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3 作为公共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及其实现吴美川摘要 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的深刻性与伟大性在于它是以公共性为基本定向的。文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个人”创造出来的成果总和,文明发展是在一定的共同体组织形式中展开的,而不同的共同体组织形式衍生出不同性质、样态的公共性文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是以公共性为基本定向的发展。不断增强和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公共性,理应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践底色,以解决人类普遍性问题为实践导向,以人民至上为根本立场,以五大文明协调发展为基本内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人类文明新形态追求日益广
2、泛、积极且真实的公共性,自觉指引着人们向共享自由和解放的方向前进。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公共性;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唯物主义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人学理论视阈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3CKS010)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105X(2024)01-0013-16doi:10.20089/ki.issn.1009-105x.2024.01.00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而且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3、人类文明新形态”概念凸显“人类”二字,这意味着文明不是以“我”为表征的纯粹个体性的文明样态,而是以“我们”为表征的互为主体性的文明样态,是“利他性”与“为我性”的统一体,深刻展示它对公共性的实践倡导和价值追求。同时,它又凸显“新”字,相较于以往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恰恰在于它追求日益广泛而非狭隘、真实而非虚假的公共性,即切实促进不同文明主体的和谐共生、共在共处,凝结成一股改造现实世界的现存状况的公共性力量,为人们共享自由和解放开辟历史道路。由此可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公共性的增长和丰富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不可遏止的历史趋势,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的伟大性和深刻性也恰恰在于它以公共性为
4、基本定向。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 24页。Vol.26 No.01 Jan.2024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4 一、公共性与文明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透视把公共性与文明发展相勾连,为理解和认识人类文明演进提供了另一种视界。作为一种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是理解公共性与文明发展的发生机制与内在逻辑的理论武器。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生产力的社会化发展水平和交往实践广度、深度都能显著提升
5、,进而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共在性、共存性以及不同文明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分享的程度也愈加深入且全面。马克思基于社会化大生产及其历史发展趋向指出,人类文明发展公共性的未来景象就是“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这也是共产主义文明的终极价值旨归。列宁曾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就意味着土地、工厂都是公共的,实行共同劳动”。文明发展的公共性在未来共产主义文明中将最终得到完满实现。可以说,公共性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耦合涉及三方面要素:第一,不同文明主体发展是以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为基础的。这既是文明发展的物质性基础,又是文明发展的内驱力。生产力每一次跃迁和变革,推动文明发展的公共性也获得相应的增长、提
6、升。第二,不同文明主体发展是以一定的交往活动为中介的。生产力的发展打破地域性交往、分工状态,使地域性的交往向国际性、世界性交往转变,推动了世界上不同文明主体在交流、交锋、合作进程中实现共存、共在、共处与共享。第三,不同文明主体发展的公共性是依托于一定的共同体组织形式展开的,不同样态的共同体组织形式赋予了文明发展公共性之具体的、历史的特征,最终未来指向的是共产主义文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创造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资本主义文明向共产主义文明的过渡性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深蕴着对公共性的实践倡导和价值追求,努力指引着人类向共享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上前进。(一)文明是由“现实的个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创
7、造的成果总和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文明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的产物。“现实的个人”是文明发展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严厉批判了把“文明完全被归功于头脑,归功于脑的发展和活动”之先验理性主义解释模式,批判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把文明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上的做法,认为文明发展必须植根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在马克思理论语境中,“现实的个人”是在某种社会关系下从事物质生活资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97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8、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689页。列宁选集 第 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 293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524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557页。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 259页。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15 料生产的人。在这里,“现实的个人”不是单一的某个“现实的个人”,而是“一些现实的个人”。因而,“现实的个人”不是单纯地作为个人的存在,而是从一开始就表现为诸个体的存在。一般而言,人作为类存在物,其生命活动表现形式是一种共同的、同他人一
9、起共在的、公共的活动方式。只有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并结成社会关系为前提的生产,文明发展及其成果的社会化才能充分彰显出来。整个“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由“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构成的,所以,“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由此可见,“现实的个人”在从事物质生产劳动以及交往实践过程中生成了一种公共的、社会的关系体。现实诸个体“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也正如此,“现实的个人”以生产劳动为基础,在“一定的联系和关系”结合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共在、共生的公共性关系,由此创造出人
