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零件的轻量化设计与快速成型探究_陈福德.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821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零件的轻量化设计与快速成型探究_陈福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零件的轻量化设计与快速成型探究_陈福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零件的轻量化设计与快速成型探究_陈福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6 月 10 日第 7 卷 第 11 期现代信息科技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Jun.2023 Vol.7 No.111641642023.062023.06收稿日期:2022-12-29基金项目:山东华宇工学院课堂教学改革试点课程(2021KG-07)零件的轻量化设计与快速成型探究陈福德(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 德州 253034)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产品的精细化设计和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产品设计时,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对其进行轻量化设计和快速成型成为发展的趋势。文章以四旋翼无人机机身部件为例,利用 Altair Inspire 软件和

2、 FDM 3D 打印技术对产品进行强度校核和快速打印成型,主要从强度分析、子模型创建、打印方向确定、分层打印参数设置等方面进行探究,寻求最优参数,为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关键词:3D 打印;强度校核;打印方向;参数设置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3)11-0164-04Exploration on Light-Weight Design and Rapid Printing Forming of PartsCHEN Fude(Shandong Huay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ezhou 253034,Ch

3、ina)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eopl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fin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of products.At the time of product design,it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to us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r light-weight design and rapid printing form

4、ing.Taking the four rotor UAV fuselage components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uses Altair Inspire software and FDM 3D printing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the strength check and rapid print forming of the product,explores mainly from the strength analysis,sub model creation,printing direction determination

5、,layered printing parameter setting and other aspects,and seeks the optimal parameters,so as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product.Keywords:3D printing;strength check;print direction;parameter setting0 引 言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的小型飞机,主要应用于军用和民用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活需求的大大提升,拓展了无人机的

6、应用,使其逐渐趋于轻量化和小型化发展。在产品设计时,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及手段,对其进行轻量化设计和快速成型,从而更加快捷地检验和修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达到高效生产目的。本文以四旋翼无人机机身部件为例,利用 Altair Inspire 软件和 FDM 3D 打印技术对产品进行强度校核和快速打印成型,探究其产品的前处理、加工成型及后处理工艺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寻求最佳参数,为产品的设计制造提供重要依据1,2。1 前处理1.1 约束条件及强度分析设定模型分析材料为 Plastic(ABS)(杨氏模量 2 000 MPa、泊松比 0.35、密度 1 06

7、0 kg/m3、屈服应力 45 MPa)。根据要求添加外部载荷条件(约束和力),在四个圆柱位置DOI:10.19850/ki.2096-4706.2023.11.037的施加大小为 20 N 的力,其方向为 Z 轴正方向;无人机携带了摄像头等有质量的物体,在实际分析无人机结构时,利用“质量点”功能,将摄像头等物理的质量施加给无人机机身底面中心位置的下方一点 A(0,0,-15),通过柔性连接器连接底面表面圆,并在 A 点施加质量为 0.1 kg 的“质量点”,施加大小为 60 N 的力,方向为 Z 轴负方向3,4。利用 Altair Inspire 软件,从选定分析的运行加载得出相应结果,为了

8、更好观察应力大小及分布,将米塞斯等效应力颜色由发散(红-蓝)改为多彩模式,进而看到最值区间各应力颜色状态及分布情况。模型受力轴侧方向视图如图 1 所示,根据应力分析结果,模型整体分红色,绿色,蓝色 3 个区域;红色区域承受载荷最大,绿色次之,蓝色最小。最大米塞斯等效应力:3.081e+00 MPa最小米塞斯等效应力:1.488e-02 MPaFFFFF图 1 强度分析结果1651652023.062023.06第 11期根据图 1 分析结果可知,模型上下面的中间部分显示为红色和绿色较多,说明这些区域承受载荷比较大,模型承受应力较为集中的区域如图 2 所示。最大米塞斯等效应力:3.081e+00

