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实践路径_甄敬霞.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7717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实践路径_甄敬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实践路径_甄敬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实践路径_甄敬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实践路径甄敬霞(中共伊犁州委党校 行政学法学科技教研室新疆 伊宁 835000)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支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中,必须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分别从爱国主义、人民至上、改革创新、不懈奋斗、定国安邦、胸怀天下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以期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道义力量和时代价值。同时,从政治前提、理论旨归、制度基础、根本方向、现实支撑、国际视野六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2、文化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底气。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精髓 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4641.2023.02.06在党的二十大报告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这是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之一。我们要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

3、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所在,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根”。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这种富有永恒魅力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底气和骨气,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中需要紧急解决的时代课题。研究分别从爱国主义、人民至上、改革创新、不懈奋斗、定国安邦、胸怀天下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以期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道义力量和时代价值。同时,从政治前提、理论旨归、制度基础、根本方向、现实支撑、国际视野六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4、复兴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底气。收稿日期:2023-01-25作者简介:甄敬霞,伊犁州委党校行政学法学科技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行政学、公共管理学、社会文化学。2023年第2期总第291期SEEK TRUTH FROM FACTSNo.2,2023General No.29147一、感悟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回顾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财富,并将其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

5、主义建设事业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新时代,我们必须要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一)爱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神追求“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句话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家国情怀的紧密联系。个人与社会、家庭与国家相互依存,彼此内在统一,这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独特品格,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源所在。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心中浸润的“国耻未雪,何由成名”“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之情,始终是中华民族凝聚力

6、和号召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数不胜数的仁人志士无畏牺牲所展现的坚定爱国情怀,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强国的魂与魄。中国共产党用波澜壮阔的踔厉奋斗史,唱响了爱国主义的激扬赞歌,赋予了爱国主义新的深刻内涵。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最充分的体现者和最坚强的守护者。自1927年至新中国成立,我们党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有370多万。4李大钊曾写道:“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5杨靖宇曾说:“国既不国,家何

7、能存?”(革命烈士诗抄杨靖宇诗)纵览世界历史,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为了践行自己的初心使命,付出如此壮烈的牺牲。我们的党旗、国旗、军旗底色之所以为红色,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将生命定格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体现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和保家卫国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昂首走进新时代,正是对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精忠报国”等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壮美的诠释和最生动的注脚。为了赢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胜利,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凝聚起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精

8、神谱系无一不贯穿着爱国主义精神。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爱国主义精神必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二)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独特基因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一直以来都坚持“民本”价值观。在 道德经 中,有“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论述;尚书 中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管子 则指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则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并认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荀子 则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阐释君王与人民之间的辩证关系;汉书 淮南子 中则有“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

9、,将以存亡继绝,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也”的论述;北宋时期的苏辙曾以“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等言语告诫、规劝当时的统治阶级,张载则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思想,彰显48了民本的志向和传统;等等。与西方文明不同,中华文明以“人”为中心,强调对人的尊崇,如西汉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都是统治阶级重视民本思想、施行仁政的结果。“以民为本”的传统价值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相呼应,也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一致。回顾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将“人民”二字铭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我们党之所以能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弱党

10、,成长为拥有9 600多万名党员、领导全球人口最多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品质和独特优势,这是党始终不变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抗击疫情中,我们党不计代价抢救包括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100多岁的老人在内的每一位患者生命,7彰显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追求。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些理念,践行了“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增进民生

11、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的政治承诺。这些既是新时代党对初心和使命的深刻阐释,也是党对执政理念的精准把握,实现了对以民为本传统思想的高度升华,是带领人民创造新辉煌的制胜之道。(三)改革创新:中国共产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前进动力改革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前进的动力。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所以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成为世界上最具强韧生命力、历史穿透力和现实影响力的先进文明,正是因为中华文明拥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改革创新的思想。周易 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革故鼎新”;诗经 中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礼

12、记 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汉代桓宽的 盐铁论 强调“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东晋葛洪的 抱朴子 记载“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文子 告诉世人“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北宋程颢、程颐则教育后人“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改革创新的思想。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仅有“四大发明”闻名遐迩,还有变革创新的实践千古流传:战国的“商鞅变法”、北魏的“胡服骑射”、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明代的“张居正变法”,以及清末的“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等,这些一次次的变法图强勾勒了中国几千年的变革史,推动着中

