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动手做扎染》教学计划
专业
工艺美术
授课老师
孙颖茵
适用班级
中职
教学
时间
2013年
5月
学习任务
了解我国民间印染工艺:扎染。初步掌握扎染的捆扎方法。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欣赏扎染。
教材分析
扎染这个内容既新颖又实用,难度不算大,可操作性强,合适中职学生学习。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了解扎染基本原理、学习扎染基础方法、懂得欣赏扎染作品。其中,学习的重难点是学习扎染的扎制工序。老师通过多次示范,加深难度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练习,直到掌握这项技能。
学生分析
中学组学生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有较好的动手能力。采用示范为主的直观教学会比较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学习目标
1、能力目标:
掌握自由扎、中心塔形扎、中心螺旋扎三种捆扎方法。
扎作力度符合扎染要求。
懂得欣赏扎染作品。
2、 认知目标:
了解民间扎染工艺的制作原理——防染技术
了解扎染(热染)基本流程
3、情感目标:
认识到扎染艺术是民间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继承、保护传统手工业及工艺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习内容
知识点
了解
重点
难点
1
扎染图案产生的基本原理:防染技术
√
2
捆扎法的三个基本方法
√
√
3
捆扎法的技巧——要扎紧
√
4
我国扎染民间工艺的传统和创新
√
5
扎染的欣赏
√
准备工具
教师教具:
扎染成品,捆扎和缝扎的半成品手帕,透明的水罐等演示工具。
扎染指导手册。
电热水壶。各色染料粉。
学生工具:
白布或白手帕,学生每人一条
针线、皮筋若干
水罐、塑料盒子、一次性杯等
教学方法组织形式
分组实践,合作学习,互相评价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 引入(2分钟):
展示教师扎染作品,激发兴趣。引出本课教学内容:我国民间工艺——扎染。
学生欣赏。
直观导入
激发学生兴趣
二、 原理讲解(3分钟):
教师通过解开塔形扎来讲解花纹形成的基本原理。提示学生要扎紧。
边看边思考
展示原理,明确技巧要领。
三、 学习技能:捆扎法中的三种方法。
1)第一种方法——自由扎(5分钟)
1、老师示范捆扎法。
2、学生跟着做一次。老师检查,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扎紧。检查合格后准备好染料。
辅教老师调好染料1,指导学生放入布团。
2)第二种方法——中心塔形扎(4分钟)
1、老师示范,请同学上来帮忙。
2、 学生用这种方法每人做一块,可以二人互相合作完成。
辅教老师调好染料2,指导学生放入布团。
3)第三种方法——中心螺旋形扎(5分钟)
1、学生看视频学习。
2、老师带领示范,重点示范捆线团方法。学生每人用一块布跟做。强调扎紧布团。布团备用。
观看老师示范。
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实践。
通过一次次实践逐步掌握捆扎技巧。
这三种方法都是以捆扎为重点的技能,通过多次实践能让学生尽快掌握技能。
四、加深认识(3分钟)
观看短片加深认识。
通过短片了解扎染的工具材料和染色工艺流程及要领。
观看短片
加深了解
补充了扎染一些知识,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扎染。
五、扎染的传承和创新:(5分钟)
我们学习扎染的目的是传承,传承最好的方法是创新。我们可以用扎染做各种物品,头巾、围巾、旧衣服的翻新等。
以问答形式引导学生发挥创意。
除了形式上的创新,我们也可以试试在方法上创新。
引导学生尝试用染料点染。
发挥创意
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留给学生自主研究的机会。
教学流程
六)验证成果并欣赏(共8分钟)
(1)冲洗步骤指导及实操(4分钟)
(2)成果展示和欣赏教学。(4分钟)
指导学生开拆第一种方法的作品,组织展示。
老师选出效果较好和不理想的作品进行对比讲解,并总结原因(做得不好的原因一般为扎得不够紧)。
学习欣赏扎染,懂得评价。
反刍学习内容。引导正确审美观。
七、小结
介绍自学网站,期望学生学有所用,传承工艺,美化生活。
介绍课外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三、 传承和创新
四、 扎染流程
【设计】
【扎制】
【染色】
【冲洗】-挤掉浮色
【拆开】
【熨平】
五、 扎染的赏析
图案清晰
对比强烈
色彩美丽
二、扎染方法
1)自由扎 2)中心塔形扎 3)中心螺旋扎
一、扎染原理—防染技术 越紧越好
动手做扎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