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传热传质过程研究进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40792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传热传质过程研究进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传热传质过程研究进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传热传质过程研究进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oi:10.3969/j.issn.2095-4468.2023.03.301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间接蒸发冷却空调传热传质传热传质过程过程研究进展研究进展 田炜丰1,李征涛1,廖李平2,李成龙2,韩盼1,杨志明1(1-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2-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70)摘摘 要要 由于间接蒸发冷却空调中喷淋水的蒸发,二次空气与水发生了传热传质,这是一个复杂的耦合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运行原理,在焓湿图上分析了二次空气的变化过程,整理了二次空气、喷淋水、蒸发冷却器结构等因素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从实验和仿真两个方面概括了现阶段

2、国内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总结了现有传热传质过程研究的不足,指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关键词关键词 间接蒸发冷却器;传热传质;水膜;二次空气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TQ051.5;TK124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Progress o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Process of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Air Conditioner TIAN Weifeng1,LI Zhengtao*1,LIAO Liping2,LI Chenglong2,HAN Pan1,YANG Zhiming1(1-School of En

3、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2-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of Zhuhai,Zhuhai 519070,Guangdong,China)Abstract Due to the evaporation of spray water in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air conditioning,heat and mass transfer between sec

4、ondary air and water occurs,which is a complex coupling process.The operating principle of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air conditioning is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analyzed the change process of the secondary air on the enthalpy diagram,the effects of secondary air,spray water,evaporative c

5、ooler structur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process are sorted out,summari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two aspects: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summarizes the de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process,points out the

6、 next research direction.Keywords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er;Heat and mass transfer;Water film;Secondary air 0 引言引言 数据中心是一个高显热且需要全年制冷的建筑,数据中心在不间断工作总能耗巨大1,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十分重要2。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数据中心总能耗的 30%50%3。选用间接蒸发冷却空调不需要使用压缩机且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较高4,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IEC 设备的 COP 优于传统空调制冷系统,最高 CO

7、P 可以达到 95-7。RIANGVILAIKUL等8通过实验分析得到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性能效率可达 58%84%。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可实现节能 李征涛(1964),男,副研究员。联系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 516 号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邮编 200093。联系电话:18238800816。E-mail:weifeng_。环保,现已广泛的应用于国内外数据中心9。间接蒸发冷却器中二次空气与喷淋水发生的不仅有热量的传递而且还有质的交换,其中的传热传质过程复杂,现阶段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充分,另外二次空气在冷却器中换热后通常直接排放到室外空气中,造成了能量的浪费。因此研究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

8、传热传质过程,对于能量的回收利用,蒸发冷却器的设计、产品运行等方面有很大意义。本文介绍了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制冷的原理,分析了影响传热传质过程的主要因素,论述了现阶段研究传热传质的方法和成果,最后进行了总结展望。第43卷 第3期 2023年6月 制 冷 技 术 Chinese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Vol.43,No.3 Jun.2023701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原理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原理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运行的总推动力是二次空气与喷淋水之间的焓差10,它利用喷淋水的蒸发带走空气和水膜自身的热量,从而使换热器表面温度降低冷却一次空气,一次空气被冷却的极限

9、是二次空气的湿球温度11。空气的换热过程发生在间接蒸发冷却器中12,蒸发冷却器通常由干通道和湿通道组成,一次空气在干通道中被低温的管壁冷却,发生显热交换,一次空气干球温度降低;在湿通道中,二次空气掠过冷却器壁面与水膜进行热湿交换,二次空气干球温度降低、含湿量增加13。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传热传质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次空气的显热换热,一次空气放出的热量从管内穿过管壁到附着在管壁上的液膜,驱动力是一次空气与水膜表面的温差;第二个阶段是附着管壁上的水膜与二次空气的传热传质,驱动力是水膜与二次空气的温差以及水膜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力和二次空气水蒸气分压力的压差14。图 1 所示为间接蒸发冷却