10、类社会的共同的文明福祉。因此,“现实的个人”基于一定的“社会的、公共的关系”所创造的文明总和便具有了公共性品格。(二)文明发展在一定的共同体组织形式展开中获得相应的公共性形态把文明发展与所有制、共同体等范畴联系起来,是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理解公共性与文明发展关系提供的一种重要方法。马克思始终把文明置于特定的共同体组织形式中进行历史考察,揭示文明发展是基于一定的共同体组织内部而敞开的,由此形成了具有一定性质、状态的文明公共性。共同体是人的生存、发展与人的生产生活的展开场域。“在人类存在之初,人类就以原始共同体的形式存在着,随着物质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人类生活的各种具体的共同体形态才开始历史地出现
11、于现实中。”马克思在 经济学手稿(18571858)等著作中按照生产力发展程度与所有制形式的不同,系统考察了不同样态的共同体组织形式下的文明公共性形态。具体来说,在生产力、交往范围极为有限的自然共同体,其所推动的文明发展及其取得的文明福祉也是极为有限的,在这里,“人既没有任何独立性,也无法获得完全的自主性,共同体的维持完全是依靠对人的存在的现实性的牺牲为代价的”。尽管这种文明形态所创生的文明福祉能为所有人所共享、共有,然而,这是原始的、消极的、有限的共享、共有,因而,这种文明的公共性也便表现为原始的、消极的,在这里,“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是同原始关系
12、相矛盾的”。近代以来,以商品交换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共同体,其所创造的文明具有野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519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 221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 334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724页。胡群英:社会共同体公共性建构,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第 12页。贾英健:公共性视域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364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136
13、页。Vol.26 No.01 Jan.2024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 蛮与进步的双重面。就野蛮面而言,为了获取最大化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共同体对其他民族国家进行经济、文化殖民,“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就进步面而言,它使生产力发展获得了比前资本主义文明更为长足的进步,进而强有力地瓦解了封建等级狭隘的生产关系,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历史摆脱地域局限性而进入普遍联系、普遍交往、命运与共的世界历史时代,“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由此出现了社会上文明过度的现象。在马克思看来,服务于
14、资本增殖逻辑并追求资产阶级个人私利最大化是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的根本宗旨,因而,资本主义文明实质上是一种个人原子式主义的文明。尽管这种文明也追求文明的共享性、共有性,本质上却是少数人、精英群体的共享性、共有性,而广大无产阶级却被排除在外,因而其具有排他性、片面性与形式性的特点。资本主义共同体创造的现代文明“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文明,归根到底乃是一种虚假的、形式的、伪善的异己文明。也正因为这种文明的公共性形态表现为排他性、虚假性、伪善性,所以,它非但不能真正解决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且还锻造出了葬身资本主义文明自身的掘墓人即无产阶级。在马克思看来,要彻底改变这
15、种形式化、狭隘化的公共性文明,只有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的统一,才能消灭私有制存在的一切条件,进而构建起一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真正的共同体,使文明发展成果实现真实、有效、全面的共享性、普惠性和公有性,亦即表现为“以真正的普遍的文明来代替虚假的文明”,实现人的个性自由。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也只有在真正共同体中,才能实现以真正、实质公共性为目的的文明发展,进而实现“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因此,“建立真正的共同体,这是实现人类文明进
16、步的必然要求”。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实践,人类的一切文明性创造,本身上是依托于特定的共同体才得以展开的”,也正是在这一共同体的历史性展开中赋予了文明相应的公共性实践指向与价值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690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36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537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 725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571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17、 185页。丰子义:马克思与人类文明的走向,北方论丛 2018年第 4期,第 11页。袁祖社:价值理性共识与公共性优存的新文明叙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及其世界性意义,学术研究 2022年第 8期,第 11页。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17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是以公共性为基本定向的发展定向即“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马克思看来,文明是由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人基于一定的、具体的共同体组织形式创造的,由此获得了相应的公共性形态。“各国的文明、各个民族的文明,虽然时有局部冲突的情形,但是文明的交融及其多元一体趋势日益凸显,世界文化与文明的公共性特征
18、亦日趋显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文明的中国形态,它是以实现共产主义文明为未来指向,具有深厚且丰富的社会主义基因与元素。从理论上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也是以一定的共同体为组织形式来持续性展开的。这一共同体组织形式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和社会主义共同体。一方面,如果撇开意识形态维度看,那么,这一文明新形态是以多元文化、多民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组织形式来立体呈现出的。事实上,深蕴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文化基因也鲜明表达出了对文明发展公共性的向往。例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公共伦理智慧以及追求“天下大同”的公共性价值理想都是人类文明新形态
