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服装 产品质量生产过程控制考核制度
一、 目
为了加强生产现场工序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制度,通过抓操作者工作质量来提高产品制作质量,最后达到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目。
二、合用范畴
合用于面料、辅料、半成品、成品等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三、 职责:各有关部门负责相相应管理与考核
1. 采购部负责面、里、辅料质量测试、检查与控制。
2. 品质部负责成品质量检查、控制与监督和售后服务质量退库产品鉴定。
3. 生产部负责过程制作、质量控制及解决解决生产过程中所浮现质量问题。
4. 责任不明,上下车间之间或工序之间,对半承担相应责任。
5. 下道包庇上道工序,一经发现承担相似责任。
四、规定内容
1. 各级主管必要按质保量完毕各项质量指标,凡在规定指标内没能完毕,需对负责人进行惩罚。
2. 下道工序要严格监督上道工序质量状况,做好互检工作,发现不合格要及时退回上道工序返工,否则浮现质量问题责任各半。凡下工序规定上工序返工,上道工序不得迟延和刁难,凡故意迟延返工按5.0元/件进行罚款。
3. 组长、记录员和跟单员必要按照规定做好质量记录、报表,凡没做记录、记录做错或只记不报,以每次10元惩罚。
4. 因下单错误导致公司严重损失,要补偿总损失30%~50%。
5. 下列已有详细罚款系条例,违背按有关条例执行,未注明,依照实际状况酌情惩罚。
一、面料检查
1. 检查每卷面料:色差、段差、左右边色差、布疵状况及数量,并在面料上和记录单上注明清晰,不按规定认真记录,罚款10元/每卷。
2. 面料漏(错)验,按下列办法计算:
A.面料外观缺陷漏(错)验率原则为3片次/1000片(即:每1000片衣裤中若浮现3片漏(错)验,不奖不罚)。面料外观漏(错)验率原则超过,每超1片,依照裁剪车间验片数量考核验布员。
B.公司规定(普通每十日)根据批号裁剪车间领用量(即原材料出库数量)与漏(错)验换片量进行验布员考核,并在当月工资中兑现。
C.计算办法:各组计算时,要将分母中“片”统一换算为“米”。
面料以16片计算(主体衣裤片)分别是:上衣(12片):前大片、前小片、后衣片、挂面、大袖、小袖各2片,裤子(4片):前、后裤片各2片。
D.考核换算原则:
面料:[1000片÷16片(主体衣裤片)]×2.9米/套(平均单耗)=181米。即:面料漏(错)验量考核计算原则为:3片次/181米(1000片)。
3. 对漏、错检负责人每惩罚0.5元,以此合计。
4. 裁剪过程中发现面料存在色差和纬斜漏检状况,经确认不符合原则规定,如通过解决后能使用,每次惩罚料检员5元;如无法使用导致损失由负责人承担(条格面料纬斜不不不大于3%,素色面料纬斜不不不大于6%)。
5. 料检员要按规定检查:凡料检人员失职将不合格面料入库而导致裁剪后损失,要补偿损失30%~50%。
二、预缩人员考核
1. 预缩注明每卷面料门幅预缩率数据,未记录每卷罚10元,每次空米数0.5m以上,按每米2元罚款。
2. 预缩面料时若发现面料有纬斜现象,要竭力进行校正,并及时反馈给料检人员便于其工作,若既不反馈又不校正面料到裁剪车间后因纬斜不符合规定,导致无法裁剪时,除重新校正外,每次惩罚负责人10~30元。
3. 预缩面料时要确认面料正反面,应正面相对折,若粗心大意将正反面弄错,未导致损失,每次惩罚负责人10元;导致损失,酌情解决。
三、裁剪车间
1.排板员要认真审视生产单和款式工艺单、面料检查报告。
2.排版前片注意左右色差,手巾袋、贴袋、袋盖不能离开前片排版,违者每床罚10元。
3.排版前耗用料超过筹划用量,须得到有关部门确认,否则要承担多余用量损失;
4.对用错样板号或用错规格而导致损失,要所有承担所导致损失;
