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福安市环城区初中片区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
B.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中学生的握力约为3000N
2.小明用桨向后划水,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船桨 B.船 C.小明 D.水
3.下列各种力的作用效果中,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
A. B. C. D.
4.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与力的方向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5.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A.
检查相框是否挂正 B.
用力拉弹簧
C.
往墙上敲钉子 D.
往前推桌子
6.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鞋底的花纹 B.
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
C.
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 D.
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7.下列图中,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
A. B. C. D.
8.下列关于物体平衡状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不受力作用
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C.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9.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那么宇宙飞船将( )
A.立即静止 B.减速飞行 C.加速飞行 D.匀速飞行
10.图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两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0mm.下列情况中(试管口始终没离开水银面),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小的是( )
A.稍稍提高玻璃管
B.使玻璃管倾斜
C.往水银槽中添加水银
D.将实验装置转移到高山上进行实验
11.连通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下列不是应用了连通器的原理的是( )
A.
过路涵洞 B.
拦河大坝 C.
洗手间下水管 D.
船闸
12.如图所示,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两船将( )
A.静止不动 B.向中间靠拢 C.向两侧分开 D.向同侧偏移
13.下面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
A.盖在杯口的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出
B.潜水员潜入水下越深,所受到的水的压强越大
C.水从高处流下,形成瀑布
D.在三峡大坝旁修建大型船闸
14.一个杯子放在水平桌面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
C.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
15.练太极拳是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人对水平地面的( )
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
C.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D.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6.用手拍桌面,手会感觉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用力捏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17.如图所示的情景,受到敲击的2号棋子飞了出去,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 不会随之飞出,在 力的作用下,最终竖直下落.
18.冬天,汽车在松花江的冰面上行驶时,轮胎上经常缠上防滑链,这是采用 的办法来 摩擦的.
19.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20.剪刀、斧头要磨得锋利是通过 受力面积,而 压强.
21.质量为50kg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大小为 N.小宇用40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刚好能使其匀速运动,则改用60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时,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大小为 N.(2016春福安市期中)如图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 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液体就沿细管上升,从管口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填小于、大于、等于)
23.(2分)(2009合肥模拟)“奥运火炬登珠峰”开创了奥运火炬传递的历史先河.火炬进发珠峰,“高原反应”是队员们必须面对的诸多困难之一,“高原反应”与气压有关,高度越高,气压 (选填“越大”或“越小”);高原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用普通锅烧煮时,水的沸点 100℃.
24.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5,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2,则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 ,压强之比为 .
三、作图、简答题(共8分,每题4分)
25.如图所示重20N的箱子静止放置在地面上,请画出它受力的示意图.
26.在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他是否会落在车厢内原来的起跳点?说出你的理由.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27.夏日的北海银滩,游客在水平沙滩上驾驶四轮沙滩摩托车,摩托车和人的总重约为3.2×103N,每个车轮与沙地的接触面积约为0.02m2.问:
(1)摩托车对沙地的压力是多大?
(2)摩托车对沙地的压强是多大?
(3)沙滩摩托车的车轮比普通摩托车的车轮要大得多,这样设计车轮有什么好处(写出一点即可)?
28.如图所示的平底容器质量为0.3kg,底面积为3×l0﹣3m2,内装0.6kg的水后,测得容器中水深15cm,若将该容器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忽略容器厚度);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
五、实验探究题(共29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29.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 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Nkg﹣1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0.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我们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不同的两个力作用时,小车是否处于静止来探究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向两吊盘中加砝码,当两盘中的砝码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静止.
(2)保持两吊盘中的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会 ,直到两边的拉线在 .
(3)如果将两边的吊盘挂在小车一端的同一挂钩上,且沿同一方向拉小车,可以发现小车不会静止,这是为了表明小车受到的二力若平衡,必须满足 这一条件而设计的一个步骤.
3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先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然后让小车自斜面上从静止滑下,并分别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直至停下来,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中,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应从斜面的 处滑下.
(2)由上面实验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 .
32.小明同学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了完全相同的四块砖和完全相同的三块海绵,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①该探究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②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 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③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 相同时,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3.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侧液面的 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大小.
