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仁怀酒糟综合利用项目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784173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37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仁怀酒糟综合利用项目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仁怀酒糟综合利用项目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仁怀市酒糟综合利用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GUIZHOU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国环评证:甲字第3302号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贵阳 仁怀市酒糟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总论 1.1 项目由来 随着仁怀市酒产业快速发展,酒糟废弃物的产量逐年增高,2013年仁怀市产生酒糟120万吨,2014年酒糟产生量预计将达到150万吨,目前当地的饲料厂、有机肥加工厂仅能消纳3万吨左右,不能满足酒糟废弃物处理的需求。仁怀市制酒企业多采用传统的制酒工艺,每年重阳节前后会集中抛糟,20天内将所有的酒糟抛掉,导致酒糟收集的季节性比较强,储存容积大,集中处理存在困难。大量的酒糟丢弃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当地政府已出台了强制性的酒糟处理条例,不允许企业随意抛弃酒糟废弃物。然而目前尚未开发探寻出最佳的酒糟处理方式,酒糟废弃物处理问题及潜在隐患日益突出。 中节能绿碳(仁怀)环保有限公司利用仁怀市丰富的酒糟资源,将建成集酒糟废弃物、天然气加工、有机肥加工等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推广价值。本项目的核心工艺选用中温湿式两级厌氧发酵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在世界上成功案例非常多,目前国内已建、在建的和待建的同类项目中已成为主流技术。该技术路线和工艺方案在不同项目上、不同层面上都经过了专家充分评审和论证,总体方向符合世界技术发展潮流,技术上是可行的。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家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第15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等相关法律的规定,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中节能绿碳(仁怀)环保有限公司的委托,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承担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根据《仁怀市酒糟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最终确定的建设方案,课题组进行了现场踏勘,并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现状监测方案,并委托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分析测试中心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工作,公众参与调查由评价单位协助建设单位完成。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仁怀市酒糟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呈送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1.2 编制依据 1.2.1 任务依据 (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 1.2.2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1.2.2.1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修正)》2012.2.2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正案)1996.8.29;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 1.2.2.2行政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92号《土地复垦条例》2011.3.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89.7.12; (3)国务院令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4年7月4日; (5)国务院国发[1996]031号《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6.8.31; (6)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 (7)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12.3; (8)国务院国发[2004]28号《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4.10.21; (9)国务院国发〔2011〕26号《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及《“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10)国务院国发〔2012〕40号《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及《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11)国务院国发〔2012〕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1.2.2.3部门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 (2)环境保护部文件 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2012.7.30; (3)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1.2.21; (4)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4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2001.1.8; (5)国家环保总局环发〔1997〕758号《关于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意见》1997.11.28; (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办[2003]25号《关于核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3.2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2013年修订),2013.3.27; (8)国家经贸委国经贸资源[2000]015号《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9)《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政策》2013.9.25。 