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太极拳与书法审美特征的相通性探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20680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极拳与书法审美特征的相通性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太极拳与书法审美特征的相通性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太极拳与书法审美特征的相通性探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XUANDONGMAN漫游美术 40 太极拳与书法审美特征的相通性探讨李明国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南宁 530012摘要: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瑰宝,太极拳和书法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在审美特征方面呈现出许多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渗透之处。本文将太极拳与书法的审美特征划分为刚柔美、虚实美、节奏美和意境美四个方面,对两者在这四方面的相通性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总结归纳出太极拳与书法在审美特征上的相通之处,以期为进一步挖掘两者的审美内涵、相互借鉴和促进双方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太极拳;书法;审美特征;相通性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引言我国传统文化太极拳和书法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特征和

2、哲学智慧。两者虽一武一文,但在审美特征上呈现出诸多相通之处。太极拳注重动中求静、动静合一,体现出刚柔并济、虚实相生、节奏和谐、意境高远的审美特征。书法亦追求气韵生动、虚实之美、节奏流畅、意境空灵。通过对两者审美特征相通性的深入探讨,不仅能够增进对太极拳和书法艺术内涵的理解,还有助于两者相互借鉴与促进,实现共同发展。一、太极拳与书法刚柔美的相通性(一)刚柔理念的内在统一刚柔哲学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思想,蕴含在太极拳和书法之中。太极拳讲求刚柔并济,追求阴阳动静的平衡统一。太极拳动作轻重有力、虚实有度,令人感受到一种外柔内刚的浑厚神态。书法同样体现了刚柔并济的审美追求,从整体来看,或遒劲有力,或潇

3、洒飘逸;从局部看,或方折遒直,或曲徐流畅,正体现了“虚实相间、刚柔相济”的书法美学原则。刚健遒劲中包含着内在的柔性张力;柔顺飘逸中蕴藏着坚韧不拔的力量。正是这种刚柔并济、阴阳调和的矛盾统一,构成了书法与太极拳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对矛盾法则的高度认识。(二)刚柔美在形态上的体现太极拳与书法在形态上均追求刚柔并济、虚实相依的审美境界。太极拳的动作形体讲究虚实有度、开合自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展现出动静统一的刚柔之美。比如,杨式太极拳则整体开阔大方,线条舒展有力,刚健飘逸而蕴含内在的稳健刚劲。书法的笔画结构同样体现了刚柔并济的特质,如隶书“遒劲舒展”、行书“方圆兼备”、草书“疾徐变

4、化”,皆展现出刚健与柔韵、遒劲与飘逸、简练与豪迈并存的独特风格。无论是太极拳的动作造型还是书法的笔画结构,都追求在形体上达到刚柔对比、虚实依归的高度统一,展现出动静交错、阴阳调和的至美境界,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对矛盾统一规律的精深认知。(三)刚柔在用笔用力上的统一太极拳注重“气沉丹田、神贯于顶”,外形看似柔弱,实则内蕴刚劲力量。用力要领讲究“虚领顶劲、含蓄不露”,动作轻灵生动,却又顿挫有力。其中蕴含的“虚领顶劲”的精髓,与书法高执笔运腕控笔的原理,以及现代体育运动中撑竿跳运动员对撑竿的掌控,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1。都强调通过虚灵的身体运作,引导并疏导内在的刚劲力量,从而达到刚柔并济、稳健有度的

5、动作效果。书法行书中笔画时而遒劲有力,时而潇洒飘逸,笔锋转折之际,收放自如、游刃有余。草书则将刚劲与灵动推向了极致,笔力前承后启,或遒劲简练,或潇洒豪放,展现出刚健与灵动并重的独特气质。无论太极拳还是书法,刚柔并济、阴阳调和的用笔用力之道,正是两者共同追求的审美理想和哲学智慧的体现。二、太极拳与书法虚实美的相通性(一)虚实观的哲学意蕴虚实观自中国古代阴阳、太极理论,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对矛盾统一规律的深刻认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互根、虚实相生,正是宇宙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太极拳注重“虚手引形,实手随形”,“从虚入实,从实还虚”,追求虚实并重、阴阳调和的动中之静、静中之动的美

6、学境界。书法亦讲究“虚实相生”、“有无相生”、“虚实相间”、“先虚而后笔实”,体现了太极阴阳哲学在书法艺术中的传承和发展。例如,前辈们根据习武的经验提炼出了“武术八法”,即炫动漫漫游美术 41 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其中,前四法为外显,又称武术的“形”,后四法为内蕴,又称武术的“神”2。无论是太极拳还是书法,都蕴含着中国人对虚实哲理的高度认知和审美体现,展现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智慧。太极拳追求“虚手引形,实手随形”,即先引动对手虚招,再借势实攻,展现出虚实并济的精髓。“从虚入实,从实还虚”则是指太极拳练习由虚而实、由实而虚,动静虚实相济的循环过程。书法亦遵循类似原理,先

