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26.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278452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2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2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2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2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2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说明:本试卷由第卷和第卷组成,第卷为选择题,一律答在答题卡上,第卷为主观题,按要求答在试卷相应位置上。第卷(7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人很早就对“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认识,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 “王”字。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者,王也”。下列对甲骨文“王” 字的书写所反映的政治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殷王的统治至高无上 B早期国家已经出现政

2、治集权 C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某诸侯年轻时购买一女,生子甲。三年后正式娶另一诸侯之女为妻,先后生子乙、丙。以后又以数女充实后宫,生子丁等十余人。该诸侯死后,能合法继承其位的应该是A.甲 B.乙 C.丙 D.丁3.法国史学家谢和耐教授认为:周朝建立后,“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商朝的世系没有中断,是因为商王的子孙重建宋国B商朝时期的首都在河南安阳C周给商王的子孙以封邑,封地就是当时的宋国D周不但分封了同姓家庭,也分封了一些异姓世家4.礼记记载:“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

3、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由此可见,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发展文化教育事业C维护社会等级秩序D打击地方诸侯势力5.下列实物图片都与秦朝历史有关,对它们所反映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秦铜权 秦半两钱 秦阳陵虎符A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重视经济建设 B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有利于经济发展C秦始皇掌握军权,统一了度量衡 D秦始皇掌握军权,实行专制统治6.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从“公天下”到“家天

4、下” 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 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7.据史记记载,秦朝在地方“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监还可称为“监公”,或称为监御史、监郡御史、郡监等。监御史的地位可以和郡守、郡尉并称,其主要职责是“掌监郡”,即负责监察郡守等人的行政事务。秦朝的监御史( )A和郡守、郡尉相互牵制 B掌握地方的行政事务C充分体现了人民的监督权D由皇帝任命,直接向皇帝负责8.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段关于秦朝的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对题目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

5、史意义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9.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甲: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A乙丙对,甲丁错 B甲

6、丙对,乙丁错C 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10.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官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以贯之的理念是( )A政治制度的完善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 B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11.北宋派文臣做知州,设转运使、通判的实质是( )A.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 B.防止“陈桥兵变”重演C.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D.防止了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12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

7、相的办公机构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 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13.西汉初年部分将相及其出身一览表姓名官职出身萧何相国县吏樊哙左丞相狗屠灌婴太尉布贩出现这种现象与哪种制度有关( )A. 世卿世禄制 B. 军功爵制 C. 察举制 D. 九品中正制14.吕思勉中国通史中写道“隋炀帝本好辞华,所设的进士科,或者不过是后汉灵帝的鸿都门学之类。这是制度本身的变化,不能执后事以论其初制的。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纪念的。”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A德主才辅的人才观逐渐形成 B科举从学术研究转为选才手段C选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选官考试内容日趋经世致用化

8、15.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A注重依法治国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C皇权不断加强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16.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D“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

9、县又远于一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17.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各项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颁布推恩令B.重用侍从、秘书等 C.实行察举制D.实行郡国并行制18.作家张爱玲在高三的一篇作文说:“历史”能供给动画片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动画片“中央与地方的斗争”提供素材,需要选取的是()胡惟庸案宋太祖赵匡胤三省六部制 七国之乱A. B. C.D.19.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

10、”、“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20近年来,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若电视剧中出现下列剧情,你认为有违历史真实的是( )汉武大帝中汉武帝亲自指挥平定“七国之乱”隋唐英雄传中,一读书人以科举成名,官至礼部侍郎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辅佐朝政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A B C D21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对西方社会政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A民主的制度B自由的传统C法律的建设D国家的统一22.地理环境对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古代雅典实行民主政

11、治,而古代中国却走上中央集权道路。导致雅典实行民主政治的自然地理因素有( ) 山地多 港湾多 岛屿多 人口众多A B C D23.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记录了一个政治家阿里斯提德被自己忠实信奉的“贝壳法”放逐的故事。一天,一位目不识丁的平民因为听烦了阿里斯提德的名字就要求把阿里斯提德的名字写在贝壳上。因为听烦了一个人的名字行使反对意见的民主权利,似乎成了所有民主制度的一大难题。该则材料表明雅典( )A公民大会是最高司法机关B直接民主存在着局限性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所有人都有参政权24.雅典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对这种“新形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提供了公民参政的均等机会B贵

12、族制下的“集体领导”C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D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25.“泛雅典人节”,是雅典人祭祀女神雅典娜的节日,也标志着雅典的新年。节庆首先是列队游行仪式。除雅典公民外,外邦人也可以参加这个仪式。但当人们游行至卫城入口,要进入卫城举行祭祀时,则只有城邦公民才能参加后面的仪式。材料反映了当时雅典()A城邦节日丰富多彩B小国寡民的特征 C城邦权利属于公民D人民参政热情高26.希腊民主制和罗马法共同的本质特点是( )A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都特维护奴隶制C都保护男子的政治权利 D外邦人均无政治权利27.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民主政治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

