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哪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可能是50N()A一个小学生B一辆汽车C一支铅笔D一个装满书的书包2一只瓶子刚好能装下800g的水,则这只瓶子能装下800g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酱油水植物油酒精汽油)()A酒精B酱油C植物油D汽油3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cm3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cm3C这
2、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cm3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cm34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5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6某次演练中,直升飞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
3、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t1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B在t1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C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D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7悉尼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研发了一种独特的复合材料石墨纸,如图所示,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要坚硬10倍且轻巧,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未来应用非常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的质量较小B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C与钢相比,石墨纸硬度较大D石墨纸是绝缘体,不易导电8下列选项中属于用相同方法改变摩擦力的一组是()、自行车的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气垫船行驶时在船体与水面间形成高压空气层、自行车的中轴加入
4、的滚珠、单杠运动员手上涂抹镁粉ABCD9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足球在空中沿着曲线飞行是因为受到踢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B放在讲台上的书对桌子的压力与书所受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书所受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推一个木块会运动,而不用力就会停下,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当推课桌而没推动时,推力大小比课桌所受地面摩擦力小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1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B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C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
5、定有力的作用D马拉车时,车只受力而不施力12在做“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时,将木块A放置水平木板B上,加载一个钩码,把一支测力计系在A上,如图所示当向左拉动B时,测力计指针稳定下列讨论中错误的是()A此装置可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BA受B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A受到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4N,方向向左D若增大拉动B的速度,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3晓雯将几滴蓝墨水滴入如图甲所示的两杯水中观察到整杯水变蓝这种现象说明,(选填“热水”或“冷水)变蓝更快如图乙是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考虑水和酒精的(填物质的物理属性名称)不同,
6、实验中应先注入的是,混合后水和酒精的体积变小,说明,同时间接地说明了分子间存在14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一合适的单位:一本初三物理书的重力是2.3;空气的密度是1.2915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它表示当冰熔化成水时,质量将,体积将(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16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5:2,甲、乙两物体体积之比是,如果甲截去一半,乙截去四分之一,剩下部分密度的比是172016年3月18日上海报道:随着一声怒吼,布云朝克特艰难的完成逆转,获得本届法网青少年外卡赛上海站的男单冠军,这也意味着年仅14岁的他,距离自己首次参加大满贯赛事更近了一步如图甲,在他将
7、球击出的过程中力使物体发生了;网球离开球拍后,由于受到作用(不计空气阻力),运动路线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如图乙,球拍将网球击扁,使网球存储了18有关重力的方向可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实验中发现,随着角的改变,角也跟着改变,而悬线OA的方向始终不变据此可知,重力方向总是,建筑工人用来检查墙壁砌得是否竖直的铅垂线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如图乙,一堵南北走向的墙上,所挂铅垂线如图丙所示,则这堵墙一定是向倾斜(选填“东”、“西”、“南”或“北”)1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重为4N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为1N的砝码时,木块保持静止状态,
8、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1.2N的砝码时,木块正好作匀速直线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1.5N的砝码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此时木块的运动状态(选填“会”或“不 会”)发生改变(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的摩擦)三、解答题(共55分)20物体A在光滑的斜面上正在下滑,画出此时物体A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21如图所示,小块从斜面上A处由静止滑下,经水平木板表面上的B处,最终停在C处画出木块块在B处时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22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头为了测定它的密度,小明称出石头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分别为0.58kg、1kg,然后将石头轻轻放入容器中,又测出了容器的总质量为
9、1.38kg(石头吸水不计,g取10N/kg)求:(1)石头的体积;(2)石头的密度232015年元旦刚过,美国遭遇暴雪造成很多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顶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来器材进行了测量:(g=10N/kg)(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杯子重力为0.2N;将杯子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如图所示;再将杯子装满雪的样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为1N杯中雪的样品密度是多少?(2)若屋顶面积为100m2,雪的厚度为30cm,则屋顶雪的总重力是多少?24在“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需用测出物体的质量,称量前先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向调,使
10、天平横梁平衡,称量时砝码应放置在天平的盘为了得到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他需要选取不同的同种材料的物体进行多次实验25小明和小华在实验室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1)小明先把金属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的位置如图1所示然后他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在向右盘加砝码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应该(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天平平衡时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和右盘砝码如图2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g;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适量”的含义是,(2)小华说小明在天平的使用上存在错误,这个错误是;并且这种测量方法使测量的金属块密度值(选填
11、“偏大”、“偏小”或“不变”)(3)接着他们又对水进行探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3中甲所示他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甲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应是(选填图3中“乙”、“丙”或“丁”)26如图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沿着水平方向做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是:大小,方向(2)比较甲、乙两个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比较甲、丙两个实验,(能/不能)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原因是(3)以上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
