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 行)
项目名称: 年产500吨山楂制品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食品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〇一六年十一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
字母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年产500吨山楂制品项目
建设单位
县博雅食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临朐县博雅食品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县辛寨镇凤凰山工业园内(下峪村东北方向约220m)
立项审批部门
发展和改革局
批准文号
16072400115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C14]食品制造业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20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200
总投资
(万元)
5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2%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6年10月
工程内容与规模
一、企业概况
临朐县博雅食品有限公司位于临朐县辛寨镇凤凰山工业园内(下峪村东北方向约220m),企业主要经营山楂制品的加工和销售,公司拟投资500万元,建设办公楼、生产车间、冷库、餐厅等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购置搅拌机、打料机、刮片机等配套的生产设备15台(套),项目建成后具备年产500吨山楂制品的生产能力。
依据环保法规和条例的相关规定,本项目需办理环评手续,为此临朐县博雅食品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对项目进行了实地踏勘、资料收集和类比调查的基础上,按国家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编写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项目符合性分析
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应为允许类项目。
2、规划符合性分析
该项目位于临朐县辛寨镇凤凰山工业园内,选址符合临朐县土地利用规划要求。
3、与山东省相关政策条例性分析
与《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的通知》鲁环函〔2012〕263号的符合性
表1 项目工程的建设与〔2012〕263号文符合性一览表
一、是否符合建设项目审批原则
选 项
(一)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立项和环评审批程序规定
是__否__
1、审批制的投资项目,建设单位是否已向发展改革等项目审批部门报送项目建议书
是 否__
2、备案制的投资项目,建设单位是否已向发展改革等项目备案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是√否__
(二)是否符合建设项目审批的必备条件的规定
是__否__
1、项目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相关技术规范及环境保护部和省环保厅的有关要求
是√否__
2、是否符合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生态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是√否__
3、建设项目是否取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或无主要污染物排放
是√否__
4、扩、改建项目,建设单位原有项目已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污染物达标排放,按期完成治污减排任务。
--
5、是否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是√否__
(三)项目建设是否与符合规划环评相协调的要求
1、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行业规划环评
是√否__
2、是否符合园区规划环评
是√否__
(四)是否存在建设项目“禁批”的情况
是__否__
1、建设项目是否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
是__否√_
2、污染物排放量大,能耗、物耗、水耗高的建设项目污染物是否能达标排放
--
3、环境质量是否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建设项目是否有总量指标
是√否__
4、建设项目是否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
是__否√
(六)区域、流域和企业 “限批”要求
1、是否属于毗邻居民区的化工等有环境风险的项目
是__否√
2、是否处于城市规划区内、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工业园区之外,是否属于有污染的新上项目
是√否__
3、是否位于不认真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有较多未批先建项目、有较多不达标排放的区域内污水没有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的园区
是__否√
(七)南水北调流域的有关要求
1、是否属于南水北调核心保护区外延15公里之内有污水排放的建设项目
是__否√_
2、是否属于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涉及重金属排放、危险化学品等对水源地可造成严重安全隐患的建设项目
是__否√
3、是否属于沿线区域内技改、改建、扩建污染严重的项目
是__否√
