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归总问题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009790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归总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归总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即先求什么)。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学会利用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二、目标解析 例9沿用了例8的情境,编排的思路与例8大体相同。不同的是,画图的方法由示意图改为更为抽象的线段图,为今后借助线段图分析更复杂的数量关系打下基础。总价相等这一数量关系用形象示意图(离散的图形)无法呈现,而且当数据很大时画起来也很麻烦。线段图通过用上下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并平均每分成相应的分数,既能很好地表明总量一定的数量关系,还能体现每一步中单价与数量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解决含有“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四、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自主提问。 出示: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 (1)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2)根据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2.揭示课题。 出示: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师:这个问题跟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归总”问题是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通过解答复习的内容,将两步解决的一个问题化为两问的问题,逐个解决,降低了难度,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顺利过渡。 (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 1.阅读和理解。 (1)出示例9的完整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2)交流。 ①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②你能用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预设一:画形象示意图表示题意。 预设二: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③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和交流。 第一幅图不能表示清楚题意,看不出买6元一个的碗和买9元一个的碗用的是同样多的钱。 第二幅图画的线段总长度是一样的,表示买6元一个的碗和9元一个的碗用的是同样多的钱。36元里面有几个9元,就能买几个碗。 ④学生修改或完善自己画的示意图。 2.分析与解答。 (1)借助线段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分析:从第一条线段图知道每个碗6元(单价),正好可以买6个(数量),可以求出妈妈一共有多少钱(总价)。知道了总价,就可以求出用这笔钱买9元一个的碗买几个。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预设一:6×6=36(元) 36÷9=4(个) 预设二:6×6÷9 =36÷9 =4(个) (3)说说自己有没有其他的思考方法? 从问题进行分析,要求出“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必须先求出“这些钱”是多少,而题目中没有直接给总价,所以同样要先求出妈妈有多少钱。 2.回顾与反思。 (1)说说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4个9元的碗总价是36元,6个6元的碗总价也是36元。所以解答正确。 (2)回顾解答的过程。 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抓住了解题的关键――无论碗的个数和单价怎么变,钱的总数都是不变的,都必须先算出买碗的钱的总数,再根据要求进行后面的计算。 (3)汇报交流后,让学生书写答案,完善解题步骤。 【设计意图】学生将发现的信息记录下来,由于上节课刚刚学过用画示意图的方式记录,肯定有学生会继续使用这种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发现画示意图的方法不能体现总价相同的信息,从而优化出画线段图的方法更能清楚地表达,然后再修改完善,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解决问题,提倡列综合算式,但对于能力较弱的同学也可以分步列式,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询问有没有其他思考方法,尽量呈现学生思考的过程,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思想。回顾与反思环节重视学习方法的分析与总结,让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三)巩固练习,发展提高 1.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订正。 (2)对比质疑,归纳概括。 提问:比较(1)、(2)两小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明确:题目中的前两个数学信息是相同的,给出了每天读的页数和天数,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总页数,而且总页数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是:第三个信息和问题不同,正好互相交换了一下;从解读思路上看,第二步分别是:总页数÷每天读的页数=天数;总页数÷天数=每天读的页数。 2.练习十五第12题。 (1)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订正。 (2)让学生根据“每组6人,分成6组。”自己增加条件,编出一道需要用乘除两步解决的问题。 预设一:每组4人,可以分几组? 预设二:每组2人,可以分几组? 预设三:分成9组,每组几人? 预设四:分成4组,每组几人? 预设五:分成2组,每组几人? (3)对比、概括。 发现:每组的人数越少,分成的组数越多。(体会组数与每组人数这两个量之间的反比例关系。) 3.练习十五第13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汇报交流。 预设一:每条边用1根小棒,一个正方形用4根。3×8÷4=6 预设二:每条边用2根小棒,一个正方形用8根。3×8÷8=3 预设三:每条边用3根小棒,一个正方形用12根。3×8÷12=2 预设四:每条边用4根小棒,一个正方形用16根。3×8÷16=1 (3)对比、概括。 发现:每个正方形用的小棒数越多,能摆出的正方形就越少。(体会两个量之间的反比例关系。) 【设计意图】第(一)题提供了与例题具有相同数学模型的题目:第一步都是用乘法算出总价,通过对比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建立“归总”问题的模型,更好地掌握解决方法。第(二)题通过学生自己增加条件,编出问题再来解决问题,继续巩固“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同时体现题目的开放性,也更直观地呈现了组数与每组人数的反比例关系。第(三)题通过呈现不同的摆放情况,结果是不相同的,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继续体会反比例关系。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0 × 2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