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48万台发动机扩建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784983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48万台发动机扩建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48万台发动机扩建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48万台 发动机扩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简本) 建设单位: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012年9月 1 目    录 一、建设项目概况 1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4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7 四、公众参与 38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1 六、联系方式 51 一、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本田”)成立于1998年7月,是由东风汽车公司和日本本田工业技研株式会社共同出资,在原广州标致汽车有限公司的范围上,通过更换合作伙伴进行重组的合资公司。1999年3月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2000年生产能力达到3万台套/年,2001年达到5万台套/年产生产能力,2004年生产能力达到24万台套/年产扩建改造,经2007年12万台套/年扩建改造(验收批文详见附件1),目前厂区已达到36万台套/年的生产能力。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计划进行扩建,计划利用已有的厂房及公用设施,对现生产线进行适应性改造,购置必要的生产设备及增加生产班次进行产能扩建。扩建后发动机、传动轴生产能力由年产36万台/套扩大至48万台/套,零部件生产能力由年产36万台/套扩大至65万台/套。 扩建工程位于广州市黄埔横沙广本路111号的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内。   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1)项目名称: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48万台发动机扩建项目。 (2)总投资和环保投资:本项目总投资20070万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397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98%。 (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本项目为扩大产能项目。东风本田计划利用已有的厂房及公用设施,通过增加和更换先进设备,调整生产布局,增加生产班次,从而提升生产能力。 本项目建设后发动机、传动轴生产能力由年产36万台/套扩大至48万台/套,零部件生产能力由年产36万台/套扩大至65万台/套。 表1-1  本项目建设前后各品种产能变化  单位:万台/套 序号 产品 现有工程 扩建后 增减量 产品品种类型 现有工程 本项目新增 1 发动机 36 48 +12 雅阁(ACCORD) 飞度(Fit) 锋范(City) 奥德赛(ODYSSER) 歌诗图(CROSSTOUR)、理念 2 传动轴 36 48 +12 雅阁(ACCORD) 飞度(Fit) 锋范(City) 奥德赛(ODYSSER) 歌诗图(CROSSTOUR)、理念 3 零 部 件 铸造 缸盖 36 36 不变 缸体 36 65 +29 低缸体 36 36 不变 机加工 缸盖 36 65 +29 缸体 36 65 +29 低缸体 36 36 不变 本项目建设前后工程建设内容组成和车间生产线变化列于表3.1-2、表3.1-3。 表1-2 扩建项目工程建设内容组成变化 类型 生产车间及公共设施 建设面积 生产线变化 产能变化 主体工程 铸造车间 不变 新增一条2000t高压铸造生产线 缸体铸件由36万增至65万 缸盖和低缸体铸件均保持36万不变 机加工车间 不变 新增V6缸盖生产线1条; 新增GB1缸体和缸盖线各1条; 新增缸盖自动分装线1条; 自动化改造及设备更新; 生产线布局调整。 缸盖、缸体机加由36万增至65万 低缸体机加保持36万不变 发动机装配车间 不变 生产人员调配,提高生产效率 发动机装配由36万台增至48万台 传动轴车间 不变 增加生产班次 传动轴由36万增至48万 依托工程 办公楼 不变 污水站工艺改造 依托现有工程 不扩建和新建 污水处理站 将现污水处理站全膜工艺(超滤+纳滤+反渗透)工艺改造为生化综合工艺(超滤+生化处理),在污水处理站南面与传动轴车间北面之间的过道新增厌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竖流沉淀池、砂滤器等设施设备。