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基础管理指南1.目标和适用范围为了指导各企业加强基础管理,促进企业管理上台阶,确保产品质量,提升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制订本指南。本指南适适用于集团企业各企业和控股企业。各企业和控股企业应依据本指南要求,制订对应管理制度,并落实实施。2.管理指南2.1 方针目标2.1.1 管理标准各企业应建立形成文件管理标准,以确保方针目标编制、实施、诊疗和考评等管理制度化。2.1.2 制订2.1.2.1 各企业应于每十二个月10月底之前提出下十二个月度方针目标设想,报集团企业。2.1.2.2 各企业应依据集团企业方针目标展开图要求,确定本单位本年度方针目标。2.1.3 展开2.1.3.1 各企业应将本单
2、位确定方针目标按P(计划)、D(实施)、C(检验)、A(总结)进行展开,形成本单位方针目标展开图。2.1.3.2 方针目标展开应在本单位内层层展开,直至将任务落实到人。2.1.3.3 方针目标展开内容应包含:产值、产量、全员劳动生产率、销售、成本和利税、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安全、技术、企业管理、基础管理、集体福利、职员收入、职员培训和精神文明建设等。2.1.3.4 方针目标展开应有目标值、具体实施方法、实施进度、责任人(部门)、检验人和检验频次。2.1.3.5 方针目标展开图必需经本单位责任人签字认可,经同意后实施。2.1.4 实施2.1.4.1 各企业应依据方针目标展开图制订月度实施计划书
3、。2.1.4.2 每个月对方针目标实施情况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情况报集团企业。2.1.4.3 每季开展方针目标诊疗,对不符合实际目标或方法立即进行调整,并将调整结果报送集团企业。2.1.5 考评各企业成立方针目标考评小组,对本单位方针目标实施情况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和经济挂钩。2.2 组织管理2.2.1 管理标准各企业应建立形成文件管理标准,以确保组织内机构设置、职能落实等管理规范化。2.2.2 组织机构2.2.2.1 依据机构设置标准,设置本单位组织机构,形成完整组织机构图。2.2.2.2 落实组织机构,设置对应岗位,为每一岗位配置对应资源(包含人力资源、物力资源)。2.2.2.3 临时机构
4、设置应依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并将设置结果报集团企业。2.2.2.4 组织机构调整应在本单位内发文,并将结果报集团企业。2.2.3 组织职能2.2.3.1 明确组织内管理职能分配,确定每项职能活动负责部门和配合部门。2.2.3.2 制订各岗位职责,进行责任制考评。2.2.3.3 为组织内各管理职能制订或采取对应管理标准。2.2.3.4 组织内各职能单位每个月应向上级归口单位报送活动总结,需要时提交证实材料。2.3 质量管理2.3.1 程序文件:各企业应建立形成文件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和对应支持性文件,以确保产品从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2.3.2 质量方针目标2.3.2.1
5、各企业应将集团企业质量方针目标作为本单位质量方针目标,围绕质量方针目标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2.3.2.2 各企业应对质量方针目标进行分解,将质量责任层层落实,直至到人。2.3.2.3 开展质量方针目标考评,对各级主管人员工作业绩考评实施质量否决制。2.3.3 质量体系文件宣贯、完善a. 各企业应制订质量体系培训计划、确定培训范围和人员,开展体系宣贯。b. 每十二个月最少组织2次以上体系宣贯,受训范围达成95以上。c. 确定体系文件主管部门,制订文件修订计划,依据组织内职能改变及实施操作情况,对体系文件立即进行修订,以确保文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2.3.4 体系内审a. 各企业应于每十二个月年初
6、制订体系内审计划、经本单位责任人同意后实施。b. 成立审核组、经过面谈、查阅文件、观查现场等工作搜集不符合证据,形成不符合汇报。c. 审核组应将审核中发觉不符合项目提供给相关部门,责任部门应制订纠正和预防方法,并给予跟踪落实。2.3.5 质量策划a. 编制质量计划b. 确定和配置必需控制手段、过程、设备(包含检验和试验设备)工装、资源和技能、以达成所要求质量。c. 确保设计、生过程、安装、服务、检验和试验程序和相关文件相容性。d. 必需时、更新质量控制、检验和试验技术、包含研制新测试设备。e. 确定全部测量要求、包含超出现有水平,但在足够时限内能开发测量能力。f. 确定在产品形成合适阶段适宜验
7、证。g. 对全部特征和要求、包含含有主观原因特征和要求、明确接收标准。h. 确定和准备质量统计。2.3.6 质量改善a. 各企业应于每十二个月初制订本单位质量改善计划,报集团企业。b. 针对质量改善计划,制订具体实施方法、配置需要资源,组织各项方法具体落实。c. 每十二个月对质量改善进行总结、形成文件,确定下十二个月度质量改善项目。2.3.7 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a. 凡生产所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入企业,必需经该企业质检部门专职检验员检验,未经检验合格产品不准入库。b. 检验员按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等相关检验规范、标准或技术协议书等要求要求进行逐项检验,检验员不得随意改变检验标准。c
