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992314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14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指导李春山第1页一、研究性学习涵义(一)定义广义:学生探究问题学习狭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处理问题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型课程):每七天三课时,三年共288课时,全员参加,评价考评,作为必修课,是国家意志,必须开设。第2页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小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设置研究性学习目标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接收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2、力。第3页(二)对研究性学习解释1、研究性学习首先在于“研究”,在研究基本过程、方式和基本方法上与科学研究类同。在当代汉语词典中,“研究”一词 有两个涵义,其一是探求事物真相、性质、规律等;其二是考虑或商讨(意见、问题)。这说明,研究离不开问题,研究就是探求、考虑、商讨问题答案。第4页科学研究是系统地搜集和评价信息探索过程,目标在于认识我们所要研究问题本质及其规律,从而得到处理问题答案。科学研究是人们有意识、有目标、有计划主动探讨自然界客观规律性一个特殊认识与实践活动。科学研究要经过各种科学方法,遵照科学地认识过程,依据对搜集来丰富事实材料分析,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运动改变规律。第5页(1 1

3、)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有未知问题,然后对这个未知问)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有未知问题,然后对这个未知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答案,这个答案即为研究结论。科学研究题进行研究,得出答案,这个答案即为研究结论。科学研究实质就是对未知问题提出解答。实质就是对未知问题提出解答。未知问题未知问题解答解答 有待于处理问题有待于处理问题 有待于验证问题有待于验证问题 有待于回答问题有待于回答问题 例:高中数学在物了解题中应用研究例:高中数学在物了解题中应用研究 利用案例式方法提升党员先进意识利用案例式方法提升党员先进意识 研究研究 北京北京“xx“xx桥桥”交通情况调查研究交通情况调查研究 研究课题就是有待于处理、验证、

4、回答问题。研究课题就是有待于处理、验证、回答问题。解答就是研究结果。解答就是研究结果。第6页 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同理: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同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研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研究 中学数学两种教学方法比较研究中学数学两种教学方法比较研究 玉渊潭中学学生学习方法调查研究玉渊潭中学学生学习方法调查研究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处理问题过程就是研究过程。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处理问题过程就是研究过程。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处理问题过程就是研究过程。题、思索问题、处理问题过程就是研究过程。研究

5、型教师,即是具备研究问题素养和能力教师。研究型教师,即是具备研究问题素养和能力教师。教师(学生)创新精神详细表达就是要含有问题意教师(学生)创新精神详细表达就是要含有问题意识,善于提出问题,再把问题表述为研究课题。识,善于提出问题,再把问题表述为研究课题。第7页问是学一个,也是研究,学习在古代称为“问学”,学习和研究取得知识成为“学问”。教育真正目标就是让人不停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在英文中,study意思即是学习也是研究,学习和研究有着亲密关系。第8页学生研究性学习,需要具备研究素质教师。假如说,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学产生了经验型教师,要适应研究性学习就需要研究型教师,即具备研究问题素养和能力教师

6、。第9页(2)进行科学研究要搜集与研究问题相关丰富和真实材料,然后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从中得出研究结论。要“系统地”搜集和评价信息,不能只凭个别、偶然材料得出结论,因为任何一个观点,哪怕是最荒谬观点,都能找到印证材料。第10页(3)要有意识、有目标、有计划“有意识”就是要主动地找问题作研究,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做研究。“有目标”就是在研究前要有明确研究目标。研究目标不是研究意义,是研究目标。“有计划”是指研究前要制订详细、可行、可操作设计方案,把研究思绪用书面形式完整表述出来。第11页(4)科学研究既要有实践,又要有认识。不能闭门造车、凭空臆造、坐而论道。要用理论指导。要有创造性,发觉新问题、提

7、出新观点、提供新材料、发觉新方法、形成新理论。第12页科学研究基本步骤是:确定研究课题、查阅文件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搜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论文。科学研究不是只写篇文章。论文是研究结果表现形式。科研不能是“秀才笔下之花”,而应是“处理问题之林”。研究性学习也应如此。第13页2、研究性学习不一样于科学家研究,他基本性质还是学习,是学习发觉问题,学习做研究,学习自己搜集信息获取知识。研究性学习是研究型学习,而不是真正纯粹研究,是一个“准研究”。从设置目标上看,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去完成科学家事情,而只是学到一个新学习方式,学会怎样作研究。从结果上看,研究性学习不是追求研究创新性,而主要是让

