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滨水景观毕业设计实习报告.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864487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水景观毕业设计实习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滨水景观毕业设计实习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滨水景观毕业设计实习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滨水景观毕业设计实习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滨水景观毕业设计实习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筑大学2014届景观学专业毕业设计成果-1专 业 景观学 班 级 10景观学1班 学生姓名 学 号 10202050122 课 题陕西西安泾河新城中央商务核心区“龙湖公园”滨水景观规划 指导教师 建筑与规划学院 景观学系2014 年 4 月 3日目 录一、 实习任务书1二、 实习报告2 三、翻译文献原文7 四、翻译14毕业实习任务书(2014届景观学专业)一、 目的与要求:毕业实习是结合生产或设计中的具体课题,进行现场调研,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培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眼界,了解本专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广泛收集材料,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毕业实习重点是针对毕

2、业设计选题进行调研,在邀请省内专家作专题讲座的同时,赴省内外考察、学习,重点了解毕业设计选题在国内外已达到的状况和发展趋向。毕业实习开始前,每名学生在熟悉和了解毕业设计选题的基础上,制订调研计划和提纲。二、 实习内容与地点1、根据毕业设计选题情况,结合设计工程的分析与研究,有针对性的对项目现场进行踏勘、基础资料收集和现状调研;根据毕业设计课题的要求对合肥周边地区的相似案例进行观察、访谈、分析、总结;利用各种途径收集相关参考资料,最终完成实习报告。2、实习地点和建议选线:1)毕业设计项目所在地进行现场踏勘、基础资料收集等。2)合肥周边地区的相似案例的调研与分析;3)根据课题需要,分别选择:杭州、

3、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及郊区的相似项目区进行考察、学习。三、实习安排1、毕业实习由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统一安排组织进行。 2、时间安排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穿插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毕业实习共计四周时间,第一周:制订调研计划、题纲;第二、三周:外出实习调研;第四周:完成实习报告。四、实习成果1、提交一份图文并茂,不少于4000字的实习报告,报告书写规格:A4(打印装订);2、两张A1图纸(含实习案例分析,方案初步构思等);3、提交成果的时间:第七周周二下午。 指导教师: 2014年1月26日滨水景观实习报告摘要:以本次毕业设计课题西安龙湖公园为目标,通过滨水资料的前期搜集以及相似的滨水公园合肥翡

4、翠湖、慈溪市三灶江中心商务公园、南京玄武湖的调研来分析,针对滨水景观在城市区域自然环境特色中的体现,论述了滨水区的概念,阐明了滨水公共空间在滨水区开发中的重要地位,最终提出龙湖公园的规划设计思路。关键词:城市滨水区 ,案例分析、设计构思一,前期资料搜集图1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如图1.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营造滨水城市景观,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使自然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环境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城市公共空间

5、是指面向公众开放使用并进行各种活动的空间。其中水系等自然环境及相关的人工环境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类型之一。因此,滨水区与城市公共空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有两个关键词:水与城市公共空间。滨水公共空间是指位于滨水区,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担负着城市与滨水相关的复杂社会活动及功能,是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项目概括图2图3陕西西安泾河新城中央商务核心区“龙湖公园”位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规划区位于泾河新城中心,地区占地约280公顷,公园用地约28公顷。基地周边多为当地村民民居,基地外围右侧已建包茂高速,基地内部道路多为村庄道路,等级低,基地周围大多为农田

6、。而龙湖公园周边建筑多为商务建筑、文化建筑、商业建筑。如图2和3是龙湖公园的区位分析。龙公园是属于城市中心滨水景观,服务对象除了居民以外多为上班族。龙湖公园的初步构思将通过相似的滨水公园的调研来一一提出三,案例分析。(一)案例分析合肥翡翠湖图5图4翡翠湖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位于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之间,是合肥市2006年一号重点工程。整个景区占地面积2022亩(与安徽大学磬苑校区面积相当),其中湖面947亩,为古梗水库改建而成。(图4和5.)地势舒缓,兼有水面、各种树木,自然风光优美。景区北面是具有休闲、健身、娱乐等功能的翡翠公园,由环湖路桥与广阔的湖面相

7、连。景区分为四个区,一个公园。即:生态休闲娱乐景区;大坝景观互动区;翡翠湖迎宾馆区;翡翠公园区。景区打破了对称、均匀布置的传统布局,确定了“人文、生态、景观”的设计理念,结合现代及中国古典的造园方法,运用山、水、城、林等景观元素,强调人与自然图6的统一和谐,虽为人工,宛如天成。此外,翡翠湖的主入口有着不一样的韵味,比如东入口。(如图6)。该人口以水为主题,水是智慧的象征。入口设置一组景墙,于水池成半包型姿态,寓意拥抱智慧的同时也象征公园张开的双臂,迎接前来休息的游人。池水通过一条水渠,层层下跌最后会入湖中。翡翠湖给本次毕业设计课题龙湖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很多参考之处,首先是翡翠湖的功能分区。翡