8、. 进企业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按要求要做理化试验时,由采购员委托集团企业理化室进行理化试验。d. 对经检验为不合格原材料、外协外购件,按要求办理回用、代用手续。2.3.8 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和管理a. 产品在检验和试验过程中,应标识其检验和试验状态。b. 对于需要送检原材料、零部件、通常送至待检区或挂待检牌作标识。c. 对于已经检验或试验为合格产品,送至已检合格区或挂合格牌作标识 。d. 对于已经检验或试验为不合格而又来不及进行评审处理产品,可挂待处理牌或放在待处理区作标识。e. 对首检合格产品,可由检验员盖上工号以作标识。f. 对于已经检验或试验为废品产品,以废品箱或废品标识作标识。g.
9、对于已经检验或试验不合格而办理让步、返工或返修产品以“不合格品回用申请单”或“不合格品(返修)单”或挂返工返修牌作标识。h. 对于回用具按经同意“不合格品回用申请单”,检验人员填写黄色“检验状态卡”交仓库保管员存放在工位器具或零部件塑料袋内作标识。i. 对于生产急需而来不及检验或试验而放行产品,由检验员在该产品上作明确标识,并做好统计,写清产品名称、批号、数量、时间。j. 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应醒目、清楚、牢靠、任何人不得随意涂抹挪动。2.3.9 加工过程质量检验a. 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工序间转序、传输或入库均应经检验员检验合格并签字,下道工序才能接收。b. 操作者对天天加工第一件或工装夹具调换
10、、调整后生产一第一件工作,必需进行首检。c. 检验员应加强巡回检验,采取纠正和预防方法预防不合格品产生。2.3.10 成品最终检验a. 装配车间将装配、调试、检验合格成品,填写“送检单”送交成品检验员进行出厂前最终检验,流水线作业产品,可由检验员上线检验。b. 成品检验员按出厂检验规范(特殊订货协议按协议要求和相关法规)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产品,按合格数签发相同数量合格证、转下道工序进行包装。c. 成品检验员应认真做好检验统计、测试方法应符合要求,测试数据真实可靠,统计应完整、清楚,并署名。2.3.11 理化试验a. 各企业应编制本单位进货材料理化测试规范、报集团企业。b. 各企业应指定专员负
11、责材料抽样和送检及取单工作。c. 对于产品标准中要求为A级特征原材料、应做到每批进货全部要送检(理化试验)。2.3.12 工序控制a. 对于产品关键度分级为A级特征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均应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落实作业指导书进行控制。b. 生产现场所用技术文件包含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和质量控制文件等必需是有效版本,多种文件应做到完整、正确、统一、清楚。c. 生产中严格实施“三按”和作业指导书、严厉工艺纪律。d. 转入本工序物资,必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接收,做到不合格品不投料、不转序、不装配。2.3.13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配置和管理a. 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需要配置检验测量设备,兼职计量
12、员依据配置计划填写“测量设备申请单”。b. 因工作调动、离职职员所使用测量设备,在离开岗位时应向本企业或部门兼职计量员办理移交手续。c. 经封存测量设备、各企业兼职计量员要做好保管工作。d. 做好测量设备周转送检工作、做到立即、正确、周到。e. 立即发觉并处理在用测量设备存在问题。2.3.14 不合格品控制a. 各企业检验员对检验为合格产品应进行标识并隔离。b. 对不合格品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明确评价、确定处理方法。c. 不合格品经返工或返修后应重新提交检验、合格或作为化步接收产品,方可转序或入库。d. 不合格品回用必需经产品技术之管设计员、工艺员和质检科长同意后,由检验员对产品进行标识,方可入
13、库。e. 不合格品报废时、应填写“报废单”,废品送废品库。f. 对关键度为B级零部件及成品出现通常不合格,由检验员填写“不合格品评审汇报单”,由本单位质检科长组织评审和处理。g. 对关键度为A级特级或出现成批报废零部件,成品出现系统性批量不合格时,应立即通报集团企业质保部。h. 每次不合格品评审活动结果和处理意见,全部应认真填写“不合格品评审汇报单”并作好统计。2.3.15 不合格纠正和预防a. 各企业对不合格出现频次较高项目,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汇报;b. 各企业应认真落实实施纠正和预防方法,预防不合格发生。2.3.16 质量统计管理a. 各企业应建立和完善零部件和成品质量统计。b. 质量统计应
14、字迹清楚、分类编目存放。c. 注意保留质量统计,预防损坏、变质、丢失。2.4 计划管理a. 各企业依据方针目标要求制订本单位年度、季度、月度生产计划。b. 各企业生产主管部门应于每个月27日前将生产计划下达成生产车间,生产车间依据生产计划,合理组织生产要素、确保生产计划完成。c. 各企业统计员(兼)每个月5日前必需将本企业上月生产完成情况报集团企业,各企业依据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对生产部门进行经济考评。d. 各企业应依据产销情况,结合库存量、定时召开生产调度会,立即处理计划实施中产生问题。e. 各企业每三个月依据用户订货情况、销售形势、立即对生产计划作出调整、确保计划合理完成。2.5 财务管理2.