10、空调焓湿图。状态 1 点是二次空气的进口状态,状态 3 点是二次空气的出口状态,在焓湿图上,二次空气的变化过程近似于一个等焓的过程。1 二次空气入口二次空气入口23二次空气出口二次空气出口90%图图 1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焓湿图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焓湿图 因为二次空气出口状态 3 点在焓湿图上很难确定具体位置,所以根据二次空气的传热传质过程和间接蒸发冷却器结构,可以把间接蒸发冷却器中二次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简化成两部分,将二次空气从状态点 1 沿等焓处理到空气饱和点 2,这个过程只考虑二次空气与喷淋水之间的传热传质;接下来状态点 2 吸收一次空气的显热沿着相对湿度线升温,到达状态点 315。简化的二次

11、空气的传热传质过程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找到二次空气的出口状态 3 点,清晰的认识二次空气的传热传质过程。2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蒸发冷却器的传热传质过程,由水膜与二次空气的显热交换和水膜蒸发带走的潜热两部分组成,其中潜热换热占换热过程的主导地位,因此影响间接蒸发冷却器传热传质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二次空气的速度,二次空气的湿度,二次/一次空气风量比、喷淋水量和蒸发冷却器本身的结构,接下来将对各个因素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进行详细阐释。2.1 二次空气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二次空气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 二次空气侧的热阻是整个换热过程的主要热阻,研究二次空气进口的状态参数,是我们研究蒸发冷却空调传热传质过程的重

12、要切入点,寻找适宜的二次空气的速度、湿球温度、二次/一次风量比对提高传热传质过程效率至关重要。2.1.1 二次二次空气速度空气速度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 二次空气速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热质交换的接触时间16。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次空气进口速度的增大,管壁上的水膜扰动增强,水膜的蒸发更加剧烈,二次空气与水膜的潜热换热更加充分,总的传热系数增加;当进口空气速度过大时,管壁上水膜分布条件恶化,水滴在降落的过程中会被二次空气吹散,另外在剪切力的作用下,附着在管壁上的水膜开始脱落,水膜与空气的接触时间变短,传热面积变小,循环风机的功率也会增大,一次空气的出口温度不再降低,总的传热系数也不再

13、增加17。2.1.2 二次进口空气湿度二次进口空气湿度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 二次空气湿球温度提高,管壁上附着的水膜温度也相应升高,要实现水膜与二次空气的潜热换热,水膜的表面的饱和蒸汽压力必须大于二次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18,水膜温度升高,水的饱和蒸汽压力与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差值减小,不利于水膜与二次空气的潜热换热。当二次空气的干球温度和蒸发冷却器的效率不变的情况下,一次空气的出口温度升高。对于结构参数确定的管式蒸发冷却器,通过实验发现蒸发冷却器的湿球效率,随着二次空气湿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结果说明一次空气升温的幅度要小于二次空气湿球温度升高的幅度19。2.1.3 进口进口空气

14、风量比空气风量比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 黄翔等20在其搭建的实验台上测得,当一次风第43卷 第3期 2023年6月 制 冷 技 术 Chinese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Vol.43,No.3 Jun.202371量为5 000 m/h时,最佳的二次/一次风量比为0.7,此时蒸发冷却器效率最高,一次空气的温降最大,通过分析可知该二次/一次风量比也适用于其它气象条件下配置类似的管式换热器。韩泽敏19通过实验验证当二次/一次风量比达到 0.7 继续增加时,冷却器效率提升缓慢,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当二次/一次风量比比较小时,湿通

15、道中水蒸发带走的热量有限,导致一次空气出口温度较高,冷却器效率下降;随着二次/一次风量比增大,湿通道中水蒸发带走的热量变多,传热传质系数增大,冷却器效率提高。2.2 喷淋水量喷淋水量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 当喷淋水量较小的时候,管束外表面不能形成均匀的水膜,管束的外表面不能充分利用,影响换热效果;随着喷淋水量增大,水膜完全覆盖管束外表面,管束的实际换热面积增大,管束外液膜流动扰动增加,水膜与空气的换热量增加;当喷淋量增加过大后,管束外表面水膜厚度变厚,导致水膜传热热阻变大,水膜的张力影响管束外水膜的形成和流动,空气侧的阻力也会增加,传热传质系数降低,当喷淋水密度 6 000