13、国社会不断进步。回顾党的百年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还带领中国人民以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精神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从封闭僵化到对外开放,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成功扫除了体制机制的弊端、利益固化的藩篱,为中国社会不断进步提供了新动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

14、在世界上熠熠生辉。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改革创新精神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和中国人民鲜明的精神标识,更成为不断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强劲精神引擎。49(四)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提倡的奋斗精神内涵丰富,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奋发图强、勇往直前、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就是其内在品质。如 周易 中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荀子 中有“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北宋苏轼在 晁错论 中写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梁启超在 少年中国说 中也曾阐述“惟进取也,故日

15、新”等观点,这些文化遗产中所体现的奋斗精神,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此外,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钻木取火、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等故事也都蕴含着奋斗和抗争精神。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久弥坚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其自强不息、勇于抗争、不断奋斗的精神禀赋和信仰。我们应当不断汲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坚定信心,勇攀高峰,在新时代中继续发扬光大,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赋予奋斗精神崭新的政治内涵,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回顾党的百年风雨历程,许多革命先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井冈

16、山斗争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文天祥千秋祭)。我们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并最终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时,国内建设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顽强拼搏精神向世人证明,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提出,到小岗破冰,深圳试水,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熠熠生辉,昭示了中国共

17、产党“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揽“四个伟大”,带领人民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彰显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斗争精神。如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不断拼搏的奋斗精神,已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更加丰富和完善。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伟大的奋斗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担历史责任,勇立时代潮头,坚定信念,砥砺前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五)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启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

18、含着丰富的治国安邦智慧。在远大目标方面,源自 诗经、丰富于 礼记 的“小康社会”理念被逐步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我们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在发展理念方面,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超越了其内涵。创新理念承袭了“革故鼎新”的精神,协调理念强化了“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第三十章)的思想,绿色理念融入了“天人合一”(正蒙乾称篇)、“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资治

19、通鉴唐纪唐纪五十)的智慧,开放理念承袭了“协和万邦”(尚书虞书尧典)的精神,共享理念丰富了“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的理想。在治理模式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强调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观成为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核心要义。在治理方式方面,古人认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50非子有度),也注重“为政以德”(论语为政篇),主张“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倡导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的治理思想。中国共产党将依法治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重视礼治思想,提出培育

20、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在治理实践方面,“富民”“均衡”是古人治国安邦的基本要求,提出“制民恒产”(孟子梁惠王上)、“轻徭薄赋”(汉书昭帝纪)等政策,以保障人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权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有助于推动国家的经济繁荣和文化进步。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中国共产党人一直秉持着这些思想和原则。回顾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定国安邦的政治智慧、经验教训与党的宗旨和使命相融合,形成了

21、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治国理政方略,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可以说,中国的治理体系是在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这一治国理政经验“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2其所彰显出的巨大政治价值,成为了党领导人民在新的长征路上优化治国理政战略的重要法宝和必然要求。(六)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滋养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其文化基因蕴含着“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

22、仁者爱万物”(史记赵世家)的价值观念。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注重“厚德载物”(周易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扶贫济困”“同舟共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等品格和“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流”(中庸)等思想。中国历代人民通过文化交流和交融,创造的绘就文明交流互鉴的壮丽画卷的历史,就是对心怀天下、协和万邦、休戚与共等思想要义的有力诠释,并超越了空间、身份和民族的局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胸怀天下的意识和思想,无论是中华

23、民族大家庭中的56个民族还是世界其他不同种族,无论是大国小国还是强国弱国,都能一视同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摒弃前嫌,历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凸显了“和为贵”(论语学而)、“和而不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荀子王制)的中国传统伦理理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积极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支援,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处理国际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主张和平解决争端,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就是实证;中国的改革开放惠及世界各国特别

24、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践行了合作共赢的理念,彰显了“有容乃大”(尚书君陈)的格局和胸怀。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推动世界秩序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充分体现了“兼济天下”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851二、探求新征程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

25、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9(P164)这就需要站在新时代的制高点上,在时代发展中赓续千年文脉,“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0焕发新的强大生命力,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根铸魂、凝心聚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开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推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为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力量。同时,也要注重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和角色,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