15、5.1 管理标准:各企业应建立形成文件财务管理标准,以确保本单位资金、财产、成本费用管理规范化。2.5.2 标准:各企业财务管理必需在集团企业财务中心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全部财务活动不得违反集团企业总体标准。2.5.3 资金管理a. 各企业应逐月向集团企业财务中心财务处汇报用款计划。b. 各企业临时发生周转资金困难,可向集团企业申请借款。c. 借款单位严格根据要求期限还款、如有特殊情况不能还款应办理延期申请。d. 严格推行资金使用审批手续、实施主管领导一支笔审批制度。2.5.4 财产管理a. 各企业应加强本单位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日常管理工作、包含采购、建立帐卡、验收入库、领用、报废、移交、清
16、查、维修等工作确保本单位财务完整和完好。b. 各企业应落实对应部门财产管理职责,各财产主管理部门应切实推行管理职责、对管辖范围内财产统一进行编号,建立财产登记备查簿。c. 定时开展财产盘点工作,清查过程中和交接过程中发生短缺损失和毁损,应查明原因尽力挽回损失。d. 财产管理实施定人定置管理、落实使用人保管责任。e. 财产领用、交接、报废应按要求办理手续。2.5.5 成本管理a. 各企业应编制制造费用计划,严格按计划使用。b. 各企业应制订目标成本、做好成本核实、降低成本费用。c. 各企业应加强办公经费、差旅费、通讯费、招待费等费用控制,杜绝不合理开支。2.5.6 统计a. 各企业设专(兼)职统
17、计员,负责本单位统计工作。b. 统计报表应由集团企业统一制订,各企业不得自行增添新表种。c. 各企业应按月统计产值、产量指标、质量统计并按期向集团企业主管部门报送。d. 各企业应做如统计资料保密工作,未经同意不得对外上报。2.6 技术管理2.6.1 新产品开发a. 各企业应组织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提出新产品设想。b. 各企业技术主管部门应编制新产品开发计划,报集团企业审批,新产品开发计划应明确各阶段工作内容、责任人和进度要求。c.产品设计员进行工作图纸设计,编制质量特征关键度分级表等设计文件。d.工艺师负责工艺方案设计,包含产品结构工艺性评价,特殊设备购置意见,关键零部件工艺规程和工装
18、设计,关键材料和工时估算及工艺规程和工装等工艺文件设计。e.生产部门立即组织新产品试制,编制试制计划,在试制过程中,技术部门立即处理试制中设计问题和工艺问题、组织工艺改善。2.6.2设计评审a.技术主管部门应依据“新产品开发计划”编制设计评审计划、确定不一样评审阶段评审提要、议题。b.设计评审内容有:初步技术设计评审、工作图设计评审、工艺方案设计评审、改善设计评审。c. 各阶段设计评审完成后,应形成总结性评审汇报,提出改善意见。2.6.3 产品判定a. 成立判定委员会。b. 提供判定文件包含:产品技术任务书或技术提议书、产品技术条件(或标准),产品图样(包含总装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包装图样
19、及文件)、产品技术经济分析汇报、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样本、检验规程、标准化审查汇报、型式试验汇报、试制总结、试制判定纲领、工艺文件、生产验证汇报、质量工作汇报、工业运行汇报、批试判定纲领。c. 判定委员会起草判定汇报,并签字经过汇报内容要表示出产品符合标准达成水平、性能,提出存在问题及改善意见。2.6.4 设计改善a. 技术主管部门提出改善方案,进行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修改定型、改善设计要进行评审。b. 为改善设计而需修改图样时,必需进行充足论证和严格审批。2.6.5 生产技术准备a. 工艺调研:工艺人员参与新产品设计方案讨论,写出工艺可行性汇报。b. 工艺审查:对产品结构和零部件进行分析评价,
