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SPH算法的深松铲破坏土壤仿真模型_张志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76129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SPH算法的深松铲破坏土壤仿真模型_张志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SPH算法的深松铲破坏土壤仿真模型_张志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SPH算法的深松铲破坏土壤仿真模型_张志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1-04-08 修回日期:2021-05-28 第 40 卷 第 4 期计 算 机 仿 真2023 年 4 月 文章编号:1006-9348(2023)04-0290-05基于 SPH 算法的深松铲破坏土壤仿真模型张志军,高奕珏(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4500)摘要:传统深松铲破坏土壤仿真模型存在土壤间作用力分析不够精准,无法确定深松铲作业的最佳入土深度。为此,构建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算法的深松铲破坏土壤仿真模型。将深松铲破坏土壤过程分为剪切失效和切削失效,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

2、学方法,通过差值函数描述全部质点存在的相互作用,获取最佳光滑长度值。引入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点-面形式构建土壤分析的耦合模型,确定土壤失效准则。利用此模型,分别探究铲尖与铲柄破坏土壤、刀面破坏土壤时深松铲受到的阻力情况。根据前铲与后铲对土壤的破坏作用,计算前后两铲对土壤的破坏半径及土壤扰动体积,完成深松铲破坏土壤的仿真模型构建。仿真结果证明,利用上述模型能够得出入土深度对土壤破坏的轮廓变化规律,可确定最佳入土深度,有效提高深松铲作业效果。关键词: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算法;深松铲;土壤破坏;仿真模型中图分类号:S222 文献标识码:BSimulation Model of Soil Damage

3、by Sub-soilingshovel Based on SPH AlgorithmZHANG Zhi-jun,GAO Yi-yu(School of Environmental&Safety Engineering,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Jiangsu 214500,China)ABSTRACT:Traditionally,the simulation model cannot accurately analyze the forces between soils and determinethe best depth into soil.There

4、fore,a simulation model of soil destroyed by sub-soiling shovel was built based on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algorithm.The process of soil failure includes shear failure and cutting fail-ure.According to the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algorithm,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articles was des

5、cribed bythe difference function,so that the best smooth length was obtained.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as introduced.Andthe coupling model of soil analysis was constructed by combining point and plane to determine the criterion of soilfailure.Based on this model,we researched the resistance of su

6、b-soiling shovel when the tine and handle of shoveldestroyed the soil and the tool face destroyed the soil.According to the damaging effect of front shovel and back shov-el on soil,we calculated the radius and volume of the soil destroyed by front shovel and back shovel.Finally,thesimulation model o

7、f the soil destroyed by sub-soiling shove was built.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at the above modelcan be used to obtain the contour change rule of soil damage caused by the depth of entering and leaving the soil,de-termine the best depth of entering the soil,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subs

8、oiling shovel operation.KEYWORDS: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algorithm;Sub-soiling shovel;Soil failure;Simulation model1 引言土壤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某些地区土壤出现沙化现象,导致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此外,长期使用化学除草方式,使土壤抗药性增强,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土壤深松方法逐渐引入到农业生产中,土壤深松方法属于一种保护性耕作方法,不会改变植被与土粒结构。深松铲是完成该项技术的主要部件,它的主要能耗是克服土壤阻力做功。由于受阻力与功耗影响较大,

9、还需进一步改进优化,同时深松作业涉及范围广,通过分析深松铲切削过程对土壤造成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方式获得土壤变化情况,为深松铲优化提供依据。为实现深松铲破坏土壤的仿真,马跃进1等人提出基于离散元法的深松铲减阻效果仿真分析。在深松铲顶部设置092减阻降耗的凸圆刃,利用非线性黏结弹性塑性接触模型构建土壤仿真模型,通过插件将颗粒和深松铲接触作用力导出,完成深松铲耕作阻力仿真。该研究可获取耕作设备切削阻力,但没有考虑到不同设备会产生不同阻力,导致该模型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丁启朔2等人提出基于田间摄像的深松扰动行为和效应研究。利用土壤耕作原位综合测试系统完成深松实验,从五个不同方位录制深松视频,通过视频分