16、kg/(m2h)左右时为宜,此时继续增大喷淋水量,传热传质系数无明显提高21-23。2.3 蒸发冷却器蒸发冷却器结结构构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 刘乃玲等24采用 MATLAB 编程,分析了换热器长度、宽度及管间距的变化对冷却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其它参数不变的的情况下,随着换热器长度的增加,传热与传质系数均降低,这是因为随着换热器长度增加,虽然传热面积有所增大,但是蒸发冷却器的沿程阻力会增大,空气的流动速度和管外喷淋水的密度减小,最终导致传热和传质系数减小。当蒸发冷却器宽度增大时,造成传热和传质系数减小,产生原因与换热器长度改变造传热和传质系数变化的原因相同。当通道的间距改变时,

17、随着通道间距的增加,管外空气质量流速减小,管内流体流速增加,造成传热系数增加,传质系数减小。2.3.1 管束的排列管束的排列方式方式 管束的排列形式一般分为叉排和顺排,管束叉排布置时管壁布水更加均匀,二次空气的扰动更加剧烈,较管束顺排布置换热能力更强,顺排布置时空气在管外受到的扰动小,但是阻力较小易于清洗,当对阻力没有严格要求时,间接蒸发冷却器应该优先选用叉排布置。2.3.2 喷嘴与换热器间距喷嘴与换热器间距 石沛等25进行了单因素实验,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喷嘴与换热器的间距对换热过程的影响,随着间距的增大,换热量先增大然后保持不变,这是因为在喷嘴喷射角不变的情况下,间距增大,换热器表面的湿润系

18、数增大,水膜分布的更加均匀,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当间距继续进行增大时,液滴到达换热器表面的速度下降,喷淋水受风截面增加流程阻力增大,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冷却器的换热量不再变化。2.4 小结小结 影响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传热传质过程因素很多,上述内容总结了几种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了这些因素造成传热传质系数改变的原因。这些规律和理论还需要通过实验研究和仿真模拟进一步分析,得出精确的物理量,弄清各个因素的逻辑关系,为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设计和应用奠定基础。3 传热传质过程传热传质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及成果及成果 基于实验和仿真模型,下文将介绍现阶段研究间接蒸发冷却空调传热传质过程的方法和成果。实验验

19、证一般通过搭建实验台,改变单一的影响因素,观察其它参数的变化,但是由于影响蒸发冷却空调性能的因素过多,实验的成本过高等原因,对于二次空气变化过程原因很难得到一个统一的结论;通过建立控制方程和仿真模型,对方程和模型进行解析,分析蒸发冷却器中传热传质的过程,是近些年来比较性价比较高的一种方法。3.1 间接间接蒸发冷却空调蒸发冷却空调实验实验台台研究进展研究进展 实验台一般使用空气焓差法26测试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性能,但是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测试实验只注重一次空气的过程变化,对于蒸发冷却器二次侧空气的变化还不够注重。可以收集被测机的各种参数,为研究传热传质过程提供数据支撑,为实际工程的设计选型、设备

20、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帮助。3.1.1 一一、二次空气集中处理的二次空气集中处理的实验实验台台 上海理工大学王亚斯等27-28,搭建了简易的间第43卷 第3期 2023年6月 制 冷 技 术 Chinese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Vol.43,No.3 Jun.202372接蒸发冷却空调测试实验台如图 2,通过温湿度控制模块分别控制室内回风、室外进风的状态参数,此实验台使用了热回收换热器,回收了一部分排风的冷量用来冷却室外进风,但是没有风量测量装置,这造成整个实验台的测量精度不高,对于研究二次空气的变化过程也极为不利。被测机被测机过滤过滤制冷制冷加热加

21、热除湿除湿过滤过滤制冷制冷加热加热除湿除湿二次出风二次出风室外侧温湿度室外侧温湿度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室内侧温湿度室内侧温湿度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冷冻机组冷冻机组冷却塔冷却塔换热器换热器 图图 2 间接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测试台原理蒸发冷却空调测试台原理 图 3 所示为蒸发冷却空调综合性能实验台原理。对实验台进行升级,把实验台为测试间和控制间,空气处理设备集中放在控制间中,这样可以避免空气处理机组对被测机的影响,测试间收集到的被测机的进出风参数准确度较高,但是对于一次进风参数和二次进风参数不同的工况无法进行实验。该实验台测试了标准干燥工况和标准高湿两种环境工况30下二次空气的变化过程,把整个过程作为一个控