5.对排料中规格大小套裁,或浮现漏排、多排、重排等,将依照实际导致损失予以经济补偿,如小料缺少,车间无法生产,按1.0元/件进行罚款;
6.拼档只能大一档,大改小限量3%以内,违者每床罚5款元;
7.对面料检查注明左右色差(边差)时,…………后片左右连在一起且在同一纬纱上,保证避免左右色差问题。如违背此条,负责人每床罚款50元,并承担因而而导致批量色差问题带来损失;
8.裁剪6公分以上格料面料时,要进行扎针裁剪,保证裁剪时精确性,如违背此条,负责人每床罚款50元,并承担因而而导致损失;
9.裁剪人员在裁剪前,要仔细查看生产单中款式及规格规定,并检查面料倒顺及与否有阴阳(条)格,否则导致损失要承担面料补偿及误工责任。
10.裁剪在拉布时,必要注意纬斜、料疵和色差状况(特别是单件样衣),凡因不负责任而导致损失,补偿损失30%-50%。
11.裁片各部件经纬纱向偏斜不符合原则,裁剪前被发现,每部件/条惩罚划样者5元;裁剪后被发现,每部件条惩罚划样裁剪者10元;严重不符合原则,由负责人承担换片或其他损失。
12.裁片各关于部件及零料无规格号型或上下层标记,每部件惩罚责任者2元。
13.款式或号型规格与生产单不符,在排板时被发现纠正,每次罚负责人5元。裁后被发现而能补救每次罚负责人10元,不能补救由负责人承担换片或其他所有损失。若是缝制车间反馈而能补救,罚直接负责人10元;不能补救由裁剪负责人承担所有损失。
14.零料不齐全,每少同样罚负责人5元,若是缝制车间反馈,每次罚负责人5元,零料规格、形状不符合原则,每部件罚负责人5元。
15.面料正反面用错能补救每次罚负责人10元,无法补救由负责人承担所有损失。
16.裁片各部件若浮现刀口漏打、偏斜、过浅、超深和错打,每次罚负责人2元。
17.上述各项质量问题需返工,负责人必要及时返工。反之,每迟延一天罚10元,依此合计。因而而误期将承担所有误期责任。
18.里子裁剪丝缕偏差0.5cm,里子接缝处长短互差0.3cm,里子只容许上公差。超过罚款0.5元/片。
19.面料、辅料铺料原则:面料铺料不能超过 层;辅料:胸棉为 层,挺胸衬、肩头衬为 层,弹袖棉 层,上衣袋布 层,斜纹裤子袋布层,机纺衬 层,无纺衬 层,裤里绸 层,无纺衬布 层,弹袖棉 层,挺胸棉 层,领料 层,袖子夹里 层。大身夹里 层。
20.打号要保证清晰精确,要严格按工艺规定部位进行打号,不得擅自变化打号位置,违者每次罚5款元;
21.打号操作过程中,禁止浮现跳号、重号、串号等现象,每片罚打号员1元;
22.已完毕打号衣片,要与配料整洁捆放好,按规定位置摆放,不得乱放,每次罚5元。
23.打号员浮现衣、裤片打号不整洁、辨认不清或打错、打漏者,每片罚打号员1元,依此合计。
24.验片员对每个批号面料状况作记录,记录每批号换片(百分之几)。不认真做好记录,每次罚2元。
25.验片员要熟悉国家服装原则色差、外观疵点规定。对验出有疵点等裁片做明显标记,面料外观缺陷漏(错)验率为5片次/1000片(即:每1000片衣裤片中若浮现5片漏(错)验,不奖不罚)。面料每超1片罚0.5元。依照缝制车间换片数量考核验片、换片。
26.凡验片员已画上记号,而换片员没有换片而导致品返工,普通可按每件2元计算损失。
27.换片员认真对色换片,如有色差,每片罚款2元。
四、粘合工艺操作
1. 压衬要位置精确、裁片无折皱,凡浮现质量问题要惩罚负责人;压衬浮现正反面压错,除补偿面料辅料损失,对负责人予以1.0元/片罚款。
2. 每批量粘合应依照技术部提供(粘合衬工艺告知单)中所提供参数调节温度、压力、时间,专人记录调节压衬有关数据记录,违者每次罚负责人5元;
3. 粘合在缝制车间返工,每片罚粘衬操作人员2元,批量返工,除罚款外,要承担生产延误导致经济损失。
五、改板车间
1. 改板前要认真审视生产单和款式工艺单后,依照生产单规定领取或查齐需要样板。
2. 改板前要认真核对生产单与样板号型规格尺寸和该批面料与否与生产单相符合。
3. 粘合面料应冷却12小时后才干改板,特殊状况除外。
4.刀眼精确、打眼刀深度为0.5cm,每漏掉一种刀眼,罚款0.2元/片。
