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暨阳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30分)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拨动吉它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就不同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2关于图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片所示的实验表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小B图片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导航D物体在真空中不能
2、振动,因而不能产生声音3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D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4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消声器B城市道路的隔声板C噪声监测仪D防噪声耳罩5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C秋天,早晨在草地上出现小水珠D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6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
3、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水珠都在a、b的上表面B小水珠都在a、b的下表面C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D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7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图象中,属于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是()ABCD8我们发现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冒着“白气”,下列四种生活现象中,与“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湿衣服晾干了B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C洒在地上的水会变干D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瓶装饮料后,瓶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9下表是一些物质在标准大气压的熔点和沸点,那么,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水水银酒精乙醚熔点/039117114沸点/1003577835A水温度计B酒精温度
4、计C水银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10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加热到某一定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金属NaMgAlCuFe熔点/97.564966010831535沸点/I8831090246725672750AFe一Cu合金BMg一Fe合金CNa一Al合金DFe一Al合金11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5和40的两个人,问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为()A36.5,40B都是40C都是39D39,4012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
5、况下,如果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复读机发出声音的()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B响度减小,咅调不变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13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14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15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每隔两分钟记
6、录一次,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该是()ABCD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32分)16每周四中午是暨阳星光舞台绽放的时候,舞台上美妙的音乐声通过传到同学们的耳朵里,大家纷纷走出教室,欣赏节目,这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17老师上课时使用“小蜜蜂”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对手机进行声控密码解锁是利用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18商场的洗手间经常会用吹风机往地面吹风,从而保持地面干燥这样做可以加快地面上水分的过程,且此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19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分钟内振动6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20如图,拿一张
7、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填“硬纸片”或“木梳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21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会发现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推理法,所以根据本实验(填“能”或“不能”)直接得出实验结论22我国在研制舰载机时用到了先进的3D激光打印技术,包括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及高强钢起落架等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热量,成液态(填物态变
8、化名称),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23细心的展图同学在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发现声音的会随着水位的上升而升高,此时声音主要是由于振动而发声的242008年9月25日,“神舟7号”飞船在“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推动下升空如图“长征二号F”型火箭是中国目前唯一用于发射载人飞船的火箭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液态的,它是通过既又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2)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后形
9、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25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公路的两侧种有许多树,这是在减弱噪声下表是某同学获得的声音在某些介质中不同传播速度的信息,根据表格内容可以发现声速与和有关,根据编号ABC还可以得出的具体结论是编号介质v/(m/s)编号介质v/(m/s)A水(5)1450E冰3230B水(15)1470F软橡胶(常温)40至50C水(20)1480G软木500D海水(25)1531H铁(棒)520026在炎热的暑假里,张华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当时室温为36,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那么她
10、感到凉快的原因是27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8国外研制出一种衣料,其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这种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人们穿上用这种衣料做成的衣服,在气温降低该物质会由于(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而(填“放”或“吸”)热,从而让人倍感温暖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8分)29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它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11、编号ABCDEFGHI材料铜铜铜铜铜铜钢尼龙尼龙长度/cm606060808010080100横截面积/mm20.760.891.020.761.020.761.021.02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上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12、为、(3)本题的实验方法是30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图1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填“A”或“B”)套装置,依据是(2)乙、丙两纰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1C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为是水的不同(3)通过分析图象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小明烧水时发现,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如图2所示,这些“白气”实质上是一些(小水珠/水蒸气)仔细观察发现:靠近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是由于在壶嘴附近温
13、度较,水蒸气仍然保持气体状态肉眼看不见离开壶嘴上升一段距离以后,水蒸气温度降低(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雾状“小水珠”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形成水蒸气什么也看不见31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栓着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橡皮锤轻轻敲击音叉,音叉发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较小的角度;再用橡皮锤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看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有关(2)如图乙所示,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是由产生
14、的、声波可以传递;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的音叉(填“会”或“不会”)发声,左边的音叉(填“会”或“不会”)发声,对左边音叉作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3)用小球的弹起来反映音叉的振动,下列描述中,这种研究问题方法相同的是A、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B、真空罩中的闹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C、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D、温度计:液柱高度的变化表示温度的变化32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56石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4