9、 MPaFFFFF图 2 应力集中区域1.2 创建子模型根据图 1 模型承受应力较为集中的区域,进行子模型创建。通过分析需创建 3 个子模型,分别为顶部区域子模型、底部区域子模型、方槽底部区域子模型。利用 UG12.0 建模软件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分别创建单独子模型,并将顶部、底区及方槽底部区域子模型利用软件导出为打印的 STL 格式文件。1.3 模型切片利用 NX12.0 软件导入模型 UAV.step,导出 3D 打印STL 格式文件,结合对其进行的强度分析结果,使用 UP Studio 3.2.6 软件,完成模型切片参数设置。对软件进行偏好设置,语言选择简体中文,选择高级界面设置。快捷菜单

10、栏设置,设备型号为 UP300,喷嘴直径为 0.4 mm,材料类型为 ABS,模型分层 0.25 mm,工艺参数设置选择专家模式。1.3.1 载入模型选择文件夹中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导入,对子模型进行布局填充。导入主模型时,一定要注意取消模型自动摆放。然后分别导入 3 个子模型(子模型置于主模型内部),对子模型布局进行填充。选择 File 自定义,infill 100%填充。注意取消模型自动摆放。将顶部区域创建的子模型导入主模型,选择 File 自定义,infill 100%填充。将底部区域创建的子模型导入主模型,选择 File 自定义,infill 100%填充。将方槽底部区域创建的子模型导入

11、主模型,选择 File 自定义,infill 100%填充,如图 3 所示。图 3 载入模型1.3.2 确定打印方向针对四旋翼无人机机身部件的结构特点,打印方向可以有三种方案。方案一:如图 4 所示,打印时无须添加支撑。按照方案一,利用 UP Studio 3.2.6 软件,设置合适的打印参数(注意:除支撑的设置外,三种打印方案其他所有的打印参数设置完全相同,下同),对模型进行切片分层生成加工路径,显示打印时间为 6 小时 23 分钟,使用耗材 57.2 g。图 4 方案(一)方案二:将图 4 中模型倒置放置,如图 5 所示。由于模型 4 个圆筒和中间的方槽内部为空心,打印时必须添加支撑,才能

12、保证顶面的打印质量。按照方案二,利用 UP Studio 3.2.6软件,设置合适的打印参数,对模型进行切片分层生成加工路径,显示打印时间为 7 小时 49 分钟,使用耗材 62.2 g。图 5 方案(二)方案三:如图 6 所示,由于模型 4 个圆筒和中间的方槽内部为空心,打印时必须添加支撑,才能保证顶面的打印质量。按照此方向放置时,中间连接肋板为斜面,且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较大,打印时必须添加支撑,才能保证倾斜部分结构的打印质量。按照方案三,利用 UP Studio 3.2.6 软件,设置合适的打印参数,对模型进行切片分层生成加工路径,显示打印时间为 12 小时 24 分钟,使用耗材 93.

13、8 g。图 6 方案(三)陈福德:零件的轻量化设计与快速成型探究1661662023.062023.06第 11期现代信息科技综上所述,方案一打印时间为 6 小时 23 分钟,使用耗材 57.2 g;方案二打印时间为 7 小时 49 分钟,使用耗材62.2 g;方案三打印时间为12小时24分钟,使用耗材93.8 g。采用方案一作为打印方向时,打印时间最短,使用耗材最少,且打印时模型稳定性最好,为最佳方案,因此选择方案一作为打印方向。1.3.3 分层参数设置分层质量参数主要有层厚、最大层厚和调整比例 3 个部分。调整比例为设置模型某段高度内用最大层厚,其他高度用一般层厚。层厚数值设置为 0.1