(2)比较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3)接着小强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 不变.
(4)小强保持图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原因是: .
34.小佳同学利用运动鞋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定量关系”.
(1)如图1所示,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重2N的运动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目的是 ,请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填入后面表格中的空缺数据处.
(2)再往鞋子里添加砝码并均匀摆放,改变的是鞋对桌面的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多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压力F/N 测力计示数/N
1 2
2 3 2.7
3 4 3.6
4 5 4.5
(3)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中做出运动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图象.
(4)分析图象可得结论: .
(5)若他拉着运动鞋匀速前进的速度由0.02m/s变为0.04m/s,在其他情况不变时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
B.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中学生的握力约为3000N
【考点】重力大小的估测;质量的估测.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A、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05kg×10N/kg=0.5N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B、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在6g左右,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6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握力在500N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A.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也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小明用桨向后划水,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船桨 B.船 C.小明 D.水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的同时,这个物体也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施加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
【解答】解:划船时,用浆向后划水,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桨也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力.这个力就是船前进的动力,故使船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水.
故选D.
【点评】此类题目考查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3.下列各种力的作用效果中,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
A. B. C. D.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
【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根据各个图片,对力具体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
【解答】解:A、力使人运动起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力使足球运动起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力使物体弯曲,改变物体的形状.
D、重力使苹果向下运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事例中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能力.
4.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与力的方向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考点】力的三要素.
【分析】力的三要素分别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需要根据题目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解: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B.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会对力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
5.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A.
检查相框是否挂正 B.
用力拉弹簧
C.
往墙上敲钉子 D.
往前推桌子
【考点】重力的方向.
【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水平面垂直),在一根细线下吊一个重物就做成了重锤线,用重锤线可以指示重力的方向,检查相框是否挂正.
【解答】解:A图中是利用重锤线检查相框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道理,A正确;
B是拉力,C是敲打施加的力,D是水平推力,都与重力的方向无关.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向下),重锤线是生活中最好的应用实例.
6.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鞋底的花纹 B.
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
C.
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 D.
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解答】解:A、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
B、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脚和脚垫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
C、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是相互接触的两表面彼此离开,减小摩擦力.符合题意.
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手和瓶盖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分析在生活中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力.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下列图中,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
A. B. C. D.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解答】解:A、两个力不是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选项错误;
B、两个力不是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选项错误;
C、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C选项正确;
D、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1)平衡力的条件可以概括为:共物、等大、反向、共线.
(2)物体受平衡力时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平衡力作用.
8.下列关于物体平衡状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不受力作用
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C.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在不受外力或者受平衡力的作用下所处的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A、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能不受外力作用,也可能是受平衡力,故A错误;
BC、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能保持静止状态,也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C错误;
D、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知道通常的平衡状态是指的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和静止的状态,并知道不受力和受平衡力时,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
9.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那么宇宙飞船将( )
A.立即静止 B.减速飞行 C.加速飞行 D.匀速飞行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
【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来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改变它为止.
【解答】解:在一切外力消失前,宇宙飞船是运动的,当一切外力消失后,就再也没有能够改变飞船运动状态的力,所以飞船不会停下来,不会减速飞行也不会加速飞行,飞船只能按原来的运动速度永远的匀速飞行下去.
故选 D.
【点评】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里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指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同时也指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10.图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两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0mm.下列情况中(试管口始终没离开水银面),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小的是( )
A.稍稍提高玻璃管
B.使玻璃管倾斜
C.往水银槽中添加水银
D.将实验装置转移到高山上进行实验
【考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分析】影响托里拆利实验值的因素是大气压值,而与玻璃管的粗细、长短、以及水银槽中的水银的多少无关.
【解答】解: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就不变,稍稍提升玻璃管、使玻璃管倾斜、以及往水银槽中加水银都不能影响到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但将实验装置转移到高山上进行的时候,高度增加了,大气压减小了,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也减小.故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托里拆利实验和大气压和高度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1.连通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下列不是应用了连通器的原理的是( )
A.
过路涵洞 B.
拦河大坝 C.
洗手间下水管 D.
船闸
【考点】连通器原理.
