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用玻璃罩罩住两根长短不一并点燃的蜡烛,关于哪支蜡烛先熄灭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同时熄灭B一定是长的先熄灭C一定是短的先熄灭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一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站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飞船内的航天员看到空间站纹丝不动,而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飞船D空间站3下面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A雨滴打在荷叶上会听
2、到啪啪声B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C在岸上能听到江水拍岸声D密封在塑料袋里的闹钟放入水中也能听到声音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太高B“引吭高歌”反映了声音的音调较高C“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很大D“一闻其声,便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5小丽同学在公园里游玩,看到园艺师傅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师傅们把细水管插入树下的土壤里,可以减慢水分的蒸发,这是因为()A减少了水在地表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表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减弱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6“影子”在生活中是常见的,如:做光学游戏中的“手影”,在月下走路时路面上留下的人
3、影等关于影子成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手、人等障碍物会发出黑色的光7两个光学元件对平行光线都能起到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凹面镜ABCD8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当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如图)可以快速登录网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二维码是光源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9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水水银酒精乙醚熔点/039117114沸点/1003577835A当温度为39时,水银一定处于液态B当温度为40时,酒精和乙醚都处于液体
4、C当温度为100时,水一定能沸腾D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10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好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测量10枚l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11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如图所示哪个光路图大致能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ABCD12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
5、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2s内,小车作加速直线运动B2s5s内,小车在做2m/s的匀速直线运动C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0.4m/sD5s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3m/s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除23题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27分)13人的步行速度大约为1.4(填上合适的单位);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14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体温计能准确测量的最高温度为15大年三十晚上,许多人家都会燃放一些鞭炮以增强喜庆气氛小红同学喜欢看这种热闹的场面,但又怕声音太响,所以她常常用双手捂住双耳,这是在处减弱噪声;在城市街道上行驶的车辆禁鸣喇叭,这是在
6、处减弱噪声;在城市高架道路的两侧设有34m高的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墙,这是在减弱噪声16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能观察到彩色的光带,则B处应是光;若将温度计放至AB范围A处的外侧,会发现温度在(选填“不变”/“升高”/“降低”)17烛蜡在熔化过程中,将不断地热量(选填“吸收”/“放出”同时温度 (选填“不变”/“变化”),象烛蜡这样的固体叫做18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在外面也会慢慢变干,这是因为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玻璃窗上常常会看到漂亮的冰花,这是现象(均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9(1)物理课上,老师用实物投影仪将小华同学做的实验记录数据投射到屏幕上,教室里
7、所有同学都能看到这些数据,这是因为光在屏幕上发生了 (选填“漫”/“镜面”)反射的缘故;(2)小华同学在家里做实验时需要用到红光,她只需在手电筒前贴上一张色玻璃纸即可;(3)在家里看电视时,需用遥控器来调频道,遥控器发出的光是(选填“红外线”/“激光”)20人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小明同学周末在家里做作业,抬头从面前平面镜中看到挂在后面墙上的钟如图所示,实时刻应是21某人的眼睛存在视力缺陷,它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该人的眼睛就是我们常说的(选填“近视眼”/“远视眼”);该人要正常地观看事物
8、,应佩戴一个合适的(选填“凸”/“凹”)透镜制成的眼镜2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其中折射光线是,反射角等于度,分界面的侧是玻璃23交警常常用超声波进行测速,从而监控道路违章行驶测速仪对着前方行驶而来的汽车连续二次发出超声波,第一次从发出到收到经过0.5s,第二次从发出到收到经过0.3s,两次发出的时间间隔为0.9s,设声速为340m/s则测到的车速是 m/s三、简答题(本题共10小题,第24题8分,第25题、第26题各6分,第27题、第28题各7分,29题9分,30题6分,共49分).24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m2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
9、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6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27完成图中的光路图28小华同学暑假跟随父母一起外出旅行,乘坐的列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经过某一长直隧道已知隧道全长为7200m,列车全长为250m,求:(1)小华经过隧道所用的时间是多少?(2)该列车全部在隧道里的时间是多少?(3)该列车全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是多少?29从南京到上海的K1158次快速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表1所示,从南京到上海的G7013次高速动车时刻表如表2所示表1: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里程/km1南京起点站11:58O2常州14:0114:051363无锡14:3214:361754苏州15:0415:082175上海16
10、:24终到站300表2: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里程/km1南京起点站13:0002常州13:3913:401363无锡13:5013:561754苏州14:1214:132175上海14:30终到站300(1)由南京到上海,乘坐G7013次高速动车比K1158次快速列车节省的时间为多少?(2)求G7013次高速动车由南京开往上海的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时?(3)求G7013次高速动车由南京开往苏州和苏州开往上海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千米/时?30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2)将装有适量萘的试管放入水
11、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之一能使试管均匀受热实验中发现萘熔化的整个过程时间太短,不便于观察,可以通过水量(选填“增加”或“减少”)来达到延长过程的目的;(3)小明同学实验时想让温度计与萘充分接触,坚持把玻璃泡插入到试管底部,这样做是(选填“允许”/“不允许”)的;(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蔡是(选填“晶体”/“非晶体”),萘的熔点是;(5)由图乙可知,在5min时萘处于态,20min时萘处于态3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找来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
