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新课标)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注意:所有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否则该大题不予记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觐见周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3.史学家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文中的“制度”包括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礼乐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 周王 B.鲁国国君 C. 卿大夫 D.士
5.“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修筑长城 C. 推行郡县制 D. 攻打匈奴
6.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既是对前朝制度的否定,也受到了前朝制度的影响,它们是
①禅让制 ②王位世袭制 ③分封制 ④嫡长子继承制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②
7.秦朝中央官制中虚设其位的是
A. 卫尉 B. 廷尉 C. 太尉 D. 少府
8.秦朝中央和地方官员产生的方式是
A. 世代相袭 B. 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 皇帝任命
9.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 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10.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C. 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 D.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11.西汉初的中央集权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
A.中央机构 B.皇帝权力 C.地方行政制度 D.丞相权力
12.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害弟,夺得皇位,历来为史学家所非议。这是因为他违反了
A.内外服制度 B.分封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制
13.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4.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15.汉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而明清时大臣奏事必须跪着。上述变化可以看出古代中国
A.礼仪制度不断完善 B.地方权力不断加强
C.官僚制度不断完善 D.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16.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一现象发生在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7.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A.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B.枢密院的设置
C.军机处的设立 D.内阁的设立
18.隋唐以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封建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其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A.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大批人才
B.控制思想文化发展,培养皇帝的奴仆
C.形成了“重文”传统,阻碍自然科学发展
D.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
19.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 集中军权 B. 集中行政权 C.集中财权 D.集中司法权
20.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 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 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 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
21.下列属于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的措施有:
①西汉“中朝”形成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③隋唐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参知政事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22.科举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 扩大了官吏来源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 有利于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D. 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23.宋太祖和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
A.设立特务机构 B. 改变和分散地方机构及权利
C. 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 D. 改变选官制
24.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是在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宣宗 D.明神宗
25.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在此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6.中国创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27.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在明朝已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28.中英《南京条约》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国工农业生产发展危害最大的规定是
A.割占香港岛 B.巨额赔款 C.协定关税 D.五口通商
29.《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这主要因为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列强基本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D.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30.在福州市的某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人物应是
A.黄爵滋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31.根据下列历史人物的归类标准,选出符合这一标准的历史人物
①刘永福 ②林永升 ③邓世昌
A.冯云山 B. 黄兴 C. 左宝贵 D. 陈天华
32.有人说:辛亥革命既“胜利了”,又“失败了”。这里的“失败”主要是指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B.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C.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D.三民主义纲领未得到实施
33.云南缉毒队在昆明市焚烧两吨海洛因精制毒品,毒品危害之烈使人们不禁想起鸦片战争及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没有虎门销烟就没有鸦片战争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贩运鸦片 ④林则徐的禁毒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4.2007年9月20日,全国政协常委何鸿巢以6910万港元,成功购入圆明园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马首铜像”,并将其捐给国家。马首铜像在海外漂泊一百四十多年后又回到祖国,导致它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A.日本军队 B.俄国军队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35.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存在内在一致性的根源在于
A.同属资产阶级自由化 B.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D.民族危机的产物
36.下列城市在近代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先后顺序是
①南京②重庆③上海④天津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④② D.①④③②
3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需收集相关史料。小组长列出了主要研究的大事,这一罗列引起了争议,请帮他选择正确的事件①太平天国运动②国民大革命运动③中共的诞生④维新变法⑤五四运动⑥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38.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思想潮流更迭快,冲突激烈。这主要是因为
①新旧多种政治力量共存
②各阶级、各阶层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
③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和国内政治的黑暗
④当时的思想潮流相对于中国国情来说都有局限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9.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右倾与“左倾”错误的共同点是