14、mm 至 0.4 mm,最大不能超过打印喷头的孔径(本文中所用打印机喷头孔径为0.4 mm)。打印时根据模型不同部分的结构特点,分别设置不同层厚,既可以提高打印质量,又可以减少打印时间,节省材料。因此采用动态层厚(自适应分层),自动分区,层厚设置为 0.15 mm,最大层厚为 0.3 mm,调整比例为 3,顶部层片及底部层片均为 4。1.3.4 路径参数设置轮廓为外轮廓数,轮廓数大时,模型强度高。由于模型的中间连接板的厚度为 4 mm,当轮廓为 1 时,壁厚太薄,强度较低,当轮廓为 3 时,打印时基本为实心结构,增加了打印时间。因此,为了提高模型强度,减少打印时间,采用多轮廓,轮廓为 2。填充

15、密度为内部填充密度,其值为 0%100%。当填充密度为 100%时,模型内部为实心;当填充密度为 0 时,模型内部为空心。为了保证模型打印时既要满足强度要求,又能节省材料,从而提高打印效率。因此设置填充密度为25%,支撑密度为 20%。顶部/底部填充,内部填充,支撑填充都有 3 种填充方式,分别为 line、zigzag 和 offset。直线填充速度较快,而ZigZag 填充产生的收缩应力较小。因此顶部/底部填充采用ZigZag,内部填充采用 ZigZag,支撑填充采用 ZigZag5。填充轮廓主要有none(无轮廓);always(一直有轮廓);alternate(奇数层有轮廓)。设置填充

16、轮廓为 alternate,交替打印填充方式会增加填充物与周边之间的接触表面积,从而增加黏结强度。填充角度为 45,角度增长为每层填充角度递增,角度增加 90;特殊参数设置:填充模式为 Fill,轮廓+填充+顶部/底部;公差设置为 0.1 mm。1.3.5 打印参数设置及模型切片打印速度为 Normal 模式,轮廓速度为 30 mm/s,填充轮廓为 40 mm/s,顶部为 40 mm/s,底部为 40 mm/s,内部填充为 40 mm/s,密集支撑为 40 mm/s,支撑填充为 40 mm/s,抖动为 24 mm/s,抖动长度为 3 mm,底座基底为 15 mm/s,底座为 37.5 mm/s

17、,跳转为 150 mm/s。按照上述参数设置后,对模型进行切片,生成加工路径,将三维数据模型切片分层成.tsk 格式文件,预览分层结果,并保存。注意,用户此时仍可以对.tsk 模型数据文件做修改,但需另行存储。2 打印成型过程2.1 打印前准备本次打印使用北京太尔时代的 UP300 打印机。启动并连接打印机,安装耗材,初始化打印机,准备模型打印。运行 UP Studio 3.2.6 软件启动打印机管理,并连接打印机。XY 轴控制,在打印平台图中,点击正方形以将喷头移动到平台上相应的 XY 位置。Z 轴控制,设置界面中横线表示打印平台的当前 Z 轴位置,通过控制上下指示键使打印平台沿Z 轴移动,

18、调整其高度。设置喷头加载材料类型为 ABS,喷头的当前喷嘴直径 0.4 mm。打印机初始化后,进行打印平台的预热;点击喷嘴对高,设置喷嘴高度值;进行水平校准;最后加载.tsk 文件进行打印。2.2 打 印打印平台预热后,喷头开始升温至 230 后,打印机开始工作。首先打印基底,然后开始打印模型实体机支撑,打印时采用逐层增加材料的方式,有规则地进行材料填充,直至打印完成。打印过程中,能够清楚地看到每层打印情况。在打印平台上打印基底,可以增加模型与底面的接触面积,同时可以补偿打印机平台和基底的间隙,增加模型底层的平整度,提高打印质量。打印机通过材料逐层累加的方式,由下往上逐层打印模型,打印机经过