13、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请问上述推理属于哪种情况?(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28.柏拉图公开认为:“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在实践中,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奴隶。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奴隶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 材料主要体现出雅典()A民主范围的狭隘性B民主决策的随意性C法律保护奴隶主的利益D用法律维护公民权利29雅典人普遍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

14、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做一点显著的事业”。这说明()A雅典人公民意识强烈B民主政治牺牲了人的个性C血缘是城邦维系纽带D小国寡民是民主政治基础30历史留下了无尽的讽刺:三十僭主(雅典历史上最残暴的统治者)恨苏格拉底入骨,但不敢杀他;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从苏格拉底案可判断()A雅典民主政治不及僭主政治开明公正 B公民普遍参与政治容易导致权力泛滥C雅典民主程序的公正体现了法律的公正 D民主程序的公正并不能保证结果的公正31.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15、。”这一规定旨在( )A.保护私有财产 B.保障平民利益 C.促进社会公平 D.维护法律尊严32.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33.有一个叫奥赫的罗马平民赶着马车在山坡上行走,结果马车退下来碾死了一个奴隶的小孩,孩子的父亲向法庭提出诉讼。依据罗马法,法庭应该( )A判处奥赫死刑B判处奥赫过失杀人,处一定的罚金C判处奥赫向孩子的父亲道歉D不予受理34.下图反映了罗马法发展演变的过程,对此解

16、读正确的是() A奴隶与贵族的斗争催生成文法 B罗马人与外邦人的斗争催生公民法C公民法适用于罗马一切自由民D万民法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初见端倪35.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第卷(30分)本部分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秦汉时期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它经过历朝的完善,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

17、权的斗争、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轨迹。 材料二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进行分级管理。废除分封制之后,以中央对地方统属关系构成的行政组织形式,一般成为“郡县制”。在不同历史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组成层次或为郡县或州县两级制,或为州郡县或路府县、道府(州)县三级制,或为省路府(州)县、省道府(州)县(州)四级制,构成了从上到下由中央层层控制的严密的地方统治机构。分割地方权力,使其各有所主,相互制约,是朝廷在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通常规定地方行政、军政、财政、监察诸权分立,长官各设正、副,彼此制约。除主要长官负责制以外,其下还按中央政府组织部门的分工,设有相应的官署

18、机构,在主要长官的指挥下,分工办理各项事务。对主要长官规定任期年限并须籍贯回避。 摘自岳麓版历史教材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轨迹呈现怎样的演变趋势?(5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限制地方官权力的措施有哪些?(每一措施概括不超过8个字) (4分)(3)试以宋朝具体措施为例,说明是如何削弱地方实权的?(2分)(4)对我国古代历史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有人认为积极作用占主要方面,有人认为消极作用占主要方面。你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3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

19、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 材料二 (欧洲)古典文化中的民主和法制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可以说,中世纪的市民和法律体系,以至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律体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经过发展和演变而确立起来的。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

20、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权和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四 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人,其中雅典自由民16.8万,外邦人3.2万,奴隶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 哈蒙德希腊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伯利克里阐述了民主制的什么特点?(1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的积极作用。(10分)(3)材料三中,苏格拉底对民主制的批判着眼点是什么?(2分)(4)材料四反映了雅典民主制还存在什么局限性。(2分)辽油二高高一月考历史参考答案第卷选择题(35*2=70分)题号12345678910答

21、案DBACBCDB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BBBDDDA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ABBCBBAAD题号3132333435答案ADDDC第卷(非选择题 共30分)36. (1)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中央分散地方权力,严格控制地方。(5分)(2)分级管理;诸权分离;正负制约;按中央部门设官署;长官任期制;籍贯回避制(4分)(任意两点4分)(3)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废除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文臣任州郡长官。(任意两条2分)(4)积极或消极(任意两点4分)积极:打击地方割据,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

22、济发展;民族融合;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消极:经济上束缚了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政治上:高度专制导致暴政,腐败;压迫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力。文化上:高压政策禁锢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37. (1)特点: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人人平等参与国家政权。(1分)(2)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经验;有利于调动人们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个人潜力;有利于正确决策,减少决策失误和修正错误;群众监督,防止以权谋私;推动了哲学、史学、艺术等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世界文明中心之一(10分)。(3)直接民主制使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不利国家管理,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2分)(4)民主范围仅限于男性公民。(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