8、学生有体验,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第14页两种学习方式比较:新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特点是主动、探究、合作;程序是问题、探究、处理;时空是开放;加之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传统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特点是被动、接收、个人;程序是听讲、复习、作业、考试;时空是课堂中;价值是让学生学习系统知识和提升学科能力。第15页二、研究性学习应到达目标(一)取得亲身参加研究探索体验1、辛劳和苦中有乐体验以及珍惜体验2、好问习惯3、查资料体验4、做调查体验(二)培养发觉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三)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能力(四)学会分享与合作(五)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六)培养对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第16页三、

9、研究性学习特点(一)开放性(二)研究性(三)实践性第17页四、怎样实施和组织研究性学习(一)研究内容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课题研究以认识和处理某一问题为主要目标,包含调查研究、试验研究、文件研究等。项目设计以处理一个比较复杂操作问题为主要目标,普通包含社会性活动设计和科技类项目标设计。前者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策划,后者如某一设备、设施制作、建设或改造设计等。第18页可研究三个方面问题:自然探究领域、社会探究领域、自我领域。自然研究领域:粮食资源、人口与生存、水资源、土地使用、能源短缺、有害物质、植物、动物、人类健康与疾病。社会探究领域: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危机。自我领域

10、:学生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习生活等方面。第19页课题举例:学生学习习惯调查、学生理想调查、学生消费观念与行动调查、学生知识面和作业量调查、学生食堂配餐及营养问题调查、区域绿化情况调查、区域电脑普及应用调查、区域下岗职员情况调查、区域人民消费水平调查、区域环境污染调查、学生与家长关系调查、复课生压力动力及内在潜力调查、中学生“骑车族”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调查、影响中学生听课效率原因调查、xx桥交通情况调查、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第20页学生衣饰与审美研究、学生追星现象研究、学生心目中教师、学生心目中家长、学生休闲生活、外来漫画对青少年影响、对西城区中学生校服满意程度调查及校服设计学校车棚建设构想、自

11、动楼房遮阳伞研制、提议查找地图器研究、简易水冷系统、简易气焊枪、节水马桶设计第21页中国戏剧矛盾冲突初探、红楼梦中诗词联语、物理知识在体育运动中利用、当代物理学在化学学习中渗透和拓展、中学生留洋思索、对自行车中力学现象初探、美在数学中表达、酸雨对种子发芽影响证卷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北京市自来水管到老化对水质影响、宠物与人类关系、北京茶文化、家庭投资与理财第22页(二)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第23页(三)研究阶段1、问题情境阶段:确定需要研究问题2、实践体验阶段:搜集分析信息资料、调查研究、初步交流3、表示交流阶段: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材料进行交

12、流第24页进行思想动员、介绍科研方法、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实施研究、组织关键阶段交流活动、分析研讨、制成成品或撰写论文与研究汇报。第25页五、怎样表达教师指导作用将学生作为主体,及时了解学生困难和需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发展,适时勉励和指导,切忌将学生研究引向已经有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绪、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经过各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相关方面关心、了解和参加。指导学生写研究日志,及时记载研究情况。教师经过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导能够促进自己教育科研。第26页六、对研究性学习评价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

13、动手实践。强调评价激励性。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丰富性与灵活性(参加态度、所取得体验情况、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情况、学习结果)、评价伎俩方法多样性。第27页七、一些思索(一)学习内容综合性课题与分科性课题;实践性课题与思辨性课题;社会现实性课题与学术前瞻性课题;有结论课题与暂时无结论课题。详细内容(题目)应符合可研究性和开放性。(二)组织实施1、可考虑建立高中三年纵向结构构思,可有各种:(1)按课题进程设计系列,第一年重视对生活和社会问题观察,学习选题立项,第二年围绕课题进行研究学习,掌握方法,第三年引导学生按个人发展方向进行综合研究。第28页(2)按课题内容设计系列,第一年重视自然领域主题,第二年重视社会领域主题,第三年进行综合问题研究和学习。(3)按学生发展需求设计或按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设计,每年都列出较多主题或课题让学生选择,未必形成系列。2、时空安排:课内时间用于选题等方法指导和阶段结果经验交流,课外时间用于课题研究详细实施。3、学习组织:兴趣相近、专长互补合作、规模适中、组织协调、人员流动第29页谢谢!第3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