12、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一于小孔前的某一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小明开始实验时,眼睛从右侧看过去,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是:;A小孔扎成了三角形 B小孔扎成了正方形C小孔太大 D小孔太小(2)换了易拉罐重新正确制作并操作后,小明看到了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该像是烛焰的立(选填“正”/“倒”)像(选填“实”或“虚”);(3)实验中观察到烛焰的像偏小,为了增大烛焰的像,在不更换原有易拉罐的情况下可采取的办法是:;(4)晴朗夏日的树下,小华惊喜地看到地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经与同学讨论,一致认为是太阳经
13、树叶间的细小缝隙而成的像但圆形光斑的大小不一样,其原因是3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使蜡烛火焰、光屏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在上,这样可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3)如图乙,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这个像相对烛焰来说是(选填“放大”/“缩小”)的;(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30cm处,再移动光屏至标尺cm处,光屏上就会得到一
14、个与烛焰大小一样的清晰像;(5)观察完(4)的实验现象后,仍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光屏应向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当蜡烛移动到标尺45cm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这时应当在透镜的侧并通过透镜向侧观察(均选填“左”/“右”),能看到烛焰(选填“放大”/“缩小”)、(选填“正”/“倒”)立的虚像33某小组同学在大小相等的圆形纸上,剪去大小不等的圆心角,后粘贴成A、B两个锥角明显不等的纸锥(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应将纸锥按图所示的位置释放,目的是让它们从下落;(2)若纸锥从图示位置同时由静止释放,可以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来比较纸锥下落的
15、快慢;还可以比较同一时刻纸锥下落的来比较下落的快慢(3)纸锥在下落的开始阶段作的是(选填“匀速”变速”)直线运动;探究发现,若释放的位置足够高,纸锥最后均作匀速直线运动;(4)请你作出猜想,两个纸锥在最后阶段的匀速直线运动,(选填“A”/“B”)的速度比较大;(5)周末午后,秋雨绵绵,小华陪奶奶在院子里聊天,她观察到雨滴从屋檐上不停地落下,雨滴落地前作的是 (选填“匀速”/“变速”)直线运动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用玻璃罩罩住两根长短不一并点燃的
16、蜡烛,关于哪支蜡烛先熄灭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同时熄灭B一定是长的先熄灭C一定是短的先熄灭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分析】根据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但是当温度较高时,热的二氧化碳的密度会比空气的密度小,分析解题【解答】解: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气,没有氧气,则燃烧无法进行,当氧气耗尽时蜡烛就会熄灭;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但由于热胀冷缩,蜡烛燃烧生成的热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变大,其密度变得比空气的密度小,会聚集在容器的上方,使长蜡烛先熄灭,短蜡烛后熄灭故选B2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一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站
17、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飞船内的航天员看到空间站纹丝不动,而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飞船D空间站【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一个物体,假定该物体不动,这个物体是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解答】解:A、以太阳为参照物空间站和地球都在在运动,故A错误;B、判断空间站和地球的运动,不能以物体自身为参照物,故B错误;C、以“神舟十号”飞船为参照物,“空间站相对它的位置不变,空间站是静止的,地球相对于飞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地球
18、是运动的,故C正确;D、判断空间站和地球的运动,不能以物体自身为参照物,故D错误故选C3下面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A雨滴打在荷叶上会听到啪啪声B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C在岸上能听到江水拍岸声D密封在塑料袋里的闹钟放入水中也能听到声音【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与气体中传播;(2)分析各选项中,哪种情况下声源与声音接受者(耳朵)之间的介质是水即可【解答】解:A、雨滴打在荷叶上会听到啪啪声,是雨滴打在伞上,使荷叶振动发出声音,不能证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故A错误;B、正在发声的音叉振动,振动的音叉在水中会溅起水花,不能
19、证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故B错误;C、在岸上听到江水拍岸声,是水拍岸发出声音,不能证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故C错误;D、密封在塑料袋里的闹钟发出的声音,经水传入空气,再进入我们的耳朵,因此我们听到了闹钟发出的声音,能证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故D正确;故选D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太高B“引吭高歌”反映了声音的音调较高C“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很大D“一闻其声,便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音调;响度;音色【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答】解:A、“尖锐刺耳”表示声音的音调太高,说法
20、正确,不符合题意;B、“引吭高歌”表示声音的响度大,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很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一闻其声,便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进行分析辨别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小丽同学在公园里游玩,看到园艺师傅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师傅们把细水管插入树下的土壤里,可以减慢水分的蒸发,这是因为()A减少了水在地表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表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减弱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根据题意要寻找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从而减慢了水分蒸发的原因,就要从影响液体
21、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这三个方面去考虑,那么减慢水分的蒸发可采取的措施是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本题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从而减慢了水分的蒸发【解答】解:A、图中的做法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减慢水分的蒸发故A正确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故B错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错误D、图中的做法并不能减弱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故D错误故选A6“影子”在生活中是常见的,如:做光学游戏中的“手影”,在月下走路时路面上留下的人影等关于影子成因的下列说法,正
22、确的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手、人等障碍物会发出黑色的光【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解:手影、人影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故选:A7两个光学元件对平行光线都能起到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凹面镜ABCD【考点】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分析】(1)学过的光学元件有: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2)其中对光线会聚的光学元件有:凸透镜、凹面镜平面镜对光学既不发散也不会聚凹透镜和凸面镜对光学有发散作用【解答】解:根据课本中的相关知识可知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和凹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而