7、“虚而后笔实”,以虚引实。行笔虚实相间、点画干湿浓淡、粗细轻重,正展现出虚实相生的神韵。两者在虚实观上的高度契合,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对矛盾统一规律的精深把握。(二)虚实美在技法运用上的相通太极拳推手讲“以虚引实”,借对手之力而击之,正体现了虚实哲理在武术技法中的运用。使技法“借力打力”更是充分发挥了敌手力量,运用虚实相生之理,展现出动中隐静的神奇效果。书法中“气从毫端生”“意存笔先”,即先凝聚意念气韵,达到“气在先而笔从之”的虚实写作境界,才能使笔画饱满有力、果断自然。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时,练习者需要在开始前,先需要静下心,刨除一切杂念,心平气和的开始练功、运气3,书法亦是这样。太极拳的每一个

8、技法运用都蕴含着虚实哲理,如推手“以虚引实”“借力打力”等,无不体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虚实之美。书法亦如是,落笔之先有意念涌动,行笔之际方能气从毫端生发,字里行间点画形神兼备,正展现出气韵承转、虚实交融的独特魅力。两者虽技法不同,却同出一源、殊途同归,运用虚实哲理追求动中求静、静中求动、虚实相生的至美境界,正体现了中华文化智慧的非凡魅力。(三)虚实美在形态上的呈现太极拳讲究“虚灵顶劲,含蓄不露”,动作轻灵缥缈间却又内劲顿挫有力,正展现出内外兼修、虚实并重的独特气质。步伐或潇洒飘逸,或遒劲简练,无不在动静之间、虚实之际达到高度和谐的统一。太极东方来,五洲谱新篇4。行功之际,时疏时密,一气呵成

9、、虚实相生,正体现出我国美学“意在法外”“无尽意蕴”的最高境界。书法在字形结构上亦追求虚实相济、动静统一。字里行间点画干湿浓淡无不见虚实变化,行书或疏或密,行笔之际收放自如,正展现出意境神韵。草书则潇洒豪放、变化无穷,宛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正透出虚实相生、动静合一的无穷魅力。观赏太极拳动作,动中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赏析书法,字理万状、意蕴无穷,不由使人领略到中华文化传统虚实哲学对艺术形态的深刻影响和熏陶。在太极拳的动作之中,在书法的笔画之间,人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虚实相济、动静合一这一哲学智慧所凝聚的至高审美力量。太极拳动作轻灵缥缈间却内蕴顿挫有力,书法点画干湿浓淡交替变化,结构章法疏密有致,

10、体现出内外合一、阴阳调和的极致追求。正是这种虚实并重、动静统一的审美理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如表 1)表 1 太极拳与书法审美特征“虚实美”的对比研究虚实美太极拳书法形态特征动作轻灵飘缈,内蕴顿挫劲力;步伐潇洒或遒劲简练点画干湿浓淡变化多端;行书疏密收放自如;草书潇洒豪放酣畅淋漓体现的境界动静之间、虚实之际达到高度和谐统一;时疏时密,一气呵成字里行间展现出意境神韵;透出虚实相生、动静合一之美审美理念展现“意在法外”“无尽意蕴”的最高境界字理万状、意蕴无穷,感受虚实相济、动静合一的审美力量文化内涵体现内外兼修、虚实并重的独特气质体现内外合一、阴阳调和的极致追求文化

11、意义展现中国传统虚实哲学对艺术形态的深刻影响和熏陶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三、太极拳与书法节奏美的相通性(一)节奏美的内在共性节奏是指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的各种活动中的一种伴随韵律而产生的有规律的变化,是具有情感性的艺术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5。太极拳和书法作为两种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虽然表现形式迥然不同,但却在追求内在的节奏之美上有着共同的理念和追求。太极拳讲究“绵绵不断”,强调动作之间的连贯性和协调统一,注重整个动作过程中节奏的延续和流畅。比如在演练太极拳时,手腕要领须婉转流畅、绵绵不断,上下腿腰髋全身协调配合,方能展现出动作的延续性和连贯的节奏美感。同时太

12、极拳也强调“气沉丹田,身同根蒂”,即精神专注、内劲贯注,展现出动作节奏的沉稳有力。以“六封四闭”动作为例,腰腹用力需沉稳内劲、气沉丹田,配合四肢开合,节奏把控得力,方能呈现出内劲充沛、节奏稳健有力的独特韵味。书法亦是如此,讲究“笔走龙蛇,波涛万状”,笔锋行云流水、节奏变化多端,追求书写过程中节奏的流利、变化和谐。以行书为例,起笔处理灵活多变,或决绝有力,或流畅婉转,中锋游走生动纵横,收笔处理出新,笔法变化无穷,构成XUANDONGMAN漫游美术 42 了行书节奏变化多端、行云流水的独特风格。无论是笔锋游走,还是点画结构,都蕴含着内在的节奏之美,章法布局、笔画排布,无不体现着节奏的张弛有致、沉郁