1.2.3 地方法规、规定 (1)《贵州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7年7月21日; (2)《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6.1; (3)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9.6; (4)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黔府办〔2012〕22号文《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委贵州省非实用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1.2.4 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 (10)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令《环境影响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2.14; (1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 663—2013); (1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HJ 664—2013); (13)《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2008); (14)《石油化工企业防渗设计通则》(Q/SY1303-2010)。 1.2.5 行业、地方规划 (1)《国家“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2)《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3)《“十二五”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2011年1月; (4)《贵州省“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5)《贵州省生态功能区划》2005年5月10日; (6)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1994)22号,“关于印发《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知”,1994年; (7)《仁怀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8)《赤水河上游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贵州境内)》; (9)《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 (10)《仁怀市白酒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 (11)《仁怀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纲要》; (12)《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2.6 技术参考资料 (1)《贵州仁怀市酒糟综合利用项目初步勘察》,贵州有色地质遵义勘测院,2014.1; (2)《仁怀市酒糟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2014.3; (3)《仁怀市酒糟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分析测试中心,2014.6; (4) 《仁怀市酒糟综合利用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贵州昱龙生态工程有限公司,2014.11; (5)《贵州省仁怀市酒糟废弃物综合利用天然气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一级)评估报告》,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院,2014.9; (6)《贵州省仁怀市酒糟废弃物综合利用天然气项目建设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三总队,2014.9。 (7)仁怀市环境保护局文件仁环函[2014]152号“关于仁怀市酒糟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2012.12.3。 1.3 评价目的及原则 1.3.1 评价目的 (1)通过对评价区域自然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分析,充分掌握项目区域环境保护对象及环境质量背景等基本情况,为环境影响预测、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2)通过对生产工艺、污染因素及治理措施、清洁生产水平的分析,说明工程投产后对环境的污染贡献及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对环保措施进行经济技术的可行性论证;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措施及总量控制方案;分析工业场地选址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3)在环境现状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预测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可能对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使工程项目的有利影响得到合理和充分的利用,使不利影响在采取积极措施后得到减缓或消除。为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和设计部门以及环境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依据。 (4)通过两次信息公示和问卷调查,以及项目经济损益分析,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提供社会公众意见依据和环境保护资金计划,使项目建设能够达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健康发展的环保要求。 (5)从产业政策、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规划、场址可行性与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达标排放与总量控制等方面对本工程进行结论性评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明确回答工程的环境可行性,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 1.3.2 评价原则 (1)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定以及地方环境保护执行的环境标准,以全过程控制的现代环境管理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客观、公正、科学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工业场地的评价以贯彻清洁生产、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为重点,对环保措施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3)评价本着“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充分论证项目污染防治措施与生态保护措施,体现循环经济的减量、再利用、循环的3R原则。 (4)报告书编写力求条理清晰、论据充分、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客观反映实际情况,评价结论科学准确,环保对策实用可行、可操作性强。 1.4 评价时段 评价分建设期、营运期二个阶段进行评价。 1.5 评价工作等级 1.5.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的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有关规定确定,根据蒸汽锅炉的排气筒为固定源,利用以下公式确定: 其中Pi=(Ci/C0i)×100% 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0i---第i个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C0i选用GB3095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参数见表4.5-1。