19、公共性发展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如果从意识形态维度看,那么,这一文明新形态是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这一社会主义共同体组织形式中历史性展开的。社会主义文明是以公有制为建构原则的社会组织形式。马克思主义文明思想和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主题实质上都指向了共产主义社会、真正的共同体。“什么是共产主义者呢?共产主义者是个拉丁词,communis 一词是 公共 的意思。”共产主义文明作为人类最高级的文明形态“从性质上是与公共性自洽和一致”。无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还是社会主义共同体,它们都充分赋予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公共性实践导向与价值追求,反过来,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在实现公共性这一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进而
20、促进人类文明的公共发展、共同进步。公共性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均衡性的内在属性成为促进人类文明良性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概括起来,以公共性为基本定向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共在性、整体性、可持续性和共享性的特质。第一,共在性。共在性是文明获得良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尽管文明的产生导源于个体(个人、国家等)需要,然而,从根本上讲,文明不是一种个人的事物,而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或广泛见于人群的共同产物。因此,文明作为个体之间深度交往所凝结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其共在性、共存性集中反映了人类共同行为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8页。袁玉立:公共性:走进我们生活的哲学
21、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视点,学术界 2005年第5期,第28页。庄穆、吴美川:马克思公共性思想视阈下“一带一路”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年第 7期,第 116页。列宁选集 第 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 293页。曹鹏飞:公共性理论研究,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第 44页。芦恒:共生互促:公共性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探析,社会科学 2015年第 9期,第 73页。Vol.26 No.01 Jan.2024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 取向、共同意志表达和共同精神诉求,是一种承认共同体公共性的生活方式。人类文明新形态承继了文明发展这种共在性、共存性的逻辑
22、向度,倡导世界不同文明因差异而实现互补、因差异而实现互促。但承认文明共在、共存并不是否认文明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恰恰相反,不同文明正是在对抗、冲突、交锋中“融合各种文明不同的特质、扬弃不合时宜文明”,从而获得一种崭新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态势,最终实现世界不同文明的共荣、共进。第二,整体性。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纵向的整体性。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是呈现出碎片化的存在,更不是独善其身的存在。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继承了以往时代的生产力、资金、技术基础上向前推进和发展的,是历史继承性与主体创造性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横向的整体性。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坚持“胸怀天下”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主张世界上每
23、一种文明发展理应“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从而促进自身文明与世界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合作中实现最优发展,建设一种更加美好的文明世界。第三,可持续性。在马克思看来,文明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个体交往的深度、广度。“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与此同时,文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取决于公共性的发展程度。马克思在 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一文中认为,如果政府忽略灌溉和排水的公共工程管理,那么“大片先前耕种得很好的地区现在都荒芜不毛使它失去自己的全部的文明”。由此可见,人类文明发展需要公共性,
24、公共性建设也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和广泛传播。可以说,推动不同文明主体之间的普遍交往、互为开放、交流互鉴既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自身的变革与跃升、焕发新生命力的逻辑必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人类文明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第四,共享性。文明是由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世界中而形成的一种集体智慧的总和,因而,共享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应然之境。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成果“不归那些真正使用生产资料和真正生产这些产品的人占有,而是归资本家占有”。当人类进入以生产力高度发达为特征的共产主义文明,将“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现有的
25、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生活资袁祖社、张媛:走向一种实践的共同体文化:公共性视角下现代人的价值理性期待,东岳论丛 2021年第2期,第 158页。米勒:文明的共存,郦红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 2页。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 470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559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680页。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求是 2022年第 14期,第 7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26、009年,第 287页。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19 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慧所需的材料,都将同等地、愈益充分地交归社会全体成员分配”。人类文明新形态把这种共产主义文明的共享性的理论构想付诸实然性实践,坚持“共同做大人类社会现代化的 蛋糕,努力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可以说,人类新文明形态的发展与变革是以公共性为基本定向的发展与变革,指导有关类和个体自我生存态度选择、生存、生活方式转变,指明未来人类进步趋势及文明变革方向的高度。总之,追求公共性的增长和丰富构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不可遏止的历史趋势。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内生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和