5.大货前身、后身、腋下、挂面、大袖、小袖袖山头弧线顺直公差0.1cm,超过罚款0.5元/片。
6. 面料改板公差0.1cm;公差0.15cm不准超过5%,超过罚款0.5元/片。
7. 条格、灯心绒类前片丝绺严格按样板。
8. 分包时,发现衣片流水号码被改板改去,必要用铅笔补写上流水号,保证衣片、重要零部件流水号完整对的。
9. 每包8件,最后一包不能超过10件;如每包超过8件,按0.5元/件予以罚款。
10.分错或分包多片、少片,按错片实际片数,对负责人予以0.5元/片进行罚款。
六、缝制车间
1. 缝制车间组长对每批号(原则规格尺寸有加减)抽查记录二件,抽查内容涉及:前片长、后片长、大袖片长、肩宽、胸围、腰围、下摆等有关尺寸(见附规格表),不认真按此规定去操作,浮现问题要承担导致损失。
2. 缝制车间员工下道工序及组长对上道工序及半成品衣裤片工序实行100%互检和质检。
3. 凡款式做错或服装制作丢工、少序、水洗唛商标绱错等,负责人每件(条)惩罚责任者5元。
4. 毛烂、脱漏线在1㎝~3㎝等较严重不符合原则规定缺陷,每件(条)罚负责人2元;脱线、跳线在1㎝以内(不含1㎝)每件(条)罚负责人1元。
5. 缝制车间在生产中发现裁片分错、小料不齐要及时补换,凡明知裁片不合格(如严重疵点、色差、破洞等)依然将其制作,操作者补偿2元/件(片),
6. 产品在缝制过程中要严格对号制作,若对号后浮现明显色差、错料号),必要交主管处置,否则浮现质量问题对操作者按每件2元补偿损失。
7. 产品在搬运过程中应予以保护,各类零部件要放在货架或筐内。剪刀、笔等利器摆放要规范,防止导致产品污染、擦伤、破洞等如有浮现每次处以10~30元罚款。
8. 各工序在操作中要严格按工艺规程或产品质量规定执行,不得随意更改或减化工艺操作程序。如果不清晰款式和工艺规定必要向车间主任或组长寻问,否则浮现质量问题由操作者承担责任。
9. 对于订商标、领标、袖标、洗水唛、里外贡针线等,要仔细核对后才干操作,凡做错当事人处在2元/件罚款。
10.缝制缝位宽窄和针距要按规定执行,普通状况明线和面料缝制3㎝不得少于12-14针,里布、袋布等3㎝不得少于12针,三针包缝线、三角针(一边计算)、手工针3㎝不得少于7~8针。否则按每件0.5元处在罚款。
11.所有缝线线迹必要顺直,做到该直直,该顺顺,该吃水处要吃水。整烫时归拔要到位,丝绺要顺直。否则按每件0.5~1元罚款。
12.凡需要对条格部位必要对条格,并做到左右对称无偏差,导致质量问题按缺陷大小进行惩罚。
13.凡面袋、里袋、领子、驳头串口等需要画线操作,应尽量用隐形画粉,或做完后将画粉线解决干净,不得让画粉线外露。否则按每件0.5~1元罚款。
14.缝制车间下货50件/次。
七、缝制整烫车间
1.每道工序必要仔细检查本工序外观和缝制质量,发现严重疵点、破洞缝制等质量问题,应及时拿出退回返工,否则每件(条)罚款2元。
2.整烫浮现严重问题或能烫好不肯烫好,要按每件0.5元罚款。
3.凡违背质量管理规定而导致返工,若不需更换材料按每件1元罚款。凡屡教不改多次返工可加倍惩罚。
4.凡违背质量管理规定需要补偿材料损失,其在过程中估价为:前片、后背、大袖、小袖、挂面每片5~10元,领子、侧片、里布每片3元。全毛或样衣可按此价加倍补偿。
5.凡因换片、返工不及时、生产漏掉等而延误交货期给公司导致损失,可按实际成本损失50%补偿,也可将该产品转卖给负责人解决。
6.凡换片无料要由裁剪主任签字,以便质检部对产品进行处置。须质检部让步接受或批准报废必要查清或贯彻有关负责人,按程序报品质部进行解决。
7.因责任也许有各种因素扯皮,其有关负责人均分责任分别补偿。
8.凡因工作不认真导致产品报废,由生产部对责任进行界定。依照责任大小比例由负责人分别补偿后,由品质部备案加盖报废印章。
八、配套库
1. 整烫与配套库交接,按产品批号、数量及时交接清晰。
2. 配套库与成品库交接,按50件/次,特别状况例外。
3. 在开始包装前,就要依照各款实裁数去申请领用所需包装使用各种物料、辅料,对所领用物料核对无误后才干安排人员着手做钮装袋、挂牌穿绳等前部准备工作;