22、制体,忽略掉喷淋水温的变化,求得直接-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出口状态参数的线性方程。测试间测试间控制间控制间排排风风机机风量风量测量测量装置装置被测机被测机冷冻冷冻机组机组一一次次排排风风阀阀二二次次排排风风阀阀 图图 3 蒸发冷却空调综合性能蒸发冷却空调综合性能实验实验台原理台原理29 标准干燥工况下:3333.40.4dT=(1)标准高湿工况下:3341.70.4dT=(2)式中,d3为二次空气出口含湿量,g/(kg 干空气);t3为二次空气出口温度,。3.1.2 一一、二次空气分开处理的二次空气分开处理的实验实验台台 GB/T30192201331建议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实验台的搭建可以采用“房

23、间风管法”,实验装置如图 4 所示。空气空气处理柜处理柜孔板孔板二次出风二次出风被测机被测机二次进风二次进风冷冷冻冻机机组组 图图 4 房间风管法测试原理房间风管法测试原理冷冻冷冻 第43卷 第3期 2023年6月 制 冷 技 术 Chinese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Vol.43,No.3 Jun.202373该装置的一次空气首先经空气处理柜处理后被送入环境间顶部的风道,然后穿过风道中的孔板被均匀的送入到被测机的进口;被测机排出的二次空气直接被风管送出,利用风阀控制二次空气回风量和新风量,被控制机组处理后送入到被测机的二次空气入口处。图 5 所

24、示为 ANSI/ASHRAE 14332推荐的实验装置原理,该装置的设置两个相邻的实验室,每个房间空气的处理都采用了部分新风和回风,在保证房间内控制参数的前提下,更好的利用室外空气的能量33。图 4和图 5 两种实验台,一次、二次空气不会相互影响,房间严密性更强,实验结果准确度更高,当一次空气、二次空气进风参数不同时也可控制,但是需要两套空气处理机组,功耗较一、二次空气集中处理的实验台功耗更大。被被测测机机制冷机组制冷机组制冷机组制冷机组喷喷嘴嘴风风机机风风机机喷喷嘴嘴排风排风新风新风排排风风新风新风二次风实验室二次风实验室一次风实验室一次风实验室 图图 5 ANSI/ASHRAE 143 推

25、荐的测试原理推荐的测试原理22 综上所述,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传热传质过程,设置两个单独的测试间,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分别处理可以得到比较精确的测量结果,该变单一的影响因素,得到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出口参数,诸如二次空气的干湿球温度、一次空气的干湿球温度、空气的流量和速度等,这些参数为研究传热传质的过程提供有力的依据,但是对传热传质过程中空气的具体变化情况、水膜的分布无法准确测量,由于实验台的运行功率远大于被测机自身的功率,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实验台的节能也需要重点考虑。3.2 传热传质传热传质模型模型研究进展研究进展 间接蒸发冷却器按结构形式可以划分为板式换热器和管式换热器两种,板式

26、间接蒸发冷却器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工程实际应用广泛,但是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换热器表面易结垢,影响换热效率34;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相较板式换热器,种类较多、布水均匀、管道较宽且易于清洗。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结构与以上两种略有不同,主要区别是在二次空气流动的过程中混入了一部分一次空气,这样一次空气的温降变得更大。现阶段,都是根据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结构,建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使用计算及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建模对间接蒸发冷却器中的一次空气温度的变化、液膜的形成和温度的变化、二次空气温度的变化,空气的流动进行模拟研究,目前常见的分析方法有解析

27、法、有限差分法、修正-NTU 方法、计算流体力学等35。3.2.1 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数值模型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数值模型 范伟明等36建立了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三维数学和物理模型,分析了一次空气通道有冷凝和没有冷凝情况下对温度场的影响;李睿等37基于守恒方程、标准 k-模型和 DPM 模型,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数值模型和方法,验证了影响间接蒸发冷却器效率的因素。CUI 等38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数学方法建立二维模型模拟离散分布的液滴,吴学红等39在其二维模型基础上建立三维物理模型,分析液膜的蒸发过程,得出在进气速度 0.54 m/s 的范围内,较小尺寸的通道可以实现更好的降温效果。丁杰等40对板式间