20、确保产品设计在工艺上合理性、可行性和经济性。c. 工艺方案设计:对产品质量要求,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进行总体计划,分新产品样机试制工艺方案、新产品小批试制工艺方案、老产品改善工艺方案。d. 工艺路线设计和工艺文件编制:工艺员负责编制工艺路线表(或车间分工明细表)、质控点明细表、外协件明细表等,依据工艺方案要求,编制各专业工种工艺规程和其它相关工艺文件。e. 工艺试验:依据工艺方案设计时提出关键项目,和工艺路线、工艺规程中提出工艺试验项目进行工艺试验,以确保工艺方法有效性。f. 工装设计、制造和验证:依据生产工艺要求进行工装设计、工装制造结束后应进行现场验证、直至工装能满足生产要求。g. 设备配置
21、:设备配置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包含设备规格、加工精度和适用范围等)。h. 检测手段配置:检测手段配置应该从规格和数量上满足生产和质量要求。i. 工位器具和储运工具:产品制造过程中零部件摆放、储运应选择预防零部件磕碰、划伤、变形、锈蚀、污染专用工具器具或利用工位器具、储运工具和其它包装、隔离等方法。j. 编制检验规程:明确检验项目、项目指标、方法、频次、检测设备等要求。k. 作业环境:依据产品制造工艺对温度、湿度、空气、含尘量、噪音等要求,采取对应控制方法。l. 人员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专业培训和考评或资格认可、确保操作人员素质能满足生产、检验需要。m. 工艺改善:制订质量改
22、善计划,不停提升工艺水平。n. 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制订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标准,依据设置标准设置质控点,对质控点进行工序能力调查和分析,编制工序质量控制点文件。2.6.6 技术改善a. 提出技改项目提议书或方案报送集团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财务中心、经审议同意后立项。b. 成立技改领导小组,自始至终监督技改项目标具体落实工作。c. 组织技改项目标再评价,进行技术、经济分析。2.6.7 标准化管理a. 正式生产产品全部有正当技术标准。b.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有验收标准或质量要求。c. 技术文件和图样完整、正确、清楚、统一、规范、手续齐全,并实施统一编号,分类登记。d. 各类管理性文件编号符合标准
23、要求。2.6.8 技术文件资料管理a. 应有专员负责技术文件资料管理。b. 接收技术文件应审查其是否符合要求要求(包含完整性、有没有代号、签字是否齐全、符合要求、底图清楚度等),填写接收单、交接双方签字后经技术主管责任人签字后给予归档。c. 发放:应要求发放范围、人员和数量、经同意后按要求发放,发放时在每页上加盖用途章、部门章和发放日期。d. 收回:发生原文件已修订更改、生产用图及文件再次发行、原使用单位合并、撤消等情况,技术文件应立即收回。e. 销毁:对符合销毁条件文件资料可由资料员填写“销毁清单”,经同意后销毁,被销毁文件应立即在接收登记册上注销。2.6.9 技术文件更改a. 设计人员或编
24、制人员更改技术文件时应按要求推行签字手续,经文件原审批部门审批。重大设计更改、更改前须经验证并进行设计评审,然后由更改人员进行更改。b. 资料员将更改后技术文件分发到相关部门,并立即收回更改前技术文件。2.6.10 工艺管理a. 各企业成立工艺(技术)科(组)、配置合适专业工艺人员。b. 对关键零部件(如线圈、触头、磁铁、热双金属元件)制造工艺要做到严、细、实、要加强外协关工艺指导和监督、签署技术协议、明确质量要求,严格质量把关。c. 严格实施工艺规程:按图纸、工艺文件、技术标准进行生产。d. 严格按工艺步骤合理按排,均衡生产。e.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应符合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如需代用时,按
25、要求办理代用审批手续。f. 各企业工艺员应对本单位日常工艺纪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验,并将工艺纪律实施了职员奖励、晋级挂钩。2.6.11 工装管理a. 工装设计应考虑结构完全可靠、经济合理、操作方便、制造工艺良好、维修简便、能满足产品零件加工工艺要求。b. 工装制造应确保其符合工装图样要求。c. 全部工装必需经验证合格后方可工装台帐和领用手续。d. 对A级零部件工装要制订周期检定标准(包含检定项目、检定周期、检定部门及工装完好等)。e. 工装在使用中发觉异常应停止使用,立即通知检验和修理。2.7 生产管理2.7.1 采购文件编制和审批a. 各企业依据生产需要,负责在月底提出物资采购计划,并在发生