占地面积650m2,新增构筑物面积为 326 m2。 给水、排水、回用水设施 不变 固体废物临时堆放设施 不变 供电设施 不变 通风设施 不变 空调设施 不变 LPG设施 不变 仓储设施 不变 空压站 不变 备用柴油发电机设施 不变 停车场 不变 表1-3 本项目建设前后车间生产线变化情况 生产 车间 现有工程 本扩建工程 扩建后全厂 铸造 车间 ①5条高压铸造线生产线(2条2500t、1条1800t、1条1650t及1条3500t) ②1条低压铸造生产线。 新增一条2000t 高压铸造生产线 ①6条高压铸造线生产线(2条2500t、1条1800t、1条1650t、1条2000t、及1条3500t) ②1条低压铸造生产线。 机 加 工 车 间 C2 车间 ①1#缸体生产线1条 ②1#缸盖生产线1条 ③2#缸体生产线1条 ④2#缸盖生产线1条 ①C3车间低缸体生产线1条搬至C2车间; ②自动化改造; ③设备更新; ④1#缸体、1#缸盖部分生产设备搬至C3车间 ①1#缸体生产线1条 ②1#缸盖生产线1条 ③2#缸体生产线1条 ④2#缸盖生产线1条 ⑤低缸体生产线1条 C3 车间 ①SP生产线1条 ②低缸体生产线1条 ①低缸体生产线1条搬至C2车间; ②利用C2车间原有1#缸体生产设备组成GB1缸体生产线1条; ③利用C2车间原有1#缸盖生产设备组成GB1缸盖生产线1条; ④新增V6缸盖生产线1条; ⑤新增缸盖分装线1条; ①GB1缸体生产线1条 ②GB1缸盖生产线1条 ③V6缸盖生产线1条 ④SP件生产线1条 ⑤缸盖分装线1条 生产 车间 现有工程 本扩建工程 扩建后全厂 装配 车间 2条发动机装配线 —— 2条发动机装配线 传动轴 车间 车削线、热处理线、磨削线和装配线各一条 —— 车削线、热处理线、磨削线和装配线各一条 (4)建设性质:扩建项目。 (5)建设进度:计划于2012年12月投产。 (6)建设地址 本项目在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现厂区建设,现厂区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横沙广本路111号。厂区东、西、北三面均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的厂区,南面隔广本路是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提供后勤服务的广州达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及广园快速路。   3. 产业政策与环境法规相符性及现址扩建合理性分析 分析表明,本项目现址扩建符合国家和广东省、广州市的产业发展政策,符合广州市城市建设战略规划;符合所在地块及周边地块的发展规划;符合《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和广州市环境保护规划;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由于受流域内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建筑施工废水的综合影响,水环境现状评价范围内的乌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有机物污染。 (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对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评价区域环境空气中的常规项目SO2、NO2小时值、PM10日均值均能可达到评价标准限值的要求。酚、甲醛、氨、TVOC、臭气浓度等因子浓度均低于参照执行的评价标准值。总体而言,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一般,区域污染治理工作须加强。 (3)声环境质量现状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表明,厂区南边界声环境质量较好。 (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1#碧山村、2#姬堂村、3#横沙村地下水各项监测指标,除1#氨氮和1#、2#挥发酚超出《地下水质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外,其余指标均可达到均符合Ⅲ类标准,甲醛、甲苯、二甲苯、三甲苯各监测点均未检出。厂区2个监测地下水井,除氨氮和挥发酚超出《地下水质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外,其余指标均可达到Ⅲ类标准,甲醛各监测点均未检出。 2、评价范围 2.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范围 本扩建工程增加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烟尘、SO2、NO2等。 