8、翠湖整个景区体现了三个特色,首先是生态休闲娱乐:图8图7(如图7)游人置身其中不仅能欣赏美景,还能够与景区互动,让游人彻底放松身心体会生态休闲的乐趣。其次是人文书院景观:结合紧邻大学校园的特点,让游人游玩过程中感受景区的文化品位,从树阵、草坪、求学大道、读书空间等景观元素里领略出文化景观的含义。最后是自然田园风光:(如图8)作为绿地、水面为主的生态景区,植物丰富,乔木、灌木,地破结合,长绿结合,陆生、水生结合,春夏秋冬结合,让游人仿佛远离城市来到遍布绿意的田园村庄。图12图11图10图9其次翡翠湖给本次毕业设计课题的影响是:翡翠湖遵循了滨水景观绿地设计原则,一是遵循超大尺度空间原则:(如图9和

9、10)古典园林只为少数社会特殊阶层服务,其一个设计原则就是“小中见大,咫尺山水”,而现代景观设计的成果是供城市内所有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休闲、欣赏、使用的,因而这决定了它要以超常规的大尺度概念来规划设计。二是遵循生态性原则:(如图11)在滨河绿地上除采用一般行道绿地树种外,还可在临水边种植耐水湿的树木,在低湿的河岸上或一定时期水位可能上涨的水边,应特别注意选择能适应水湿和耐盐碱的树种。如右上图。三是亲水原则:(如图12)受现代人文主义极大影响的现代滨水景观设计更多地考虑了人与生俱来的亲水特性。由于以往人们惧怕洪水,因而建造的堤岸总是又高、又厚,将人与水远远隔开,而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能较

10、好地控制水的四季涨落特性,因而亲水性设计成为可能。(二)案例分析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图13三灶江位于浙江省慈溪市,位于即将形成的新的城市中心。慈溪市新的城市发展战略为东延北拓,其中市政府将东迁至三灶江沿岸,所带动的一系列新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兴建均集结在三灶江的两岸,从而使该地区成为未来新的城市中心,而三灶江也因而成为重要的城市轴线。这就要求它必须与城市功能密切结合,提供良好的景观和丰富多样的滨水活动空间,形成具有活力的城市滨水区域。三灶江主要由明月湖板块、三洞桥板块、白沙板块、楼家板块组成。这与本次课题的泾河新城四大板块相似。三灶江主要由市政中心区、文化博览艺术中心区、运动休闲区、中央商务公园和文

11、化公园等组成,龙湖公园主要借鉴于三灶江中的市政中心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图16图15图14该市政中心景观区基本上符合本次课题龙湖公园的设计,给龙湖公园的借鉴之处是:市政中心滨水景观功能分区详细(如图13),符合周边有人的需求。遵循滨水景观设计原则中的生态、美观、使用与植物多样性的原则。强烈的景观轴线,生态景观廊道的有效组织、景观岛及商务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此外,本次新城和两岸风貌景观规划设计,就是充分利用新城和及两岸绿化带,倒灶城市自然生态廊道,以生活、休闲为中心组织水体、绿地与建筑,并与水体相结合。(如图14、15、16)(三)案例分析南京玄武湖图17 玄武湖位于南京市,西侧和南侧依靠明城墙

12、,东面为火车站,随着城市的扩展,玄武湖已经处于南京市中心,它不仅是游客从火车站进入南京的门户地带,同时也是城市的“核心绿肺”,对未来南京而言,它将成为独特的绿色入口门户和市民生活和游憩的开放空间。(如图17)图20图19图18玄武湖对于这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提供了初步的设计构思。玄武湖景观规划总体设计框架:三线、四湖、五洲,(如图20)利用城市边际界面个性来创造外环景区的特性。创造玄武湖的两个不同层次,环湖区域成为城市的风景观光带,湖心区域为核心风景区。环湖城市风光带可根据不同的城市界面特征分为三线,三线指都是游乐线、自然文化线、生活凤尚线,(如图18)反映周边城市区域的不同空间轴线和个性。基于岛