【分析】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仪器叫连通器.由图可知过路涵洞、洗手间下水管、船闸都具备这一特点,都属于连通器.
【解答】解:过路涵洞、洗手间下水管、船闸都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拦河大坝上窄下宽,因为下面受到水的压强大,拦河大坝应用的是液体压强的原理.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关键知道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液面静止时保持相平.
12.如图所示,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两船将( )
A.静止不动 B.向中间靠拢 C.向两侧分开 D.向同侧偏移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解答】解: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两只纸船两侧压强都相等.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中间水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外侧压强不变,两只纸船都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
故选B.
【点评】掌握流体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用流体压强知识解释有关问题.
13.下面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
A.盖在杯口的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出
B.潜水员潜入水下越深,所受到的水的压强越大
C.水从高处流下,形成瀑布
D.在三峡大坝旁修建大型船闸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分析】本题四个选项都涉及到水,要解决此题,首先要对大气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将大气压与水的压强区别开来.
【解答】解:
A、盖在杯口的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出,正是大气压支持着杯内的水不会流出来,故A符合题意;
B、潜水员潜入水下越深,所受水的压强越大,说明了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水从高出流下是因为水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与大气压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能够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例用很多,关键要分析其工作过程是否能与大气压联系起来.
14.一个杯子放在水平桌面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
C.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
【解答】解:A、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这两个力共物,受力物体都是桌子、共线,但桌子受到的重力与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其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等大、反向、共线,但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这两个力等大,都等于物体的重力,共线.但不共物、不反向.故C错误.
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等大、反向、共线、共物,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二力平衡的条件的是考查的重点,对于其考查一般有两种思路:①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判定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②告诉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其中的一个力求另一个力
15.练太极拳是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人对水平地面的( )
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
C.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D.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分析】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分析压强的大小时应同时考虑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影响.
两图中人对水平地面上压力相同、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甲图是双脚着地站立,乙图是单脚着地站立,地面受力面积不同,根据压强公式p=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
【解答】解:
(1)∵甲乙两图,人站在水平地面上,
∴对地面的压力:
F甲=F乙=G;
(2)甲图是双脚着地站立,乙图是单脚着地站立,地面受力面积:
S甲>S乙,
∵p=,
∴对地面的压强:
p甲<p乙,
即:从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故选C.
【点评】本题借助练太极拳的场景,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一是知道在水平地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二是确定受力面积的大小关系;能否判断出两种状态下受力面积不相等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6.用手拍桌面,手会感觉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用力捏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形变 .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解答】解:用手拍桌子,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也受到桌子的作用力,所以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故答案为:相互;形变.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作用的相互性的理解和掌握,要联系生活实际多加思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17.如图所示的情景,受到敲击的2号棋子飞了出去,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 惯性 不会随之飞出,在 重 力的作用下,最终竖直下落.
【考点】惯性;重力.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2)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抛出的物体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
【解答】解:(1)受到敲击的2号棋子飞出去,棋子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棋子被抛以后,虽不再受手的力,但由于棋子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仍会继续向上运动;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棋子最终会落向地面的原因就是由于棋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
故答案为:(1)运动状态;(2)惯性;(3)重.
【点评】此题考查了力学的多个知识点,应用重力的概念、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惯性概念的理解可解答此题.
18.冬天,汽车在松花江的冰面上行驶时,轮胎上经常缠上防滑链,这是采用 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的办法来 增大 摩擦的.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冬天,汽车在松花江的冰面上行驶时,因路面光滑,摩擦力较小,刹车时不容易停住,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解答】解:冬天,汽车在松花江的冰面上行驶时,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轮胎上经常缠上防滑链,是利用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办法来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
【点评】此题通过实例考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要注意辨别.
19.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pA<pB<pC .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分析】A、B、C三点处于同一液体内,根据P=ρ液gh 可知在液体密度一定时,h深度越大,P压强越大.
【解答】解:如图,ABC三点所处的深度,hA<hB<hC,
由于p=ρ液gh,在同一种液体中、密度相同,
所以pA<pB<pC.
故答案为:pA<pB<p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理解深度是指液体内某点到液体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是本题的关键.