15、95152545659(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2)该晶体的熔点是;(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42时,它所处的状态是态(选填“固”或“液”)(4)请在方格中画出海波整个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33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混合
16、液的凝固点/17283749484628混合液的沸点/103104107111117124141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A30% B40% C60% D90%(3)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选填“升高”、“降低”或
17、“不变”),其原因是34小刘同学发现一杯热水冬天比夏天冷却快,为了掌握物体保温和快速降温的规律,小刘根据热水冷却快慢的一些现象,做了以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进行猜想】猜想一:热水冷却的快慢与温差(温差=热水温度环境温度)有关猜想二: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裝水容器的材料有关猜想三:热水冷却的快慢与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有关【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小刘选用3个玻璃杯、一个塑料杯、一个铝杯(5个杯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在杯中分别倒入热水放在温度可调可控的房间里做了5次实验每次实验杯子都装满同质量、同温度的热水用温度计和秒表记录每次实验热水温度从90降至50所用时间只有第2次实验用电风扇对杯中热水吹风(水不溢
18、出)实验数据记入下表:序号杯子材枓水的质量有无电风扇吹风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冷却时间/S1玻璃相等无9050309202玻璃相等有9050306123玻璃相等无9050156654塑料相等无9050157805铝相等无905015508【分析与论证】(1)请你提出一个新的科学猜想:热水冷却快慢还与有关;(2)分析比较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可知热水表面空气流速越快冷却时间;(3)用序号为3、4、5的三个实验可以验证小刘的第个猜想;(选填序号)(4)在验证热水冷却快慢与温差有关的两次实验中小刘控制了热水的质量、和相同,应该比较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
19、暨阳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30分)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拨动吉它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就不同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考点】声音的产生【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音调是由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解答】
20、解:A、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进一步推力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不符合题意;B、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说明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符合题意;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说明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类题目是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说明物体振动是发声的原因2关于图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片所示的实验表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小B图片
21、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导航D物体在真空中不能振动,因而不能产生声音【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频率的高低影响音调的高低,频率高,音调越高;(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4)声音的传播必须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A、鼓面振动发声,鼓面上碎纸屑跳动,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改变钢尺探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越快,发声的音调越高;故B错误;C、图片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导航;故C正确;D、闹铃的
22、声音听不到,因为它周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是一道声学综合题,涉及较多声学知识,但都是基础知识,比较容易3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D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考点】温度【专题】估算题【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此题就是估测题题型,根据生活经验进行估计【解答】解: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不符合题意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应该在零下不符合题意C、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甚至能达到40符
23、合题意D、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2左右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应答估测选择题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数据作为根据,进行单位换算,有时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4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消声器B城市道路的隔声板C噪声监测仪D防噪声耳罩【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答】解: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制噪声,不符合题意;B、城市道路的隔声板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制
24、噪声,不符合题意; C、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只是检测噪声大小的程度,并不能减小噪声,符合题意;D、防噪声耳罩就是从人耳处减弱的,不让或少让声音传入人耳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解答5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C秋天,早晨在草地上出现小水珠D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首先根据物质状态的前后变化,判断物态变化类型,再判断吸放热情况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和凝华
25、【解答】解:A、冰雪消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符合题意;B、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不合题意;C、草地上出现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C不合题意;D、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认识自然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二是掌握各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6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6、()A小水珠都在a、b的上表面B小水珠都在a、b的下表面C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D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当杯内温度低,杯外温度高,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表面液化成小水珠,沾在外表面当杯内温度高,杯外温度低,杯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内表面【解答】解:a杯中放的是冰块,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液化,分析时注意是哪里的水蒸气液化7如图所示的四个物
27、态变化的图象中,属于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是()ABCD【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专题】定性思想;图析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同时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解答】解:A、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不符合题意B、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C、固
28、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符合题意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了晶体与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根据图象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是一项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8我们发现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冒着“白气”,下列四种生活现象中,与“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湿衣服晾干了B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C洒在地上的水会变干D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瓶装饮料后,瓶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
29、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A、湿衣服晾干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不合题意B、冰是固态,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不合题意C、洒在地上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不合题意D、冰箱内取出瓶装饮料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在饮料瓶的外壁上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物态变化,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各物态变