27、新时代创新性实践的历史进程中,是在中国独特的共同体组织形式中历史性展开和时代性发展的,形成了以公共性为条件和基础的发展,从而真正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实现共在共建、共荣共享。诚然,实现这一美好的历史图景必须诉诸社会主义的现实运动,也就是,它有赖于领导力量、构造底座、应答问题、价值立场、结构要素、诉求价值等方面的扎实推进。二、坚持领导力量的公共性: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政党作为推动乃至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掌舵者,关乎文明发展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人类文明公共性能不能实现健康、完满的发展,是与一个国家的政党性质密切关联的。在马克思看来,进入阶级对立简单化的现代文明时代,资产阶级政
28、党所开创的文明是在血与火的交融、交织中形成的。资产阶级政党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它始终把资本主体性奉为圭臬,追求文明发展的私人性享有和占有,由此必然导致文明发展公共性的单一化、狭隘化,不能真正展现文明发展的公共性价值。与之不同,社会主义文明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崇尚文明主体间的深层互动、和平发展,积极扬弃并超越资本主体性,努力把资本主体性转换为人的主体性,并将人的这种主体性作为其一切创造性活动的逻辑归宿,追求文明财富的公共、共有以及实现人民公共利益最大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是由无产阶级运动中最为积极、最为坚决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是代表最广大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政党在
29、推动文明发展公共性的进程中“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也“只有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够达到而且已经达到了高度的文明”。共产党人本身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利益诉求;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不仅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而且代表、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在面对其他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 243页。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人民日报 2023年 3月 16日,02版。袁祖社:公共性与马克思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 274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0、年,第 44页。列宁全集 第 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 210页。Vol.26 No.01 Jan.2024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 明的态度、立场上,共产党人强调要“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共同推动人类文明朝着共产主义文明的方向前进。从历史上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找到了能够自主“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的正确
31、道路。在开启“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的历史征程中,公共性的价值旨意也深深扎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和文明创造中,形成了一种外化于行动的“改变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以公共性为基本定向的社会主义文明发展。一个政党始终把实现公共性的增长作为其执政的重要目标,这是令人尊敬的。正如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习近平总书记也更进一步深刻阐明了共产党人执政的公共性价值追求和公共性使命伦理,认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
32、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可以说,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在世界大局和时代潮流中把握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由此不仅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共同体的公共性,而且大力增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公共性。“这样一种使命伦理充分表明了党对自身的历史定位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正是这样一种追求公共性的使命伦理深深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前赴后继、勇毅向前,带领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成功推进和拓展了具有世界历史
33、性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能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三、立足构成底座的公共性:人类文明新形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践底色文明发展的底座就是构成文明发展的本源、本体。文明是在具体的、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孕育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类文明发展走向问题时始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324页。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人民日报 2023年 3月 16日,02版。毛泽东文集 第 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 344页。毛泽东选集 第 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 522、523页。习近平著作选读 第 2卷,北京:人民
34、出版社,2023年,第 482页。习近平著作选读 第 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 490、491页。李海青: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公共性对中国共产党特质的一种解读视角,社会科学辑刊 2022年第 5期,第 3页。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1 将之与所有制形式的历史性转换密切关联。他们在 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 等著作中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文明与共产主义文明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走向共产主义文明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而贯穿其中的一条重要理论线索就是所有制形式的历史性变革。在他们看来,“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共产主义文明可以“把自己的
35、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但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由此观之,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文明发展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公共性性质。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文明形态。与西方资本主义把文明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不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把文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公有制在本质上就是对公共性价值的认同和落实”。这是一种以尊重文明主体性发展为基础的公共性,由此也决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注重自身文明的主体性发展,而且关注并尊重“他者”文明的主体性发展,并将“他者”的文明主体性发展视为其自身文明主体性发展的条件,在两种不同文明
