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对2011中考数学试题的反思.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874760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2011中考数学试题的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2011中考数学试题的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2011中考数学试题的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2011中考数学试题的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2011中考数学试题的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 考 得 失 反 思 -2011中考后对数学教学的思考阜阳第十一中学 陈丽颖 2011.7.25中 考 得 失 反 思 -2011中考后对数学教学的思考阜阳第十一中学 陈丽颖 (2011.7.25)一年一度的中考落下了帷幕,通过对中考试卷进行的梳理,明显的感觉今年的数学试题总体上难度不大,试题延续去年平稳趋势,严格按照考纲出题,试题难易适中,没有出现“怪、偏、繁”题。代数部分约占48%,几何部分约占52%。考生没有大起大落,大部分的同学拿到了基本分和中档试题的分数。其中代数部分依然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如简单的实数大小比较(第1题)、科学记数法(第2题)、分式化简(第15题)、一元

2、二次方程的解法(第8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16题)及新定义运算(第2、14题),函数部分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21题)、二次函数的增减性(第23题的3问)及统计与概率(第5、20题)。几何部分考查了三角形、四边形、圆及图形变换,其中三角形知识点考查面广,如三角形的性质(第6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第23题)、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第9、10、22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第22题)、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解直角三角形(第13、19题),四边形知识点的考查较综合(第5、6、9题),圆考查了垂径定理(第13题)、圆周角定理及弧长公式(第7题),图形变换考查了旋转、平移、

3、位似(第17、22题)。纵观试题结构,不难发现仍以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为主,但今年考查知识点偏重几何部分,凸显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特点,其中第9、10、22题的第(3)问有一定的区分度。另外,今年中考数学的阅读理解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日常生活体验,同时又能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后的抽象概括能力、建模能力、决策判断能力,是一大亮点。如第12、14、18、20题。本次试题背景考生较熟悉,容易入手,但问题设置有创新、有变化是今年命题的又一大特点。当然,试题设计的梯度依然存在,中考试卷的甄别功能还是较好地体现出来,对选拔优秀学生的作用还是明显的。今年的难点相对隐秘在最后两题的最后一个

4、问题上,对学习习惯不好的或者学习思维不够严谨的学生形成了挑战。回顾几位数学同仁在中考复习中的工作,有得有失,整体成绩还可以,总体上看有以下心得。1、认真研究考纲。复习刚开始的时候,九年级数学组对照近几年的考纲,仔细分析发现有四处明显变化,都是提高了要求,其他知识点变化不大,我们在复习中除了正常练习复习考纲规定的内容的同时,加大了对变化部分的练习,中考中却发现考纲的变化没有在中考试题中体现出来,造成了精力的浪费。幸亏没有以押宝的方式特别强化,还是将精力放在重点知识、重点考点上,对中考没有造成影响。2、抓住高频考点。通过对近五年的安徽省和全国部分省份中考数学试题设计的知识点仔细分析,找出高频考点,

5、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复习策略,重点强化,同时在模拟试题中强化考查,学生的意识得到强化,熟练程度得到加强,考试中发挥较好。3、兼顾低频考点。在关注高频考点的同时,还要顾及近几年来很少考到的“冷点”,热点当然常考,但是不能只顾热点导致知识点出现遗漏,复习中我们注意实现所有知识点的全覆盖。4、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在对近几年数学试题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的重要体现,也是数学教学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的重要目标,无论是模拟还是专题讲解都是重点内容,教师讲得透,学生练得熟,考试必然考得好。如:今年的数学试题中第6、7题主要考查转化的思想,第10题考查

6、函数思想,第18题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第21题考查分类讨论思想,等等。在对中考迎考复习的把握上,我们注意到以上四个方面,做法扎实,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当学生带着满脸的笑容走出进考场是,我们就明白了,扎实的复习带来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说:“不难,老师平时练的就是这些知识。”具体复习过程中,我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章节复习与综合模拟并进。因为复习时间较短,学生对知识容易出现遗忘,复习前面忘了后面,复习到后面又忘了前面,所以我们一边复习一边综合练习,让知识不断在学生脑海中出现。复习阶段保证每周做两套综合练习,并且全批全改错题逐人过关,重点需要关注的学生还要面批。2、独立命

7、题与集体命题相结合。每个老师对中考考纲的感悟是不一样的,平时我们独立命题,试卷共享;接近中考约一个半月,我们每人命几套中考模拟试题,然后在一起共同共同研究筛选改编,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将最具有代表性的、最具有练习价值的试题按知识点和难易梯度设置成模拟卷,达到高效快捷的复习效果。3、评讲试卷由教师选题与学生点题相结合。联系中,每套试卷中难免出现重复的知识点和题型,除教师精简试题外,随着学生练习熟练程度不断提高,练习密度不断加大,有的知识点和题型已经不需要教师再重复强调,所以采取了教师有选择的挑选题目评讲,重点是题型灵活、试题新颖的,或者是学生易错的,同时对较多的学生共同提出需要讲解的,事先由小组

8、简单统计汇总至课代表处,对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占用课堂时间,课后单独辅导,实现各个过关。4、模拟考与小练习互相弥补。模拟考占用时间较多,小练习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一套试卷每道试题都新颖的话学生会感觉到试卷太难,我利用课前或晚自习前较短的时间,让学生练习2-3题短小精悍的小题,培养学生解决创新型的试题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5、从细节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做题时大而化之,不注意细节从而造成严重的失分现象。主要在表达不规范、计算出错和表述不严谨等方面,如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不注意,在具体实际问题中考虑问题不周全导致错误出现。平时批改试卷时我尤其关注细节,扣分下手比较“

9、狠”,评讲试卷中反复强调,反复让学生感觉到“疼”,学生必然会慢慢注意。今年中考阅卷中评分标准对规范表达和严谨叙述要求较高,说明我对学生的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6、大题当做小题看,小题当做大题练。其实中考试题中每道题都包含了很多知识点,每道大题都是一些小题有机组合,可以拆解为几道小题。要将小题像综合题一样练习,学会变式训练,将一道小题可以不断改编提高,成为一道大的综合题。例如,今年复习中我改变的一道填空题居然与试卷上的最后一题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很多学生按照我的练习方法认真做过,考试中感觉容易下手。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效果良好,学生在复习中进步较快,后很大的“冲”劲,中考试卷阅完成绩出来我感到这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很值得。整体上看,我们今年的复习迎考方向是正确的,研究考纲和分析近五年中考试卷是必要的。只有做到方向正确,方法恰当,措施有效才能做到心中有底。当然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也在反思,今年的高分段不够理想,主要还是部分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没有最终完全形成,应考心理素质还不成熟,考场慌乱,导致细节失分,与满分擦肩而过,确实遗憾,今后工作中还是要从七年级开始慢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争取在下一届中考中取得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