4、是否属于南水北调流域其行政辖区内的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未达到省环保厅确定的年度改善目标的,对增加废水排放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新上项目
是__否√
由以上分析可见,拟建项目的建设基本符合《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的通知》鲁环函〔2012〕263号的要求。
三、项目建设地点及规模
(一)建设项目名称:年产500吨山楂制品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三)建设地点:项目位于临朐县辛寨镇凤凰山工业园内。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厂址四周皆为荒地,项目厂区大门位于南侧,邻近乡村道路,厂区平面布置合理,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2。距离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厂区北侧310米处的下峪村,项目附近敏感目标详见附图3。
(四)建设规模:企业具备年产500吨山楂制品的生产能力,总投资500万元,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其中生产车间及仓库等面积2800平方米,办公楼及附属房面积共800平方米,冷库600平方米,餐厅及宿舍600平方米;购置清洗机、打料机、刮片机等配套的生产设备15台(套)。建设形成年产500吨山楂制品的生产能力。
表2 主要工程建设情况一览表
工程名称
单项工程名称
工程内容
工程规模
备注
主体工程
生产区
生产车间(2层)
建筑面积2800m2
新建
辅助工程
办公区
办公楼(3层)
建筑面积800m2
新建
锅炉房及附属房
锅炉房及附属房(一层)
建筑面积200m2
新建
公用工程
供水系统
供水管网
--
新建
供电系统
配电设施
配电室
新建
环保工程
废水处理
沉淀池
--
新建
废气
15m高排气筒、车间通风
--
新建
噪声控制
减振、隔声措施
降噪能力达25dB
新建
四、环保投资
本项目环保投资包括废水、噪声和废气治理等费用,共计环保总投资为10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2.0%,投资额构成详见表3。
表3 建设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
污染源
环保设施名称
环保投资
(万元)
效果
废水
沉淀池
4
达标排放
噪声
减振、隔声
3
厂界噪声达标
废气
15m排气筒、排气扇
3
达标排放
合计
10
—
五、主要设备及原料能源用量
1、主要设备情况
本项目购置清洗机、打料机、刮片机等配套的生产设备15台(套),主要设备情况详见表4。
表4 主要设备情况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台/套)
单机功率(kW)
总功率
(kW)
1
蒸箱
1
--
--
2
搅拌机
1
3
3
3
打浆机
2
11
22
4
抽浆机
1
3
3
5
夹层锅
2
1.5
3
6
刮片机
1
0.75
0.75
7
切条机
2
2.2
4.4
8
托盘
若干
--
--
9
包装机
1
0.5
0.5
10
风淋机
1
1
1
11
引风机
1
10
10
12
制冷机
1
100
100
13
天然气锅炉
1
2.5
2.5
合计
15
--
150.15
2、物耗及其理化性质
项目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量见表5。
表5 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量表
序号
原材料
年用量
来源
1
山楂
400 t/a
外购
2
白砂糖
350 t/a
外购
3
内包装袋
1t/a
外购
4
外包装箱
5万个/a
外购
5
天然气
2.5万m3/a
外购
6
氟利昂
0.5t/a
外购
六、公用工程
1、供电:该项目用电量约为29.02万kWh/a。项目用电由临朐县供电系统统一供电,可满足项目用电需求。
2、供水:项目全年新鲜水用量约373m3/a。其中生活用水量为130m3/a;锅炉补水量为80m3/a;原料和设备清洗用水量为150m3/a;不可预见用水按生活用水量的10%计算,约为13m3/a。项目用水取自城市供水管网,可保证项目的用水需求。
3、排水:本项目实行雨污分流,项目雨水经自然漫流方式排入外环境;项目清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城镇下水道,由临朐县辛寨镇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标后排放;生活废水经化粪池暂存后排入辛寨镇污水处理厂处理。
项目水平衡图详见图1。
10
损耗
373
新鲜水
70
80
锅炉补水
清净下水
损耗
26
130
104
化粪池
生活用水
物料带走
20
140
140
清洗工序
130
120
130
临朐辛寨镇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外排
10
沉淀池
10
清洗地面
13
13
损耗
不可预见
图1 项目水平衡图 单位:m3/a
4、供暖:本项目采用空调供暖。
5、消防:企业每年组织员工进行一到两次消防设施和器材使用的培训及灭火演练等活动;联系实际讲授一些火灾事例和防范措施,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建筑物内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配置了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
七、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项目全年生产时间260天,实行单班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劳动定员10人。
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建设项目所在地位于临朐县辛寨镇凤凰山工业园内,该区位交通优势突出,地理位置优越。
2、地形、地貌
临朐县境内南高北低,南、西、东为低山、丘陵,中、北为平原,恰似一个硕大的簸箕。境内共有大小山头2000余座,仅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84座。由于境内低山、丘陵、平原交错,故形成三大地貌。