26、应急采购时,提出应急物资采购方案。b. 物资采购计划必需列明品种、规格、数量等,还需明确质量要求和验收方法。c. 全部采购文件全部要经文件编制部门责任人同意。2.7.2 合格分供方选择和管理a. 对分供方进行质保能力调查和评审(内容包含:分供方企业概况、分供方关键生产设备及检测设备、分供方质保能力和质量情况)。b. 对分供方质保能力进行审查时,其中包含关键、关键零部件分供方确定还需经主管领导同意认可。c. 建立分供方档案,每季汇总供货数量并进行质量分析。d. 对A类物资分供方每十二个月一次进行质保能力复查评审。e. 对连续三次提供不合格物资分供方应提出整改意见,限期达不到整改要求,应撤消定点供
27、货资格。2.7.3 采购协议管理a. 采购必需签署采购协议(或协议)经同意后进行。b. 零部件采购必需在确定合格分供方处采购,判定对应采购协议。c. 分供方以外采购按同意采购协议进行。d. 建立采购协议档案备查。2.7.4 进货计划和控制a. 依据生产计划编制进货计划,控制进货数量。b. 大批量生产产品耗用材料和辅助材料,控制在15天以内,小批量生产和生产工艺步骤周转期比较长产品,所耗用材料控制在30天以内。c. 外协加工零部件最高贮备:大批量生产产品控制在5天以内、中批量生产产品控制在10天以内、小批量生产产品控制在30天以内。2.7.5 零部件库管理a. 仓库保管员对到库物资名称、品种、规
28、格、质量、数量进行验收入库、全部物资必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b. 仓库保管员对进库物资应做好统计。c. 按A、B、C类物资分类存放,作好标识。d. 按物资特点和要求做好防锈、防霉、防潮、防变质、防失效、防损坏等保养工作,定时检验库存物资情况,对易变质和易腐蚀物资应在使用期内加强检验立即处理。e. 对保管和保养中出现不合格品要隔离放置、定时处理。f. 物资发放应做到“优异先出”,仓库保管员要立即调整帐、卡统计,做到帐、卡、物三相符。g. 对珍贵稀有金属材料,从提货、检验、入库、保管、发放、登帐全部要有专员负责。h. 仓库保管员每个月底进行一次库存盘点。2.7.6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a. 入
29、库原材料、零部件按类别、规格、型号分类存放,进行标识。b. 对装配过程中退回或仓库保管中出现不合格,由仓库保管员进行标识。c. 对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或试验而放行原材料、零部件,由检验员对其作明确标识,做好统计。d. 在制品由操作人员在存放制品工位器具上挂标识牌或以明确标识要求存放场所作为标识,标识要醒目、清楚。e. 在转序交付过程中,应对检验状态进行标识和控制。f. 如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或试验而要转序时,由生产单位提出放行申请,质检责任人同意,检验员应做好具体统计,并在转序单上标注。g. 经检验合格组员,在检验汇报单上作“合格”明确结论,以此作为成品合格检验标识。h. 成品在包装时要做好标识,
30、实现产品可追溯性。i. 不合格品在存放工位器具上挂“不合格待处理”牌作为标识。j. 废品由检验员填写“报废单”作为标识。k. 返工品在存放工位器具上挂“返工”牌作为标识。l. 回用具由检验人员填写黄色“检验状态卡”在盛放工位器具或零部件袋内作标识。m. 对于产品标识,在生产全过程中任何人不得随便挪动或改变。2.7.7 成品库管理a. 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按包装规范进行包装,凡不符合包装要求保管员有权拒绝入库。b. 入库成品应分类、分区摆放、做到库容整齐。c. 成品应离地离清堆放,预防风雨和鼠咬等自然侵蚀,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成品库。d. 成品交付应根据优异先出标准进行,搬运成品应轻拿轻放,成品出库应