10、析土壤紧实度与失效机理以及深松效应影响。但是由于该方法模型的实验成本较高,导致该模型无法广泛应用。为此,本文利用 SPH 方法构建深松铲破坏土壤仿真模型。SPH 方法属于拉格朗日算法3,是解决高度非线性问题的有效方式。将此方法与有限元(Finite element method,FEM)相结合,最大程度体现出两种算法优势,更加精准地实现深松铲破坏土壤过程仿真。2 深松耕作模型构建在深松耕作时,梨底层被间隔式破坏,生成相间存在的构造,此种构造能够缓解土壤退化现象,有助于土壤保持肥力。还能提高气体交换能力,确保土壤充分吸收养分,使农作物增产。深松铲对土壤的破坏原理如图 1 所示。图 1 深松铲破坏

11、原理示意图可将整个切削过程当作土壤受到外界作用力被划分成不同形状的过程。有关研究表明,入土深度不同土壤的失效方式也不同5。田地可当作没有边界的土壤,但受到仿真模型限制,无法建立较大的土壤模型。本文建立的土壤模型长宽高分别表示为 0.5m、0.3m、1.5m。结合有关约束条件仿真实际状况,利用 SPH 方法分析深松铲破坏土壤的过程。3 基于耦合分析的深松铲破坏土壤仿真模型3.1 SPH+FEM 耦合分析模型SPH 的基础方程为守恒方程6,能够有效解决大变形问题,适用于分析土壤变形破坏等非线性问题。差值理论是SPH 的根本理论,利用差值函数描述全部质点发生的相互作用,获取某点估计值,将守恒定律变换

12、为积分形式,完成转换求和。在 SPH 算法中,质点近似函数公式如下(x)dx=f(y)W(x-y,h)dy(1)式中,W 代表核函数,h 表示光滑长度,该值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将核函数 W 通过辅助函数 表示,获取尖峰函数 W(x,h)W(x,h)=(x)h(x)d(2)式中,d 代表空间维数。该算法中普遍使用的光滑核表示为(u)=C 1-32u2+34u3|u|114(2-u)31|u|20|u|2|(3)式中,C 为常量,取决于空间维数多少。u 为光滑核系数。h 的不断变化会对仿真精度产生重要影响,它可以确保存在足够多的质点,使质点连续有效。若 h 为固定值,容易出现数值畸变现象,光

13、滑长度的最佳变化范围规定为C1h0 h C2h0(4)式中,h0代表原始光滑长度,C1与 C2表示缩放因子。且 C1=C2,h 值始终不变。但是 SPH 算法在边缘约束处理方面还需改进,本文将 SPH 与 FEM 相结合,当变形区域较大时利用SPH 方法,如果变形区域较小则利用 FEM 方法,确保两种算法发挥出最大优势,提高仿真模型精度。图 2 耦合结构示意图图 2 代表两种算法的耦合模型示意图。上部分为 SPH质点,下侧区域是 FEM 网格。利用惩罚函数达到两个区域力学参数传递的目的。网格边界部分与 SPH 质点相互接触,采用点-面形式完成耦合。耦合算法下,粒子密度若比单元密度大,则表明仿真

14、精度较高。为提高仿真模型精度,将 0.2 倍与 2.0 粒子间距分别当作光滑长度极小、极大值。因此失效准则7可定义为|fn|fn,fail|m1+fsfs,fail|m2 1(5)式中,fn与 fs分别代表法向力与剪切力,fn,fail与 fs,fail分别表示法向与剪切力指数。1923.2 深松铲破坏土壤仿真模型构建3.2.1 深松铲受力分析利用上述构建的耦合模型分析深松铲作业时,产生的阻力情况。1)铲尖和铲柄同时破坏土壤深松铲通常为平移前进,铲尖破坏土壤时会产生土壤耕作阻力。因为铲尖与土壤之间存在的深度较大,所以前进过程中受到的力来自土壤垂直方向。铲柄在作业时会受到土壤水平方向的耕作阻力,

15、假设两种阻力分别表示为 k1与 k2,铲尖与铲柄的长度通过 l1、l2描述,则同时生成的阻力 F1的计算公式如下F1=k1l1+k2l2(6)2)刀面破坏土壤深松铲工作时,刀面对土壤产生挤压作用,土壤与刀面之间的力包括法向压力 FN与摩擦阻力 Ff=FN,这两种力在水平方向中的投影为阻力 F2F2=FNsin +Ffcos =FN(sin +cos)(7)式中,代表深松铲入土角度,为深松铲和土壤之间的摩擦系数8。已有研究显示,当耕地深度在 400-500mm 区间内,土壤的正向压力情况近似表示为 0=90kN/m2,因此土壤的正向压力9计算公式如下=0(8)式中,代表土壤有关系数。假定深松铲的