由于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均不超过标准的10%,根据导则规定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故本项目评价范围定为以厂区生产车间为中心,南北方向5km、东西方向5km的区域。 环境空气评价范围见图2-1。 2.2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价范围 本项目水环境评价范围确定为乌涌(建设项目所在的乌涌上游500m至下游汇入珠江广州黄埔河段涌口约4km涌段)、珠江黄埔河段由车陂至恒运电厂约6km的河段。 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见图2-1。 2.3地下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价范围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为以项目为中心,南北方向4km、东西方向4km的区域。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见图2-1。 2.4声环境质量影响评价范围 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中的规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定为项目辖区边界外200米包络线范围内的区域。 2.5环境风险评价范围 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是厂区风险源周围3km半径范围内的区域(图2-1)。 13 图2-1 建设项目环境评价范围及环境功能区示意图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 (1)营运期项目水污染源强 东风本田设有铸造科、机械加工一科/二科、发动机装配科、传动轴科等生产车间。厂区内不设职工食堂,职工到位于广汽本田厂区内的达康公司的食堂用餐(该食堂统一供应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和达康公司员工的用餐)。可见,东风本田产生的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1)生产废水 本期扩建后全厂的生产废水和现有废水种类相同,包括:铸造科产生含脱模剂废水、热处理炉废水、模具清洗废水(简称铸造废水)和机械加工一科/二科产生的清洗废水、含切削液废水和含乳化液废水(机加工废水)。 ①铸造废水 东风本田铸造废水主要来自铸造科的脱模剂废水、热处理废水、模具清洗废水。现有工程产生的热处理废水,脱模剂废水、模具清洗废水等压铸废水产生量为88m3/d。 现有工程铸造车间高压铸造工艺使用的喷淋机,由于柱状喷淋的喷射压力大,喷射时较多脱模剂流失,产生较多的脱模剂废水。本扩建项目拟对现有喷淋机进行改造,安装机器人喷淋设备。改造后脱模剂利用高,喷涂均匀,脱模剂废水量减少。 本扩建项目减少废水产生量29 m3/d,即扩建后铸造废水产生量为59 m3/d,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有COD、SS、石油类和表面活性剂等,间断排放。 ②机加工废水 东风本田机加工废水主要来自机械加工一科/二科产生的清洗废水、含切削液废水和含乳化液废水,现有工程机加工废水量为30m3/d,扩建后机加工废水量为34m3/d,其中新增废水量为4 m3/d,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有COD、SS、石油类等,间断排放。 由此可见东风本田上述生产废水量,扩建前为118m3/d,扩建后为93m3/d,其中减少废水25m3/d,这些生产废水均进入东风本田现有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 (2)生活污水 东风本田产生的办公生活污水包括职工洗手污水、生活污水和粪便污水等。东风本田扩建前生活污水量约为60m3/d;东风本田扩建后职工人数只减少5人 ,扩建工程建设后生活污水量约60m3/d基本保持不变,主要污染物有BOD5、COD、SS、NH3-N和石油类等。 综上所述,现有工程废水产生量约为178m3/d,其中生产废水产生量为118m3/d、生活污水产生量为60m3/d。扩建减少废水产生量约为25m3/d。扩建后全厂废水产生量约为153m3/d,其中生产废水产生量为93m3/d、生活污水产生量为60m3/d。 本扩建项目建设后厂区生产废水和部分生活污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超滤+生化处理工艺处理后,与其余生活污水进入广汽本田污水处理站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处理达标后部分回用于冲厕用水,其余则随广汽本田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市政管网,排入大沙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珠江黄埔河段。扩建后达标排放至珠江黄埔河段的污水量仍保持现有工程的排放量133 m3/d不变。 