13、顿挫之美。两者都追求内在气韵、外在形态的节奏之美,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内在精神是高度契合的。太极拳通过动作展现节奏美,书法则通过书写传递节奏之美,但两者的本质追求是一致的,都是对艺术形式生命力的极致体现。(二)动静结合的节奏之美太极拳和书法在展现节奏之美时,都非常注重动静的结合和统一,这也是两者审美理念的高度契合之处。书法追求“静中有动,动静之间”的至美境界,充分体现出动静交错的书写节奏之美。以草书为例,字里行间点画干湿浓淡,有时疏有时密,有时快有时慢,正如潮起潮落、涨落有致,展现出了动静对比、节奏变化的独特韵味。行书亦是如此,笔锋转折之际,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构成了行书生动活泼、节奏变化多端

14、的独特风格。太极拳演练中所表现的是一种古朴、自然、平和的中国古典艺术美。刚与柔、动与静、虚与实等矛盾变化构成了太极拳术和谐、优美的韵律6。太极拳演练时步伐虽然沉稳有力,但内在蕴含着无穷的动态变化,正体现出太极拳动中求静、静中求动的审美追求。以“四正手”动作为例,外形看似静止姿势单一,但内在气机实则在不断气沉丹田、神贯于顶,身形虽静,内在气机却蕴含着生动流畅的节奏变化,展现出太极拳静中求动、动静合一的独特节奏美。两者的动静结合,既展现出内在的动态变化,又蕴含着外在的静谧之美,正如太极哲学所追求的“阴阳互根、动静相济”的理念,将动与静、变与不变融会贯通,达到了极高的艺术节奏美境界。(三)刚健与灵动

15、的节奏并重无论是太极拳还是书法,在追求节奏美的过程中,都同样重视刚健与灵动、沉稳与活泼的并重统一,展现出独特的节奏变化之美。太极拳讲求“虚灵顶劲、含蓄不露”,形体看似轻灵缥缈,但内在却蕴含着顿挫有力的劲力感。如“搂膝拗步”,动作行云流水、灵动多变,转折之际却顿挫有力、沉稳内劲,正展现出刚健与灵动节奏的并重统一。时而沉稳内劲,时而灵动飘逸,方能展现太极拳独特的姿态美和节奏之美。书法同理,行草书写亦讲究“结体劲挺与行笔活泼”的统一。隶书笔画“浑厚遒劲”、“结构大气舒展”,体现出刚健有力的节奏力量;而行书或草书则潇洒飘逸、行云流水,展现出灵动活泼的书写节奏之美。如草书一气呵成,笔锋转折自如、流畅自然

16、,却又内含刚劲简练之力,正是刚健与灵动节奏的完美结合。这种刚健笔锋注重力量宣泄,灵动笔锋追求灵巧多变,两种节奏的交错运用,正如行云流水、跌宕澎湃,给人以生动趣味、变化无穷的视觉享受,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追求节奏之美的独特理念。四、太极拳与书法意境美的相通性(一)意境之“境”的内涵共通太极拳和书法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艺术,其独特的意境之美正体现了两者对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度继承和发扬。二者在追求意境之“境”的内涵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和共通性。太极拳讲究长期专注的修习,通过动作的渐入佳境,最终达到“游刃有余、举重若轻”的无为自然境界。这种返璞归真、与天地合一的艺术追求,正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

17、理念的具体体现。以陈式太极拳为例,在长期修习中,动作逐渐贯彻“体用合一”的原则,内外兼修、气定神闲,最终达到无我境界。在这种境界下,人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升华,主客合一、物我两忘,正体现了太极拳对“物我两忘”境界的追求。书法同理,亦讲究通过长期笔耕不辍、临池学书,最终达到“气从毫端生”“笔走龙蛇”的至美境界。这种书写时如入无我境界、与天地万物合一的审美理念,与太极拳所追求的“物我两忘”哲学境界如出一辙。以行书为例,书家在长期的修习中,渐入佳境,笔力收放自如、气韵贯注,字里行间皆有万状、气从毫端生,达到“超逸自然”的太极至境。在这种境界下,书者无我无相,内外合一。无论是太极拳还是书法,二者都追求通