19、7 小时 3 分钟打印,最终完成模型成型,如图 7 所示。图 7 打印过程3 后处理模型打印完成后,使用铲刀等工具将打印好的模型从打印平台上取下,由于模型底面和打印机平台黏结得较为牢固,使用刮刀时需要注意,防止破坏打印好的模型,注意操作安全,以免使操作人员受伤。将打印好的模型去除打印基底和打印支撑,并对模型进行打磨、抛光等后处理,提高模型的表面质量,得到最终打印模型,如图 8 所示。图 8 最终模型(下转171页)1711712023.062023.06第 11期我们从人工捆扎到机械捆扎,再到自动化捆扎,逐步实现了单人操作机械装置、一人操作多台自动化设备的技术升级。但自动化技术的实现并不是一蹴

20、而就的,每一步的研究相互铺垫,相辅相成。自动化技术研发首先要允许有一定的容错性,寄希望于所研究的技术近乎完美,而后才考虑落地实施,特别像我们传统制造业的制造工艺升级,行业都是从零开始,这可能需要多耗费 5 年、10 年才能实现如今的技术升级,而且难度大大增加,事倍功半。研究中,我们首先做到用简单机械装置替代人工,落地实施,再研究以一种自动化捆扎系统替代机械化装置,再落地应用,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后续计划用 3 年、5 年时间开展上下工序的自动化技术研究,最终才能在生产中逐步搭建互联互通的系统。研究得出,自动化技术研究取得成效后应该做到应用尽用,这样才能使研究团队快速获得使用过程大数据,进

21、而不断地优化升级,逐次研发二代、三代、四代。从零件到机构,从单机运动到多机联动,让信息技术在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使用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这才能让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的研究之路走得更稳,更切合实际,最终为企业带来丰厚效益5。4 结 论通过研究和应用自动化捆扎技术,操作人员可以同时操图 11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示意图作多台设备,进一步实现了降本增效,不仅可以缓解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过度依赖人工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也有所降低,缩短了培训周期。自动化捆扎技术的研发可为后续信息技术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将来与上下道工序自动化系统联动,逐步实现工艺升级。研究中还

22、提出了信息管理系统与自动化捆扎技术相融合的思路和建议,为信息技术在自动化捆扎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参考文献:1 刘德森,殷宗敏,祝颂来,等.纤维光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 任晓娇,潘得文,钟九金.一种用于光纤面板排列毛坯固定捆绑的夹具:CN212474065U P.2021-02-05.3 要义勇.机械自动化器件及其应用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4 徐淼.电子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运用研究 J.山东工业技术,2019,290(12):171.5 王硕,赵贞丽.电气自动化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EB/OL.2022-12-03.https:/ 结 论利用 Altair

23、Inspire 软件对模型进行强度分析,得到应力较为集中区域,并对其创建 3 个子模型。导入模型时,在主模型中分别导入子模型,并进行布局填充。根据模型的结构特点,确定最佳的打印方向,设置分层打印参数,对模型切片分层生成加工路径。打印时,需要对 XY 轴控制,将喷头移动到平台上相应位置,然后对 Z 轴控制。设置喷头参数,打印机初始化后,进行打印平台的预热,设置喷嘴高度,进行水平校准。利用轻量化设计软件和 FDM 3D 打印技术对产品进行优化和加工成型,能够快速地检验和修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参考文献:1 张凯,陈韬,伍丽娜.重型自卸车底板结构

24、分析与轻量化 J.汽车实用技术,2020,45(23):89-91.2 陈福德,孟凡召.基于山地自行车支架的拓扑优化设计与3D 打印 J.汽车实用技术,2021,46(19):48-50.3 黄林琪,陈显扬,陈韵律,等.基于 3D 打印的机械零件轻量化设计与制造 J.机电工程技术,2021,50(8):96-100.4 唐锋,熊建武,胡智清,等.摩托车金属连接件 ABS 轻量化设计与 FDM 增材制造 J.工程塑料应用,2022,50(3):86-90+112.5 童和平,李达人,丘永亮.基于熔融沉积成型 3D 打印模型表面质量的研究 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12-114.作者简介:陈福德(1985),男,汉族,山东日照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3D 打印与逆向工程。(上接166页)任晓娇,等:信息技术在特种光纤与元器件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