表3-1 扩建后全厂废水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指标 PH值 动植物油 总磷 SS COD BOD5 硫化物 石油类 LAS 氨氮 东风本田 处理前废水产生量153m3/d (37638t/a) 浓度 mg/L 10.1 12.0 0.279 862 17200 6020 1.39 146 1.88 33.6 负荷 t/a — 0.45 0.01 32.44 647.37 226.58 0.05 5.5 0.07 1.26 经东风本田厂区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往广汽本田污水站的废水量153m3/d (37638t/a) 浓度 mg/L 8.8 0.4L 0.238 12 228 75.5 0.176 0.4L 0.167 16 负荷 t/a — 0.02 0.009 0.45 8.58 2.84 0.007 0.02 0.006 0.6 废水经广汽本田污水处理站处理回用后外排废水量133m3/d (32718t/a) 浓度 mg/L 7.16 0.11 0.90 32 51.4 13.9 0.02L 0.22 0.18 0.28 负荷 t/a — 0.004 0.03 1.05 1.68 0.45 0.001 0.007 0.006 0.009 废水经广汽本田污水处理站处理回用后排入大沙地污水处理厂废水量133m3/d (32718t/a) 浓度 mg/L 6~9 ≤5 ≤3 ≤30 ≤60 ≤30 ≤1.0 ≤5 ≤2 ≤15 负荷 t/a — 0.004 0.03 0.98 1.68 0.45 0.001 0.007 0.006 0.009 广汽本田废水排放执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浓度 mg/L 6~9 15 — 100 110 30 1.0 8.0 10 15 大沙地污水处理厂排放执行标准 浓度 mg/L 6~9 5 3 30 60 30 1.0 5 2 15 备注:大沙地污水处理厂排放执行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三者中的较严标准。 (2)营运期项目大气污染源 扩建工程废气增加的有铸造车间高压熔铝组合炉燃烧废气、高压熔铝组合炉扒渣废气和研发中心发动机性能试验废气;以及压铸机、抛丸机等的粉尘废气。 而铸造车间的缸盖低压铸造因产能不增加,其熔铝、制芯和浇注废气和热处理炉燃烧废气产生量和排放量也保持不变。 A.高压熔铝组合炉燃烧废气 铸造车间缸体铸造过程中熔铝炉排放废气主要污染物是烟尘、NOx和SO2。 缸体铸造需要的铝熔液由铝熔化炉供应,铝锭熔化是在铝熔化炉内以LPG燃烧喷射铝锭升温使其熔化,并升温及保持在700~750oC高温条件下调质的工艺过程,因此铝熔化炉属于用燃料(LPG)燃烧产生热量将物料进行加热熔化的热工设备,为金属熔化炉,属于工业炉窑,其排放废气污染物均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 现有工程铸造车间4.5t/h高压熔铝组合炉燃气废气经15m高5#排气筒排放。 本项目扩建后,工作时间不变(均为3班制,每日24h,全年工作246天),高压铸造车间产量由原65.04台套/小时增加至117.43台套/小时,建设前后各排气筒单位时间的排风量不变,则扩建后高压熔铝组合炉燃气废气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相应增加。 新增高压熔铝组合炉燃气废气的排放数据列于表3.9-4。表中数据表明高压熔铝组合炉燃气废气烟尘排放浓度均低于《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现有工程铸造车间低压铸造热处理炉燃烧废气经2条15m高排气筒排放,低压熔炉前炉、保持炉、熔解炉燃烧废气各经15m高的6#、7#、8#排气筒排放。本项目扩建后低压铸造生产能力不变,低压铸造的热处理炉燃烧废气及低压熔炉前炉、保持炉、熔解炉燃烧废气各排气筒废气排放参数均保持现有状况达标排放。 B高压熔铝组合炉扒渣废气 缸体高压熔铝组合炉需定期清理铝渣出炉而产生扒渣废气,扒渣废气主要污染物烟尘。高压熔铝组合炉扒渣废气因产量提升而增加,其废气经除尘处理后经9#排气筒排放,因此9#排气筒的废气量有增加,烟尘排放量也较前增加,而其他废气污染物排放速率保持不变。 9#排气筒是铸造车间处理缸盖低压铸造废气装置的排气筒,该装置主要收集和处理缸盖低压铸造产生的制芯废气和浇注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氨、粉尘、酚类和甲醛等。该装置采用活性炭吸附床对制芯和浇注废气中的氨及酚类、甲醛等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作用,处理后再经除尘除臭系统处理后由23m高9#排放筒排放。 现有工程中铸造车间的铝屑前处理装置、低压熔炉、高压熔铝组合炉扒渣废气经烟气处理系统(铝屑前处理装置废气经A系统处理,低压熔炉、高压熔铝组合炉扒渣废气经B系统处理)处理后也经9#排气筒排放。 本扩建工程缸盖铸造不新增产量,低压铸造的制芯和浇注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保持不变。 