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某某矿山工程有限公司程序文件-—招投标书.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784992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1.13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矿山工程有限公司程序文件-—招投标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某某矿山工程有限公司程序文件-—招投标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莫某某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 (符合GB/T19000—2008标准) (符合GB/T50430—2007标准) (符合GB/T24001—2004标准) (符合GB/T28001—2011标准) 文件编号:XJJD-MCX-01~30 版 次: A /0 受控状态:受控 发放编号: 使 用 者: 2014年11月18日发布 2014年11月18日实施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程序文件目录 1 文件控制程序(QEO) ………………………………………………………………4 2 记录控制程序(QEO)…………………………………………………………………10 3 管理目标与指标控程序(QEO) ……………………………………………………14 4 施工组织设计控制程序(Q)…………………………………………………………18 5 矿建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程序(Q)……………………………………………………27 6 特殊过程控制程序(Q)………………………………………………………………32 7 协商与信息交流控制程序(QEO)……………………………………………………36 8 管理评审程序(QEO)…………………………………………………………………40 9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QEO)……………………………………………………………44 10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控制程序(EO) ………………………………………………49 11 施工机械设备控制程序(QEO)………………………………………………………53 12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E)……………………………………………………58 13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O)………………………………………62 14 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QEO)……………………………………………………68 15 与项目部有关的过程程序(Q)………………………………………………………72 16 采购控制程序(QEO)…………………………………………………………………77 17 工程和劳务分包控制程序(QEO)……………………………………………………82 18 生产和服务过程控制程序(QEO)……………………………………………………88 19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Q)………………………………………………………………99 20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QEO)……………………………………………………………108 21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QEO)………………………………………………………113 22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QEO)…………………………………………………119 23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EO) ……………………………………………………124 24 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EO) …………………………………………………………128 25 不合格控制程序(QEO)………………………………………………………………131 26 事故调查处理控制程序(EO)………………………………………………………137 27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控制程序(QEO)……………………………………………141 28 信息分析与改进创新控制程序(QEO)………………………………………………145 文件名称: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XJJD-MCX-01 版 号: A/O 归口管理部门: 综合办公室 拟制人/日期: 编写小组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文 件 会 签 表 会签部门 会签人/日期 会签部门 会签人/日期 综合办公室 人力资源部 计划预算部 安全监察部 机电设备部 工程部 财务部 文 件 修 改 记 录 修改单号 修改页码 修改状态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生效日期 文件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本公司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控制,防止文件的丢失、误用,确保各有关单位、部门使用的文件为有效版本。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处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3 术语 3.1 术语采用GB/T19000—2008、GB/T50430—2007、GB/T2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规定的术语及其定义。 3.2 各专业的技术术语采用国家(如GB50300)、部颁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的定义。 3.3 受控文件和资料:需要进行更改控制和涉及企业机密的管理性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和各部门认为需要受控的文件。 