36、主体性的广泛交往、深入互动中形成一种维护人类文明共同体利益的公共性观念,超越单一个体、局部的特殊利益,进而自觉按照社会的、人类的公共利益、公共效益的尺度来衡量世界文明发展。更进一步看,蕴含在私有制与公有制中的哲学思维是不同的。私有制蕴含主客二分、心物二分的思维定势,公有制蕴含主客共生、心物合一的思维定势。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西方那种以“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的物种和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来审视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以及对待“他者”文明的存在,而是打破、克服这种思维定式,将这种“对立”“对抗”的实践逻辑转换为“共生”“共荣”“共进”的实践逻辑,其在话语范式转换上表现为以“我们”超越“我”,从“类存在”的
37、高度来把握文明发展的“一”与“多”的关系,即基于追求文明的“多”进而追求公共性的“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没有超出封闭于自身、封闭于自己的私人利益和自己的私人任意行为、脱离共同体的个体绝对不是类存在”。具体来说,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主张不同文明主体的合和共生,强调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实现不同文明主体的和平相处、友好相待和互利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秉持“推己及人”“立己达人”的公共伦理精神,坚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因此,同以私有制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45页。马克
38、思恩格斯文集 第 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45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47页。曹鹏飞:公共性理论研究,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第 43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42页。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 46页。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 273页。Vol.26 No.01 Jan.2024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2 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相比,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了更优良、全面、立体的公共性。在“两制”并存的
39、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社会主义文明的公共性水平也明显高于资本主义文明的公共性。可以说,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建构过程中,我们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一家”“天下大同”的大公意识,“深入思考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以 平等、互鉴、对话、包容 的新文明理念重塑人类文明格局,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创新人类文明共存方式”。四、关注应答问题的公共性:人类文明新形态以解决人类普遍性问题为实践导向问题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最实际的呼声。“问题却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时代之声”本身就是对公共性的呼唤。公开性、普遍性构成公共性的基本面向。人类文明发展与时代问题的产生
40、相伴而生。随着人类进入紧密相连、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时代,地域性的、特殊性问题也会在这种全球化发展进程中演化为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利益的普遍性问题,这种普遍性问题就是表现为一种公共的,即所有文明主体都不得不面对的共同问题。检视一种文明形态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反映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代表人类的根本利益,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它是否真正有效“应答人类普遍性问题”、主动探寻人类合理性生存和发展的公共性根基。由此可见,一种真正的、先进的文明形态是敢于直面时代问题、解决时代问题乃至引领时代发展的,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全新希望。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人类文明形态演进中的重要一环,它始终坚信“自己的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相
41、一致”,坚持以一种更理性、更智慧的方式解决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普遍性利益问题,为此“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致力于改变人类的贫困化的生存样态。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理论指南,在其现实展开进程中“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反贫困事业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反贫困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反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工业文明实践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
42、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郭湛:公共性哲学人的共同体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 172页。李包庚、李琳: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视域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第 10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 203页。沈湘平: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基于特殊性与普遍性关系的视角,哲学研究 2022年第 4期,第 7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384页。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
43、出版社,2022年,第 16页。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 6页。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3 重”,形成了工人阶级极为贫困与资本家极为富有的文明悖论。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积极探索和回应全球公共领域的诸多问题,力求建构一个更加安全的、生态的公共世界。例如,面对威胁全球所有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生态公共治理观。只有摒弃“小我”狭隘的发展观,提倡“大我”的公共发展观,才能有效克服全球生态公共性危机,实现全球生态公共性安全,进而保护全人类公共利益。不仅如此,面对 2020 年席卷全球新冠疫情对人的生命安全