28、接蒸发冷却器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了一、二次空气温度、水蒸气质量分数的变化、平均 Nu 和 Sh 的变化并分析了原因。张龙爱41在确定换热器的对流微分方程组的基础上定义了水蒸气的质量浓度方程,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通道内部进行温度场、流场模拟,得出一、二次空气、水蒸气浓度在通道内变换的数据。第43卷 第3期 2023年6月 制 冷 技 术 Chinese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Vol.43,No.3 Jun.202374HETTIARACHCHI 等42在刘易斯关系式的基础上计算了液膜与二次空气之间的传热传质,对流体的连续性方程、能量守恒方

29、程、动量方程进行离散,使用有限差分法求解,计算了干、湿通道和壁面的温度分布。东南大学殷勇高43以叉流平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为例,引入了板片湿度的概念,建立了一次空气侧、二次空气侧、水膜侧的热交换控制方程,对空气的变化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3.2.2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数值模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数值模型 TULSIDASANI 等44构建了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的最佳性能参数进行了研究。王芳等45取单根传热管作为传热传质模型,该模型忽略掉淋水密度、导热热阻等因素,建立了一次空气与水膜、二次空气之间的热质传递平衡方程,如公式(3)所示,该式表明蒸发带走的潜热等于一次空气、二次空气、喷淋水

30、温度的降低。该公式为研究整体的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奠定了基础。fff111in1outev222out2in()()()pppm cttm rm cttm c tt=+(3)式中,m1、m2、mev、mf分别为一次空气、二次空气、蒸发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水膜的质量流量,kg/s;cp1、cp2、cp分别为一次空气、二次空气、水膜定压比热容,J/(kg);t1in、t1out为一次空气的进出口温度,;t2in、t2out为二次空气的进出口温度,;r 为水的气化潜热;tf、tf为液膜的进出口温度,。张旭等46-47建立热湿交换过程数学模型,忽略一些次要因素,满足各物理量的常物性假设,对理论模型进行求解

31、,求得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中一、二次空气和水膜的温度分布公式,在公式中可以根据初始进口参数,计算出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中任何一处一次空气温度、水膜温度及二次空气温度。尹应德等48-49选用 VOF 界面追踪技术进行数值模拟,空气与水膜的界面产生的湍动采用 RNG k-湍流模型,分析了空气与水逆流和顺流过程的传热传质过程,模型计算结果显示,空气与水的逆流过程中,潜热传热量占总传热量的 90%以上,逆流传热高于气-液两相顺流传热50。3.2.3 露点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间接蒸发冷却器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基于 M-cycle51循环原理,显热换热的驱动力是一次空气干球温度与二次空气露点温度的温差,理论上可

32、把一次空气出口温度处理到亚湿球温度52,湿球效率高于一般间接蒸发冷却器,ANISIMOV 等53和 PANDELIDIS 等54-55针对叉流和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建立了二维传热传质模型,对数据模型和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数据显示模型具有较高可靠性。褚俊杰等56取换热微元体进行数学建模,对 3 种形式露点冷却器的性能进行实验分析与对比。黄红57建立了顺流式与逆流式露点蒸发冷却器的数学物理模型,利用MATLAB 软件模拟蒸发冷却器内发生的热湿交换过程,在相同条件下逆流式蒸发冷却器的性能高于顺流式。ZHAO 等58建立二维数学模型,模拟了空气温度的变化过程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曲线,得到二次空气温度的

33、变换曲线,沿着湿空气流动方向先下降后上升,这是因为喷淋水不断蒸发到空气当中,导致二次空气水蒸气分压力和绝对湿度上升,管壁水膜的蒸发变缓,水蒸发带走的热量变少,导致二次空气温度升高。合理的设置边界条件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简化建立的数学模型,便于求解也可以节省大量的计算机资源,经验公式和模型的选取对于得出的结果影响很大。仿真模拟可以与实验结果相互验证,并且能够得到整个传热传质过程中任何状态点的分布情况,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传热传质过程。4 结论结论 蒸发冷却空调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结合当前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间接蒸发冷却空调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得出如下结论:1)间接蒸