最大占标率计算结果见表1.5-1(详细计算过程见4.3节)。可以看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表1.5-1 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 距离源中心下风向距离(m) 天然气锅炉(NO2) 下风向预测浓度(μg/m3) 浓度占标率(%) 下风向最大浓度 0.017 8.5 PMAX <10% 最大落地浓度距离(m) 311 评价等级 三级 1.5.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本项目占地面积共计0.082km2,小于2km2;项目区不涉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属于一般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本评价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定为三级评价。 1.5.3 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根据仁怀市环境保护局文件,项目区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2类地区,项目建成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确定本工程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1.5.4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本工程实施后,工业场地正常情况下无废水排放。地表水评价等级确定依据见表1.5-2。因此,本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定为三级评价。 表1.5-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依据 判定项目 排水量 判定依据 污水排放量 0m3/d <10000 m3/d 污水水质复杂程度 中等 简单、中等、复杂 受纳水体及水质要求 Ⅲ类 Ⅰ~Ⅳ 受纳水体大小 溪沟(属于小河) 小、中、大 评价等级 三级 三级 1.5.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本项目属于Ⅰ类建设项目。评价按照导则要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判定情况见表1.5-3。 表1.5-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表 项目 项目类别 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房屋性能 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 建设项目水质复杂程度 地面场地 Ⅰ类 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10-7cm/s≤K≤10-4cm/s 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不密切,现有地下水无污染问题 周边无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分布。 场地生产生活废水场地淋滤水<1000m3/d COD、NH3-N、TP、等 中 不易 不敏感 小 简单 评价级别为三级 1.5.6 环境风险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的划分依据和原则,本项目不涉及有毒危险物品,项目生产营运过程中主要的风险源项为储罐爆炸风险、渗滤风险等,不涉及重大危险源,项目所在地为非环境敏感区域。因此确定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1.6 评价因子 根据环境影响要素的识别结果,结合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污染物排放种类及去向、库区周围区域环境现状质量状况,确定本次评价因子如表1.6-1。 表1.6-1评价因子一览表 环境要素 评价类别 评价因子 大气环境 影响分析 TSP、PM10、PM2.5、NO2、SO2、H2S、NH3 水环境 地表水 现状评价 pH、SS、COD、NH3-N、BOD5、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氰化物、TP、高锰酸盐指数 影响评价 COD、NH3-N、SS、TP、石油类。 地下水 现状评价 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氰化物、硫酸盐、氯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 影响评价 地下水水质影响 声环境 现状评价 等效A声级LAeq(昼间Ld、夜间Ln) 影响评价 等效连续A声级 生态环境 现状评价 植被、土壤、土地利用、水土流失等 影响评价 植被、土壤、土地利用、水土流失等 1.7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见表1.7-1。 表1.7-1 评价范围一览表 环境要素 评价范围 生态环境 项目场地及周边1km范围 地表水 项目事故排污口至下游5km河段 地下水 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单元 空气环境 以厂址为中心,边长5km的范围,重点评价范围厂界周边300m范围内 声环境 厂界外100m范围 风险 污水渗漏事故排放口下游5km;储罐库爆炸风险,周边3km范围 1.8评价标准 仁怀市环境保护局文件仁环函[2014]152号“关于仁怀市酒糟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如下: 1.8.1 环境标准 (1)地表水:赤水河茅台酒厂小河口取水口下游至仁怀市出境断面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五岔河、小沟湾溪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2)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3)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 (4)区域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1.8.2 排放标准 (1) 污废水:厂区生产生活污水全部回用,无废水排放,不设排污口; (2)废气:燃气锅炉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厂区无组织排放恶臭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粉尘及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3)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4)固体废物:沼液和沼渣执行《有机肥料标准》(NY525-2002); (5)《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小型。具体指标标准见表1.8-1、1.8-2。 