30、化的概念,知道物质变化前后的物态是解题的关键9下表是一些物质在标准大气压的熔点和沸点,那么,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水水银酒精乙醚熔点/039117114沸点/1003577835A水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液体温度计的测温范围最低不低于它的凝固点,最高不高于它的沸点据此选择【解答】解:我国有的地区气温低于水银的凝固点39,故水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不合要求;有的地区气温超过35,故乙醚温度计不合要求;我们各地区气温最高不会超过78,最低也不会低于117,故酒精在我国各个地区不会凝固成固态,也不会
31、沸腾变成气态故酒精温度计符合要求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熔点、凝固点和沸点的有关知识液体温度计使用时必须保证里面的物质是液态,所以最低不低于它的凝固点,最高不高于它的沸点10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加热到某一定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金属NaMgAlCuFe熔点/97.564966010831535沸点/I8831090246725672750AFe一Cu合金BMg一Fe合金CNa一Al合金DFe一Al合金【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铁的
32、熔点比铜沸点低,可以制得铁铜合金;当熔点较高的铁开始熔化时的温度高于镁的沸点,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当熔点较高的铝开始熔化时的温度达不到钠的沸点,可以制得钠铝合金;当熔点较高的铁开始熔化时达不到铝的沸点,要以用上述方法制取【解答】解: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加热到某一定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说明两者可以同时处于熔化状态下A、当熔点较高的铁开始熔化时,铜也处于液体状态所以可以加工合金B、当熔点较高的铁开始熔化时,镁已经处于气体状态,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C、当熔点较高的铝开始熔化时,钠也处于液体状态,所以可以加工合金D、当熔点较高的铁开始熔化时,铝也处于液体状态
33、,所以可以加工合金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表中数据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1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5和40的两个人,问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为()A36.5,40B都是40C都是39D39,40【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应用题【分析】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解答】解: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都
34、是39,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病人的体温高于39,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病人的体温低于39,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所以体温是36.5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9,体温是40的人测量的结果是40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体温的使用方法,是一道应用题,实用性非常强,需要掌握12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复读机发出声音的()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B响度减小,咅调不变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定性思想;声现象【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
35、低,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是由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决定的;音色可以用来区别不同的发声体【解答】解:音量不变是指声音的大小即响度不变,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发出声音的振动频率加快,声音的音调变高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乐音的三个特征的区分,其中音调和响度对学生来说是很难区分的,首先要理解其含义,特别是从听觉上理解其不同之处13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36、【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应用题【分析】(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中所装水银一样多,将它们同时竖直插入一杯热水中,温度升高相同,最后的示数都显示同一温度,故示数相同,体积膨胀得也相同,内径细的(横截面积较小),上升得更高些【解答】解:(1)同一杯热水说明最后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2)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说明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测温原理考查学生应用所
37、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但沸腾时温度不再改变,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沸腾和沸腾条件的应用,应用好水沸腾后温度不变是关键15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每隔两
38、分钟记录一次,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该是()ABCD【考点】温度【专题】图析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热量可以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到温度低的地方,叫做热传递温度差越大,热传递越快【解答】解:倒入烧杯中热水的温度较高,周围空气温度较低,所以随着时间的增加,水的温度会减小,最终与室内温度相同;但降温速度不是均匀的,开始降温快,接近室温时降温慢故选D【点评】存在温度差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但热传递过程不一定是匀速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32分)16每周四中午是暨阳星光舞台绽放的时候,舞台上美妙的音乐声通过空气传到同学们的耳朵里,大家纷纷走出教室,欣赏节目,这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考点】
39、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信息【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解答】解: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舞台上美妙的音乐声是通过空气这一介质传到同学们的耳朵里;同学们能欣赏节目,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答案为:空气; 信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声与能量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17老师上课时使用“小蜜蜂”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对手机进行声控密码解锁是利用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
40、】比较思想;声现象【分析】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声音的高低,由振幅决定;区分音调和响度要分清声音的高低和大小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解答】解:老师上课时使用“小蜜蜂”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使每位同学都能听清;对手机进行声控密码解锁是利用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故答案为:响度;音色【点评】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含义,并能结合实例进行辨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商场的洗手间经常会用吹风机往地面吹风,从而保持地面干燥这样做可以加快地面上水分的汽化(蒸发)过程,且此过程需要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考点】蒸发及其现象【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
41、升华和凝华【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面上的空气流动有关;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解答】解:用吹风机向地面吹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可以加快地面上水分的汽化(蒸发);汽化吸热故答案为:汽化(蒸发);吸热【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蒸发和蒸发吸热的认识,是一道基础题19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分钟内振动6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10Hz,人类不能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1)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根据翅膀1min内振动了600次
42、,可以求出频率(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解答】解:(1)昆虫的翅膀在1分钟内振动了600次,1min=60s,它振动的频率f=10Hz(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10Hz不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不能听到故答案为:10;不能【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1)根据振动次数和时间能求频率;(2)记住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如图,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木梳齿(填“硬纸片”或“木梳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实验分析法;声现象【分析】频率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物体振动越慢,频率越小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小【解答】解:硬纸片在木梳上划过,划得快时,木梳齿振动快,频率大,音调高,划得慢时,木梳齿振动慢,频率小,音调低;这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的快慢(振动的频率)有关故答案为:木梳齿; 高;频率【点评】此题考查声音的相关知识我们要能够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这种分析能力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需要引起注意21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发现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