34、发冷却空调传热传质过程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充分,理想的间接蒸发冷却器中二次空气的变化过程是一个近似于等焓加湿的过程,对于不同的进风工况环境,传热传质的变化过程并没有统一的结论;另外由于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因素很多,需要做大量的实验和模拟验证,影响因素之间相互耦合,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2)为了保证数据中心内部环境不受到室外环境的影响,进口的一次空气往往使用室内回风,一、二次空气分别控制处理的实验台适用性更强,由于实验结果都是在特定工况环境下得出的,得出的传第43卷 第3期 2023年6月 制 冷 技 术 Chinese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Technol

35、ogyVol.43,No.3 Jun.202375热传质结论还不具有普适性;另外由于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排出的二次空气温度较低,对二次排风能量的回收利用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也需要考虑;3)使用 CFD 对间接蒸发冷却器传热传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关于此类方法的研究成果已经有很多,也是较为简便实验结果相对可靠的一种方法,但是得出的结果往往是在假定理想条件下进行的,适用范围小,解析方程也使用了很多经验工程,分析结果需要与实验数据相互验证,同时应寻找更为合理、简单和适应性强的模型。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殷平.数据中心研究(1):现状与问题分析J.暖通空调,2016,46(8):42-53.2 徐善梅.绿色数据

36、中心节能技术探讨J.建设科技,2019(6):33-36.3 耿志超,黄翔,折建利,等.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在国内外数据中心的应用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7,31(5):527-532.4 WATT J R.Evaporative air conditioning handbookM.Springer US,1986.5 CHEN Y,YANG H,LUO Y.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er(IEC)with condensation from primary airJ.Energy Procedia

37、,2016,88:498-504.6 CHEN Y,YANG H,LUO Y.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er considering condensation from primary air:model development and parameter analysis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16,95:330-345.7 CHEN Y,YANG H,LUO Y.Experimental study of plate type air cooler performances under four operating modesJ.B

38、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16,104:296-310.8 RIANGVILAIKUL B,KUMAR S.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novel dew point evaporative cooling systemJ.Energy and Buildings,2010,42(11):2241-2250.9 黄翔,韩正林,宋姣姣,等.蒸发冷却通风空调技术在国内外数据中心的应用J.制冷技术,2015,35(2):47-53.10 刘海潮.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研究现状J.制冷与空调(北京),2019,19(8):14-22.11 黄翔,孙铁柱,汪

39、超.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的诠释(3)J.制冷与空调(北京),2012,12(4):1-3.12 黄翔.蒸发冷却空调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3 夏青,黄翔,殷青海.浅析风侧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术语J.制冷技术,2012,32(4):65-67.14 郝亮,张健,李秋菊,等.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实验测试与传热传质分析计算研究J.建筑节能,2013,41:6-9.15 黄翔.蒸发冷却空调原理与设备M.西安: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16 霍海红,黄翔,殷清海,等.基于正交试验法的直接蒸发冷却器填料性能测试与分析J.制冷技术,2013,33(1):19-22.17 张聪.蒸发式冷却换

40、热器性能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5.18 李雪玲.非饱和蒸发式冷却器设计及强化传热性能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1.19 韩泽敏.露点蒸发冷却器的模拟及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1.20 黄翔,樊丽娟,吴志湘.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性能测试与分析J.建筑科学,2009,25(6):49-53.21 谢云,李西建,王磊,等.蒸发冷却器冷却效率影响因素J.石油化工设备,2007,36(4):105-106.22 阎全英,刘迎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3 吴生,黄翔,王伟.管式间接+直接组合式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改进优化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41、2012,26(4):502-506.24 刘乃玲,陈伟,邵东岳,等.结构参数对管式蒸发冷却器冷却性能的影响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7,26(4):29-31.25 石沛,何叶从,傅俊萍,等.地铁用间接蒸发冷却器换热性能影响因素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37(5):122-128.26 房间空气调节器:GB/T 7725200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27 王亚斯,王瑾,郭威,等.蒸发冷却技术的地区适用性实验测试与分析J.暖通空调,2014,44(4):78-81.28 李书生,王瑾,辛晶晶,等.利用蒸发冷却的新风热回收实验装置:201120069742.1P.2011

