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章 四边形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面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2.如图所示,在□ 中, , , 的垂直平分线交 于点 ,则△ 的周长是( ) A.6 B.8 C.9 D.10 3.如图所示,在矩形 中, 分别为边 的中点.若 ,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3 B.4 C.6 D.8 4.如图为菱形 与△ 重叠的情形,其中 在 上.若 , , ,则 ( ) A.8 B.9 C.11 D.12 5. (2015•江苏连云港中考)已知四边形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当AD=BC,AB∥DC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当AD=BC,AB=DC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C.当AC=BD,AC平分BD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 D.当AC=BD,AC⊥BD时,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6. (2015•湖北孝感中考)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等于60°,则这个正多边形是( ) A.正五边形 B.正六边形 C.正七边形 D.正八边形 7.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 cm,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 A.4 B.2 C. D. 8.(2015•贵州安顺中考)如图,点O是矩形ABCD的中心,E是AB上的点,折叠后,点B恰好与点O重合,若BC=3,则折痕CE的长为( ) A.2 B. C. D.6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如图,在□ABCD中,已知∠ , , ,那么 _____ , ______ . 10.如图,在□ 中, 分别为边 的中点,则图中共有 个平行四边形.
11. (2015•湖北襄阳中考)在��ABCD中,AD=BD,BE是AD边上的高,∠EBD=20°,则 ∠A的度数为_________. 12.如图,在△ 中,点 分别是 的中点, ,则 ∠C的度数为________. 13.(2015•上海中考)已知E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点,AE=AD,过点E作AC的垂线,交边CD于点F,那么∠FAD=________. 14.若凸 边形的内角和为 ,则从一个顶点出发引出的对角线条数是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 与 相交于点O,且 ,则BD的长为_____cm,BC的长为_____cm. 16.如图所示,在菱形 中,对角线 相交于点 ,点 是 的中点,已知 , ,则 ______ .
三、解答题(共52分) 17.(6分)已知□ 的周长为40 cm, ,求 和 的长. 18.(6分)已知,在□ 中,∠ 的平分线分 成 和 两条线段,求□ 的周长. 19.(6分)如图所示,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求 , 及 的长. 20.(6分)如图所示,在矩形 中, 相交于点 , 平分 交 于点 .若 ,求∠ 的度数. 21.(6分)如图所示, 点是正方形 中 边上任意一点, 于 点并交 边于 点,以点 为中心,把△ 顺时针旋转 得到△ .试说明: 平分∠ . 22.(6分) 如图,在Rt△ 中,∠C=90°,∠B=60°, ,E,F分别为边AC,AB的中点. (1)求∠A的度数; (2)求 的长. 23.(8分)已知:如图,四边形 是菱形,过 的中点 作 的垂线 ,交 于点 , 交 的延长线于点 . (1)求证: . (2)若 ,求菱形 的周长. 24.(8分)如图,M是△ABC的边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于点N,延长BN交AC于点D,已知AB=10,BC=15,MN=3. (1)求证:BN=DN; (2)求△ABC的周长.