20.剪刀、斧头要磨得锋利是通过 减小 受力面积,而 增大 压强.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p=可知,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故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解答】解:因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所以剪刀、斧头的刃要磨得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
故答案为:减小;增大.
【点评】本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新课程思想,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1.质量为50kg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大小为 500 N.小宇用40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刚好能使其匀速运动,则改用60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时,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大小为 40 N.根据公式G=mg可求物体的重力,在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2)箱子匀速运动,所受的摩擦阻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摩擦力大小和压力、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解答】解:(1)箱子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
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F=G=500N;
(2)小宇用40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刚好能使其匀速运动,箱子受的摩擦力f=F=40N,
改用60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仍为40N.
故答案为:500;4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重力计算、平衡力、摩擦力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22.如图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 小于 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液体就沿细管上升,从管口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填小于、大于、等于)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时,细管的上端开口出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容器内液面上方气体流速小压强大.这样细管的上下两开口端就出现了压强差,水就在容器内液面上方气体的这个较大压强的作用下,沿着细管上升.
【解答】解:由于小孔喷出的快速气流使细管的上端开口处形成了一个低压区,此处压强小于容器内液面上方气体压强.水就在容器内液面上方气体的这个较大压强的作用下,沿着细管上升到上端开口处,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故答案为:小于.
【点评】认清楚此题所涉及的物理过程:细管上端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液面上方气体流速小压强大是关键.
23.(2分)(2009合肥模拟)“奥运火炬登珠峰”开创了奥运火炬传递的历史先河.火炬进发珠峰,“高原反应”是队员们必须面对的诸多困难之一,“高原反应”与气压有关,高度越高,气压 越小 (选填“越大”或“越小”);高原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用普通锅烧煮时,水的沸点 低于 100℃.
【考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分析】解题时,需要知道:海拔越高气压越小;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
【解答】解:气压大小和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小,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高原上,由于海拔较高,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小于100℃,
所以高原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用普通锅烧煮时,水的沸点低于100℃.
故本题答案为:越小;低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压大小和海拔高度有关,以及气压和沸点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24.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5,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2,则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 3:5 ,压强之比为 6:5 .
【考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
【分析】根据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产生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求出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再依据压强公式P=可以得出压强之比.
【解答】解:(1)∵两个物体在水平桌面上,
∴F=G
∴F甲:F乙=G甲:G乙=m甲:m乙=3:5;
(2)∵S甲:S乙=1:2
∴p甲:p乙=: ===6:5
故答案为:3:5; 6:5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用压强公式根据已知比例进行数学推导的能力.
三、作图、简答题(共8分,每题4分)
25.如图所示重20N的箱子静止放置在地面上,请画出它受力的示意图.
【考点】力的示意图.
【分析】本题的关键先分析出物体受到几个力,再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判断几个力的大小关系,最后正确画出受力示意图.
【解答】解: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都为20N,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支持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标出字母符号,注意两个力长度相同,如图:
【点评】要画力的示意图,先弄懂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再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6.在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他是否会落在车厢内原来的起跳点?说出你的理由.
【考点】惯性现象.
【分析】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解答】答:会落在车厢内原来的起跳点;
列车匀速直线运动时,人从车厢地板上竖直向上跳起时,由于惯性仍然保持与列车相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所以会落回原处.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掌握.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在学习中要注意细心观察,认真领会,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27.夏日的北海银滩,游客在水平沙滩上驾驶四轮沙滩摩托车,摩托车和人的总重约为3.2×103N,每个车轮与沙地的接触面积约为0.02m2.问:
(1)摩托车对沙地的压力是多大?
(2)摩托车对沙地的压强是多大?
(3)沙滩摩托车的车轮比普通摩托车的车轮要大得多,这样设计车轮有什么好处(写出一点即可)?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1)四轮沙滩摩托车在水平沙滩上,对沙滩的压力等于摩托车和人的总重;
(2)求出受力面积,再利用压强公式求摩托车对沙地的压强;
(3)减小压强的方法之一: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解答】解:(1)∵在水平沙滩上,
∴摩托车对沙地的压力:
F=G总=3.2×103N;
(2)摩托车与沙地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
S=4×0.02m2=0.08m2,
摩托车对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