3.4 非受控文件,不涉及企业机密和无需对有效性进行控制的文件。 4 职责 4.1 综合办公室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订和归口管理,负责《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管理文件》的控制和管理,并检查作业文件和其他文件的管理控制情况。 4.2 安全监察部负责技术性文件、作业指导书的管理和控制,列出现执行的本行业质量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标准清单,每年核定并发文一次,确保其有效性。 4.3 各有关部门、项目部要落实专(兼)职人员负责各自工作范围涉及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文件的控制、管理。 4.4 管理者代表负责本程序的批准和在工程处范围内正确、有效地运行。 5 工作程序 5.1 受控文件包括的范围: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有关的上级文件、工程处有关管理性文件、技术性文件及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合同、顾客提供的图纸、设计变更通知、施工组织设计等。 5.1.1 文件分几类管理: a)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文件中的《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管理文件》由综合办公室控制管理。 b) 技术性文件(包括规程、规范、规定)由安全监察部控制管理。 c) 其余文件由各归口部门自行管理,办公室对所收到的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有关外来的行政文件,要及时转发有关部门及项目部,基层单位。 5.1.2 文件分为受控和非受控文本。各归口部门项目部列出本单位的受控文件的清单,注明受控号,确保识别的文件是有效版本。各职能部门负责核查各项目部所持有的受控文件,确保文件的有效性。体系文件受控清单由管理者代表批准。手册、程序文件和指定的作业文件为“受控”文件,注明受控号,加盖“受控”章。加强对文件更改的控制,严禁泄密。文件提供宣传或参考使用时,登记分发,不受更改控制。 5.1.3 每份管理性受控文件的唯一性标识由该文件名称、版次、总印数及总印数中编序号共同构成。 5.2 文件的编写 工程处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文件、作业指导书四个层次和记录。除《管理手册》已描述的不重述外,其中第三层次文件包括:(1)行政性管理文件,指与工程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以行政名义发布的管理性文件;(2)专业文件,指各部门工作范围内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资料,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需要的管理方案、操作规程、合同、管理办法、图纸、规范、标准等;(3)外来文件,指从工程处外部进入本处的文件,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等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下发的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 5.2.1 《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综合办公室编写。 5.2.2 《程序文件》由综合办公室组织各职能部门编写。 5.2.3 《管理文件》由各职能部门编写。 5.2.4 《作业指导书》由安全监察部组织编写。 5.2.5 各职能部门编写本专业工作需要的管理性文件。 5.3 文件的批准与发布 5.3.1 《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审核,处长批准发布。 5.3.2 《程序文件》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会审,分管领导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发布;专业技术性文件由总工程师批准发布;《管理评审程序》由管理者代表审核,处长批准。 5.3.3 《作业文件》和其他管理文件由各归口职能部门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批准发布。 5.4 文件的发放 5.4.1 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由综合办公室控制发放,作业文件除汇集成册者由综合办公室发放外,由各归口职能科室发放。 5.4.2 受控文件的发放,由各归口部门负责人指定范围发放。各归口部门发放的管理性受控文件须送一份综合办公室备查。 5.4.3 发放的受控文件,由领取人签字,并注明受控号以便追回。受控号由主管部门名称、印数加流水号组成。 5.4.4 《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不能拷贝。文件资料拷贝前填写“文件拷贝登记表”经主管部门负责人或单位领导审批后进行,确保拷贝内容与审批内容一致。拷贝软盘文件的软盘保管应远离磁化物,采用防磁化措施防止文件丢失,确保文件安全。凡复制受控文件应由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注明复印文件名称及份数,由文件管理员负责复印。复印的文件由该单位资料管理人员编号登记发放,便于控制管理。 5.4.5 受控文件应妥善保管。若有遗失,该单位须向文件归口管理部门书面报告再酌情处理。遗失文件后,在补发时要使用新受控号,原编号文件相应作废。 5.4.6 当文件使用人发现文件和资料破损严重,影响使用时,应到归口管理部门办理更换手续,交回破损文件和资料,补发新文件。新文件的分发号仍沿用原文件分发号。 5.4.7 若持有受控文件者调离该岗位时,应将文件交给接岗人员后,根据交接清单方可办理离岗手续。 5.5 文件的控制 5.5.1 综合办公室负责质量体系中手册、程序的归档,收回作废文件,对需保留的文件进行标识并填入文件留用登记表。 5.5.2 其余作业性文件由各归口科室控制管理。 5.6 文件的评审、修订和更改 5.6.1 工程处每年年初对以法律法规为主的外来文件和管理体系文件的适宜性进行定期评审,当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工程处发生重大事件、变化,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时,对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和更改,并重新审批。 