16、工作区域面积表示为 S,法向压力 FN的计算公式如下FN=S0(9)则得出法相压力 FN与摩擦阻力 Ff存在如下三角函数关系Ff=FNtan =FN(10)式中,代表土壤内摩擦角。将式(9)与式(10)代入到式(7)中,重新获得刀面破坏土壤生成的阻力 F2的计算公式F2=S0(sin +tan cos)(11)3.2.2 深松铲对土壤的破坏过程获取深松铲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后,对深松铲破坏土壤的过程完成仿真建模。破坏过程可分为前铲对土壤的切削与破碎、后铲对土壤的切削与破碎两个阶段。1)前铲破坏过程前铲的入土深度小,先与土壤发生接触,如果铲尖表层光滑,没有磨损,这时铲尖作用在无限大土体上,形成作用

17、力P 及夹角。在此过程中,土壤受到的压缩力 r呈现径向分布,而垂直方向上表现为自重应力 sz。土壤产生的抗剪性能持续增大,当出现最大值,铲尖对土壤生成削切作用,整个土块失效破坏。发生形变的土块变换成有限体积,这时仅受到来自没有失效土壤的作用力10。前铲逐渐前行,铲尖使部分土壤提升。在持续作用力下导致上升的土壤与土体之间形成作用应力。在不同力的相互作用下,升起的土壤表层与内部出现褶皱现象,生成拉伸应力。又在自重力作用下土壤中方向发生破碎。2)后铲破坏过程设置后铲深松深度,假设此时对土壤产生的压缩力表示为 p,土壤在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受到的力包括压缩力 r与自重力 sz。在上述条件下,如果深松铲入

18、土深度较大,容易发生下述两种状况:在抬升过程中,上层土壤的运动方向为前、上、侧;下层土壤会出现向前、上、侧运动的趋势,但受到浅层土壤的自重应力影响不能达到运动目的,构成较窄的深松沟底。通常将上、下层土壤运动方向出现明显变化的区域深度称作理论深度。由于前铲先行作用于土壤,促使后铲作业区域土体自重应力下降。当不存在浅层土壤影响下,后铲可以提升土壤,确保深松深度,优化疏松效果。3)土壤扰动体积明确深松铲前、后铲的破坏过程后,分析土壤扰动效果。在综合分析深松环境下土壤的不同方向破坏差异,构建土壤破坏模型。为便于定量研究,假设破坏滑移面的螺旋线为直线,并将土壤扰动体积表示为 V1。因前、后铲土壤破裂线完

19、全吻合,则两铲的土壤破坏半径表示为Rr=d(cot +cot)(12)Rf=df(cot +cot)(13)式中,Rr与 Rf分别代表前后铲土壤破坏半径,d 与 df分别描述前铲与后铲的入土深度。前铲和后铲的间距计算公式如下Xsp=Rr-Rf=(dr-df)(cot +cot)(14)分析上述公式能够得出,如果前铲和后铲的间距发生改变,则土壤抬升体积随之改变。假设前铲可抬升的土壤体积记为 V11,两铲之间松动的土壤体积为 V12,后铲作用力下提升的土壤体积设置为 V13,它们的表达式分别如下所示V11=12RfdfW(15)V12=dfXspW(16)V13=12W(Rrd-Rfdf-dfXs

20、p)(17)前铲与后铲提升土壤体积 V1表示为V1=12d2(cot +cot)W12(cot +cot)Wd2f+2dfXsp(cot +cot)+(d-df)2|(18)分别分析前后铲对土壤的破坏过程,计算出两铲对土壤的破坏半径与土壤抬升体积,完成深松铲破坏土壤仿真模型构建。2924 仿真设计与结果分析为证明本文仿真模型的可行性,选取某地区的紫色土壤进行仿真。土壤的相关参数如表 1 所示。表 1 仿真目标参数表参数类型数值土壤密度/(kg/m3)1815体积模量/Pa3.412e+06水密度/(kg/m3)1000含水百分比/%25内摩擦角度0.214粘塑性参数1.2内聚力/Pa4.1e+