4. 分上衣、裤子依照生产单规定,面料小样、备用钮各一袋放于左边里袋内。
5. 在吊牌上贴上商品条形码,位置在货号字上0.1cm,居中、平服,左右离边距离一致。然后打上货号,笔迹要清晰、整洁,不可歪斜;吊牌吊于左边第一粒钮眼处。
6. 把衣架上裤子放平整,裤脚口低于腰口15-20cm,用橡皮筋在衣架两头交叉套住裤子,裤子不起皱,不歪斜,塑夹夹在门襟边离裤攀2cm处。
7. 按批号分出A、B、C、D各规格,挂于同号型规格铁架上。
8.上衣按批号、顺序号、规格进行分类,吊挂要整洁,不可歪斜。
9. 成套西服放进相应号型规格,衣服放平整,挂放于相应号型规格挂架上。
九、成品库
1. 与流转库按产品批号、数量及时交接清晰。
2. 按生产告知单比例填好装箱单,笔迹清晰精确。核对箱号、数量,装箱单贴在箱侧面印刷方框线内,规定平整不歪斜,胶水不可涂出方框线外。
3. 色布放在已印制好透明胶袋内,粘贴在内侧印刷方框线内,粘贴时要放平服、整洁。
4. 核对箱号和箱内数量、规格与否与规定相符,样布与箱内衣服颜色与否一致,查验无误后方可盖箱。
5. 在装箱单上左上角敲好本箱在该批产品顺序号。
6. 打包共三道,第一道先横向,第二道直向,第三道再横向,左右两边打包带离箱侧边16cm,侧面一道位于箱宽1/2处,打包带松紧要适当、顺直,不能有割断纸箱和松还现象,打包扣要扣紧,不能有松口现象。
7. 进仓,规定箱子直放,不可横放、倾斜,搬运装箱不能超过6箱。
十、疵品及报废品控制
1. 有关人员要做好详细换片记录:记录不规范、不认真,每次罚款5元。
2. 验片员验出或车间反馈需换片,换片人必要认真核对面料颜色,认真履行换片职责。如有料不换,导致疵品要承担所有责任。
3. 质检员对不合格产品不得随意放行,凡经评审后确属让步放行,应由有关部门人员贯彻责任签字后才干放行。否则每次罚款10~20元。
4. 检查人员抽检合格率低于99%如下某些,要按每件1元扣罚。
5. 凡违背质量管理规定后不能直接按件数惩罚,可依照情节轻重。处以10~100元罚款。
6. 除产品报废需要主管补偿30%责任外,其他质量管理中质量问题,应依照其实际状况进行解决,最后拟定责任。
7. 以上未尽事项依照状况由事发单位领导决定或由事发单位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领导及人员集体决定
十一、成品检查员
1. 成品检查员应对所检合格产品负责,对检查过产品加盖检查印章(检查印章盖在水洗唛下面),以示确认。总检组长在抽查中发现该产品已检查而未加盖印章,每件/条惩罚负责人5元。检查组长抽检印章上衣加盖在打火机袋里面,下装加盖在裤后袋反面,以示再确认。
2. 成品检查员检查过产品,由总检组长或出厂抽检员进行抽检,每个检查员每天抽检10件/条,月底考核时对总检组长每少抽10件/条扣0.5分,以此合计。
3. 如在抽检中发既有漏检,对负责人处以严重缺陷每件/条惩罚5元,重缺陷每件/条罚2元,轻缺陷每件/条罚0.5元(在较明显位置浮现且是不应当漏检)。
4. 因产品质量问题漏检导致客户投诉,严重缺陷每件/条罚10元,重缺陷每件/条罚款5元,普通轻缺陷每件/条罚款2元(视投诉质量问题而定)。总检组长负监管不力责任,承担每件(条)漏检缺陷30%惩罚。
5. 因漏检而超过常规,如袖笼未撬、袋布未缝合等,类似重大质量问题每件/条处以50元—100元罚款,且在公司内通报。总检组长负监管不力责任承担漏检缺陷30%惩罚。
6. 普通不易发现常规轻缺陷,只作本月度考核打分根据,不再另行惩罚。
7. 以上未尽事项以《生产现场质量考核制度》为准。
8. 奖励:全月无漏检(涉及无严重缺陷、无重缺陷、无明显部位轻缺陷)每月奖励10~30元。
9. 总检组长及出厂抽检在抽检过程中应做好详细抽检记录。月底汇总上报品质管理部。总检组长及出厂抽检无抽检记录每月处以5~10元罚款。
10.凡组长抽检过产品导致质量投诉承担成品检查一倍罚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