44、和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这一公共性难题,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坚守生命至上的价值底色,始终满怀命运与共的人道情结,不仅科学把握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之道,而且把中国疫苗作为国际公共产品,呼吁不同文明主体应当树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意识。这与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疫苗民族主义”的私利性行径形成了鲜明对照,由此也深度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治”比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之“治”具有更高的公共性价值、公共性关怀。当前,在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中,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始终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不仅坚持以“共
45、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发展”的人类公共善为根基,推进全球文明倡议落实,而且积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真切推动不同文明主体之间实现“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五、坚守价值立场的公共性: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人民至上为根本立场价值立场是思想理论的灵魂,它所标示的是文明主体在改造对象世界中秉承的价值站位,回应的是“人在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定位是如何”的根本问题。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文明是由人民群众创造最终又要服务并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文明把文明建立在抽象的个人基础上,资本增殖逻辑构成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的主导逻辑,因
46、而,“见物不见人”是资本增殖逻辑在资本主义文明发展中的深刻体现。与之不同,共产主义文明把文明建立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基础上,其本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既见物又见人”是共产主义文明的价值逻辑。是规范和驾驭资本力量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还是牺牲人民利益而服从资本增殖逻辑,构成了共产主义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的分野。“作为一种为广大劳动人民谋解放、图发展的理论学说,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扎根实践的根本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要实现革命性锻造与创新性发展、进而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 143页。张艳涛:现代性的哲学反思与“中国现代性”建构,厦门:
47、厦门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 272页。习近平著作选读 第 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 543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295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42页。Vol.26 No.01 Jan.2024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 指引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实践要求与理论要旨。”同样,人民立场、人民至上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是在马克思共产主义文明理论的整体框架中历史性展开和丰富的。人民立场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立场。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内生
48、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历史性实践过程中,其中,“人民”一词贯穿这一历史性实践的全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人民解放论为目的、人民主体论为动力、人民上帝论为立场,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三者的有机统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人民万岁论为基本立场、人民主权论为核心内容、人民公仆论为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坚持三者的有机结合。改革开放以后,以人民思想解放论为前提、人民物质利益论为核心、人民共同富裕论为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三者的有机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了人民至上、人民主体、人民共享、人民评判“四位一体”的内在统一的理论逻辑。人民群众“用事实表明,它是而且
49、只有它才是现代文明的支柱”。人民群众是一切人类文明要素、文明成果的创造者、共享者和评判者,是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推动者。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人民的这种美好的公共需要在社会主义五大文明发展中得到了充分实现。具体来说,物质文明强调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政治文明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精神文明强调丰盈人民的精神生活,社会文明强调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生态文明强调生态惠民。由此可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渗入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中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一种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必定不是满足私人性需要与享受的,而是与绝大多数人利益相契合的,是在不损“他者”利益
50、的前提下扩充、丰富绝大多数人利益的边界,使之达到最优的状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把创造出的文明财富以一种真实的方式与民共享,努力变革并超越以往那种建立在奴役与压迫、分离与对立基础上的纯粹的私人享有的文明,进而建构起一种凸显合作与团结、公有与共享的新质文明,传递出一种公共性实践旨意与价值理想,以之为基础不断增长人类文明发展的全面性、公共性。可以说,继续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公共性发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汇聚人民智慧,形成人民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发展为了人民、文明发展依靠人民、文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一条价值主线。陈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