5.6.2 文件需要更改时,应由更改部门提出并填写“文件更改审批表”,说明更改原因,对重要的更改应附有原文条款及修改后条款。重要更改由归口部门定期召开评审会议按评审决议进行更改。 5.6.3 文件更改批准后,由归口部门实施更改。对文件的少量更改应发出更改通知单,并按“受控文件收发登记表”的名单发放,同时收回作废的版本并做好记录。各文件管理员在该文件封面的“文件修改记录”栏内注明更改通知编号和更改生效日期等。 5.6.4 除非有专门指定,文件的更改应由原审批部门进行审批。若指定其他部门审批时,该部门应获得审批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文件原件、审批记录等)。 5.7 文件换版与作废 5.7.1 文件经多次更改或需进行大幅度修改时应进行换版,新版本生效之日,前版文件则同时作废。 5.7.2 所有作废文件包括破损更换的文件,由各归口部门文件管理员填写“文件销毁申请单”,经该部门负责人批准后销毁。需保留的作废文件,经文件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由文件管理员加盖“作废”、“保留”印章,填入“文件留用登记表”后方可留用。 5.8 每年各文件归口部门应对文件有效性进行评审,发现不适用就应修订。 5.9 文件的归档 5.9.1 管理体系中手册、程序的原版文件由综合办公室归档,并列入“受控文件清单”中。存入软盘的文件由文件管理员进行归档登记,妥善保管。作业文件和资料原版由各归口部门存档。 5.9.2 技术文件由工程管理部归口管理。 5.9.3 文件应及时清理,进行归档登记,并列入“卷内目录”中。 5.9.4 归档的文件要求规范、字迹清晰。长期、永久保存的档案应用蓝、黑墨水书写,工程资料按专业要求执行。 5.9.5 文件卷使用的卷皮、卷内目录、总目录及卷盒应按各专业要求办理。 5.10 外部文件的控制 5.10.1 外部性文件的控制由综合办公室加以识别、报工程处主管领导签批确定发放范围,予以放行,外部技术文件的控制由安全监察部加以识别,确定发放范围,予以放行;发放部门建立相应的发放控制台帐,以确保使用部门场所和管理体系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人员,都应获得有关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5.10.2 各职能部门定期检查所使用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行业标准,外部文件是否为有效版本,及时更换过期文件。 5.11 文件的保存 5.11.1 文件立专室(柜)、专卷(盒)存放,注意防潮、防火、防虫,应分类登记标识,防高潮、远离磁化物、防止文件丢失,最好有备份文件。 5.11.2 文件保存规定:除行政文件按档案法规定办理外,管理体系文件形成记录,一般保存期为三年,建筑产品施工过程形成的记录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规范》(GB/T50328-2001)执行。 6 相关/支持性文件 6.1 记录控制程序 7 管理记录 7.1 受控文件清单 7.2 卷内目录 7.3 受控文件收发登记表 7.4 文件更改审批表 7.5 文件更改通知单 7.6 文件销毁申请 7.7 文件留用登记 7.8 总目录 7.9 文件复制(拷贝)登记表 8 附录 8.1 文件更改通知单 8.2 受控文件清单 8.4 文件销毁记录表 8.5 文件复制(拷贝)登记表 8.6 文件销毁记录表卷内目录 8.7 卷内目录 8.8 总目录 8.9 受控文件收发登记表 8.10 文件评审记录 文件名称:记录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XJJD-MCX-02 版 号: A/O 归口管理部门:工程部 拟制人/日期:编写小组 A/O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文 件 会 签 表 会签部门 会签人/日期 会签部门 会签人/日期 综合办公室 人力资源部 计划预算部 安全监察部 机电设备部 工程部 财务部 文 件 修 改 记 录 修改单号 修改页码 修改状态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生效日期 记录控制程序 1 目的 1.1 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以提供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所有建筑工程和矿山建设施工有关的管理记录。 3 术语 3.1 术语采用GB/T19000—2008、GB/T50430—2007、GB/T24001—2004、GB/T:28001—2001标准规定的术语及其定义。 3.2 各专业的技术术语,采用国家、部颁有关标准(如GB50300-2001)、规范、规程的定义。 4 职责 4.1 工程处安全监察部负责本程序制定、修订和归口管理。 4.2 对记录形式的选用、收集,对填写人员的培训、检查、指导等由该项职能活动,由主管部门负责进行专业管理监控。 4.3 工程处管理者代表负责本程序批准,及在工程处范围内的有效运行。 4.4 工程处各部门、项目需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关和建筑施工有关记录管理工作。 5 工作程序 5.1 记录的建立:凡涉及管理体系运行、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等有关的活动都应建立相应的记录。 5.2 记录的范围: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文件要求的记录、产品检验试验记录、专业管理要求的记录,包括对供方的管理、监控记录。 5.3 记录的媒介形式(收集形式) 5.3.1 书面形式(资料或报表)。 5.3.2 拷贝或电子媒介。 5.4 程序产生的和专业管理的记录,由该要素归口部门制定,记录的表格应按采用专业规程、规范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的表格。 5.5 记录要求真实、准确、完整、使用词语恰当、计量单位正确、字迹清楚、不得随意涂改(对试验数据的改正,应签章),记录人签名、日期齐全,并按技术资料规定要求履行审核职责。 5.6 记录由各要素归口部门管理,项目部等基层单位的管理记录应按相应的专业管理要求,依据工程处档案管理办法进行收集、标识、编目、立卷、归档,妥善保管;同时防止损坏、防火、防潮、防虫、防磁化、变质、丢失,根据记录的重要度标注保密级别。 5.6.1 管理记录的编目顺序、立卷归档按各职能部室要求进行。各职能部门对本部门、项目部所管专业形成的管理记录在日常运行中检查指导,确保满足规定要求。 5.7 管理记录的借阅应履行借阅手续(见附录“记录借阅登记表”),在合同中有要求时,可提供给顾客。 