低山中等侵蚀区和剥蚀堆积区 此类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47%,分布在县境内南部的大关、九山、蒋峪、石家河、寺头、五井及中南部冶源一带。县内所有海拔500米以上山峰,均在该区内,其中700米以上高峰20座,最高者达1031米。著名的“沂蒙七十二崮”,在该区内就有狮子崮、歪头崮、嵩山大崮、透明崮、大崮、来家崮等。其中的沂山为县内第一大山。此山覆压临朐、沂水、沂源三县边界,横亘县境东南,呈东南--西北走向,南北绵延52公里,东西横距21公里,总面积650平方公里。其主峰玉皇顶海拔1031米。其山势阶梯、肩坡及三级夷平面,极似泰山,故有“东泰山”之称。且泰山为全国“五岳之尊”,而沂山则为全国“五镇之首”。嵩山为县内第二大山。此山位于五井镇、吕匣镇交界处,主峰海拔758米,面积20平方公里。该山形成于石炭纪,山体为灰砾岩。群山簇拥,气势巍峨,山阳峭壁斧凿,山阴悬崖天成。50年代映红全国的电影《南征北战》的主场景凤凰山即在此拍成。山之东,古有嵩山寺,现已辟为嵩山林场分场部;西侧嵩山水库,素有“高峡平湖”之称。山南麓盛产“嵩山玉”石,粉绿温润,质地细腻,可雕可琢。
低山丘陵侵蚀堆积区该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0%,主要由玄武岩、片麻岩、片岩、砂砾岩、粘土岩等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山顶多呈浑圆或馒头状,海拔标高200~500米,相对标高小于200米,中年期地形明显。其主要分布区域在县境内东部的上林、龙岗、七贤、柳山及东南部的大关、蒋峪、辛寨等乡镇。
山前平原堆积区该区 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3%左右,多分布于县境内北部的城关、纸坊、杨善、七贤、龙岗、营子、冶源及东南部的蒋峪、辛寨等乡镇的部分地区,这部分山前和山中平原,地势低平,接受东、南、西部水流携带的剥蚀、侵蚀物,形成厚度3~50米的平原堆积。临朐城周围冲积平原13.37万亩,为山东省八大盆地之一,该区平均海拔200米以下,经过较悠久的外应力作用育成褐土、棕壤和部分潮土,为植被和耕耘创造优良条件。
县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界泰山群,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
临朐县由于地处鲁西台背斜东部沂山隆起区,东接郯庐深大断裂带,北连昌乐凹陷,西跨五井断裂,因而具有隆起、凹陷、深大断裂三个级构造单元和断裂、褶皱等构造形态。其中断裂发育主要有三岔店--九山,五井--黑洼,青州-- 山旺等北西西向;九山--寺头,临朐--七贤,临朐--大山,赤涧--粟山等北西向和五井--沂源,辛寨--九山,朐山、鄌郚--蒲沟等北北东向等3组。
3、气候气象
临朐县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属南温带亚湿润区,年均气温12.5℃,年均降水710mm。
(1)气温
临朐县城附近年平均气温为12.8℃,一年之中,7月的平均气温最高,26.1℃;1月的平均气温最低, -3.2℃。年极端最高气温为1968年,40.5℃;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981年,-20.9℃。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0℃(小麦等越冬作物返青和停止生长期)平均为2月27日至12月5日,大于0℃的积温为4740.8℃。日平均气温高于10℃的植物活跃生长期或喜温作物生长期平均始于4月8日,终于 10月28日,活动积温4245.1℃。日平均气温高于20℃的喜温作物安全成熟期,平均始于5月30日,终于9月10日,活动积温为2591.2℃。
(2)气压
临朐县1988~2000年平均气压为1004.3毫巴。由于受东亚气压系统的影响,县内气压的四季变化十分明显。其中1月份气压累年平均值为 1015.0毫巴,极端最高气压为1990年,气压值为1016.9毫巴,7月份气压累计年平均值为992.0毫巴,极端最低气压为1998年,气压值为 991.1毫巴。
(3)降水
临朐县降水量季节差别颇大,夏秋偏多,冬春较少,一年中夏秋两季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81~83%,而冬春两季则仅占17~19%。 临朐县降水量季节差别颇大,夏秋偏多,冬春较少,一年中夏秋两季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81~83%,而冬春两季则仅占17~19%。
(4)风
临朐县处在东亚季风区,风情季节变化明显。春季以南、南东南、南西南风为主,冬季以北、北西北、北东北风为主。夏、秋两季则以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2.6米/秒。
(5)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66%;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4%;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66%。
(6)最大冻土深度:0.6m。
4、水系分布
临朐县水资源总量为55665万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37200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2765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5000万立方米。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42.3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是典型的贫水区。
县境内山川相间,河谷深切,水能蕴藏量较丰富。特别是南部山区,山高河床陡,比降均大于1/40,且又多属暴雨中心,多数河流具有水利发电的有利条件。
弥河是临朐的母亲河,曲折转流,绕城而过。弥河起源于沂山山麓,是临朐县境内的第一水系,也是境内主要的灌溉河流,弥河上游的冶源水库是县内最大的蓄水地,库容量全省前十位。
5、植被