31、有保管员监督。2.7.8 现场管理a. 生产现场实施定置管理,各区域标识显著。b. 环境卫生清洁、整齐、物品堆放合理、并有标识、通道通畅、周转运输车辆有固定放置位置。c. 合理配置工位器具,并按要求摆放。d. 职员统一着装上岗,佩戴工作证、工作秩序井然。e. 有专员负责生产现场管理、维持生产秩序。2.7.9 安全管理a. 成立安全组织,定时开展安全检验。(2) 全部职员上岗前必需经过培训、特殊岗位须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操作。(3) 生产区做到轮有罩、轴有套、台有栏、洞有盖,并保持防护设施齐全完好。(4) 生产车间、仓库、楼房等场订配置消防器材,并定时检验,确保消防器材处于完好状态。(5) 确保
32、消防通道通畅,制订应急方法。(6) 建立门卫值班制度,加强人员出入管理,做好防盗工作。(7) 按要求佩戴劳保用具,确保人身安全。2.7.10 设备管理a. 对设备实施A(关键设备)、B(关键设备)、C(辅助设备)三级管理。b. 设备购置计划要和投资计划同时进行,并严格实施审批程序。c. 购置设备时,除了认真造型外,还应同付索取、购置必需维修资料和备件。d. 设备到货后应组织相关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统一编号入设备台帐,做好财产登记,必需时建立设备档案。e. 依据设备特征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并指导落实实施。f. 对A类、B类设备实施定人、定机、定岗操作,对A类、B类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经考试
33、合格后发给操作证,方可独立使用设备。g. 设备保养实施“三级保养”制度,以保持设备精度,延长使用寿命。h. 编制设备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设备维修包含大修、中修、小修和项修,大修委托专业修理、中修、小修和项修由本单位负责进行。i. 凡闲置2个月以上设备,应申请设备封存、封存期间设备应进行一级保养,封存设备需要启用时,应办理启封手续。j. 设备报废由使用单位提出报废申请,经同意后进行报废处理。k. 发生设备事故应认真分析、查清原因、教育职员、制订防范方法。l. 对本单位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进行统计分析。2.7.11 工位器具管理(1) 工位器具配置应按工艺要进行设计制造、满足产品质量要求。(2
34、) 合理使用工位器具、按要求路线进行流转,按要求放置零部件。(3) 保持工位器具清洁、在要求位置摆放,做好日常维护工作。2.7.12 生产用车管理a. 本单位生产车购置需填报申请,经同意后方可购置。b. 司机必需持有效驾驶证方可驾驶车辆,驾驶员服从管理人员调度,确保生产需要。C. 生产用车辆必需在要求地点停放,不得将车辆用于生产以外业务。d. 车辆由指定司机负责保管,外出车辆按要求停放。e. 司机应常常检验车辆关键部位,对车辆进行定时维护。2.7.13 生产物资管理a. 物资按A、B、C分类进行管理,A类物资应将明细表报集团企业立案。b. 各企业应每个月向集团企业反应物资价格信息。c. 各企业
35、对定点采购各类外协、外购件价格应报集团企业立案。d. 各企业采购部门严格按核定价格采购物资,当外协件原材料价格连续2个月低于原价或物资采购价格高于核定价格时,要立即和供货单位协商调整价格。e. 各企业应制订零部件原材料工艺消耗定额。f. 制订各类物资安全贮备量,严格按定额采购物资,控制库存总量。g. 物资出入库必需经过计量后方可办理相关手续。h. 各仓库必需建立物资进、销、存台帐、妥善保管物资进出原始计量数据,立即在台帐上做好统计,做到帐物相符。2.7.14 生产原始统计管理a. 建立和完善各类生产原始统计,车间班组按要求填写。b. 各类原始统计要归口到相关管理部门和车间班组共同协调统一管理。