12、最大的是(选填“甲”、“乙”或“丙”)理由是27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两个线端挂上相同的钩码(1)当卡片静止时,发现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甲所示),于是他得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可以不在同一直线上,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要得到科学的结论,请你给他提出一条改进建议:(2)实验改进后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平衡现象,为了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时,则要进行的操作是:28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
13、通过的距离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选填“a”、“b”或“c”)(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运动(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5)关于该实验,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A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
14、,受到的重力和水平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前运动时,惯性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C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D通过三次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6)如图2,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试运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粗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B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粗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作用C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光滑,小车加速时木块仍保持匀速向右运动D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光滑,小车突然减速时木块会向右倾倒29小华和小明同学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找来几个
15、相同质量的钩码用一弹簧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表:钩码质量/g050100150200250300400指针位置/cm23456788(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2)分析数据,小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拉力不大于N的情况下,弹簧的跟钩码的拉力成正比;(3)小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象,应该是下面图(填序号)所示的图象(4)小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另外作出了“弹簧伸长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象,发现该图线也不过原点,你认为原因是30小明同学试图探究小球(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从不同高度由静止下落,落到地面时速度大小v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猜想v可能与小球的材料、小球
16、的质量m和小球离地面的高度h三个因素有关于是选用若干不同的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小球从静止下落,用传感器测得小球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改变相关条件,多次实验,并且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实验序号小球材料m(克 )h(米 )v(米/秒 )1铁1001.8062铁2001.8063铁3001.8064铜1001.8065铜2001.8066铜3001.8067铁1002.4578铁1003.2089铁100h9910铁1005.001015铁10011.2515(1)分析比较表中数据可得:v与和无关(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7和8,可以初步得出(3)在实验序号9中,h94.10米(选填“大于
17、”、“等于”或“小于”)(4)实验后,小明对下列的一个现象产生困惑:日常生活中从四楼同时放下一个石子和纸片,会发现总是石子先落地,请你用所学力学知识来帮他解释: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5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哪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可能是50N()A一个小学生B一辆汽车C一支铅笔D一个装满书的书包【考点】重力大小的估测【分析】重力是我们不太熟悉的一个物理量,我们可以根据重力求出物体的质量进行估测【解答】解:根据G=mg,可得m=,5kg可能是一个装满书的书包;故选D【点评】此
18、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重力的一个感性认识,对于我们不熟悉的物理量,我们可以转化为我们熟悉的物理量再进行估测2一只瓶子刚好能装下800g的水,则这只瓶子能装下800g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酱油水植物油酒精汽油)()A酒精B酱油C植物油D汽油【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m=V可知,当质量相同时,密度越小、体积越大;密度越大、体积越小【解答】解:刚好能装800g水的瓶子,根据公式=可得m=V,可知当质量相同时,只能装下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比水密度小的液体,体积大于水的体积,不能装下;四个选项中只有酱油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只能装下800g的酱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公式及其变
19、形的灵活运用,知道质量相同时,密度越大体积越小、密度越小体积越大是本题的关键3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cm3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cm3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cm3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c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先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各自的密度,再进行比较,密度大的为实心,密度小的为空心【解答】解:a的密度a=8g/cm3,b的密度b=5g/cm3,因为ab,所以实心球是a,由于材料的密度
20、与实心球的密度相同,所以制作这两个球的材料密度是8g/cm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利用密度来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这也是鉴别物质的一种方法4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考点】静电现象;正电荷与负电荷【分析】从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知道原子核是可分的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不存在第三种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解答】解:从对原子结
21、构的认识,知道原子核是可分的,故A错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错误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故C正确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电荷的总量没有变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都是些基本的东西识记性的只要记住即可解决5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考点】分子的运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分析】分子动理论中提
22、出以下观点:一是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二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三是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根据各个选项的具体内容,分别做出判断【解答】解:A、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正确B、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错误C、海绵可以用肉眼观察到,所以海绵不是分子错误D、笔芯变短是由于质量变小,和分子斥力无关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内容的了解情况需要结合具体生活实例进行分析,并掌握用物理语言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6某次演练中,直升飞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t1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B在t1t2内,伞兵