42、-11-09.29 孙铁柱,黄翔,吕伟华,等.蒸发冷却综合性能试验台空调系统排风参数的确定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5,29(6):625-629.30 蒸发式冷气机:GB/T 25860201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31 水蒸发冷却空调机组:GB/T30192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32 Method of test for rating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ers:ANSI/ASHRAE Standard 143-2015S.USA:ASHRAE,2015.33 彭飞,齐淑芳,牛晓文,等.蒸发冷却空调设备性能评估方法的探讨

43、J.制冷与空调(北京),2016,16(11):8-11.34 HASAN A.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of air to a subwet bulb temperature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10,30(16):2460-2468.35 SUN T Z,HUANG X,QU Y Y,et al.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of a porous ceramic tube type indirect evaporative

44、coolerJ.Applied 第43卷 第3期 2023年6月 制 冷 技 术 Chinese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Vol.43,No.3 Jun.202376Thermal,2020,173:1-10.36 范伟明,丁杰,刘彪.一次空气有冷凝的间接蒸发冷却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6,109(27):12-15.37 李睿,周文和.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性能分析及数值方法J.制冷与空调(北京),2020,20(1):80-85.38 CUI X,CHUA K J,YANG W M,et al.Studying the pe

45、rformance of an improved dew-point evaporative design for cooling application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14,63(2):624-633.39 吴学红,杨雅浓,陆刘记,等.逆流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性能及优化研究J.低温与超导,2016,44(6):66-70.40 丁杰,任承钦.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传热传质系数的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7,26(5):1-6.41 张龙爱,任承钦,丁杰,等.CFD 方法与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三维数值模拟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5,20(

46、4):14-19.42 HETTIARACHCHI H D,GOLUBOVIC M,WOREK W M.The effect of longitudinal heat conduction in cross-flow indirect evaporative air coolers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07,27(11):1841-1848.43 殷勇高,张小松,蒋毅,等.叉流平板式间接蒸发冷却过程数值模拟J.暖通空调,2007,37(1):29-32.44 RTULSIDASANI T,SAWHNEY R L,SINGH S P,et al.Rece

47、nt research on an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er(IEC)part 1:optimization of the COP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2015,21(12):1099-1108.45 王芳,武俊梅,黄翔,等.管式间接蒸发空气冷却器传热传质模型的建立及验证J.制冷与空调(北京),2010,10(1):45-50.46 张旭,陈沛霖.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中传递过程熵分析及优化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4):457-461.47 张旭,陈君红,陈沛霖.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

48、传递过程的解析解及验证J.同济大学学报,1998,26(4):461-464.48 HIRT C W,NICHOLS B D.Volume of fluid(VOF)method for the dynamics of free boundariesJ.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1981,39:201-206.49 刘孺勋,王志峰.数值模拟方法和运动界面追踪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50 尹应德,朱冬生,孙晋飞.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数值模拟研究J.电力与能源进展,2016,4(4):136-145.51 MAISOTSENKO V,GI

49、LLAN L E,HEATON T L,et al.Method and plate apparatus for dew point evaporative cooler:6581402P.2003-06-24.52 张璐瑶,黄翔,宋祥龙,等.亚湿球温度的冷水对农业温室湿帘降温性能的影响分析J.制冷技术,2015,35(1):25-28.53 ANISIMOV S,PANDELIDIS D,JEDLIKOWSKI A,et al.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f a M(Maisotsenko)-cycle cross-flow heat exchanger used

50、for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J.Energy,2014,76:593-606.54 PANDELIDIS D,ANISIMOV S.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selected operational and geometrical aspects of the M-cycle heat and mass exchangerJ.Energy and Buildings,2015,87:413-424.55 PANDELIDIS D,ANISIMOV S,WOREK W M.Performance study of counter-fl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