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Si-28 Cl-35.5 Ca-40 Mn-55 Fe-56 Cu-64
第Ⅰ卷(共51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下表中所示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右图的是
X
Y
Z
A.
钠元素
主族元素
短周期元素
B.
电解质
化合物
纯净物
C.
氢氧化铁
胶体
分散系
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放热反应
2.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管反应物的量是多少,都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FeBr2与Cl2 B.Ba(OH)2与H2SO4
C.HCl与Na2CO3 D.NaHCO3与Ca(OH)2
3.下列关于等质量的14CO2与N218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数之比为1 : 1 B.原子数之比为1:1
C.密度之比为1 : 1 D.中子数之比为1:1
4.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不正确的()
A.分子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
B.可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加聚等反应
C.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0H10O6
D. 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反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lO中氯元素化合价比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低,所以HClO4的氧化性强
B.已知①Fe + Cu2+= Fe2++ Cu ② 2Fe3++ Cu = 2Fe2+ + Cu2+,则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e3+> Cu2+> Fe2+
C.已知还原性:B-> C-> D-,反应2C-+ D2 = 2D-+ C2 和 反应2C-+B2 =2B- + C2 都能发生
D.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物质放在一起就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6. 有Fe 2+、NO3-、Fe 3+、NH4+、H+和H2O六种粒子,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该过程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
C.每1 mol NO3-发生还原反应,转移6 mol e-
D. 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 e- ═ Fe3+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10mL水稀释后,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49%
B.配制0.1mol/L的Na2CO3溶液480ml,需用500ml容量瓶
C.在标况下,将22.4L氨气溶于1L水中,得到1mol/L的氨水
D.向两等份不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2O2和Na2O,使溶液均恰好饱和,则加入的
Na2O2与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1(保持温度不变)
8.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2 g CaO2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总数为0.3 NA
B.在标况下,22.4LHF和22.4LC2H4原子个数比为1:3
C.6.0gSiO2晶体中含有0.4NA个Si—O键
D. 1mol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9.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 = 4NH4++AlO2-+2H2O
B.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电解
C.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 = 2HNO3+NO
D.工业冶炼金属钠:2NaCl ==2Na+Cl2! j9 g; E) H0 h ↑
10. 某溶液含有HCO3-、CO32-、Na+、SO32-、NO3-中的5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Na2O2粉末,充分反应
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是( )
A.NO3- B.CO32-、NO3- C.SO32-、NO3- D.CO32-、Na+、NO3-
11.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B.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OH—、CO32-、SO32-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OH—、SO32-、CO32—
C.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2+、Fe3+
D.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H+、Al3+、Al(OH)3
12.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SO42-、NO3-
B.b点对应的溶液中:Al3+、Fe3+、MnO4-、Cl-
C.c点对应的溶液中:Na+、Ca2+、NO3-、Cl-
D.d点对应的溶液中:F-、NO3-、Fe2+、Ag+
13.在常温下,对于pH=3的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醋酸溶液中,NH4+、Na+、SiO32-、C2O42-能大量共存
B.与Na2S2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
C.常温下,加水稀释醋酸, 增大
D.该醋酸溶液中c(CH3COO-)<0.001mol/L
1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A
用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无K+
B
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
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BaCl2后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向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中通入适量H2S气体
出现黑色沉淀
H2S的酸性比H2SO4强
D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15.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的转化的表达合理的是( )
A.向0.1mol/L、pH=1的NaH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HA-+OH-=A2-+H2O
B.用CH3COOH溶解CaCO3: CaCO3+2H+= Ca2++H2O+CO2↑
C. 含有0.2molFeI2的溶液中加入0.25 molBr2: 2Fe2++4I-+3Br2=2Fe3++2I2+6Br-
D.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使SO42-完全沉淀:
NH4++Al3++2SO42-+2Ba2++4OH-=NH3·H2O+Al(OH)3↓+2BaSO4↓
16.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B.此装置用于铁表面镀铜时,a为铁b为Cu,工作一段时间要使右池溶液复原可加入适量的CuO
C.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D.若a、b两极均为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同
17.将17.9 g由Cu、Al、Fe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合金质量减少了2.7 g。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稀HNO3中,生成了6.72 L NO(标准状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则沉淀的质量为 ( )
A.22.1 g B.25.4 g C.33.2g D.无法计算
第Ⅱ卷(共5题,49分)