5.8 管理记录的保存期限如下(见管理记录汇编) 5.8.1 凡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形成的记录一般保存期暂定3年; 5.8.2 凡建筑工程和矿山工程施工、施工过程及质量检查等,形成的记录按《建设工程文件规档管理规范》(GB/T50328-2001)执行。 5.8.3 凡具有法律效力和本处作为历史资料的记录应永久保存,按工程处档案管理办法整理后交工程处。各科室对所归口管理的记录表式,要求每年清理一次,并对有效性负责。 5.9 对过期的记录应报该归口部门负责人审批,做好登记后再进行销毁。 5.10 各职能部门对旧记录表格换新后,要明确限制旧表使用日期,并通知使用该表的各单位、项目部。同时,报安全监察部样张一份备查,便于统一管理。 5.11记录的处置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6 相关/支持性文件 6.1 文件的控制程序 6.2 工程处档案管理标准 6.3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规范》(GB/T50328-2001) 7 质量记录 7.1 质量记录借阅登记表 7.2 质量记录销毁审批表 7.3 质量记录汇编 8 附录 8.1 质量记录销毁审批表 8.2质量记录一览表 8.3质量记录借阅登记表 文件名称:管理目标与指标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QB/CMJ-B-03 版 号: B/O 归口管理部门:综合办公室 拟制人/日期: 编写小组 A/O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文 件 会 签 表 会签部门 会签人/日期 会签部门 会签人/日期 综合办公室 人力资源部 计划预算部 安全监察部 机电设备部 工程部 财务部 文 件 修 改 记 录 修改单号 修改页码 修改状态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生效日期 管理目标与指标控制程序 1.1 目的 为建立、分解、考核、评审实现一体化管理目标、指标,特制定本程序。 1.2 术语和定义 一体化管理目标和指标:是本工程处在一体化管理方面追求的目的和具体指标。应量化,应按不同的部门和层次建立目标和指标。 1.3 职责 a) 处长负责组织制定、批准和评审目标、指标; b) 管理者代表组织目标、指标的制定,负责目标、指标的审核; c) 综合办公室负责监督和考核目标、指标的实施情况; d) 各相关部门和分公司、项目部负责目标、指标的具体实施。 1.4 工作内容和要求 A、一体化管理目标与指标的制定 a) 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根据一体化管理方针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以及施工计划、工程质量、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风险因素、经济和技术的可行性、利益相关方的观点和要求等提出一体化管理总的目标、指标,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处长批准后生效。 b) 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之初的总目标与指标,由管理者代表根据质量策划、初始环境评审、职业健康安全初始状态评审结果,组织制定并审核,报处长批准后予以传达和实施。 c) 工程处综合办公室每年年初,根据工程处总管理目标和指标,制定、下达工程处当年的一体化管理目标和指标分解计划(即:各部门当年的目标和指标),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工程处处长审批后,质安部发放给各部门和分公司、项目部实施。 d) 一体化管理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和因素: ——一体化管理方针的内容; ——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工程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 ——工程处的工程质量、重要环境影响因素、重大危险源、风险因素; ——来自相关方的信息与要求; ——管理要求、工程质量的持续改进、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以及污染预防的承诺,劳动安全保护、职业病防治行为的持续改进; ——可选择的最佳技术,以及经济上、运作上的可行性; ——实施的进度,以及可调整性的要求; ——目标和指标应逐部门、逐层次分解,量化后纳入各相关职能部门,即目标明确、指标具体可测量; ——部门目标和指标应与部门的职责、权限一致,下级部门的目标和指标不得与上级目标和指标相抵触,项目目标和指标应符合合同和工程所在地的要求。 B、目标与指标的更改 a) 当一体化管理方针、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方案的进度状况以及相关外界因素等发生变更时,目标与指标应重新评审和修订。当工程处的活动、产品、服务发生变化时,管理者代表应及时组织各职能部门更新、调整目标和指标。 b) 目标与指标由管理者代表组织进行更改,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报处长批准后生效。 C、目标与指标的传达 a) 通过文件发放、内部会议、黑板报、网络宣传等方式,对工程处各级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操作员工进行目标、指标的传达。 b) 由工程处综合办公室和各职能部门、分公司、项目部组织所属员工进行目标和指标的培训,确保全体员工清楚工程处及本部门的目标和指标,并结合岗位工作,为实现目标和指标作贡献。 D、目标与指标的公开 相关方或公众要求公开工程处的目标与指标时,需经过处长或管理者代表审批,并以文件或会议的方式公开给相关方。 E、目标与指标的考核、评审 a) 工程处综合办公室负责每季度或每半年对各部门和分公司、项目部的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b) 各部门、分公司、项目部每季度或每半年以书面形式将本部门的目标、指标完成情况书面上报综合办公室,综合办公室负责汇总报管理者代表、处长审阅。 c) 在每次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管理评审时,应对一体化管理目标、指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F、本工程处总的管理目标与指标,由处长批准并以书面的形式予以发布,见本手册《一体化管理总目标和指标》。 2 相关文件 a) 《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 3 相关记录 a) 一体化管理目标和指标的分解计划; b) 考核、审核和管理评审一体化管理目标和指标的记录。 