23、平面镜对光既不发散也不会聚故选B8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当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如图)可以快速登录网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二维码是光源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光源;物体的颜色【分析】(1)摄像头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物体应位置其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2)能自身发光的物体是光源;(3)白色可以反射所有色光,黑色可以吸收所有色光;【解答】解:AB、摄像头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物体应位置其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此时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正确;C、二维码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C错误;D、白
24、色可以反射所有色光,黑色可以吸收所有色光,因此,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吸收光,白色部分反射光,故D错误故选B9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水水银酒精乙醚熔点/039117114沸点/1003577835A当温度为39时,水银一定处于液态B当温度为40时,酒精和乙醚都处于液体C当温度为100时,水一定能沸腾D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考点】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分析】液体温度计的测温范围最低不低于它的凝固点,最高不高于它的沸点【解答】A、当温度为39时,水银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故错误;B、乙醚的沸点是35,温度
25、不再升高,故B错误;C、当温度为100时,水要不断吸热,才会沸腾,故错误;D、我们各地区气温最高不会超过78,最低也不会低于117,故酒精在我国各个地区不会凝固成固态,也不会沸腾变成气态故正确;故选D10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好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测量10枚l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考点】累积法测量微小质量【分析】对于不易直接测量的较小物体的长度(如硬币的厚度、一张纸的厚度等),可采取累积法,或称测多算
26、少法;即测出多个物体的长度后,除以物体的个数【解答】解: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个硬币的厚度;由于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若直接测量则误差会很大;故A错误;B、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是最佳方案,采取累积法,总厚度较大,易测长度,误差较小;故B正确;C、用刻度尺多次测1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不是最佳方案,因为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故C错误;D、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元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不是最佳方案,因为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故D错误;故选B11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如图所示哪个光路图大致能说明产生这一现象
27、的原因()A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是筷子上的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由图知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12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2s内,小车作加速直线运动B2s5s内,小车在做2
28、m/s的匀速直线运动C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0.4m/sD5s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3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小车在5s和7s内的距离,根据公式v=可求小车的平均速度(2)物体受平衡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路程与时间图象中是直线时,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A、02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所以此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在2s5s,小车通过的距离为零,说明处于静止状态故B 错误;C、小车在5s内通过的路程是s1=2m,时间是t1=5s,所以平均速度v1=0.4m/s故C正确;D、在5s7s内通过的路程是s2=4m,时间是t2=2s,所以速
29、度v2=2m/s,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此时做速度为2m/s的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除23题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27分)13人的步行速度大约为1.4m/s(填上合适的单位);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或数值【解答】解: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5km/h=5m/s1.4m/s左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故答案为:m/s;310814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5
30、6.7;体温计能准确测量的最高温度为42【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体温计等液体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读数时,明确量程和最小刻度值【解答】解: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一大格表示1,里面分为10小格,故其分度值为0.1;其示数为56+0.7=56.7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42;故答案为:热胀冷缩;56.7;4215大年三十晚上,许多人家都会燃放一些鞭炮以增强喜庆气氛小红同学喜欢看这种热闹的场面,但又怕声音太响,所以她常常用
31、双手捂住双耳,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城市街道上行驶的车辆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城市高架道路的两侧设有34m高的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燃放鞭炮时,用双手捂住双耳,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城市街道上行驶的车辆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城市高架道路的两侧设有34m高的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人耳;声源;传播过程中16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能观察到彩色的光带,则B处应是紫光;若
32、将温度计放至AB范围A处的外侧,会发现温度在升高(选填“不变”/“升高”/“降低”)【考点】光的色散【分析】(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在紫光之外是紫外线;(2)红色光之外称为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解答】解: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图中位置从A到B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所以B处是紫光,同时A的外侧是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它位于红色光的外面,所以温度计放应放在A处的外侧示数会上升故答案为:紫;升高17烛蜡在熔化过程中,将不断地吸收热量(选