临朐县境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33%。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境内南45公里处的沂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山体森林覆盖率高达98.6%,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临朐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资源中木本植物有51科、230余种,草本植物约有800余种,大致可分为柴薪类、牧草类、食用类、药材类,食用类草本植物数十种,药材类五百余种。境内动物种类均较多,以鸟类为例,爬行类鸟类有153种,其中留鸟31种,候鸟、旅鸟122种。县内常见昆虫计有8目400余种。其中昆虫类害虫及寄生性天敌赤眼蜂,捕食性天敌如蜘蛛、螳螂等均有分布。另多见的主要有蝎子、蟋蟀、土元、蝉等。
6、矿产资源
金、银、铜、铁在吕匣、寺头两镇的铁寨和银葫芦山一带及杨家河、龙岗、蒋峪等乡镇均有分布,已探明矿石储量为150万吨。
煤有烟煤、褐煤两种。烟煤主要分布在五井,地质储量为1433.6万吨,保有储量300多万吨,开采的主要是边角煤,矿区已进入资源枯竭阶段。褐煤主要分布在大关、上林、柳山、七贤等乡镇,储量达500万吨以上。
石灰岩分布在冶源、寺头、纸坊、五井、嵩山等乡镇,可分为优质石灰石、制碱石灰石、水泥石灰石、建筑石材灰岩等四类,总储量达40亿吨。
7、地震
该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所有建构筑物均需按6度设防。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临朐县概况
临朐位于潍坊的西南部,总面积1834平方公里,全县辖纸坊镇、五井镇、杨善镇、冶源镇、石家河乡、寺头镇、九山镇、七贤镇、卧龙镇、辛寨镇、蒋峪镇、大关镇、营子镇、龙岗镇、柳山镇、上林镇、东城街办、城关街办18个乡镇区共939个行政村。临朐全县总人口85.6万,其中农业人口占77.2%;人口密度为466.99人/km2,单位耕地面积承载的人口为147.3人/km2,大于山东省和潍坊市的平均水平。境内有大汶口、龙山等古文化遗址 200余处。素有“书画之乡”、“小戏之乡”的美誉。
①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临朐人民团结实干、勇于奉献、艰苦创业、拼搏争先 ,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 ,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多项工作受到国家和省、市表彰。
2014年临朐县地区生产总值205.55亿元,同2013相比增长10.7%。财政总收入17.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4亿元,同2013相比分别增长24.2%和28.5%。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 GDP增0.7、6.8和3.6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18566元(按现行汇价折算为2875美元),比上年增长10.5%。三次产业比例17.5:49.3:33.2。
全县目前初步形成了以轻工、化工、机械、纺织、建材加工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品达到1000多种,其中获得国家、部、省优质产品称号的有49种。培植壮大了茂德皮革集团、棉纺织公司等一批骨干大型企业 。山水水泥、雷奥新能源、蓝帆新材料、华建高端铝材等一批税收能力过亿元的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铝及不锈钢产业集群优势突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出具规模,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3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9.1亿元,利税17.1亿元。
临朐县坚持对外开放,对外交流日益扩大,已先后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出口创汇企业发展到62家,出口渠道遍及全国18个口岸,出口产品20大类300多个品种。临朐县高度重视和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税收、土地使用、人才引进、收费等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国内外客商到临朐投资兴业和贸易合作。
服务业取得重大突破,江北建材城、通力国际商贸城、中国临朐文化城等一大批商务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专业市场发展到22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11个,镇级超市、农家店发展到646家。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实现快速发展,“突破沂山”战略成效明显,沂山旅游专线、东大门综合服务区、玉皇阁等重点工程投入使用,老龙湾综合开发全面启动,五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5.9亿元,创建为首批“山东旅游强县”,“灵气所钟,山水临朐”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被评为“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
②社会教育文化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事业全面发展,累计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1项,引进推广新技术150项,获专利授权953件。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新建、改建校舍25.4万平方米,临朐一中、新华中学、实验一小完成改扩建,外国语学校、双语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城乡教师工资实现统一标准发放;普通高中教育基本普及,重点本科累计上线4803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累计培养专业技能人才5.6万人。