本扩建工程建设后,铝屑前处理装置不新增铝屑处理量,其废气排放量保持不变。而机加工扩能增加的铝屑交由供应厂商回收。 类比现有工程排放数据,本扩建工程建设后高压熔铝组合炉扒渣废气排放量列于3.9-5。 C.铸造车间、传动轴车间烟尘、粉尘废气 现有工程铸造车间工艺过程中有多个工序的设备会产生烟尘、粉尘废气的设备主要有压铸机、造型机、落砂机、模具打磨喷净设备等。压铸机烟尘废气、造型机粉尘废气抽至除尘除臭系统处理后经23m高的排气筒排放。落砂机、模具打磨喷净设备粉尘废气经设备配设除尘器进行除尘净化处理,除尘器排出的废气再由车间的排风系统抽排至车间外。 扩建工程铸造车间新增的缸体高压铸造的1台压铸机在压铸过程中产生烟尘废气抽至除尘除臭系统处理后经23m高的9#排气筒排放。 扩建前后传动轴车间抛丸机产生粉尘废气经设备配设除尘器进行除尘净化处理,除尘器排出的废气再由车间的排风系统抽排至车间外,抛丸机2台除尘器最大风量为3600m3/h,除尘效率为90~99%,处理后的粉尘在车间排放浓度为1mg/ m3,排放速率合计为0.007kg/h。 D.发动机试验废气 研究开发中心在进行发动机性能试验时产生的废气先经试验台架上的三元催化装置净化后再经15m高的10#排气筒排放,排放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是烟尘、NOx、SO2。 本项目扩建后,发动机性能试验工作时间由原1644小时/年增至2076小时/年;发动机试验测试工作测试效率相同,因此废气污染物单位时间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与现有工程相同,年排放量则较现有工程有增加。类别现有工程排放数据,扩建后发动机性能试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分别为烟尘:32.5mg/m3、0.135kg/h、NOx: 16.8mg/m3、0.070kg/h,SO2:113mg/m3、0.471kg/h,均低于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规定的二级标准(第二时段)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的限值(烟尘:120mg/m3、1.45kg/h、NOx:120mg/m3、0.32kg/h,SO2:500mg/m3、1.05kg/h)。 根据现有工程各类废气污染物排放的监测数据、新建产能与现有产能的比例可估算扩建工程增加的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以及扩能后全厂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详见表3-2、表3-3。 表3-2 扩建项目依托现有设备及其排气筒增加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参数、排放浓度与排放速率 (发动机年产量增加12万台/套,零部件年产量增加29万台/套) 车间 排气筒 序号 废气种类 平均 排气量(m3/h) 排放参数 主要污染物 排放浓度(mg/m3) 排放速率(kg/h) 排放量 (t/a) 排放方式 最低高度(m) 温度 (oC) 排放口内径(m) 类比实测 标准 类比 实测 标准 铸 造 车 间 9# 组合炉扒渣废气 40672 经烟气处理系统(B系统)处理后排放 23 32 1.6 烟尘 0.96 120 0.039 9.1 0.274 5# 高压熔铝组合炉燃烧废气 15000 直接排放 15 203 0.55 烟尘 29.267 150 0.439 — 3.426 NOx 97.467 — 1.462 — 11.401 SO2 2.933 — 0.044 — 0.343 研发中心 10# 发动机性能试验废气 4165 三元催化装置净化 15 28 0.30 烟尘 32.5 120 0.135 1.45 0.058 NOx 16.8 120 0.070 0.32 0.03 SO2 113 500 0.471 1.05 0.203 注:(1)熔铝炉废气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 (2)其它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二级标准(第二时段)。 (3)扩建项目组合炉扒渣年工作时间为7080h;高压熔铝组合炉年工作时间为7800h;研发中心年工作时间为2076 h,比较现有项目增加432h/年。 