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三中高三第一学期第八次周考
化学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Mg-24 A1-27 S-32 Si-28 P-31 Cl-35.5 K-39 Fe-56 Cu-64 Ba-137
一、 单选题:(共16题 每题3分 共48分)
1.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实验操作或事实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或事实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某浅黄色试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
B
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置于集气瓶口,若试纸变红
该气体一定为HCl
C
新收集的酸雨,滴加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
酸雨中一定含有SO42-
D
H3PO3+2HaOH=Na2HPO2+2H2O
H3PO3一定属于二元酸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l mol铁与l 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②常温常压下,2gD2O中含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均不相等
③等质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④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5molO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⑤在含Al3+数目为NA的AlCl3溶液中,Cl-数目等于3NA
⑥一定温度下,l mol·L-1的CH3OONa溶液含NA个CH3COO-
A. 1项 B.2项 C.3项 D.4项
4、以下是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的示意图: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气体是NH3,B气体是CO2
B.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
C.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
D.把纯碱及第Ⅲ步所得晶体与某些固体酸性物质(如酒石酸)混合可制泡腾片
5、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变化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N2
NH3
NO
NO2
B
Na
Na2O
Na2O
Na2O2
C
SiO2
SiF4
H2SiO3
Na2SiO3
D
Al
AlCl3
Al(OH)3
NaAlO2
6、下表离子组中所给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当加入试剂后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组
加入试剂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Fe3+、Clˉ、S2ˉ、Na+
NaOH溶液
Fe3++3OHˉ=Fe(OH)3↓
B
Fe2+、K+、NO3ˉ、SO42ˉ
BaCl 2溶液
SO42ˉ+Ba2+=BaSO4↓
C
Na+、Al3+、Clˉ、SO42-
过量KOH溶液
Al3++3OHˉ=Al(OH)3↓
D
Na+、K+、ClOˉ、SO42ˉ
通入少量SO2
2ClOˉ+SO2+H2O=2HClO+SO32ˉ
7、下列有关Cu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入CO2气体产生CuCO3沉淀 B. 该溶液中Na+、NH4+、NO3-、Mg2+可以大量共存
C.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 S2-=CuS↓
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NH3·H2O=Cu(OH)2↓+2NH4+
8、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各示意图表示的混合溶液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9、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O42-、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 g
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
C.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D.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2+、Na+、SO42-、NO3-
10、向200mL溴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2.24L (标准状况下)氯气,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一半的Br-被氧化。则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 mol·L-1 B.0.25 mol·L-1
C.0.5 mol·L-1 D.1.0 mol·L-1
11、将等物质的量之比n(Na2O2)∶n(NaHCO3)=1∶2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加热,则反应完全后所得固体成分为
A.Na2CO3 B. Na2O2、 Na2CO3
C. Na2CO3、NaOH D. NaHCO3 、Na2CO3
12、硫酸铁浸出黄铜矿精矿的工艺中,有—主要反应:CuFeS2+4Fe3+==Cu2++5Fe2++2S,反应结束后,经处理获得单质硫x mol。溶液中三种金属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y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
B.氧化剂是Fe3+,氧化产物是Cu2+
C.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x mol
D.原Fe3+的总物质的量为(y-x) mol
13、二氧化氯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以KClO3溶液为原料,采用电解法生产二氧化氯反应原理如下:4ClO3-+2H2O4ClO2↑+ O2↑+4O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OH-向阴极迁移
B.阳极反应式为:2 H2O -4e-= O2↑+4H+
C.毎有l mol电子转移,生成标准状况下5.6L气体
D.无法判断电解过程中阴极区溶液的pH变化情况
14、某固体粉末含Fe3O4、CuCO3、Cu2O、Al2O3、MgCO3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已知: Cu2O+2HCl=Cu+CuCl2+H2O,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合理的是
A.溶液乙中溶质至少2种及以上 B. 溶液甲中可能含有Fe3+
C. 固体乙中成分至少2种及以上 D. 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u2O、Al2O3、MgCO3
15、向27.2 g 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与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16、某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NO2 (g)2NO (g) + O2 (g) ΔH >0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不变的是
A.颜色 B.密度 C.压强 D.总物质的量
二、 非选择题(共4题 , 共52分)
17、(6分)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可能为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现做如下实验,请回答: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取甲瓶溶液的量