文件名称:施工组织设计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QB/CMJ-B-04 版 号: B/O 归口管理部门:安全监察部 拟制人/日期: 编写小组 A/O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文 件 会 签 表 会签部门 会签人/日期 会签部门 会签人/日期 综合办公室 人力资源部 计划预算部 安全监察部 机电设备部 工程部 财务部 文 件 修 改 记 录 修改单号 修改页码 修改状态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生效日期 施工组织设计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符合施工项目策划结果,并与工程处管理体系其它过程的要求相一致,以指导工程项目施工,有效控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进度满足合同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承建的在管理手册“适用范围”中所涉及的施工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审批。 3 职责 3.1 工程部为本程序的责任管理部门 1)负责制定本程序,并组织实施和检查。 2)负责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并负责组织工程处新开发施工项目及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施工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及审核。 3.2 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承建的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 3.3 总工程师负责主持施工项目策划,批准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 4 工作程序 4.1 施工项目的策划 4.1.1 总工程师负责主持,安全监察部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处新签合同的施工项目进行策划。 4.1.2 策划内容除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原有内容外,还应确定以下方面的内容: 1)施工项目的管理目标及措施 2)确定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特殊过程、关键过程及其相关过程。 3)施工项目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和试验及施工项目的验收准则。4)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5)为实现施工过程及施工项目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 6)为确保施工安装过程有效实施和监控所必需的文件和资源。 4.1.3 针对工程处新开发项目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项目,总工程师主持,安全监察部组织策划并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4.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a)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政府批文及现行施工验收规范等; b)施工设计图纸文件施工合同等文件; c)现场用地总平面图; d)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交通、通讯、公用设施等环境条件及水文、气象地质勘察等基础资料; e)类似工程项目的经验资料。 4.3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 4.3.1 编制依据,工程概况; 4.3.2 施工总体布置; 4.3.3 主要施工方法; 4.3.4 施工准备计划;包括各项资源的需求计划(人员、设备、原材料等); 4.3.5 施工总进度计划; 4.3.6 施工总平面图(含施工用水电、运输等措施); 4.3.7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和创建标准化文明施工现场的措施; 4.3.8 质量管理: 1)项目的质量目标及质量职责分配; 2)项目施工过程及关键、特殊过程的确定; 3)项目受控文件适用性、有效性审核: a)技术标准(含施工规范及检验评定标准) b)施工图及设计更改通知单 c)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 d)工程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e)其它受控文件 4)质量保证措施: a)特殊过程的确认安排 b)关键、特殊过程的监控措施 c)采取预防措施的需求及实施责任人 d)项目组成人员持证上岗 e)工程项目监视和测量计划 f)工程项目记录清单 4.3.9 施工方案(技术措施) 对于施工项目策划中确定的技术难度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开工前组织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组织专家评审论证。 4.3.10 质量计划 针对工程处新开发的施工项目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项目由安全监察部组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其主要内容是: 1)确定新开发项目的职责和权限。 2)确定新开发项目的实施过程、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 3)根据相关法令法规及技术标准、规范补充必要的作业指导书。 4)针对项目的新技术、新工艺确定专门的质量监控措施。 5)编制新技术新工艺所要求监视和测量计划。 