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县医院综合病房楼工程基本完工,改造乡镇卫生院10处,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533处,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3%。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顺利通过“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复查验收,成功举办“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和“第二届全民运动会”,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健康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镇街计生服务站全部达到国家标准。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城乡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城镇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240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200元。认真落实惠农政策,粮食生产连续七年获得好收成,总产达到34.7万吨。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6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31元,年均分别增长14.4%和12.7%。扎实开展双拥共建,顺利通过“全省双拥模范县”检查验收。“平安临朐”、“文明临朐”、“和谐临朐”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建工作成绩突出,建立了全国首个网上党支部——“临朐e支部”,荣获第一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奖”,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基层党建宣传示范单位”。统计、气象、史志、档案、防震减灾、国防后备力量等事业都取得新进展。
生态建设成果丰硕。围绕打造“齐鲁生态第一县”,淘汰落后产能,完成了老焦化厂整体搬迁,关停 “土小企业”400家, 取缔了城区采暖锅炉,顺利通过第二批“全国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县”验收。实施了弥河城区段综合开发, 形成纵贯南北8公里的“水上乐园”和生态长廊。在镇街设立生态建设办公室,以“林场建设、荒山造林、道路村镇绿化”为重点,累计植树造林3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7%。“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县”等成为临朐绿色生态名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被评为“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成功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
2、临朐县辛寨镇社会环境概况
辛寨镇是临朐县南部商贸中心,省道东红路贯穿南北,交通便利。199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中心镇。民营经济发展迅猛,规模企业发展到16家,山东跃马胶带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销售收入过千万元,通过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红叶”地毯、“跃马”胶带、“星冠”童车、“万宝”乳业等品牌已发展成为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落实招商引资项目62个,总投资7.2亿元,到位资金1.2亿元。农业上以结构调整为主,将奶牛养殖和大棚果生产作为亮点来抓,奶牛存养量达到3950头,位居全县第一;2003年全镇共发大棚果800亩。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镇区面积扩大到3平方公里,从业人口2.5万人,成为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正逐步向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小城市发展。辛寨镇位于临朐县城南部金三角地带,在全县处于中心位置。2001年2月,原杨家河乡并入辛寨镇;2007年9月,原卧龙镇并入辛寨镇。如今的辛寨镇,镇域面积22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4303亩,辖 143个行政村,190个自然村,32558户,总人口11.86万人。
辛寨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全镇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区丘陵面积占87.3%,生态环境良好;境内东红公路纵贯镇区南北,冶伦路、杨白路横贯镇区东西,与镇区万宝路、星冠路、政府前街形成“一纵五横”道路框架,北接县城东环路,东有长深高速公路出口,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较大;境内有冶源水库、丹河水库,丹河、白沙河、古河等河流,水源丰富。同时,镇域内有肥沃的田地,“一固汤、二盘阳、三数数到城头上”说的是临朐县最好的土地,其中的盘阳洼就在辛寨镇;猫林沟村傅国曾任户部郎中,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干部。临朐县第一任县长巨佩之,就出生在辛寨镇北博崖村。临朐第一个农业初级合作社,就是辛寨镇大峪村的赵永太、周立勤等创办的村级合作社。