23、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C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D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考点】力与图象的结合【分析】观察图象可知,伞兵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三段:0t1,t1t2,t2t3,三段中运动的状态不同,重力与阻力的关系也不同【解答】解:A、从图象中可以看出0t1,速度在增大,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故A错误;B、从图象中可以看出t1t2,速度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伞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故B正确;C、从图象中可以看出t2t3,速度在减小,因此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并且速度越大,阻力越大,因此阻力在逐渐减小;故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知识学会分析图象,从中找出有用的信
24、息,结合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判断,是解决此题的关键7悉尼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研发了一种独特的复合材料石墨纸,如图所示,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要坚硬10倍且轻巧,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未来应用非常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的质量较小B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C与钢相比,石墨纸硬度较大D石墨纸是绝缘体,不易导电【考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导体【分析】(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表示物质单位体积时的质量;根据密度的定义可得出密度的计算公式=;(2)“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要坚硬10倍且轻巧,还可以回收再利用”,体现了石墨纸的硬度大的特点,是环保材料
25、;(3)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解答】解:A、根据密度公式可得:m=V,由于石墨纸的密度小,故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的质量较小;故A正确;B、“可以回收再利用”,体现了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故B正确;C、“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要坚硬10倍”,体现了与钢相比,石墨纸的硬度较大;故C正确;D、石墨易导电,属于导体;故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知识面较广;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语句,与相应的物理知识相联系;运用密度知识、导体的概念等可做出选择8下列选项中属于用相同方法改变摩擦力的一组是()、自行车的
26、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气垫船行驶时在船体与水面间形成高压空气层、自行车的中轴加入的滚珠、单杠运动员手上涂抹镁粉ABCD【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解答】解:、自行车的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气垫船行驶时在船体与水面间形成高压空气层,是接触面脱离,减小摩擦的,、自行车的中轴加入的滚珠,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属于减小摩擦,、单杠运动员手上涂抹镁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
27、属于用相同方法改变摩擦力的一组故选D【点评】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和减小摩擦需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注意生活中与摩擦有关的现象,多观察、多思考9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足球在空中沿着曲线飞行是因为受到踢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B放在讲台上的书对桌子的压力与书所受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书所受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推一个木块会运动,而不用力就会停下,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当推课桌而没推动时,推力大小比课桌所受地面摩擦力小【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足球在空中飞行,脚和足球之间没有了力的作用正确区
28、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是一个受力物体,相互作用力是两个受力物体维持物体运动的是物体的惯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桌子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解答】解:A、足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行,但是受到重力作用,足球进行的是曲线运动足球离开脚以后,不再和脚发生力的作用,不再受到脚的踢力不符合题意B、放在讲台上的书对桌子的压力与书所受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桌子和书上,是相互作用力书所受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都作用在书上,是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C、推一个木块会运
29、动,推力改变了木块的运动状态,而不用力就会停下,摩擦力改变了木块的运动状态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不符合题意D、当推课桌而没推动时,课桌保持静止状态,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把很相似的知识点放在一起,增大了题的难度,相互作用力平衡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本题还涉及到两个易错点:离开脚的足球继续前行是由于足球的惯性,而不是受到踢力推物体没有推动,有些学生认为推力小于摩擦力,其实不然,此时的物体静止,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
30、地上撞几下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考点】惯性现象【分析】根据惯性是指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对四个选项的物理情景进行逐个分析,然后与题目的要求进行对应,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灰尘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离开了衣服,故本选项利用了惯性,不合题意B、撞击中,锤头和锤柄一块运动,锤柄受力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运动,与锤柄结合的更结实,故本选项利用了惯性,不合题意C、对运动员助跑跳起后,离开地面,由于惯性人会继续向前运动,故本选项利用了惯性,不合题意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是为了增大阻力,改
31、变自行车的运动状态,没有利用惯性,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惯性的概念;通过不同的事例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的理解;会分辨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事例1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B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C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D马拉车时,车只受力而不施力【考点】力的概念;力作用的相互性【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力的概念:力就是作用,力现象中的物体间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
32、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该物体施加了力的作用【解答】解:A、由力的概念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故A错误;B、不接触的磁铁和铁钉之间,有吸引的作用,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故B正确;C、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没有力的作用,如靠墙自然站立的人,与墙壁之间没有力的作用故C错误;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所以马拉车时,车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概念很简单,要挖掘其中的内涵,做到正确理解12在做“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时,将木块A
33、放置水平木板B上,加载一个钩码,把一支测力计系在A上,如图所示当向左拉动B时,测力计指针稳定下列讨论中错误的是()A此装置可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BA受B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A受到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4N,方向向左D若增大拉动B的速度,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分析】物体静止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此时物体处平衡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可根据一个力的大小、方向,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若两者都不发生变化,则滑动摩檫力不变;滑动摩檫力的方向与物体