6)明确实施质量计划所必须的资源配备(含专业技术人才、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等),确定适合于新开发项目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4.4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与发放 4.4.1 项目经理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由安全技质部审核,经总工程师批准签字后并加盖工程处印章后送甲方审核,经签署同意意见后,由安全监察部发放,总工程师(或指定代表)向有关职能部门人员、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及相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并按《文件控制程序》登记。 4.4.2 施工组织设计发放对象:顾客、总工程师、总经济师、供应工程处、安全监察部、项目经理部、工程监理。 4.5 施工组织设计的变更 4.5.1 设计、顾客提出更改要求时,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根据其要求,提出修改方案,报安全监察部,经原审批人审核、批准后实施。 4.5.2 施工组织设计更改及更改后的作废内容按《文件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5 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 5.1 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批后,由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实施。生产副处长定期召开生产协调会,解决实施中的有关问题。 5.2 安全监察部负责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情况检查,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受控运行。 6 相关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 文件名称:矿山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QB/CMJ-B-06 版 号: B/O 归口管理部门:安全监察部 拟制人/日期:编写小组 A/O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文 件 会 签 表 会签部门 会签人/日期 会签部门 会签人/日期 综合办公室 人力资源部 计划预算部 安全监察部 机电设备部 工程部 财务部 文 件 修 改 记 录 修改单号 修改页码 修改状态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生效日期 矿山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矿山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确保满足合同和有关标准规范、法令、法规的要求,争创优质工程,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工程处承建的在手册“适用范围”中所涉及的矿山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过程。 3 职责 3.1 安全监察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组织实施本程序,并检查施工全过程的控制情况。 3.2 矿建(隧道)工程项目经理部根据本程序、《特殊过程控制程序》和“施工作业规程”或“施组设计”的要求,组织施工,严格控制质量和进度,确保顾客满意和安全生产。 3.3 项目经理部的专职质检员负责“工程质量监视和测量计划”,报安全监察部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3.4 项目质检员负责实施“工程质量监视和测量计划”。 4 工作程序 4.1 施工准备 4.1.1 项目经理部先搞好三通一平,定水源、电源、矸石堆放场、炸药库房、压风机房、局扇,并考虑其合理分布。 4.1.2 由安全监察部组织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和相关人员参加施工图会审,并作好会审记录。图纸会审应有设计单位、监理部门和顾客代表参加,对会审提出的问题,应有明确的解决措施。 4.1.3 技术交底 4.1.3.1 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图、作业规程或施组设计、施工方案及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对掘进队长进行技术交底。 4.1.3.2 项目经理部各掘进队长等负责对生产作业班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确保工程质量。 4.1.3.3 各级技术交底应形成书面文件,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应签字认可。 4.1.4 准备文件 项目经理部准备好以下文件: a)地质资料、设计施工图及有关技术文件; b)技术标准和规范,如作业规程等; c)作业指导书; d)与施工过程相关的体系文件; e)现场记录表格,如施工日志,代表单位等; f)其它相关文件。 4.1.4.1 工程开工报告一经审批后,项目经理按施工图提供井口位置以及周围固定标志的相关位置,组织矿井巷道的挂口工作,并由工程技术负责人对现场施工作好记录。 4.1.4.2 项目部测量人员根据矿井设计要求,负责矿井井巷测量工作,对中、腰线作好标志,若是激光装置要作好保护。 4.1.5 设备准备和管理 4.1.5.1 项目经理部根据施组设计或作业规程中“资源需求计划”配备适宜的施工机械和监视、测量设备,并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施工设备完好正常,确保监测设备已按规定要求进行了校准或检定。 4.1.5.2 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设备管理员负责组织施工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以保持其过程能力。 4.1.5.3 计量、测量人员负责按手册“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中有关规定对监测设备进行管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4.1.6 原材料准备 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进度需要,编制材料进场计划,并按手册“采购产品的验证”要求编制“物资采购验证计划”进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项目管理/招投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