表3-3 扩建后全厂大气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参数、排放浓度与排放速率(发动机产能48万台/年,零部件65万台/年) 车间 排气筒 序号 废气种类 平均 排气量(m3/h) 排放参数 主要污染物 排放浓度(mg/m3) 排放速率(kg/h) 排放量 (t/a) 排放方式 最低高度(m) 温度 (oC) 排放口内径(m) 类比实测 标准 类比实测 标准 铸 造 车 间 9# ①低压铸造废气、②铝屑前处理装置、③低压熔炉、高压熔铝组合炉扒渣废气 40672 ①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及除尘除臭系统处理;②③经烟气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 23 32 1.6 NH3 0.479 — 0.019 14 0.135 烟尘 49.87 120 2.029 9.1 14.363 酚 0.04 100 0.002 0.24 0.014 甲醛 0.04 25 0.009 0.61 0.064 6# 低压熔炉前炉燃烧废气 693 直接排放 15 308 0.55 烟尘 32.9 150 0.023 — 0.179 NOx 35.6 — 0.025 — 0.195 SO2 2.86L — 0.002 — 0.016 7# 低压熔炉保持炉燃烧废气 4199 直接排放 15 386 0.55 烟尘 56.9 150 0.239 — 1.864 NOx 82.6 — 0.347 — 2.707 SO2 6 — 0.025 — 0.195 8# 低压熔炉熔解炉燃烧废气 3435 直接排放 15 386 0.55 烟尘 44.3 150 0.152 — 1.186 NOx 68.9 — 0.237 1.849 SO2 7 — 0.024 0.187 6#、7#、8#等效排气筒 8327 等效15 烟尘 49.718 150 0.414 — — NOx 73.136 — 0.609 — — SO2 6.125 — 0.051 — — 5# 高压熔铝组合炉燃烧废气 15000 直接排放 15 203 0.55 烟尘 65.867 150 0.988 — 7.708 NOx 219.267 — 3.289 — 25.652 SO2 6.6 — 0.099 — 0.772 1# 南面热处理炉燃烧废气 1477 直接排放 15 161 0.25 烟尘 31 200 0.046 — 0.326 NOx 73.9 — 0.109 — 0.771 SO2 24 — 0.035 — 0.248 2# 北面热处理炉燃烧废气 1419 直接排放 15 161 0.25 烟尘 56.8 200 0.081 — 0.573 NOx 70.9 — 0.101 — 0.715 SO2 9 — 0.013 — 0.092 1#、2#等效排气筒 2896 等效15 烟尘 43.853 200 0.127 — — NOx 72.514 — 0.21 — — SO2 16.575 — 0.048 — — 研发中心 10# 发动机性能试验废气 4165 三元催化装置净化 15 28 0.30 烟尘 32.5 120 0.135 1.45 0.28 NOx 16.8 120 0.070 0.32 0.145 SO2 113 500 0.471 1.05 0.977 注:(1)熔铝炉、热处理炉废气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2)氨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3)其它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二级标准(第二时段)。(4)低压熔炉、高压熔铝组合炉年工作时间为7800h;低压铸造、铝屑前处理装置、组合炉扒渣、低压熔炉扒渣、南北面热处理炉年工作时间为7080h;研发中心年工作时间为2076 h。 (3)营运期噪声污染源强 扩建工程主要噪声源种类、噪声声级与现有工程噪声源基本相同,主要有:空压站空压机噪声源(85~95dB(A))、发动机试验台试验噪声源(96~98dB(A))、铣床、磨床和洗涤机噪声源(93~95dB(A))。此外,还有铸造车间的压铸机噪声源(80~85dB(A))、冷却塔噪声源(75~85dB(A))、制冷站冷水机组噪声源(80~85dB(A))、各类水泵噪声源(75~80dB(A))以及各类风机噪声源(60~90dB(A))等。 本项目扩建后主要噪声源情况详见下表。 表3-4   本项目扩建后主要设备噪声源 序号 设备名称 产生位置 声级dB(A) 1 空压机 空压站 85~95 2 发动机抽检试验台 研究开发中心 96~98 4 除尘器 铸造车间 80~85 5 压铸机 铸造车间 80~85 6 铣床、磨床、洗涤机 铸造车间、机加工车间 93~95 7 冷却塔 制冷站 75~85 8 冷水机组 制冷站 80~85 9 各类水泵 各车间 75~80 10 各类风机 各车间 60~90 (4)营运期固体废物 扩建工程固体废物种类与现有基本相同,因此根据现有工程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估算扩建工程的固体废物产生量,列于表3-5。 扩建工程建设后总体工程总产能达产时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900.4吨/年,其中危险废物产生量约1014.5吨/年。一般固废包括废砂等1052.5吨/年、铝熔化炉铝渣123.5吨/年、铝、钢、铁切屑废料3917吨/年、废纸包装等341.9吨/年、消石灰28吨/年、废活性炭24吨/年;危险废物包括废切削液、废油、含油抹布、手套、超滤浓缩液、含机油废水污泥等1014.5吨/年,办公生活垃圾399吨/年。 