33、填“吸收”/“放出”同时温度变化 (选填“不变”/“变化”),象烛蜡这样的固体叫做非晶体【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特性: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解答】解:固体分两种: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象烛蜡这样的固体,叫做非晶体故答案为:吸收;变化;非晶体18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在外面也会慢慢变干,这是因为冰直接升华变成了水蒸气;玻璃窗上常常会看到漂亮的冰花,这是凝华现象(均选
34、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寒冷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玻璃窗上有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答案为:升华;凝华19(1)物理课上,老师用实物投影仪将小华同学做的实验记录数据投射到屏幕上,教室里所有同学都能看到这些数据,这是因为光在
35、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选填“漫”/“镜面”)反射的缘故;(2)小华同学在家里做实验时需要用到红光,她只需在手电筒前贴上一张红色玻璃纸即可;(3)在家里看电视时,需用遥控器来调频道,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选填“红外线”/“激光”)【考点】漫反射;物体的颜色;红外线【分析】(1)光线照到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3)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的应用有:红外线夜视仪、用红外线加热、用红外线遥控等【解答】解:(1)投影仪屏幕使用粗
36、糙的白布做成,因为粗糙的表面,能使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进入各个位置的同学的眼睛,使同学们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2)彩色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则红色物体只反射红光,所以小华同学在家里做实验时需要用到红光,她只需在手电筒前贴上一张红色玻璃纸即可;(3)电视机的摇控器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通过不同的按键,可以发射不同的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摇控,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故答案为:(1)漫反射;(2)红;(3)红外线20人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小明同学周末在家里做作业,抬头从面前平面镜中看到挂在后面墙上的钟如图所示,实时刻应是5:45【考点】平面镜的
37、应用【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同(2)根据钟表在平面镜中成像判断实际时间的方法:作图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的实际情况翻看法: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相对平面镜对称,根据这个特点把试卷翻过来观察,即可得出实际时间【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大小相同,所以人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不变;方法一: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平面镜中钟表像的实际情况,(红色箭头)如下图,可以看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5:45方法二:把试卷翻过来,注意上下不要颠倒,直接从试卷的反
38、面看钟表的实际时间是5:45故答案为:不变;5:4521某人的眼睛存在视力缺陷,它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该人的眼睛就是我们常说的远视眼(选填“近视眼”/“远视眼”);该人要正常地观看事物,应佩戴一个合适的凸(选填“凸”/“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由于晶状体太薄,其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这就是远视眼的成因;而后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即可判断用哪种透镜来矫正【解答】解:分析上图不难看出,此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是远视眼;若想通过佩戴眼镜来矫正,即想使得像成在视
39、网膜上,需要让原来的光线会聚一些,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故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故答案为:远视眼;凸2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其中折射光线是OG,反射角等于30度,分界面的左侧是玻璃【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内容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40、大于入射角此题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解答】解:由图可知,BOE=60,所以COE=9060=30,而COF=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CD为法线,AB为界面,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由图可知,折射角为:GOD=45因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进入空气根据光由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知,AB左侧是玻璃故答案为:OG;30;左23交警常常用超声波进行测速,从而监控道路违章行
41、驶测速仪对着前方行驶而来的汽车连续二次发出超声波,第一次从发出到收到经过0.5s,第二次从发出到收到经过0.3s,两次发出的时间间隔为0.9s,设声速为340m/s则测到的车速是42.5 m/s【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与被测汽车相遇时的时间等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时间的一半,根据v=求出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同理求出第二次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两次距离之差即为汽车通过的路程,汽车运动的时间为从第一次与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结束,求出这个时间,就是汽车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汽车行驶的速度【解答】解: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与被测汽车相遇时的
42、时间:t1=0.25s,由v=可得,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s1=v声t1=340m/s0.25s=85m;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与被测汽车相遇时的时间:t2=0.15s,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s2=v声t2=340m/s0.15s=51m,则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s=s1s2=85m51m=34m,这34m的时间:t=tt1+t2=0.9s0.25s+0.15s=0.8s,则汽车的车速为:v=42.5m/s故答案为:42.5三、简答题(本题共10小题,第24题8分,第25题、第26题各6分,第27题、第28题各7分,29题9分,30题6分,共49分).24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0.0
43、221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使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21cm刻度线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21cm=0.0221m故答案为:0.02212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
44、要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要先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虚像、左右相反,及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其次,先作出两个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解答】解: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26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解答】解:据图可知,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且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才会会聚与焦点上,故如图所示:27完成图中的光路图【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根据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