以B是正确的;C、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以C是错误的;D、贝多芬用棍子顶在琴盖上聆听自己演奏的琴声,琴声是通过棍子传播过来的,说明了固体能够传声,所以D是正确的故选C2四季分明的泰州地区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
21、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薄雾缥缈C秋天,露水晶莹D冬天,霜打枝头【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解答】解:A、春天,冰雪消融,是冰变成水,是熔化过程,熔化吸收热量符合题意B、夏天,薄雾缥缈,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不符合题意C、秋天,露水晶莹,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22、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不符合题意D、冬天,霜打枝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不符合题意故选A3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熔点和凝固点;液化及液化
23、现象;光源【分析】(1)区分音调和响度,就要看生活中的含义是指声音大小还是高低;(2)知道露的形成是液体现象;(3)判断光源的依据是否自身发光;(4)从熔点的角度进行判断【解答】解:A、“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的意思,所以是指响度,故A错误;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是液化,故B错误;C、桃花红的原因是反射了红光,它本身并不发光,故C错误;D、金的熔点高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所以才会“真金不怕火炼”,故D正确故选D4下列四个物理现象中,有一个现象形成的原因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现象是()A人站在太阳光下会有影子B对镜梳妆时能看到镜中的“自己”C镜子在阳光下会晃眼睛D河水中有岸边的树的倒影【
24、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如水中的倒影、镜中的像等【解答】解:A、人站在太阳光下就有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对镜梳妆时能看到镜中的“自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黑板上有一小块“晃亮”是镜面反射;D、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的光的反射故选A5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载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
25、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漫反射;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2)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3)白光分解成七色光叫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4)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依据对以上知识点的理解来判断此题【解答】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
26、,此项错误;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此项正确;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此项正确;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项错误故选BC6如图,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ABCD【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
27、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大熊猫通过平面镜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关于镜面对称,通过观察,只有选项B符合这一特点故选B7若在距离凸透镜14cm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B7cmC8cmD14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应用: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在距离凸透镜14cm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缩小的像,说明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即f14cm2f,7cmf14cm故选C8舞台上无灯光的条件下,一个上身穿白衬衣,下身穿红裙子的演员,在绿色追灯
28、光照射下()A演员的上衣和裙子都是绿色的B演员的上衣是白色的,裙子是红色的C演员的上衣是黑色的,裙子是红色的D演员的上衣是绿色的,裙子是黑色的【考点】物体的颜色【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解答】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的物体是因为它反射所有色光显白色,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显黑色;当舞台灯光为绿色时,上身的白色服装就只能反射绿色,观众看演员上身服装就为绿色;红色裙装只能反射红色,照射来的绿光被它吸收,没有光从裙装上反射出来,即没有光进入观众的眼睛,观众则感觉裙装为黑色故选D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
29、确的是()A照镜子时,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虚像越大B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鉴别其真伪的C光与镜面成30角射入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为30D在有些街头的拐弯处安装凹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凸面镜和凹面镜;紫外线【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2)紫外线化学效应强,能杀菌,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使钙的吸收;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来验钞(3)在光的反射中,入射角或者反射角是指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够扩大视野,通
30、常用来制作汽车观后镜等;凹面球是采用球的内表面做反射面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解答】解:A、照镜子时,人离平面镜远近变化时,所成的虚像大小不变,始终与人等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上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下照射下识别这些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该选项说法正确;C、光与镜面成30角射入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30=60,因此其反射角为6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街头拐弯处安装的是凸面镜,起扩大视野的作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10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折射角等于50BMM左边是玻璃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折
31、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入射光线增加5时,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加5【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分析】首先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及折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其次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内容【解答】解:根据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水平方向的直线NN为法线,竖直方向的直线MM为界面;A、由图可知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9050=40,所以折射角为40,故A错误;B、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时,在空气中的角度大,由图中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60可知,入射角为60,则MM的右边是玻璃,故B错误;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
32、时,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故C正确;D、入射光线增加5时,折射角增大角度小于5,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增加小于5,故D错误故选:C11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移动光源,在光屏上将看到()A无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实像可以在光屏承接,而虚像不能【解答】解: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即uf,则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无法