36、c. 统计和分析原始统计,建立原始统计台帐,为生产管理提供材料。d. 各类原始统计表格由集团企业统一印制、保管、发放、各企业需用时可向集团企业领取,各企业也可自行印制、保管、发放,但其格式必需和集团企业保持一致。e. 各企业主管部门应对归口管理原始统计常常检验,督促各岗位职员正确、立即、全方面、清楚地填写好多种原始统计。f. 各类原始统计必需妥善保管,对过时统计、认为没有保留价值,需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销毁。2.7.15 车间班组管理a. 凡同一工种有工人三人或不一样工种但属上下道工序,工作联络紧密且在同一工作场地有工人三人以上均应建立班组。b. 各企业应把责任心强、技术熟练、办事公平、有组织
37、能力、级团结人工人选拨为班组长。c. 激励和引导工作参与QC小组活动、献计献策、发挥工人群众发明力。d. 建立班组园地,介绍班组工作情况,表彰班组优异个人。e. 开展班组劳动竞赛,班组综合建设评选等活动,对优异班组给表彰。2.8 劳资、人事管理2.8.1 劳动协议管理a. 全部试用期满职员全部应和本单位签署劳动协议。b. 签订劳动协议、必需遵守国家劳动法相关要求、必需符合国家政策。c. 签订劳动协议,必需落实平等一致标准。d. 劳动协议统一采取一式三份、职员一份、人事部门一份、档案部门一份。e. 劳动协议格式统一采取集团企业格式,各单位如有特殊条款需要变动,应取得集团企业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另行
38、制订协议格式。f. 劳动协议应含有以下内容: 协议期限。 劳动内容。 劳动条件和纪律。 工资和福利待遇。 协议终止条件。 违约责任。 判定人。g. 签订协议必需经国家签证机关签证。2.8.2 职员招聘a. 职员招聘可由各企业自行招聘,必需时也可委托集团企业代为招聘。b. 新进职员应优异行2个月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签署劳动协议。c. 职员招聘由用人部门提出,要求人事主管部门招聘,也可由用人部门推荐经人事主管部门审核后录用,职员招聘必需控制在人员编制范围内。d. 职员招聘必需由职员本人填写意念表,并提供相关证件,同时必需含有担保人。e. 从事管理部门人员必需含有以下条件:1. 大中专毕业以上学历。2
39、. 掌握本单位业务知识或相关专业毕业。3. 无不良行为统计。2.8.3 解聘 有下列情之一者,应给予解聘:a. 严重违反企业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并造成一定后果。b. 对工作消极懈怠,不求上进,工作质量低下者。c. 有意泄露企业机密,给企业造成损失者。d. 对违反错误,一再教育拒不诲改者。e. 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者。f. 在外招谣撞骗,严重损坏企业形象者。 由人事主管部门责任人会同用人单位责任人和工会领导召见所解聘职员,说明解聘原因,申明企业政策。 用人单位责任人督促被解聘职员立即将负责保管使用企业财产如数收缴回企业,人事管理部门立即注销被解聘职员档案。 被解聘职员不得再次录用。2.8.4 调动a
40、. 本单位内部人员调动由人事管理部门立即调整人事档案,调动职员立即办理工作证。b. 职员调出本单位(解聘除外)应办理书面调动手续、连同人事档案及工资介绍一并转入接收单位人事主管部门。2.8.5 劳动定员a. 各单位劳动定员制订必需以满足生产管理需要、提升工作效率为标准。b. 定员确定后,通常不宜改动、定员通常由用人部门提出,人事主管部门审核后,由本单位最高领导同意后实施。c. 关键生产岗位、流水线应有稳定劳动定员,辅助岗位定员可随生产任务作合适调整。d. 本单位固定性岗位、流水线工人应配置稳定可靠职员,辅助岗位职员配置要求可合适放宽。e. 对超定员用人部门应给一定处罚。2.8.6 劳动定额a.
41、 本单位劳动额定由技术部门负责制订。b. 通常能够计算和考评工作量人员或班组,均应实施劳动定额。c. 制订劳动额定应以产品设计图纸、工艺技术文件和主管部门颁发定额标准为依据,以零件、工序为单位,做到完整、齐全、统一。d. 老产品定额通常每十二个月修订一次,特殊情况可不受时间限制。e. 认真做好定额统计分析工作,为修订定额提供依据。2.8.7 考勤管理a. 考勤分拉卡、打卡、签到登记三种,各企业可依据实际情况实施不一样考勤方法或多个方法结合使用。b. 应明确要求考勤人员范围,对无需考勤统计人员出勤情况要实施有效监督。c. 考勤打卡应由本人进行,如有代拉卡现象,应对委托者和代拉者同时进行处罚。d.
