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题(8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看守(kān) 百舸(gě) 家具 默守成规
B.忸怩(ní) 尽管(jìn) 戌守 声名鹊起
C.泥古(nì) 悄声(qiǎo) 斑斓 轻歌曼舞
D.创伤(chuàng) 记载(zǎi) 青睐 亟待解决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现在的骗术五花八门,就算练就了孙悟空般的火眼金睛,也防不胜防,当图穷匕见的时候,我们只剩下后悔了。
B.军训期间,由于高强度训练,她忽然晕倒了。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细心照顾下,她逐渐恢复了体能,又栩栩如生了。
C.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诗人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大堰河对诗人无所不至的关怀。
D. 9月10日,在庆祝教师节的班会活动中,我班主持人无论是形象还是口才,都差强人意,难怪引起班上大部分同学的不满。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在新词新语不断产生和流行的同时,另有一些曾流行一时的词语又逐渐受到冷遇,汉语词汇就是这样在吐故纳新中不断发展的。
C.在学习《雨巷》之前,雨巷诗人——戴望舒这个名字,对我们现代中学生还是有点陌生。
D.《再别康桥》深深地感动我们的原因,是因为它用美妙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类共同的情感,那就是对美好往事的留恋。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是( )(2分)
①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后的升华。
②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③意境与意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④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漂浮于天上的云。
⑤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的、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
⑥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
A.③①②④⑥⑤ B.①③②④⑥⑤
C.①③④⑥⑤② D.③①④⑥⑤②
二、文言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11小题。
文言文阅读(一)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选自《战国策•燕策》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诚能得樊将军首 诚:如果
B. 自引而起,绝袖 绝:断
C.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最终
D.轲自知事不就 就:完成,成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秦王还柱而走 因人之力而敝之
B.而乃以手共搏之 以其无礼于晋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是寡人之过也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5分)
.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5分)
.
文言文阅读(二)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选自《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8.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谢:谢罪
B.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曾:竟
C. 太后之色少解 少:稍稍、略微
D. 恣君之所使之 恣:肆意
9.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B.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C.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D.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课文写的是历史事件,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行动和对话,形象地揭示了人物内心变化的发展过程。
B.深谙说话艺术的左师触龙并没有像别的朝臣那样一味地犯颜直谏, 而是避其锋芒,转移话题,对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事从头到尾都只字不提。
C.赵太后作为一国之主,她掌握着赵国的最高领导权。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她急忙向齐国求救,希望齐国能够帮助她度过危机,说明她有一定的政治头脑和魄力。
D.触龙之所以能劝说成功,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外,还在于他深切地了解对方的心理;另一方面,也由于他立论的正确,确实是出于为国家的真诚,确实是为长安君作长远打算。
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小题。
晓 行①
张问陶
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
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
客路逾千里,归心折②五更。
回怜江上宅,星汉近平明。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汉阳入帝都途中作。
②折:萦绕。
12.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13.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第二联“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
14.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
(1)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2)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雨巷》)
(3)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 长沙》)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五、语言表达(6分)
15.模仿《母亲》,以“老师”或“父亲”为对象写一首短诗。
注意:形式及押韵
母亲
我寒冷,母亲给我温暖的怀抱
我伤心,母亲给我甜蜜的微笑
我在温暖和甜蜜间奔驰
生活哪有萧条?