A.未能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B.对国民党无原则的退让
C.缺乏实践经验的总结 D.理论脱离实际
40.促成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主要因素是
A.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协同侵略中国
B.中共吸取二七惨案血的教训
C.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景
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政党
41.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指
A.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从组织上和军事上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C.中共领导的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
D.从受共产国际支配到独立解决党内问题
42.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对“八七会议”的发展是
A.根据地建设 B.武装斗争 C.中共的领导 D.土地革命
43.1947年参加外线作战的解放军指战员的有
①刘伯承 ②贺龙 ③邓小平 ④林彪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44.下列地区既是淮海战役战场又是渡江战役战场的是
A.湖北 安徽 B.安徽 江苏 C.安徽 江西 D.江苏 浙江
45.下列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奋斗历程进行概括的一组词语,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B.力挽狂澜→星火燎原→灯塔指引→进京赶考→日出东方
C.日出东方→力挽狂澜→星火燎原→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D.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日出东方→进京赶考
46.“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她”指的是
A.古代中国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古埃及
47.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曾经是古希腊城邦之一的奥林匹亚点燃,那么下列对古希腊城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城邦发展起来
B.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社
C.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
D.希腊各城邦联合组成一个邦联式国家
48.假设古代雅典某年全国人口总数为30万人,自由民约为26.8万,其中男性成年公民6.7万人,外邦人约4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约6.7万 B.约26.8万 C.约11.7万 D.约10.7万人
49.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疆域最辽阔 B.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C.经济最繁荣 D.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50. 对右图所示法律文献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这部法律由梭伦颁布的 B.它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人
C.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D.促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51.近代西欧,资产阶级借鉴古代某国的经验,制定一系列法律、宪法等以确保自身的利益。可能借鉴了哪个国家的经验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古中国 D.古雅典
52.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罗马法十分残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53. 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54. 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都可以进行的政治活动是
A.否决议会(国会)制定的法律 B.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
C.代表国家参与外交活动 D.当与议会发生矛盾时有权解散议会
55. 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由此可获取的正确信息不包括
A.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B.英王的权力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
C.英王是国家元首 D.英王掌握最高行政权
56. 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其中包括杜鲁门、尼古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等,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它体现出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
A.中央集权 B.分权制衡 C.两党制 D.联邦制
57. 2008年10月胡锦涛主席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前来北京参加亚欧峰会的法国总统萨科齐,那么,你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总统是如何产生的
A.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B.由选民间接选出
C.由议会两院选出 D.由众议院选举产生
58.2007年6月12日 ,中国新任驻英大使傅莹赴任时要向谁递交国书
A.首相 B.内阁 C.外交大臣 D.女王
59.2004年11月4日美国总统大选以布什获胜宣告结束(右下图)。你认为美国总统大选以《1787年宪法》解读,正确的是①每四年选举一次②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③俄亥俄州的20张选举人票是按其人口比例分配的④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0.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西安时,一个小姑娘问他:“总统先生,全美国人民都归你管吗?”克林顿想了一下回答:“不,应该说全美国人民都管着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克林顿是与西安小姑娘开玩笑 B.克林顿道出了美国政权的本质
C.西安小姑娘说出了美国政权的本质
D.克林顿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6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
皇 帝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太仆
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明)太宗皇帝入继大统,首擢翰林编修,初建内阁于奉天门,简任翰林之臣七入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造……咸属焉。”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赵翼《薝曝杂记》
请根据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秦朝、隋唐、明朝、清朝的中枢权力机构各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3分)
(3)材料四中机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2分)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2分)
(4)从秦朝到清朝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演变有什么规律?(2分)
62.阅读下列材料
主题三:1789年大革命后法国政体的艰难曲折历程
主题四:18世纪60至70年代的“铁血宰相”俾斯麦
请回答:
(1)主题一中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哪种政体形式?(2分)该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确立的?(2分)
(2)据主题二中的图2指出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运行机制是什么?(2分)这一机制源自什么理论?(2分)
(3)主题三中法国的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
(4)主题四中当时俾斯麦拥有哪些权力?与英国相比,两国的政治体制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两方面?(4分)
63. 材料一:如图
1901年
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 如图
清帝退位诏书
大总统誓词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展示的是哪两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情景?(4分)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中的成果?(2分)结合材料二中提供的历史信息,这次运动有何作用?(3分)
(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取得的成果?(2分)结合材料三中提供的历史信息,这次运动有何历史意义?(2分)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B
B
C
C
C
D
A
A
C
C
D
B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D
A
B
B
C
B
B
C
D
B
C
C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C
A
B
D
C
C
B
A
D
C
D
A
A
B
A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B
D
A
D
C
B
B
A
C
D
B
C
D
A
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