表1.8-1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 要素 标准名称及级(类)别 项目 标准值 单位 数值 环境 空气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NH3 mg/m3 最高允许浓度 0.2 H2S 0.0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 TSP 日均值 0.3 PM10 日均值 0.15 PM2.5 日均值 0.075 SO2 日均值 0.15 小时均值 0.5 NO2 日均值 0.08 小时均值 0.2 地表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 PH 6-9 COD mg/L ≤20 BOD5 ≤4 氰化物 ≤0.2 硫化物 ≤0.2 总磷 ≤0.2 NH3-N ≤1.0 TP ≤0.2 石油类 ≤0.05 挥发酚 ≤0.005 高锰酸盐指数 ≤6 地下水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pH mg/L 6.5~8.5 总硬度 ≤450 溶解性总固体 ≤100 硝酸盐 ≤20 亚硝酸盐 ≤0.02 氯化物 ≤250 硫酸盐 ≤250 高锰酸盐指数 ≤3.0 氨氮 ≤0.2 氰化物 ≤.0.05 挥发酚 ≤.0.002 总大肠菌群 ≤3 细菌总数 ≤100 声环境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 等效声级 dB(A) 昼间 60 夜间 50 表1.8-2 污染物排放标准 类别 标准名称及级(类)别 污染因子 标准值 备注 单位 数值 废气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颗粒物 mg/m3 1.0 周界外最高浓度点 SO2 0.4 NO2 0.1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H2S mg/m3 0.06 二级 NH3 1.5 H2S kg/h 0.33 15m排气筒 NH3 4.9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 油烟 mg/m3 2.0 最低去除效率60%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颗粒物 mg/m3 20 SO2 50 NO2 200 噪声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噪声 dB(A) 昼间 65 厂界外1m 夜间 55 施工场界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 dB(A),夜间55 dB(A) 1.9 评价工作内容及重点 1.9.1评价内容 本项目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见表1.9-1。 表1.9-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一览表 序号 评价项目 主要评价内容 1 工程分析 对本工程的工艺流程、排污环节分析、水平衡分析、工程污染源、污染物及达标可行性情况分析 2 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工业场地范围内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调查,评价范围内工业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 施工期环境影响 定性分析工程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声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5 环境污染影响评价与污染防治措施 定量预测及评价项目生产营运期排污对地表水、环境空气、声环境的影响,根据各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及环境功能区划提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 6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提出建设期、运行期的环境管理要求。提出项目环境监测计划,包括监测机构与基本设备配置、环境监测计划内容。附竣工环保验收一览表。 7 选址与规划符合性分析 以现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为依据,分析项目与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敏感环境保护目标的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符合性进行符合性分析。全面考虑建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从环境质量、土地利用、区域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方面对工业场地的选址环境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给出明确的项目选址的环境可行性评价结论。 8 清洁生产分析 提出综合利用方案。分析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9 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根据当地环保部门批复的总量控制指标,提出COD、氨氮、SO2、NO2放总量控制方案; 10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包括项目环境保护投资估算,项目环境代价等主要环境经济指标计算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综合分析; 11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为污废水事故排放对附近溪沟及下游水体的影响,以及储罐爆炸风险评价; 12 公众参与 通过张贴公示、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受影响群体对项目建设在环境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公众提出的反对性意见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处理。 1.9.2评价重点 本评价的重点确定为大气环境环境的影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1.10 环境保护目标 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名称、基本情况与项目的关系见表1.10-1和图1.10-1。 表1.10-1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项目 保护目标 功能 距离(m) 方位 保护标准及级别 大气环境 学堂湾(172户899人) 居民点 100 周边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 窝凼(62户252人) 300 东 大树子(125户468人) 800 东南 桃子坪(580户2416人) 800 东南 小沟湾(68户285人) 1000 西南 大土(125户420人) 500 西北 芦大坪(618户2488人) 1000 东北 合马(650户2678人) 1200 西 地表水 小沟湾溪沟 地表河流 200 南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 五岔河 1800 南 赤水河 1700 西 地下水环境 Q1 地表河流补给 300 东北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 Q2 地表河流补给 2000 东南 Q3 地表河流补给 1400 西 声环境 学堂湾(172户899人)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 厂界噪声达标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 生态环境 土地、植被、土壤,以及厂区周围的野生动物 古榕树(1棵位于场地内、1棵位于东200m) 1.11评价工作程序 见环评工作程序框图1.11-1。 建设单位提出建设项目设计资料 第一阶段 1、研究国家、地方有关的法律文件 2、研究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其它文件 筛选重点评价项目 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工作内容 环境现状调查 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第二阶段 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 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1、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和措施 2、给出结论  第三阶段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评报告书送建设单位报审 评价工作完成 制作简本 征询意见 建设单位 建设项目第一次公示 公 参 参 与 图1.11-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示意图 环评任务委托 2 建设项目概况 2.1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仁怀市酒糟综合利用项目 (2)项目性质:新建 (3)建设单位:中节能绿碳(仁怀)环保有限公司 (4)建设地点:贵州省仁怀市合马镇大同村。