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颍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班级 姓名 分值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 )
1.下列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①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②实验并观察现象;③解释现象及得出结论;④预测物质的性质。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2、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能产生沉淀的是( )
A.稀H2SO4 B.NaOH溶液
C.饱和NaCl溶液 D.KCl溶液
3、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如果发生了氯气泄漏,以下自救方法得当的是( )
A.只要在室内放一盆水
B.向地势高的地方撤离
C.观察风向,顺风撤离
D.用热毛巾捂住口鼻撤离
4、列元素在自然界有以游离态存在的是( )
A.O B.Na C.Mg D.Cl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雾
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
③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④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④ D.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则不同
B.钠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将变成碳酸钠
C.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与钠不反应的煤油中
D.当钠与硫酸镁溶液反应时,有大量镁单质生成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B.Na2O和Na2O2投入水中都能生成NaOH
C.Na2O2和Na2O均可以露置在空气中保存
D.NaCl的性质稳定,可用作调味品
8、市场上销售的“84”消毒液,其商品标识上有如下叙述:本品为无色液体,使用时加入水稀释,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也可漂白浅色衣物。据此推测其有效成分可能是 ( )
A.Cl2 B.NaClO C.Na2O2 D.NaOH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氢气在Cl2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生成
B.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褐色的烟
C.钠在Cl2中燃烧,生成白色的雾
D.铜丝在Cl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是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
B.摩尔是表示物质多少的单位
C.摩尔是既能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的数量,又能表示物质质量的具有双重意义的单位
D.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国际单位
11、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镁燃烧后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因此常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B.金属钠在高温下能将TiCl4中的钛置换出来
C.金属钠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
D.电解熔融NaCl可以得到金属钠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Ca(ClO)2不稳定、易分解
B.次氯酸和过氧化钠都有漂白作用,但原理不同
C.Ca(ClO)2中含有氯离子
D.漂白粉与“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相似
13、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A.人们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
B.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
C.品尝物质的味道
D.借助仪器进行观察
14、下列气体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
A.2molC2H6 B.1mol N2 C.2mol CO D.3molO2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的摩尔质量为23g B.Na的摩尔质量为23g/mol
C.Na的摩尔质量为23 D.Na的摩尔质量为2.3×10-2kg/mol
请各位同学将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10分)(1)1.5 mol NH3的质量为________,其中含有________个氢原子。
(2)等物质的量的CO2和CO的碳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含氧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12、(10分)将一小块钠加入到滴有酚酞的水中,有什么实验现象?
13、(16分)在新制氯水中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写出相应的现象及原因。
(1)在氯水中加入镁条,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红布条放入氯水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4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应用下图所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E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存在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