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电梯九项管理制度目录
1. 作业服务人员守则;
2. 安全操作规程;
3. 设备管理制度;
4. 寻常安全检查制度;
5. 维修保养制度;
6. 定期报检制度;
7. 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制度;
8. 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9.意外事件和事故解决制度
8、紧急救援演习预案
电梯困人是指电梯在发生故障、停电或受其他外界因素影响停止运营轿厢内人员须尽快疏散紧急状况。为及时疏散被困于轿厢内人员制定本应急预案。所有电梯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电梯救援操作,并拍照留档。
物业经理任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实行应急工作,应急小构成员涉及:维保公司维保部经理,维修工,电工
一、 对于有电梯司机电梯,司机一方面应保持情绪稳定,
同步安慰乘客不要惊慌,并及时与电梯值班室联系,由值班人员告知维修人员。
二、告知维修后及时报告值班主管。
三、联系内容涉及:电梯所在楼号、电梯号、轿厢所在
楼层。
四、告诉被困人员切勿通过扒门、撬门等方式自行离开轿厢。
五、对于自动运营电梯可通过对讲装置,由乘客告知工程部实现上述规定。
3、设备管理制度
电梯技术档案管理涉及到电梯技术资料及有关资料保存与完整。它应直接反映出电梯状况及电梯关于数据,因而它是非常重要。
1.电梯技术档案应有专门部门或人员进行转项管理;
2.电梯原始技术档案及检查报告、建档登记、维修保养过程中形成各种质量记录均涉及在技术档案内;
3.关于质量记录应填写清晰、及时、完整并有签字承认;
4.关于部门及人员对质量记录进行收集整顿,定期移送专门部门或人员存档;
5.关于责任部门应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规定妥善保管质量记录,不得有破损现象;
6.各关于质量记录、检查报告保存期限依照国家关于规定进行存档(如技术监督局定期年检报告及整治意见书至少应保存三年);
7.当需用技术资料及关于质量记录时,通过必要审批可暂时借用。
1、作业服务人员守则
单位安全管理是指引和监督各部门安全工作负责人。安全管理员工作范畴在单位所有工作活动中:
1.坚持“安全第一”原则,督促各部门及关于人员对的使用防护用品;
2.电梯主管部门为工程部,重要负责监督维保单位对电梯进行寻常
保养;电梯紧急状况调配解决;
3.对在工作中不按操作规程人员或不能对的使用防护用品人员有指正、批评、惩罚权利;
4.安全员应以身作则,工作期间禁止喝酒;
5.定期检查电梯运营状况,防止困人、伤人事故发生,杜绝火灾和安全事故发生;
6.不定期检查电梯维修人员、司机操作人员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状况,并有相应违章或惩罚记录。
7.电梯钥匙由主管部门领导和维保单位维修人员保存;借用钥匙
必要通过主管批准,办理借用手续后方可借用,借用后必要归还;
8.维修人员必要具备维修资质(特种设备操作证);
9.主管部门负责电梯资料保存;借阅资料必要通过主管批准,办
理借阅手续后方可借阅,借阅后必要归还;
10.主管部门领导负责寻常与维保单位联系;
11.主管部门领导为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应急状况解决工作;
6、定期报检制度
1.在用电梯应实行定期检查制度,检查有效期为一年,未经检查或超过检查周期或经检查不合格电梯不得继续使用。
2.电梯使用单位必要委托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签发有资质允许电梯专业维修保养单位对电梯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以保证电梯安全运营。
3.电梯管理部门应提前一种月负责到电梯设备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报检,以便于对电梯年检日期进行安排。
4.《电梯安全检查合格证》应粘贴在电梯轿厢内明显位置。每台电梯都应有明显《安全乘客须知》或《电梯使用须知》。
2、安全操作规程
为保证电梯安全运营,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特规定如下:
1.电梯使用单位必要对电梯使用运营安全负责,应至少设电梯安全管理人员一名。并建立健全电梯设备技术档案及关于管理制度。
2.电梯使用单位必要委托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签发有资质允许电梯专业维修保养单位对电梯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以保证电梯安全运营。
4.《电梯安全检查合格证》应粘贴在电梯轿厢内明显位置。每台电梯都应有明显《安全乘客须知》或《电梯使用须知》。
5.严格执行电梯设备常规检查制度,当发现电梯有异常状况时,必要及时整治,禁止带故障运营,各种检查应均有记录,并存档备查。
6.电梯使用单位负责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电梯《应急救援预案》演习,并记录在案备查。
7.新装、大修、改造电梯前,应到市或辖区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办理告之手续,方可交付使用。
8.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及司机必要经专业培训和考核,获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
9.电梯司机应做到1。严格遵守关于规章制度,2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工作守则,3及时制止违章乘梯,宣传安全乘梯(使用)须知。
10.电梯发生严重事故或致使人员伤亡事故,使用单位要保护好现场,并应采用紧急救援办法及时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
5、维修保养制度
由于电梯为关系到人身安全特种设备,为了保证电梯安全运营,特制定本制度。
1.电梯主管部门为工程部,重要负责监督维保单位对电梯进行日
常保养;对电梯紧急状况调配解决;
2.电梯维修人员要制电梯保养记录周期表,按表定期对电梯转动部件、电器某些和安所有件进行维修保养。
3.电梯钥匙由主管部门领导和维保单位维修人员保存;借用钥匙必要通过主管批准,办理借用手续后方可借用,借用后必要归还;
4.维修人员必要具备维修资质(特种设备操作证);
5.主管部门负责电梯资料保存;借阅资料必要通过主管批准,办理借阅手续后方可借阅,借阅后必要归还;
6.主管部门领导负责寻常与维保单位联系;
7.主管部门领导为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应急状况解决工作;
9、意外事件和事故解决制度
1.当班值班人员要认真填写运营记录,若电梯在班内浮现故障要真实、简洁,精确填写故障时间和故障现象;
2.浮现电梯困人后应及时告知物业和电梯维修人员;
3.对电梯事故进行故障分析,找出因素并贯彻到负责人。
4.工作需要时,应协助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保养工作。
5.在交接班时,双方要对电梯使用和运营状况进行交接,并告知应注意事项。
6.停梯后,值班室应有人值班,因年老、疾病或其她特殊因素状况需用电梯时,值班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给需乘梯者予服务。
7、培训考核制度
为提高从事电梯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提高有关人员业务水平,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特制定本制度。
一、 依照实际状况给员工定岗定位,贯彻岗位责任制。
二、 贯彻检查制度和员工出勤制度,规定员工对每天工作要写出工作记录。
三、 依照岗位工作原则,制定岗位考核制度。
四、 定期对员工进行了业务考核,对不达标员工继续进行培训,直至达到公司规定为止。
五、 对工作态度不认真、不认真钻研业务员工通过二次培训考核后,不合格将予以裁减。
六、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政府主管部门培训,考取特种设备作业上岗证,保证持证上岗。
4、寻常安全检查制度
为保证电梯可以正常运营,提高电梯使用率和完
好率,特制度本制度。
一、 定期对电梯机房、轿厢及电梯有关设备进行安全
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
二、 定期对电梯值班人员值班状况进行检查巡视。
三、 定期或不定期对电梯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维修
状况和值班状况进行检查。
四、 定期对电梯管理人员和维修工作进行安全培训,增
强所有有关人员安全意识,保证电梯安全运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