第2章 四边形检测题参考答案 1.C 解析:选项A、B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选项C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选项D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2.B 解析:在平行四边形 中, 因为 的垂直平分线交 于点 ,所以 所以△ 的周长为 3.B 解析:因为矩形ABCD的面积为 ,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故选B. 4.D 解析:连接 ,设 交 于 点. 因为四边形 为菱形, 所以 ,且 . 在△ 中,因为 , 所以. 在△ 中,因为 , 所以 . 又 ,所以 . 故选D. 5.B 解析: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等腰梯形,故A项错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B项正确;对角线相等且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故C项错误;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故D项错误. 6.B 解析:设正多边形为n边形,因为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所以n= . 7.B 解析:如图所示,在正方形 中, , 则 , 即 ,所以 ,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为2 ,故选B. 8.A 解析:根据图形折叠的性质可得:∠BCE=∠ACE= ∠ACB, ∠B=∠COE=90°,BC=CO= AC,所以∠BAC=30°, 所以∠BCE=∠ACE= ∠ACB=30°.因为BC=3,所以CE=2 . 9. 12 解析:因为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 . 又因为∠ ,所以,所以 . 10.4 解析:因为在□ABCD中,E、F分别为边AB、DC的中点,所以 . 又AB∥CD,所以四边形AEFD,CFEB,DFBE都是平行四边形,再加上□ABCD本身,共有4个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4. 11.55°或35° 解析: 当高BE的垂足在AD上时,如图(1),
第11题答图(1) ∠ADB=90°-20°=70°.由AD=BD得到∠A=∠DBA= =55°. 当垂足E在AD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 第11题答图(2) ∠BDE=90°-20°=70°,则∠ADB=110°, 由AD=BD得到∠A=∠ABD= =35°. 所以 .
12. 解析:由题意,得 , ∵ 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DE是△ABC的中位线, ∴ ∥ ,∴ . 13. 22.5° 解析: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可知∠BAD=∠D=90°, ∠CAD= ∠BAD=45°. 由FE⊥AC,可知∠AEF=90°. 在Rt△AEF与Rt△ADF中,AE=AD,AF=AF, ∴ Rt△AEF≌Rt△ADF(HL), ∴ ∠FAD=∠FAE= ∠CAD= ×45°=22.5°. 14.6 解析:由题意,得 解得 这个多边形为九边形,所以从九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条数为 15.4 解析:因为 cm,所以 cm.又因为 ,所以 cm. ,所以 cm. 16. 解析:∵ 四边形 是菱形,∴ , . 又∵ , ∴ , . 在Rt△ 中,由勾股定理,得 . ∵ 点 是 的中点,∴ 是△ 的中位线,∴ . 17.解:因为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 . 设 cm, cm, 又因为平行四边形 的周长为40 cm, 所以 ,解得 , 所以 , . 18.解:设∠ 的平分线交 于 点,如图所示. 因为 ∥ ,所以∠ ∠ . 又∠ ∠ ,所以∠ ∠ , 所以 . . ①当 时, , □ 的周长为 ; ②当 时 , □ 的周长为 . 所以□ 的周长为 或 . 19.解: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 , . 因为 ,所以 , 所以 . 所以 的长分别为 20.解:因为 平分 ,所以 . 又知 ,所以 因为 ,所以△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 因为 , 所以△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 所以 , , ,此时 . 21.解:因为△ 顺时针旋转 得到△ , 所以△ ≌△ ,所以 . 因为 ,所以 . 因为 所以 所以 . 所以 ,即 平分∠ . 22.解:(1)∵ 在Rt△ABC中,∠C=90°,∠B=60°, ∴∠A=90° ∠B=30°,即∠A的度数是30°. (2)由(1)知,∠A=30°. 在Rt△ABC中,∠C=90°,∠A=30°,AB=8 cm, ∴ . 又E,F分别为边AC,AB的中点, ∴ EF是△ABC的中位线, ∴ 23.(1)证明:因为四边形 是菱形,所以 . 又因为 ,所以 是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 . 因为 ,所以 .(2)解:因为 ∥ ,所以 . 因为 所以 . 又因为 ,所以 , 所以△ 是等腰三角形, 所以 .所以 . 所以菱形 的周长是 . 24.(1)证明:在△ABN和△ADN中, ∵ ∠1=∠2 ,AN=AN ,∠ANB=∠AND, ∴ △ABN≌△ADN,∴ BN= DN. (2)解:∵ △ABN≌△ADN,∴ AD=AB=10,DN=NB. 又∵点M是BC的中点,∴ MN是△BDC的中位线, ∴ CD=2MN=6,故△ABC的周长=AB+BC+CD+AD=10+15+6+10=41.
20 × 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