42、 职员因公出差或客观原因不能打卡考勤,事后应填写“考勤补充录入单”作出勤依据。e. 被外单位临时借用职员,由借用单位提供考勤统计。f. 职员因病、因事或其它原因需由本人事前办理请假手续,并要求请假时间审批权限。g. 未办理请假手续无故不上班一律按旷工论处。h. 各单位应控制加班,严禁任意加班,确因工作需要加班、应填写加班凭证,并于加班当日经领导审批后送相关部门,事后补办不予认可。i. 加班必需有考勤统计和加班审批依据方可计算工资,缺一不可。j. 安排轮休人员,其节假目上班视为正常上班,属于加班应办理加班手续。k. 因特殊情况参与集体活动等加班,由组组织部门提供加班凭证。l. 各部门应每个月1日
43、前将本部门人员考勤资料送人事部门。m. 人事部门应每个月5日前汇总考勤数据送财务部门。n. 各单位计时人员工资应统一采取集团企业工资结构进行核实、计件工资依据定额情况自行确定。o. 职员加班分早晨、下午、晚上三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算半天工资夜班超出12点算1天工资,超出次日凌晨5时算1.天加班。p. 职员无加班条或未打卡考勤均不能计算加班工资。q. 职员发觉工资结算有错,应在发工资后三天内向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查对清楚。财务部门应在15日前补发,超出期限不予办理。r. 职员当月按要求上班时间出满勤且无迟到、早退现象发给全勤奖。s. 对于举报代拉卡、溜岗等违反考勤纪律现象,对举报人员应给奖励。t.
44、 职员上下班不拉卡也不签到登记按缺勤或旷工扣发工资。u. 职员在上班时间溜岗,每发觉一次按旷工半天论处。v. 旷工天天扣罚两天工资并按要求给行政处分。2.9 综合、后勤管理2.9.1 办公及生活用具管理a. 办公用具使用每个月以定额领用。b. 生活用具使用应制订领用标准、按标准发放。c. 办公及生活用具应有归口管理部门,对办公及生活用具进行统一采购。d. 办公及生活用具领用必需按要求办理领用手续,费用计入领用部门管理费用。e. 办公及生活用具使用严格实施使用标准,确需超标使用,应办理追加申请。f. 办公用具应在办公场所使用,生活用具在人员离职时如数缴回。2.9.2 办公及生活用房管理a. 办公
45、用房作为组织资源统一进行调配,相关部门应依据组织需求落实办公用房并进行日常修膳,确保安全和完整。b. 生活用房实施有偿使用,按职分房,把生活用房看成本单位一项福利工作,不停改善职员住房条件。c. 凡家离本单位15企业以上副经理及以上干部、授聘技术员、大中专毕业应给安排住房。d. 安排住房应由人事部门审核入住资格,经同意后给安排。e. 住房内辅助用具实施“谁使用、谁负责”标准,损坏和遗失应负赔偿责任。2.9.3 职员食堂和工作服管理a. 各企业应建立职员食堂、安排职员就餐。b. 严格审核无偿就餐人员,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做好食物供给。c. 各企业应依据集团企业统一要求、为本单位职员统一制作工作服,
46、制订工作服发放标准,费用由职员和企业共同负担。d. 开展日常工作服穿着检验,统一企业形象。2.9.4 职员娱乐和文体活动各企业应主动参与集团企业和其它企业组织文体娱乐活动,有条件时组成本单位多种文体活动,丰富职员业余生活,提升企业凝聚力。2.9.5 治安保卫工作a. 各企业应建立或配置本单位治安保卫队伍,以维持本单位治安保卫情况。b. 建立值班和巡查制度,监督检验进入企业人员。2.9.6 通讯设施管理a. 各企业应利用集团企业总机或建立本单位电话总机进行联络,尽可能降低直线电话安装。b. 各部门电话安装应经相关领导同意,并采取有效方法控制话费支出。c. 无线通讯设施由相关部门严格审核配置条件后
47、给配置,费用由职员和企业共同负担,日常费用由企业负担。2.9.7 综合档案管理a. 各企业应有专员负责本单位档案管理,档案管理内容包含技术文件、生产统计资料、营销统计、多种信息统计、设备档案财务凭证及各级来文等。及其它应列入档案管理资料。b. 各类归档材料应要求时间立即归档。c. 归档材料必需完整、正确、齐全。d. 非档案管理人员不得私自进入库房,库内资料、柜架、设备必需摆放整齐、排列科学。e. 定时安全检验,发觉不安全原因、立即汇报并采取方法。f. 查阅密级档案,须经档案主管领导同意后查阅,不得复印和摘抄。g. 档案管理员不得私自将档案外借或赠予出卖给外人,不得任意带出档案室。h. 编制档案目录,做到调卷快速,为档案利用提供服务。i. 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