18.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以下几种物质① NaCl晶体 ②液态氯化氢 ③铜丝 ④SiO2 ⑤NH3 ⑥KNO3溶液 填空回答(填序号):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上述纯净物中含有共价键的是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
(2) .A、B、C、D、E、F六种物质含有同一种元素,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E是淡黄色粉末,判断: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直接写出离子方程式)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请填写下列空白:
移取10.00 mL密度为ρg/mL的过氧化氢原溶液稀释成250mL。量取稀过氧化氢溶液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1)用高锰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可测定待测液中的H2O2的含量。
若需配制浓度为0.1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500 mL,应准确称取 g KMnO4
(已知M(KMnO4)=158.0 g·mol-1)。
a.配制该标准溶液时,下列仪器中不必要用到的有 。(用编号表示)。
①托盘天平 ②烧杯 ③量筒 ④玻璃棒 ⑤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移液管
b.定容时仰视读数,导致最终结果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完成并配平离子方程式:
MnO4―+H2O2+ = Mn2++O2↑+
(3)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 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____。
(5)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____ _(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20.某强酸性溶液X含有Ba2+、Al3+、NH、Fe2+、Fe3+、CO、SO、SO、Cl-、NO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X中除H+外还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步骤①中生成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②生成沉淀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测定A、F、I均为0.01 mol,10 mL X溶液中n(H+)=0.04 mol,而沉淀C物质的量0.07 mol,能说明该溶液不能确定的阴离子存在的理由是 。
21.工业上制取氯酸钾的主要步骤为:
I.将C12 通入石灰浆,充分反应后过滤;
II.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KCl固体,进行适当操作可析出KCIO3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I存在Cl2与Ca(OH)2作用生成Ca(ClO)2的反应,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Ca(OH)2+ 6Cl2=Ca(ClO3)2+5CaCl2+ 6H2O 。
(1) ①标出反应6Ca(OH)2+ 6Cl2=Ca(ClO3)2+5CaCl2+ 6H2O 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 滤液中Ca(ClO3)2与CaC12的物质的量之比n[Ca(ClO)2]:n [CaCl2]____l : 5 (填“> ”、“< ”或“= ” ) ,理由是___________ 。(请用有关反应和必要的文字进行说明)
(2)上图是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步骤II中,若溶液中KCIO3的含量为100g·L-1,从该溶液中尽可能多地析出KClO3 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2. CH4和H2O(g)可发生催化重整反应:CH4(g)+H2O(g) CO(g)+3H2(g)。
(1)每消耗8g CH4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 。
(2)已知:①2CO(g)+O2(g)=2CO2(g) △H1=a kJ·mol-1
②CO(g)+H2O(g)=CO2(g)+H2(g) △H2=b kJ·mol-1
③CH4(g)+2O2(g)=CO2(g)+2H2O(g) △H3=c kJ·mol-1
④CH4(g)+H2O(g) CO(g)+3H2(g) △H4
由此计算△H4= kJ·mol-1。
(3) T℃时,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H4和1molH2O(g),发生反应:
CH4(g)+H2O(g) CO(g)+3H2(g),经过tmin,反应达到平衡。已知平衡时,c(CH4)=0.5mol·L-1。
①0~t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②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③当温度升高到(T+100)℃时,容器中c(CO)=0.75 mol·L-1,则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已知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放电过程中K+和Na+向电极 (填“A”或“B”)移动。
②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
大庆一中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
化学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选项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选项
第Ⅱ卷(共5题,49分)
18.(9分)
(1)
(2) B→C: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E→B: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C→F: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F→C:_______ ______
19.(15分)
(1) a. b. _____ _____
(2)
MnO4―+H2O2+ = Mn2++O2↑+
(3)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 ___ _ (5) ___ _ _
20.(10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
21(7分)
(1).① 6 Ca(OH)2 + 6 Cl2 = Ca(ClO3)2 + 5CaCl2 + 6H2O
② __ __ 理由是_________
_ _
(2) _________ _____
22、(8分)
(1) (2)
(3)① ② ③
(4) ① ②
大庆一中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
化学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选项
B
B
C
D
B
C
C
C
D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选项
A
D
C
D
B
D
C
C
第Ⅱ卷(共5题,49分)
18.(9分)
(1) ③⑥ ①② ④⑤ ②④⑤ ③⑥
(2) B→C:_2OH-+CO2=CO32-+H2O E→B: 2Na2O2+2H2O =4Na++4OH-+O22 e8 U% M3 U P0 d! N$ U% A↑
C→F:_ CO32-+CO2+H2O=2HCO3- F→C: 2NaHCO3 =Na2CO3+H2O+CO22 e8 U% M3 U P0 d! N$ U% A↑
19.(15分)
(1)7.9 ①③ 偏小
(2)2 5 6 H+ 2 5 8H2O
(3)酸式 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紫色),且30秒内不褪色
(4)0.0085v/p (5) 偏高
20.(10分) (1)Al3+、NH、Fe2+、SO CO32-、SO32-、NO3-、Ba2+
(2)3Fe2++NO+4H+===3Fe3++NO↑+2H2O
AlO+CO2+2H2O===Al(OH)3↓+HCO
(3)若检验Fe3+肯定存在时,就有Cl-存在,因为肯定存在的离子电荷总数已相等
21(7分)
(1) ①
② < 同时还发生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所以。。。
(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2.(8分)(1)3mol (2)c+3b-2a;
(3)①mol·L-1·min·-1; ②6.75; ③吸热;
(4)① B; ②CO+3H2+4CO32――8e-=5CO2+3H2O;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