34、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解答】解:A、两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在A上加减钩码可以改变物体间的压力大小,该实验装置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故A正确;B、A受到B对它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A受B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4N,A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2.4N,A相对于B向右运动,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故C正确;D、A、B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间的压力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如果增大拉动B
35、的速度,A、B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保持不变,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变,由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于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和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理解与运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3晓雯将几滴蓝墨水滴入如图甲所示的两杯水中观察到整杯水变蓝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热水(选填“热水”或“冷水)变蓝更快如图乙是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考虑水和酒精的密度(填物质的物理属性名称)不同,实验中应先注入的是水,混合后水和酒精的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
36、着间隙,同时间接地说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考点】扩散现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由分子动理论可知,一切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由于斥力的存在,分子间必定存在间隙【解答】解:晓雯将几滴蓝墨水滴入一杯水中,观察到整杯水慢慢变蓝,墨水分子扩散到水中,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永不停息地进行无规则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又叫热运动,物体的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故热水更快变蓝;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大,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水,目的是记录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
37、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分子间存在间隙,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答案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热水;密度;水;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斥力【点评】混合后总体积减小的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有间隙说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14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一合适的单位:一本初三物理书的重力是2.3N;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根据对常见物体及物理量单位的认识,确定正确的单位【解答】解:一本初三物理书的质量在230g=0.23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23kg10N/kg=2.3N左右;体积是1m3的空气的质量在1.29kg左右,密
38、度在1.29kg/m3左右故答案为:N;kg/m3【点评】一个数据在数学上如果没有单位还可以表示出其大小,但在物理上一个数据如果没有单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结合生活常识加上一个合适的单位,物理数据才有意义15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它表示体积是1m3的冰的质量是0.9103kg当冰熔化成水时,质量将不变,体积将变小(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它是物体的一种特性【解答】解: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是1m3的冰的质量是0.9103kg冰融化成水时,由公式=,V=,质量是物质
39、的属性,大小不变,密度变大,所以,体积变小故答案为:体积是1m3的冰的质量是0.9103kg;不变;变小【点评】水的密度需要记住,在题目中,水的密度通常是个隐藏的已知量16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5:2,甲、乙两物体体积之比是5:6,如果甲截去一半,乙截去四分之一,剩下部分密度的比是3:1【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1)知道两物体的密度之比、质量之比,利用密度公式求物体的体积之比;(2)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但是,密度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和质量无关【解答】解:(1)=,V=,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5:2,甲、乙
40、两物体体积之比是:V甲:V乙=: =5:6;(2)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其大小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和质量无关,剩余甲、乙物体的密度之比仍为3:1故答案为:5:6;3:1【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已知质量m、体积V、密度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灵活选用公式,推导时要防止因颠倒而出错172016年3月18日上海报道:随着一声怒吼,布云朝克特艰难的完成逆转,获得本届法网青少年外卡赛上海站的男单冠军,这也意味着年仅14岁的他,距离自己首次参加大满贯赛事更近了一步如图甲,在他将球击出的过程中力使物体发生了形变;网球离开球拍后,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不计空气阻力),运动路线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运动状态;
41、如图乙,球拍将网球击扁,使网球存储了弹性势能【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网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解答】解:布云朝克特将球击出的过程中力使物体发生了形变;网球离开球拍后,由于受到重力作用网球运动路线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球拍将网球击扁,网球发生弹性形变,使网球存储了弹性势能故答案为:形变;重力;运动状态;弹性势能【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和弹性势能,虽难度不大,但知识点多,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属于中考常见题型18有
42、关重力的方向可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实验中发现,随着角的改变,角也跟着改变,而悬线OA的方向始终不变据此可知,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建筑工人用来检查墙壁砌得是否竖直的铅垂线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如图乙,一堵南北走向的墙上,所挂铅垂线如图丙所示,则这堵墙一定是向西倾斜(选填“东”、“西”、“南”或“北”)【考点】重力的方向【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重力的方向在任何情况下都竖直向下的,重锤线是利用重物静止时线总是竖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仪器【解答】解:由图可知,因两角始终相等,则由几何知识可知,OA一定总是与水平面垂直的;因OA在重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故OA的方向应为重力的方向,故说明重力的方向
43、是竖直向下的;由图可知重垂线上端与墙紧靠,下端垂线的位置在墙的西侧,故墙向西倾斜故答案为:竖直向下;西【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力方向的理解和掌握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一原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经常用到,学习中要认真领会1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重为4N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为1N的砝码时,木块保持静止状态,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1.2N的砝码时,木块正好作匀速直线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1.5N的砝码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2N,此时木块的运动状态会(选填“会”或“不 会”)发生改变(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的摩擦)【考点】摩擦力的大小【分析】(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平衡力作用;(2)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改变【解答】解:(1)当小盘内放有重为1N的砝码时,砝码盘对木块的拉力为1N,木块保持静止状态,摩擦力与拉力平衡,则f=F=1N;(2)当小盘内放有重为1.2N的砝码时,砝码盘对木块的拉力为1.2N,木块正好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F=1.2N;当小盘内放上重为1.5N的砝码时,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