26、积极贡献。(一)政治前提:强化新时代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强领导者、忠实传承者、大力弘扬者和模范践行者,中国共产党在繁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新时代下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可或缺的责任,也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政治前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加强其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还需要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性发展路径,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与应用。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立足伟大事业,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新时代

27、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改革等总体规划之中。这包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建设中,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中,并系统阐发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大战略思想,详细制定战略目标、方针和原则,阶段和步骤,战略重点和对策等,以确保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坚持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合力。这包括建立健全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实现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营造

28、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三是确保工作导向。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发展、创新工作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纳入到议事日程、管理目标、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层面地落实责任,提升执行效果,确保党的全面领导一以贯之。(二)理论旨归: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鲜明特色和民族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29、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只有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融合、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52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步。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事关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赓续,事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才能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一是明确方向目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

30、去灵魂、迷失方向。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内核和精神命脉。因此,既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之中,最终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既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理念,也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优秀品质。这种文化既有面向未来的创新性和开放性,也有尊重历史和传统的内在价值和人文情怀。这种文化既能够推动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也能够为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贡献。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方向目标,

3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同时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中国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提供思想保障和不竭动能。二是厘清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为其提供了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和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精神滋养和历史文化基础,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和条件。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然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将二者简单相加,而是要注重辩证思考和有机结合,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研究和解读,推动其向现代化转型。同时

32、,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强调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追求。三是把握根本任务。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五个认同”,以及建立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要将中国的价值观、智慧和民族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质。这不仅可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展示其独特风采和时代气息,还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并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领民族复兴伟业。(三)制度基础: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新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

33、源泉,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屹立不倒的坚实根基,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柱,对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繁荣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利国利民、功在千秋,但却是一项艰巨、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完善的体系。一是摸清家底。统筹文物、非遗、古籍文献、美术馆藏品、戏曲剧种等文化资源的全面普查、梳理和统计工作,以此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库和资源管理数据库,并建立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稳步推进各项中华文化资源的普查复核、数据补充完善和动态调整工作,进一步厘清全国文化遗产家底,为正确反映中华民族文明史,切实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条件。二是深化研究和阐释。中华文化

34、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深入研究其思想精髓、历史渊源、传承脉53络、发展走向,全面阐释其理论要义、价值指向、独特品质、重要作用及传承弘扬的原则方法,系统阐发利用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的哲学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这些将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为党的治国理政方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三是加大保护、传承和利用力度。为延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血脉和风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有效保护、传承和科学利用,需要制定全面规划。这个规划既要设立“总台账”,也要制定“路线图”和“效果图”;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明确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要完善机制和体

35、制,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文化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及专项规划中,以推动文物保护由抢救性到预防性的转变,并全面推进分级分类科学保护;要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传统村落和名人故居的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力度;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的支持力度,彻底改善目前保护和传承不容乐观的状况;要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等文化设施,以创新文物展示方式,提升展陈水平;同时,需要发展数字化中华传统文化消费新场景,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云建设,增强供给能力,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此外,还需要大力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档升级,打造传统文化色

36、彩浓郁、风土人情韵味十足的文旅景区(点),使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四)根本方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下,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新的课题和任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传承民族精神血脉的文化自觉与价值理想,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不忘本来、开辟未来的文化情怀与历史担当,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从延续民族文脉中开拓前进的决心和信心及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一是做到扬弃性继承。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扬弃性继承。

37、中华传统文化是在我国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凝练而成的,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烙印,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此,我们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兼收并蓄的态度进行全面审视,正确区分和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先进和落后,有选择、有甄别地进行学习和借鉴。需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能够为新时代党治国理政和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滋养、具有突出时代价值和现实启示的思想精华,同时剔除和抵制不符合当代中国实践要求、带有明显腐朽落后色彩、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旧思想和观点。此外,还要坚决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自卑心理、文化复古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38、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更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11(P202)而是要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立足现实、为我所用。二是推动创造性转化。要紧密结合我国具体实践要求,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将与新时代党的事业相促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协调、与改革开放相共鸣、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推进新时代伟大事业的巨大精神力量,以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发其新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三是实现创新性发展。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智慧和历

39、史经验融入马克思54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中,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源泉和启迪功能,以及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纽带和认同作用。我们要用创新激活文化繁荣的动力,向世界展示优秀的思想文化体系,呈现独特的文明品质,烙下鲜明的中国印记,展现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释放和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固本强基、凝心聚力的当代价值。(五)现实支撑: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和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贵在知行合一,而知