仿写:
六、写作(40分)
1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读书,真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充实具体。
2.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3.书写工整。书写潦草者,扣除书写分1——3分。
绵阳南山中学2016年秋季高2019届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答案
一、基础题( 8分,每小题2分)
1.C (A.墨守成规 B尽管(jǐn) 戍守 D创伤(chuāng) )
2. A (A图穷匕现:指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露出来了。B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此处属对象误用。C. 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此处属褒贬误用。D差强人意:意思为大体上能使人满意,勉强还行。此处属望文生义)
3.B (A关联词位置不当,应将“不仅”放在“该诗”的后面;C主客颠倒,应为“我们现代中学生对雨巷诗人——戴望舒这个名字还是有点陌生的”;D“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去掉“因为”。)
4.D (高考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考点反映在试卷上,大致有两种题型:一是“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二是“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做这类题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那就是看文章的中心;前后话题的一致性,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内容前后的照应性,句式结构的一致性,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的合理性;意境的谐调性。本题③是观点,是全段的中心句,包含了意象与意境两个方面,且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①紧承第③句,是对③的具体解释,前半句是对“境生于象”的说明,后半句是对“超乎象”的说明,④句承③句中的“意象……是材料”与“意境……是升华”用比喻使之形象化。⑥句承④句“漂浮于天上的云”,⑤句承⑥句的“千姿百态”,⑥⑤两句同时回应①句揭示两者关系。②句是对前文的总结,“这”指代前面的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30分)
5.C (卒:通“猝”,突然。)
6.D (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B.介词,“用”;连词,表原因。C.副词,“于是”;副词,“竟然”。D.均为结构助词“的”)
7.(1)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或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来悬赏他的头。)(大意2分,落实“购”:重金征求、悬赏;“金千斤,邑万家”定语后置;“(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介宾短语后置,各1分)(4分)
(2)事情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想用生擒的方式威逼你(订立盟约),务必要得到契约来回报太子啊!(或事情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想活捉(你),威逼你(订立盟约),务必要得到契约来回报太子啊!)(大意2分,落实“所以”: ……的原因;“劫”:胁迫,威逼;“报”:回报,报答。各1分)(4分)
8.D (恣:听凭)
9.C
10.B (“从头到尾都只字不提”错。)
11、(1)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大意2分。落实“窃”:私下里。“以为”:认为。“于”:表比较贤于;超过,胜过。各1分)
(2)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国君的孩子)尚且还不能凭靠无功的尊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守住金玉宝器,更何况是人臣呢!”(大意2分。落实“犹”:尚且。“恃”:凭靠,倚仗。“已”通“以”,连词,译为来。各1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
12.(4分)塑造了一个羁旅在外,旅途艰辛,内心孤寂,归心似箭的诗人形象。(答对任意两点即可)(2分)诗人冒着露气、带着残月晓行,故乡渐行渐远,诗人转辗难眠。(1分)表现了沉重的思乡之情。(1分)(意思相近即可)
13.(6分)诗歌第二联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2分),通过飞沙、露气、残月、鸡声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雾气沉飞沙,鸡声带残月的画面(2分),表现了征途的苍凉凄美(1分),抒发了诗人的悲伤之情(1分)。(意思相近即可)
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
14. (1)风萧萧兮易水寒,士皆瞋目
(2)到了颓圮的篱墙
(3)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五、语言表达15.略
六、写作16.略
【参考译文】: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援兵才能派出。"赵太后不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告诉身边的近臣说:"如果有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人,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
左师触龙希望去见太后。太后气势汹汹地等着他。触龙缓慢地小步快跑,到了太后面前向太后道歉说:"我的脚有毛病,连快跑都不能,很久没来看您了。私下里自己原谅自己。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所以想来看望您。"太后说:"我全靠坐车走动。"触龙问:"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吃点稀粥罢了。"触龙说:"我现在特别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地稍微增加点食欲,身上也比较舒适了。"太后说:"我做不到。"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
左师说:"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才;而我又老了,私下疼爱他,希望能让他替补上黑衣卫士的空额,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禀告太后。"太后说:"可以。年龄多大了?"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希望趁我还没入土就托付给您。"太后说:"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说:"比妇女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妇女更厉害。"触龙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太后说:"你错了!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左师公说:"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的利益。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拉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这是惦念并伤心她嫁到远方,也够可怜的了。她出嫁以后,您也并不是不想念她,可您祭祀时,一定为她祝告说:'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太后说:"是这样。"
左师公说:"从这一辈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到赵国建立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子孙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赵太后说:"没有。"触龙说:"不光是赵国,其他诸侯国君的被封侯的子孙的后继人有还在的吗?"赵太后说:"我没听说过。"左师公说:"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子孙头上。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这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而没有功勋,俸禄丰厚而没有功劳,占有的象征国家权力的珍宝太多了啊!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珍宝,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去世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比不上疼爱燕后。"太后说:"好吧,任凭您指派他吧。"
因此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的救兵才出动。
子义听到这事说:“国君的孩子,可算是国君的亲骨肉了,尚且还不能凭靠无功的尊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守住金玉宝器,更何况是人臣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