近年来,辛寨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建设“工业强镇、经济重镇、生态文明镇、和谐新城镇、”的发展目标,一届接着一届干,突出抓好工业经济、城镇经济、生态林业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五大工作重点”,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风生水起,活力无限,一年一个大发展,全镇呈现出了政治安定,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辛寨镇于199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中心镇”;2000年至2002年被潍坊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2002年3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农村结构调整先进乡镇”;2003年4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小城镇建设先进乡镇”;2004年4月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命名为全国重点镇;2006年获临朐县委、县政府“经济工作综合考核一等奖”,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潍坊市级文明村镇”;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省级文明镇”; 2007年1月被省爱卫会评为“省级重点卫生镇”。
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辛寨镇充分发挥工业经济起步早、基础好、人才多、潜力大等优势,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创新招商方式,做到亲商、暖商、富商,增强汇聚吸纳能力,使全镇在吸附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生产要素方面,发挥出良好的“洼地效应”,招商项目质量和运作水平不断提高,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坚持把为工业经济服务作为工作的主线,采取政策倾斜、银企联手、强强联合、重点帮靠等措施,集中进行培植和扶持骨干企业,促其不断膨胀规模,加快发展骨干企业,并积极扩张工业经济总量,提升工业运行水平。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辛寨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组织召开恳谈会、银企座谈会、外聘厂长经理座谈会等,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山东横滨橡胶工业制品公司是与世界橡胶行业前10强企业——日本横滨橡胶株式会社合资合作,大力引进外资,购进先进机器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和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五S”内部管理先进经验,提升企业产品品质,发展壮大企业规模;山东祺月童车公司是江北规模最大的童车专业生产企业和国家中型二档企业。争取与世界前500强企业美国哈飞公司实现成功合作,提高企业产品科研能力,提升产品质量,达到国际产品标准,增强国际市场占有量;山东万宝乳业有限公司配方奶粉、全脂奶粉、豆奶粉的年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山东第一,被评为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加强与娃哈哈、蒙牛、伊利、小洋人等大集团公司的合作,提升产品档次,进一步开拓市场,打造特色品牌;山东卧龙硬质合金公司现已发展成集回收、再生、研发、生产和经营为一体,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综合性企业,是全国最大的废旧硬质合金回收基地,现全力促成与厦门钨业的合作,争取成为厦门钨业集团硬质合金产品加工基地,自主研发硬质合金终端产品,实现从原料加工到生产终端产品的转变。通过骨干企业的带动,辛寨镇经济运行质量良好,地毯、童车、硬质合金、输送带、橡胶工具等产品出口美国、西欧、韩、日、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目前,镇属10家骨干企业占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份额达78%以上,对财政的贡献率达83%以上。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培植4个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用3-5年时间,培植2个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争创知名品牌,大力推进品牌创新,在“跃马胶带”获得山东省名牌的基础上,“横滨橡胶”积极争创中国名牌;“红叶”牌地毯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后,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潍坊维维乳业和万宝乳业有限公司作为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大力研发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份额,着力打响“维维天山雪”全国知名品牌和“万宝”乳业省著名商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名牌对经济的带动支撑作用。