18、过艺术的修习,最终达到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体现了中国古代“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以及中国艺术“物我两忘”的精神内核。(二)意境“意”在理念上的相通太极拳和书法在追求意境“意”的审美理念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强调通过艺术的修习,来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达到高尚情操的升华,追求一种游离尘嚣、超凡脱俗的精神意境。太极拳强调“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追求一种淡泊宁静、闲情逸致的审美情操和人生境界。这种摒弃红尘俗世的执念,潜心内修以求得身心自在的理念,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志于道”“气相求”的高尚情怀。以陈式太极拳为例,就是要求习练者从内在修为做起,透过太极修习达到“举重若轻”的

19、无我境界,进而游离红尘、超凡脱俗。这不仅要求书者在书写中注重气节情操的传递,更需要书者自身先具备高尚的人格操守与学识涵养,方能在字里行间炫动漫漫游美术 43 流露出灵秀出尘的性情意趣。以王羲之的书法为例,其“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执着坚持,正是为了追求一种高尚的书道情操,最终达到“笔走龙蛇、意在纸上”的无上艺术境界。无论太极拳还是书法,二者都强调通过艺术的修习,来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达到高尚情操的升华,追求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精神意境。这种审美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志于道”“同气相求”的哲学精神暗合,体现了中国人对审美意境的高度追求。正如老子所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太极拳和书法所

20、追求的正是这种返璞归真、与天地万物合一的高远精神境界。(如表 2)表 2 太极拳与书法“意”境理念的共通性研究审美理念太极拳书法修习目标通过太极拳的修习,净化精神世界,达到高尚情操的升华通过书法的修习,净化精神世界,达到高尚情操的升华追求境界游离尘嚣,超凡脱俗的精神意境游离尘嚣,超凡脱俗的精神意境理念体现“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追求淡泊宁静、闲情逸致追求“返璞归真”的书风和情操典范案例陈式太极拳“气沉丹田”,追求“举重若轻”的无我境界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追求“笔走龙蛇、意在纸上”的无上境界哲学基础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志于道”“气相求”的高尚情怀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气相求”的哲学

21、精神终极理想返璞归真,与天地万物合一的高远精神境界返璞归真,与天地万物合一的高远精神境界(三)意境美的外在形式相通太极拳和书法在追求意境美的外在形式体现上亦步亦趋,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相通性。两者都强调通过外在的形式来展现内在的意蕴,以求达到“意蕴无穷、意境空灵”的极高艺术境界。这种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审美理念,正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终极之境,也是太极拳和书法意境美最高的体现。以书法为例,它讲究“字里行间皆有万状”“意存笔先”,即先凝聚内在的意念,然后通过书写形式自然流露,最终达到“气在笔先”的意境之美。草书“连绵不绝”,隶书“质朴遒劲”,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无尽的性灵意趣。行书“潇洒飘逸”,

22、点画干湿浓淡变化莫测,构成了意蕴无穷的书写意境。太极拳同理,亦是强调通过长期内修,使内在的意境在动作形态中自然流露,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动中之静、静中之动的意境之美。比如“神贯于顶”、“气沉丹田”等,都是太极拳内在意境在动作形态上的呈现。如陈式太极拳动作,行功之际气沉丹田、神怡自若,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正展现出太极拳追求的内在意境之美。无论是草书隶书的书写境界,还是太极拳的动作演练,都是在通过外在形式传达内在意蕴,以求达到意境的空灵之境。这种将内在意境完美体现于外在形式之上的审美理念,正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太极拳与书法意境美的最高体现,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独特魅力

23、。结语太极拳与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在审美特征上存在诸多相同之处,如刚柔并济、虚实相生、节奏和谐、意境高远等,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精华。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太极拳与书法在审美理念、技法运用、形态呈现等多个层面上的相通之处,从而认识到两者在审美内涵上存在着内在的渊源和联系。对两者审美特征相通性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太极拳与书法艺术内涵的理解,还有助于两者在艺术实践中相互借鉴与促进,实现共同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未来亦可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太极拳与书法在其他方面的内在联系,以求两者的相互熏陶和创新发展。参考文献1 邬浙雷.书

24、法篆刻太极拳 J.现代商业银行,2023,(08):102-105.2 赵思磊.武术与书法漫谈论不同拳种和不同书体的相通性 J.武术研究,2022,7(03):34-38.3 赵爽.论太极拳与书法艺术的相通性 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6):45-46.4 西门杏庵.把太极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谈谈太极拳的文化与哲学(上)J.南腔北调,2021,(03):2-14.5 王雪峰.太极拳与书法的艺术特征之研究 D.北京体育大学,2020.6 潘忠.对太极拳美学因素和审美特征的几点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10):111-112.作者简介:李明国(1988.6),男,汉族,山东聊城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学位,专业:美术领域艺术,研究方向:书法创作研究项目名称:2023 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太极拳与书法审美特征的相通性研究”的成果之一,类别:人文社科类,项目编号:2023KY09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