33、看到故选:A1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前;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前面,可以用缩小像距和调节
34、物距的方法使烛焰清晰的像承接在光屏上【解答】解:近视镜片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有近视镜片时,凸透镜所成的像会后移;拿走近视镜片后,蜡烛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前面,即凸透镜所成的清晰的像应该在光屏和透镜之间,所以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或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故选C13如图,一物点S置于平面镜前,设S在镜中的像为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镜面不动,当S向镜面移动1m时,S远离镜面1mB若镜面不动,当S向镜面移动1m时,S向镜面移动1mC若S不动,当镜面向左移动1m时,S向左移动 1mD若S不动,当镜面向左移动1m时,S向右移动 1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
35、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解答】解:(1)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若镜面不动,当S向镜面移动1m时,像S也向镜面移动1m,故A错误,B正确;(2)若S不动,当镜面向左移动1m时,则像S相对于镜面向左移动1m,相对于S移动2m,所以C选项叙述不明确,D选项错误故选B14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A小于20cmB大于20cm小于40cmC等于40cm
36、D大于40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分析】根据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定义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大小,然后根据放大镜根据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解答【解答】解: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平行的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最小最亮的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用做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小于焦距20cm故选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15“神州七号”的宇航员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在太空中用声呐装置测量飞船和地面的距离原因是真空不能传声【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在
37、没有介质的地方是无法传播声音的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太空中是真空,声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超声波声呐不能用于测量飞船和地面的距离故答案为:不能、真空不能传声16验钞机发出的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市面常常见到摊主所谓的“红外线电筒”在销售,它发出的光照射到远近不同的白墙,墙上都会出现一个大小几乎相同的红色光斑,由此可判断这种称谓是错误(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红外线是不可见光【考点】紫外线;红外线【分析】(1)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
38、D促进钙的吸收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2)红外线是在红光之外的一种光,是不可见光,人眼无法直接看到红外线【解答】解: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实现对电视的遥控作用红外线是不可见光,人眼无法看到红外线,电筒发出的实际上是红光,红外线电筒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紫外线;红外线;错误;红外线是不可见光17如图是小磊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近视(填“近视”或“远视”)眼,如需矫正视力,他应选用的镜片是凹透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39、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根据物理知识可知:图中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是晶因为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答案为:近视,凹18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340,熔化时间是8 min【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知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要知道
40、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晶体的熔化过程【解答】解: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34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340该晶体从第6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4分钟完全熔化完,所以该晶体的熔化过程经历了146=8min故答案为:晶体;340;819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反射(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若湖中的水深1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大于1m(填“大于”、“小
41、于”或“等于”)这些“倒影”看起来比景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折射进入了水中【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物体的颜色【分析】(1)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2)物体在平面镜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白云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等于白云到水面的距离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解答】解:(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反射红色光的缘故(2)白云的像到水面距离等于白云到
42、水面的距离,白云到水面的距离大于水深1m,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大于1m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这些“倒影”看起来比景物本身“暗”一些故答案为:(1)直线传播;反射;(2)大于;折射20黑板上发生反光是由于发生了镜面反射,而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清黑 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考点】镜面反射;漫反射【分析】(1)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黑板“反光”就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2)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
43、体【解答】解:(1)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2)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故答案为:镜面反射;漫反射21如图所示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 象,由图可知(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2)当物距为15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投影仪(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u=v=2f,在图象上
44、找到u=v对应点,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凸透镜的焦距(2)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若uf,则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3)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相距变小,像变小;物距变小,相距变大,像变大【解答】解:(1)由图知,当物距为20cm时,像距也为20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2f=20cm,则f=10cm(2)当物距为15cm时,即2fuf,则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3)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相距变小,像变小;物距变小,相距变大,像变大;故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变大故答案为:(1)10;(2)投影仪;(3)变大22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的,分度值为0.1,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由于液柱太细难以准确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