拟建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1。 (5)建设规模:每年处理20万吨酒糟 (6)占地面积:174亩 (7)总投资:44490.71万元 (8)劳动定员:106人 (9)运营模式:采用BOO(建设-拥有-经营)市场化建设运营模式 (10)工作制度:四班三运转模式,每周7天连续作业 2.2 建设方案 2.2.1 酒糟废弃物的产生源 白酒酿造工艺中,自谷物中蒸出酒精或酒精饮料后的残渣称为酒糟。 目前仁怀市酒糟废弃物主要为酒厂生产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主要产生源为仁怀市境内所有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 2.2.2酒糟实验室化验数据 针对仁怀市酒糟情况,对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产生的酒糟取样检测,具体原料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如下: 表2.2-1 仁怀市酒糟废弃物的理化性质(其中碱度以CaCO3计) 项目 TS (%) VS (TS%) 总氮 (%) pH 碱度 (mg/l) 产气率 (m3/kgVS) 结果 46 92 3.55 5 540.54 0.43 项目 N% C% H% S% C/N C/H 结果 3.55 46.03 6.06 1.41 12.94 7.59 根据以上分析,仁怀市酒糟废弃物的特点如下: ①含固率高,平均达46%; ②有机物含量高,富含蛋白质、纤维素、淀粉等; ③富含氮、磷、钾、钙及各种微量元素; ④易腐烂、变质、发臭,滋生蚊蝇。 2.2.3 建设内容、规模及产品方案 项目每年处理仁怀市境内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酒糟20万吨,预计年产天然气2040万Nm3,年产固态有机肥42800t,液态有机肥42200t。 具体产品方案详见表2.2-2。 表2.2-2 项目产品方案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指标值 1 生物天然气 万Nm3/年 2040 2 固态有机肥 吨 42800 3 液态有机肥 吨 42200 2.2.4 产品方案分析 项目运行后主要产品为生物天然气和生物有机肥。天然气产品达到民用生物天然气标准并入当地燃气管网,沼渣沼液经初步加工后作为生物有机肥直接销售或外售给有机肥加工厂进行深加工。 (1)沼气利用方案 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通常占总体积的60~70%,其次是二氧化碳,约占总体积的25~40%,其余是硫化氢、氮、氢和一氧化碳等其他约占总体积的5%左右。综合研讨,本项目推荐所产沼气除部分供沼气锅炉燃烧外,剩余部分沼气全部提纯,达标后送入附近贵州燃气管网,作为民用天然气直接外售。 (2)沼渣沼液利用方案 沼渣沼液是沼气发酵的残余物,该项目产生的发酵液经过固液分离后得到沼渣和沼液两部分,沼渣通过烘干、造粒、包膜、包装等工序可做固态有机肥;沼液经过静置澄清可作为液态有机肥直接销售,也可外售给有机肥加工厂浓缩精制成高端液态肥。 2.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见表2.2-3。 表2.2-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指标值 1 产品品种与年产量 生物天然气 万Nm3/年 2040 固态有机肥 吨 42800 液态有机肥 吨 42200 2 投资 项目报批总投资 万元 44490.71 建设投资 万元 43346.70 固定资产费用 万元 40414.36 其中:a)工程费 万元 34682.83 b)固定资产其他费 万元 5731.53 无形资产费用 万元 266.75 其他资产费用 万元 212.00 预备费 万元 2453.59 3 建设期借款利息 万元 1010.95 4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133.06 5 收入及利润 年均营业收入 万元 14784 年均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247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7750 年均所得税 万元 1937 年均净利润 万元 5812 6 财务分析指标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 19.35 项目财务净现值(税后) 万元 16067 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后) 年 5.80 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 27.94 总投资收益率 % 18.27 资本金净利润率 % 43.55 2.3 工程项目组成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工艺装置、公用及辅助工程及场前区三部分。具体组成见表2.3-1。 表2.3-1 工程项目组成表 序号 主项名称 建设内容 备注 1 生产装置 1.1 酒糟储存池 3个池子,共6万立方,160*32*4米。地上池子,一端敞开进出料,有挡雨棚,防渗。 露天,丁类 1.2 预处理单元 1套进料系统,包括缓存料仓、调配池、地下泵房,系统电控室、值班室、卫生间等。调配池需重点防渗。包括除臭系统。 封闭,丁类 含配电室、PLC 1.3 厌氧发酵单元 15台3000方、2台1500方Lipp发酵罐,地下渣槽等。发酵罐基础重点防渗,地面一般防渗。 露天,甲类 1.4 固液分离单元 设挡雨棚75x26x8米,含固液分离设备,沼渣堆放,地面一般防渗。 敞开,丁类 含配电室、PLC 1.5 沼液储存单元 设3台3000方碳钢拱顶罐储存沼液,发酵液缓存池3000方,池子深4.5米,需重点防渗 露天,丁类 1.6 沼气净化单元 露天装置+压缩机房,处理能力2000万方沼气/年。包括脱硫工序、缓冲气柜,脱碳脱水工序。 露天/封闭,甲类 含PLC 1.7 沼渣烘干单元 2900平厂房,屋顶可自然通风 封闭,丁类 含配电室、PLC 2 公用及辅助工程 2.1 锅炉房 厂房,沼气蒸汽锅炉,供应蒸汽及热水 封闭,丁类 2.2 空压站 厂房,12x11x6米 敞开,戊类 和预处理贴建 2.3 地面火炬 露天,15x12米,处理能力2500Nm3/h 露天,丁类 2.4 沼气发电房 厂房,15x12x6米,1台500kW沼气发电机 封闭,丁类 2.5 机修及备件库 厂房,432平米 封闭,丙类 2.6 总变配电所 厂房,380平米 封闭,丙类 2.7 消防水站 泵棚30x12x4.5米,棚子地下为900方水池,两台600m3水罐 敞开,戊类 2.8 工艺及供热外管 2.9 给排水管网 2.10 供电外线及道路照明 2.11 电信外线 2.12 总图 围墙、门卫、大门、地中衡、道路、绿化、方砖等 3 厂前区 3.1 综合楼 两层,办公室、会议室、中控室、化验室、食堂等 2.4 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4-1。 表2.4-1 主要生产设备表 序号 单元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位 备注 1 预处理单元 破碎投料一体机(含料仓) 14m³/h 变频 2 座 调配池出料泵 28m³/h-8bar-22kW 变频 3 台 调配池搅拌器 51rpm-15kW 2 台 地下泵房排水泵 10m³/h-10m-0.75kW 1 台 生物除臭装置 8000m³/h 1 座 除臭风机 Q=8000m³/h-2.0kpa-7.5kW 2 台 循环水泵 Q=8m³/h-30~40m-2.2kW 2 台 喷淋水泵 Q=3m³/h-30~40m-0.65kW 1 台 2 厌氧发酵单元 发酵罐(lipp消化罐) Φ16.8m×15m 循环泵:18.5kW 搅拌器:22kW 16 套 地下渣槽排渣泵 45m3/h-15m-3.7kW 1 台 沼气管水封装置   18 套 3 固液分离单元 进料泵 CT57.5-150 2 台 固液分离机 WAM SEPCOM SEPRATOR 065 6 台 潜水搅拌机 QJB-11 4 台 水平传送带 WLS420×8m 1 台 倾斜无轴螺旋机 WLS420×8m 1 台 自动高压隔膜压滤机 XAZGFDQ400/1600-U 2 台 提升泵 CT57.5-150 2 台 进料泵 NM090SY03S18V 4 台 压榨泵 NM053SY04S24V 2 台 洗布泵 3D2-SZ-215 1 台 自动泡药机 型号JJPAM-3000 1 台 PAM加药泵 型号:NM031BY01L06B 2 台 助滤剂添加系统 型号:STJ-20 ,有效容积:20m³ 1 台 调理罐 Ф5000x5000(容积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