到目前为止,全镇民营企业发展到342家,个体工商业户2620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骨干企业发展到35家,其中,山东红叶地毯集团、山东横滨橡胶工业制品公司等6家骨干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均过亿元,企业发展后劲足,潜力大,拉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纺织、橡胶、童车、硬质合金、食品、缫丝、医药、陶瓷、汽摩配件为主的九大优势产业,全镇工业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创业需要园区,发展需要载体。辛寨镇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搞好城镇规划,进一步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增强吸纳汇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功能,并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设施。2007年,利用国家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良好契机,充分发挥两个乡镇合并后的区位优势,按照“经营城镇”理念,遵循面积大、功能全、标准高的指导思想,积极运作,聘请清华大学设计院、潍坊田园规划设计院等单位,将原卧龙镇区与原辛寨镇区重新统一规划,相向发展。镇域总体框架结构是:按照“一心(镇中心)、两翼(以盘阳为中心的东翼和以杨家河为中心的西翼)、三轴(以新东红路为主的产业发展主轴,分别以冶伦路、杨白路为主的两个产业副轴)”。城镇用地总体布局方案是:“一河、两区”:建成以丹河为主的丹河风貌景观带,以及辛寨行政文化中心区、卧龙商贸物流区。为保证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先后编制了《辛龙工业园区规划》、《辛龙好远花苑》、《辛寨镇景阳花苑》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充分发挥乡镇合并后的优势,构筑由长深高速路出口王村楼到卧龙、到辛寨的经济发展“银三角”,同时,充分利用好临朐东环路向辛寨延伸的优势,实现向北与县城的对接;充分利用长深高速公路的出口延伸,向西实现与冶源镇的对接,从而筑牢临朐经济发展的“金三角”之一角。根据当地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城镇不同功能,将镇区的载体功能、规划布局划分切块,尽快建成集生产区、商贸流通区、住宅生活区、经营服务区等为一体的新城镇,以城镇建设支撑城镇经济,以城镇经济助推镇域经济发展。
2008年投资1760万元,重点抓好东红路、横滨路、政府前街的拓宽硬化,搞好道路两侧林带和镇区绿化,加快镇区排污、排水等工程的建设进度,实现镇区硬化、绿化、亮化、净化和美化“五化”目标。目前,投资80万元,已完成镇区东红路、辛白路、辛杨路强电线路改造;投资500万元,长1440米的东红路王家圈至河北村路段拓宽硬化工程正在施工中;投资300万元,硬化改造长1600米的横滨路,铺设排污管道1200米,铺装人行道12000平方米,安装路灯45盏,工程已经竣工;投资300万元,辛杨路、政府前街、张龙路长2600米的弱电管网铺设入地工程正在施工中。总规划面积230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辛龙好运花苑和总规划面积 90亩、建筑面 积 7.2万平方米的景阳花苑,去年完成规划,并经县政府批复建设。今年,一期占地40亩的辛龙好运花苑住宅小区建设工程已经动工。
充分利用辛寨、卧龙两个工业园区位于东红路、白杨路、冶伦路两侧的区位优势,科学规划建设“两个工业园区”,纳入镇区建设主要任务之一,重点解决工业园区扩张用地问题,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断美化工业区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搭建工业园区项目平台。
生态林业建设成效显著
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齐鲁生态第一县”的任务目标,我镇主要抓好东红路两侧绿化、镇区街道绿化、黑山生态林场绿化、荒山绿化等重点,广泛宣传,积极发动,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突出重点,抢早字,抓主动,春节前就建立了规划设计队伍、苗木采购队伍、工程施工队伍三支队伍抓好落实。采取镇财政投入、村级投入、企业投入、争取上级项目扶持、县直包靠部门扶持、企业捐助、镇村党员干部群众捐款等多种方式,投入1440多万元,全镇生态林业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已完成造林绿化2.16万亩,成活率达到98%,保存率达到99%。其中,东红路林带建设投入800万元,镇区绿化投入360万元。完成了东红路、横滨路、政府前街绿化。东红路沿路栽植雪松1万多株,法桐、紫叶李、黑松等绿化树3.3万多株。对镇区东红路等路段障碍物进行了拆迁,拆除房屋150多间,并对部分路段花坛进行了整修完善。建成了3200平方米的翔园绿地、1600平方米的星冠园和政府前街1800平方米的和谐园。
黑山生态林场是我镇造林绿化主战场,该林场位于镇区南部,计划总面积1.8万亩,计划新造林8600亩。今年投入280万元,新修环山路36公里,整地、挖穴8000多亩,其中栽植黑松、马尾松、侧柏等生态林3600亩,栽植以黄桃、山楂、杨树等为主的经济林5000亩。各村主战场绿化,围绕荒山绿化,对重点村实行了重点突破,设立主战场,对干线道路两侧的2500亩可视山头全部进行了绿化。
今天,当我们驱车穿行在辛寨的大地上,一座生态文明的新城镇已初具规模。全镇最大的卢家庄子水库波光闪闪,景色诱人。6座小(1)型水库,30座小(2)型水库宛如颗颗明珠点缀在辛寨的山间。丹河、张龙河、辛寨河、双山河、古河河道、白沙河、盘阳河、郝庄河等八条主要河流,滋养灌溉着平畴沃野中的8.3万亩麦田。境内最高的山峰边崮海拔577.5米,山势险峻,雄踞南方。三山峪岭、鸣凤峪岭、黑山头岭、大峪岭、杨家顶岭、大枣基地岭、牛山山岭、烟墩山岭等八条主要山岭,山岭起伏,绵延不断。这里既有景色迷人的大峪流域五里沟美景,更有沿路、沿村、沿街、沿山新栽植的万亩生态林,森林面积达 13多万亩,覆盖率40%以上,春赏槐花,夏听松涛阵阵,秋天果实累累,冬天到处是大干快上的建设场面,赏心悦目,催人奋进。
新农村建设进展迅速
近年来,辛寨镇党委政府围绕水、气、路、医、学等工作重点,充分利用好上级政策,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突出抓好“村村通自来水”、“农村户用沼气”以及道路“村村通”建设。这里,户用沼气建设,由点到面逐步推开,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这里“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已成为一项“惠民”工程,涉东圈、龙泉、孟家庄等42个行政村、能解决6万多口人吃水问题的“大峪水系自来水”工程即将全线竣工;这里,农村道路“村村通”工程正积极实施中。通过争取上级扶持一点、在外工作人员和村党员干部捐助一点、村集体投入一点等措施筹集资金,2007年全镇已有117个行政村建成硬化路,2008年26个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