40、是前提和基础,只有内心真正认同并自觉践行才能达到学思践悟的效果。因而要让人们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感受其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积极影响,就必须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与普及,增强人们的认知和认同,这是我们党当前所面临的重大历史责任和时代要求,也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一是要贯穿教育体系全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全社会的重要任务,必须贯穿教育体系的全过程,包括干部教育、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具体而言,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纳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

41、、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要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进”工程,增加教学比重,优化教学内容;要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在青年教育方面,要借助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广大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和认同,深化其对广大青年的道德润泽、情操陶冶和情感熏陶。此外,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及各类干部培训学校的作用,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为必修课,引导各级党员干部领悟其核心要义,始终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积极倡导者、自觉传播者和带头实践者。二是推动常态化、制度化。为了推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42、化的常态化、制度化,需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行为实践以及制度保障等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贯穿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并结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等方面,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形成人人参与、深度融合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增强人们的“五个认同”,树立正确的“五观”,使每个人都自觉担负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使命与责任,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实效。三是提升实际效果。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首先需要创新表达方式。要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深刻主题、崇高境

43、界,与人们思想道德情感的交汇点,用身边事感动身边人,用小故事蕴藏大道理,做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通俗易懂、情理交融,以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其次需要创新传播方式。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如报纸、书刊、影视等,以及新兴媒体如微信、微博、短视频、各类APP等的优势,以文化+互联网的现代化手段,把“云领域”建设成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平台;各级文化教育基地、文明实践活动中心、道德讲堂、群众夜校等文化阵地,以及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主题公园、文化遗址、历史遗迹等宣传平台也应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实现宣传教育全覆盖,形成齐抓共管、共建共学的新局面;重视重大历史事件、中华历史名人和

44、国家公祭仪式等纪念活动,55以丰富多彩的宣传方式深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优质的宣传效果,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引导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人心。(六)国际视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新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因此,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已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需要。当前,应通过多种方式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建立起符合现代传播规律的国际传播新格局。一是实施走出去战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辐射力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可以根据不同国家

45、和地区的文化特点,因地制宜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鼓励他们在输出文化产品的同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此,政府要统筹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文化走出去格局,同时要推动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加大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化、市场化、数字化的开发力度,提高内生动力,提升供给水平,增强实力与活力。此外,为了适应国际文化市场的商业规则,需要积极宣介中华戏曲、民乐、书法、国画、医药、饮食、武术、典籍、文物、园林等具有中华文化符号和视觉形象的代表性项目,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并获得国外主流

46、人群的认同和接受。在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数量规模的同时,也要全面提升质量效益,打造一批附加值高、影响力大、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化产品,将中国原创的文化品牌推向国际市场。二是构建对外话语传播体系。实现中国故事的全球化传播,需要建立一个融合中外的话语体系。首先,要加大理论创新力度,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魅力。其次,要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把握中外文化的融合点,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关注的兴趣点,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同时,要善于结合不同的表达方式

47、,包括“陈情”和“说理”,“自己讲”和“别人讲”等,增强文化传播亲和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真正实现把中国故事讲遍世界,把中国声音传遍全球。三是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为了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需要不断拓宽其传播途径。对此,要充分运用中外高端智库、国际汉学等交流合作渠道,重点利用重大文化活动、体育赛事、旅游推介和各类品牌活动等平台;充分利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学校)、驻外机构、中资企业、友好合作机构、海外中餐馆等文化阵地,以及各类文化节、文化年、文物展览、博览会、书展、影视节等多种文化形式和历史人物、文化典籍、古代文物等载体;大力扶持翻译出版

48、推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图书及影视作品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创新传播方式。应将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国际认同与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紧密结合起来;需要注重在布局经济和政治项目时逐步加强重大文化项目建设;要依托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突破时空局限,以全媒体传播体系更加立体化、动态化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国际社会;可通过民间商业化的文化传播模式,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形成多主体、立体式、全覆盖的大外宣格局,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使其在世界面前“活起来”“热起来”。56结语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 000多年文明

49、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风雨、积淀凝练而成的思想结晶和精神瑰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必须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党的创新理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为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供思想引领和精神滋养,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EB/OL.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