13、屿和环湖风光带的影响,湖面也将分为四个不同特征的区域,四湖指优雅高贵的苑湖、活力繁盛的北策湖、浪漫幽静的西邸湖、休闲清新的南渡湖。五洲指具有水韵文化的环洲、园苑文化的樱洲、历史文化的梁洲、现代艺术文化的菱洲、生态文化的翠洲。这种总体设计框架对这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有了很大的启发,因此,西安泾河新城商务中心景观龙湖公园的初步设计构思如下。四,龙湖公园设计构思(一) 案例总结 通过对以上三个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以下重要内容:滨水区人的行为特征在滨水景观规划中国是十分重要的。其中人的行为特征主要是亲水性,因此,亲水性原则几乎就是滨水区能否成功的关键,滨水区必须吸引人,而吸引人的原则就是满足人的行为和心里需求

14、。而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本质应是体现对人的关怀,人对于水环境的行为和心理感受途径主要有视觉、触觉、听觉和体觉,因此,在滨水区规划中应尽可能的做到“可见”“ 可近”“可触水”。此外,人在滨水空间的主要活动是观赏类活动、游戏类活动、运动类活动。观赏类活动一般在视线较好的地带,通过驳岸、平台、桥、开阔草地、休息广场等,提供游人对远景、近景、中景的观赏。游戏类活动主要通过设置亲水台阶、沙滩、卵石为游人创造“触水”空间。运动类活动主要是在水域空间开敞地带,垂钓设施等提供水上活动。(二)龙湖公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途径图21首先是水质问题,龙湖公园地势平坦,水体流动性差,如果处理不好的话水质较差。其次是中心湖与

15、城市功能的结合问题,龙湖公园作为中心商务区的主要景观,如何使水系规划与城市功能相得益彰这是非常重要的。(如图21)然后是亲水性问题,水面与地面高差达1.5m,河流亲水性差,河岸处理在总体规划中至关重要。最后是滨水区可达性和连续性问题,滨水区紧邻商务及商业建筑交通混杂,滨水区可达性差,城市道路损害河流廊道的连续性。解决途径:(一)利用水系规划和设计概念进行水循环及驳岸(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自然人工性驳岸)的处理。(二)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设计,主要包括以水系为基础的城市功能布局和城市形态。(三)水系与城市功能相结合 ,打造城市、社区间的绿色休闲网络,同时生态基础设施的建立,提高土地的价值,带

16、动土地的开发。(四)文化历史的融合,比如小面积的稻田村舍,以及乡土植物群落等。 (三)龙湖公园设计目标与定位图23图22利用生态思想作为指导,保证滨水景观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的各种游憩容量的扩大,把龙湖公园建成集休闲、娱乐、赏景、交流等多功能于一身。在进行泾河新城中心商务区龙河公园中心水体规划的同时进行环境设计,这对于把握整个区域的品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前期的总体规划以及景观设计必须是高品位、高质量,是一个展现新世纪的形象。在此定位基础上确定设计目标现代风格,体现出“景观轴线、生态廊道、现代文明、水乡古韵”的规划理念。创造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山水生态园林城市,促进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17、融合发展,创建主体化、主体化的城市。(如图22、23)(四)总体设计构思图26图25图24 设计理念一条自然、生态、野趣的滨河绿色廊道。结合周边地块现状及城市规划用地分析,景观规划结构可为“三线、两洲、两湖”的整体设计框架。三线指都市游乐线、自然文化线、生活风尚线。由于湖面较大,所以用一对亲子岛将湖面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用于游人亲水,一个用于观赏。由于泾河新城的规划思想是“鱼跃龙门”,因此,本方案中的主入口位于商务办公建筑前面,设计一个大型广场作为游人主要的活动中心,而在商业建州旁边建造一个亲水的步行街,这两处将是本方案的主要亮点。(如图24、25、26)。五,总结滨水区的规划和景观设计应充分

18、利用宽阔的水面,临水造景,运用美学原理和造园艺术手法,利用水体的优势和独特的景色,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配置游憩设施和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小品,构成有韵律、连续性的优美彩带。使人们漫步在林荫下,临河垂钓,水中泛舟,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气息。滨水游憩绿地的主要功能是供人们游览、休息,同时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一般滨水游憩路的一侧是城市建筑,另一侧是水体,中间为绿带。竖向设计考虑带状景观序列的高低起伏变化,利用地形堆叠和植被配置的变化,在景观上构成优美多变的林冠线和天际线,形成纵向的节奏与韵律。在横向上,需要在不同的高程安排临水、亲水空间,滨水空间的断面处理要综合考虑水位、水流、潮汛、交通、景观和生态等多方面要求,所以要采取一种多层复式的断面结构。本次毕业设计课题龙湖公园将采用现代手法把自然融入人类活动中,沿湖运用一条曲线游路将景观节点很好的连接展开。 外文文献及译文文献题目:Pocket parks for people A study of park design and use 文献来源: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期刊文献作者:Helena Nordh, Kjersti Ostby出版期数:2013年第1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