400 mL
120 mL
120 mL
取乙瓶溶液的量
120 mL
440 mL
400 mL
生成沉淀的量
1.56 g
1.56 g
3.12 g
(1)甲瓶溶液为________溶液。
(2)乙瓶溶液为________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18、 (14分) 如图是用于气体制备、干燥、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及夹持固定装置均已略去)。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若烧瓶中盛装锌片,分液漏斗中盛装稀硫酸,则:
①当仪器连接顺序为A→C→B→B→D时,两次使用B装置,其中所盛的药品依次是CuO、无水CuSO4粉末。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B中CuO反应充分,在不改变现有药品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有(写一种)_____________。
③加热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烧瓶中盛装Na2O2固体,分液漏斗中盛装浓氨水,慢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则:
①烧瓶内产生的气体主要有(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产生的气体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各装置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是(填字母)_____→E。
③试管B中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分)Ⅰ. 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混有少量 NaCl),请用相应的化学用语来解释下列事实。
(1)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 Cl2 制备,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 FeSO4 溶液中滴入少量该溶液,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浓盐酸)混用,否则会产生中毒危险。若将二者混合,每产生 1 mol Cl2,转移电子个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
Ⅱ. A、B、C、D是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四种气体单质。A为黄绿色气体,B为空气含量最高的气体,D是密度最小的气体,E、F均为气体,且F为红棕色。有关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和E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B和Z,利用该反应可消除E对环境的污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分) I.(10分)氮及其化合物在很多方面有重要的用途。
(1)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有多种,若不加热,制取氨气所用试剂可以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产生氨气的原因是: ;验剩余的NH3需吸收处理,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不能防止倒吸的是 ;
通过如图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验证了氨有还原性,硬质玻璃管中氨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的一种氢化物肼(即N2H4)用作发射卫星的燃料。
已知: N2+2O2=2NO2 N2H4+O2=N2 +2H2O
发射卫星用气体肼为原料,以NO2气体为氧化剂。若1 g气体肼与NO2气体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a 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生成N2质量为42g,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Ⅱ.(10分) (1)CH4与水蒸气制氢气的反应为CH4(g)+H2O(g)CO(g)+3H2(g),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将物质的量各1 mol的CH4和H2O(g)混合反应,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图中压强p1________p2(填“>”或“<”)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反应进行到5min时CH4的物质的量为0.5mol,0~5min内的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
化学答案:
一、 BDACB BBCAC ADBAB B
二、
17、(6分)解析:实验③与②相比,少用了40 mL乙溶液,却可多产生沉淀,由此可确定出乙为NaOH溶液,则甲为AlCl3溶液。还可求出40 mL NaOH溶液可溶解Al(OH)3的质量为3.12 g-1.56 g=1.56 g。则:
Al(OH)3 ~ NaOH
78 g 1 mol
1.56 g n(NaOH)
n(NaOH)=0.02 mol
c(NaOH)=0.02 mol/0.04 L=0.5 mol·L-1
答案:(1)AlCl3 (2)NaOH 0.5
18、(14分)解析:(1)①装置A中锌片与稀硫酸反应产生H2,装置C是对H2进行干燥,然后依次通过分别盛有CuO、无水CuSO4粉末的装置B;通过CuO时,氢气与CuO反应生成Cu和H2O;通过无水CuSO4粉末时,可以检验生成的水。故实验目的是验证H2的还原性并检验其氧化产物; 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装置B,干扰产物H2O的检验。②使B中CuO反应充分,在不改变现有药品的条件下,可以减缓A中产生氢气的速率,如控制硫酸的滴入速率、控制烧瓶的温度等。③加热前必须检验装置中空气是否排尽或检验氢气是否纯净。
(2)①滴入浓氨水,则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放热使氨水挥发,氨气逸出。②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A为O2、NH3的发生装置,由于产生的O2、NH3中含有水蒸气,需要通过装置D干燥后进入装置B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答案:(1)①验证H2的还原性并检验其氧化产物 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装置,干扰H2氧化产物的检验
②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H2SO4缓慢滴下(或在烧瓶中加水或将烧瓶放入冰水中或用冰毛巾捂着烧瓶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给分)
③检验装置中空气是否排尽或检验氢气是否纯净
(2)①O2、NH3 ②A→D→B
③4NH3+5O24NO+6H2O
19(12分)Ⅰ.(1)Cl2 + 2NaOH=NaCl+NaClO+H2O
(2)2Fe2++ClO-+2H+=Cl-+2Fe3++H2O (3) 6.02×1023或NA
Ⅱ. (1)H2 (2)3NO2+H2O===2H++2NO+NO
(3)4NH3+6NO===5N2+6H2O
20.(20分)I.(1)固体NaOH溶于浓氨水后,放出大量的热,促使NH3挥发;溶液中OH-浓度的增加,使NH3+H2ONH3·H2ONH+OH-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有利于NH3生成。
B 4NH3+5O24NO+6H2O;
(2)2N2H4 (g)+2NO2 (g) = 3N2 (g) +4H2O(g) ΔH=-64a kJ·mol-1 ; 4mol。
Ⅱ. (1)①> 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升高温度,甲烷的转化率增大
②< 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在温度一定时,压强越大,CH4的平衡转化率越小
③)0.16mol/(L•min)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