表3-5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产生和处理情况 单位:t/a 固体废弃物名称 现有工程 (36万台) 产生量 扩建工程 (12万台) 产生量 扩建后 全厂(48万台) 产生量 增减量 处置方式及去向 废砂 1052.5 0 1052.5 0 供应厂家回收 铝熔化炉铝渣 95 28.5 123.5 +28.5 供应厂家回收 铝、钢、铁切屑废料 2717 1200 3917 +1200 供应厂家回收 废纸包装等 263 78.9 341.9 +78.9 废品回收站 生活垃圾 400 -1 399 -1 当地环卫部门收集处理 消石灰 25 3 28 +3 供应厂家回收 废活性炭 24 0 24 0 广州绿由工业弃置废物回收处理有限公司 废切削液(废乳化液)(HW09) 500 150 650 +150 废油(HW08) 12.5 5 17.5 +5 含油抹布、手套等 (HW49) 16.5 5.5 22 +5.5 超滤浓缩液(HW09) 403 -83 320 -83 含机油废水污泥 (HW08) 0 5 5 +5 合计 5508.5 1391.9 6900.4 +1391.9 其中危险废物 932 82.5 1014.5 +82.5 (5)本项目建成后污染物排放量情况 表3-6 扩建工程建设前后污染物排放汇总分析 主要污染物 单位 现有工程排放量 扩建工程 以新带老削减量 总体工程 排放量 排放增减量 产生量 削减量 排放量 废 水 废水 万m3/a 3.2718 无新增量 0 3.2718 0 COD t/a 1.68 0 1.68 0 氨氮 t/a 0.009 0 0.009 0 石油类 t/a 0.007 0 0.007 0 废气 万m3/a 52654 40675 0 40675 40495 52834 +180 NH3 t/a 0.584 无新增量 0.584 0 废 酚 t/a 0.065 0.065 0 气 甲醛 t/a 0.17 0.17 0 烟尘 t/a 22.721 5.086 1.328 3.758 0 26.479 +3.758 NOx t/a 20.603 11.551 0.12 11.431 0 32.034 +11.431 SO2 t/a 1.941 1.358 0.812 0.546 0 2.487 +0.546 VOCs t/a 0.170 0.137 0 0.137 0 0.307 +0.137 噪声 设备噪声值,为70~98dB(A) 固体废物 金属废料、包装废料、废油、污泥、废型砂以及生活垃圾等 固体废物总量(t/a) 5508.5 (全部处置) 1391.9 1391.9 1391.9(全部处置) 0 6900.4 (全部处处置) +1391.9(全部处置) 其中危险废物量(t/a) 932 (全部处置) 82.5 82.5 82.5 (全部处置) 0 1014.5 (全部处处置) +82.5 (全部处置) 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建设项目及其周围的环境敏感点见表3-7和图3-1敏感点分布图。 表3-7 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序号 环境保护 敏感目 性质 距本项目边界的距离 距铸造车间 边界距离 保护内容 人口 规模 (人) 户数 (户) 1 珠江黄埔河段 工农景航用水 南面3100m,为纳污水体 南面3200m 水质 —— —— 2 乌涌 城市景观、工农业用水区 东面90m 东面 330m 水质 —— —— 3 姬堂村 居民区 北面 990m 北面 1200m 环境空气 4600 1680 4 碧山村 居民区 东北面680m 东北面930m 环境空气 640 160 5 横沙村 居民区 南面 600m 南面 750m 环境空气 6300 2230 6 文冲社区 居民区 东南面950m 南面 1050m 环境空气 7030 2720 7 大沙地社区 居民区 南面 1300m 南面 1400m 环境空气 21000 4200 8 茅岗村 居民区 西南面800m 西南面950m 环境空气 7000 1750 9 吉山村 居民区 西面 1550m 西面 1700m 环境空气 3560 1102 10 岐山村 居民区 西北面1430m 西北面1600m 环境空气 190 65 11 上堂村 居民区 北面 1400m 北面 1600m 环境空气 900 230 12 广州油制气厂地块开发成居住区(规划建设)① 居民区 西北面980m 西北面1100m 环境空气 —— —— 13 横沙村城中村改造(规划建设)② 居民区 南面 600m 南面 750m 环境空气 —— —— 备注:根据收集资料的显示:①厂区北面广州油制气厂将开发为大型居住区,住宅地块总建筑面积超过67万平方米。②黄埔区横沙城中村将进行改造,该项目总用地面积超过64万平方米,计划修建99栋住宅楼、5栋写字楼和6栋商业楼等。项目建设主要分为复建安置区、融资区和保护区。 51 图3-1 环境敏感点分布图 3、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结论 扩建工程建设后,采取有效措施后,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均较低,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不会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带来明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