21、0.2 构建 SPH 土壤模型,土壤形状为 550mm 650mm 500mm。每个方向的粒子层数设置为 60、40 与 45。深松铲的相关参数如表 2 所示。表 2 深松铲相关参数表参数类型数值前进速度/(m/s)1.5旋转速度/(rad/s)0深松深度/mm420材料松柏比0.4材料密度/(kg/m3)7700材料弹性模量/Pa2.15+12 为利用本文方法构建的仿真模型对深松铲破坏土壤的轮廓状况进行分析,分别获得深松操作后土壤区域内前铲与后铲对土壤的宏观破坏轮廓。绘制为横向破坏轮廓,计算轮廓宽度。当深松铲入土深度分别为 50mm、100mm、150mm、200mm 时,前后铲对土壤的破坏

22、轮廓分别如图 3-6 所示。(图中,深度表示深松作业完成后,沟底与未耕地表之间的垂直距离。)图 3 入土深度为 50mm 时土壤破坏轮廓由图 3-图 6 可知,当入土深度不断变化时,土壤破坏轮廓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深度增加,破坏轮廓的平均宽度随之图 4 入土深度为 100mm 时土壤破坏轮廓图 5 入土深度为 150mm 时土壤破坏轮廓图 6 入土深度为 200mm 时土壤破坏轮廓扩大,土壤扰动范围也持续增加;前后铲之间的土壤深度减小。结合该仿真结果,若要想改变土壤破坏体积,需在变化入土深度的同时调整前铲与后铲之间距离。深松结束后,利用钢尺等工具根据一定间隔选取测量点。使用下述公式分别获取每个点

23、的平均深度 aj、深度标准差 Sj、稳定程度 Vj与变异系数 Uj。aj=nji=1ajinj(19)Sj=nji=1(aji-aj)2nj-1(20)Vj=sjaj 100%(21)Uj=1-Vj(22)392式中,aj表示平均深度,aji是任意测量点的深松深度,nj代表测点数,Sj描述标准差,Vj与 Uj分别是变异系数与稳定性系数。不同入土深度下,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表 3 所示。表 3 不同入土深度的指标变化表入土深度/mm深松深度/mm深度标准差/mm变异系数/%稳定系数/%5020010.22.1496.51002003.50.2499.81502006.43.0197.220020

24、08.13.2594.1 由表 3 可知,当前铲的入土深度为 100mm 时,标准差、变异系数最小,稳定系数最高。这表明 100mm 是最佳入土深度,此时深松稳定性较强。这是因为土壤自身属于非均质的,且自重应力会随着入土深度的加深而提高,当超过100mm 时,铲尖容易与坚硬石块发生碰撞,因不能有效克服石块的自重应力,深松铲会向上弹起,造成波动较大,降低稳定性。经过上述仿真,获取了入土深度对土壤破坏轮廓的影响规律,并确定最佳入土深度,为提高深松操作性能提供理论依据。5 结论土壤介质具有复杂、高度非线性等特征,本文将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元算法相结合,构建深松铲破坏土壤的仿真模型。通过该模型能够

25、得出随着入土深度的加深,土壤破坏轮廓逐渐增大,同时确定了最佳入土深度。但是本次仿真利用的土壤属于原状土,内部的某些因素可能对土壤性质造成影响,导致实验存在一定误差。在今后研究中,需对土壤样本做预处理,确定所有因素对指标产生的影响,使获得的结果误差更小。参考文献:1 马跃进,王安,赵建国,等.基于离散元法的凸圆刃式深松铲减阻效果仿真分析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9,35(3):16-23.2 刘明财,苏继龙.基于南方红壤耕地气压深松铲的设计与深松仿真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24(4):119-123.3 丁启朔,李杨,BELAL Eisa Adam,等.基于田间摄像的多参数水稻土

26、深松扰动行为与效应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9,50(10):44-55.4屈通,李霞,王维新,等.基于流体力学与离散元法的深松铲气动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9,41(1):34-39.5 杨秋足,徐绯,王璐,等.一种基于黎曼解处理大密度比多相流SPH 的改进算法J.力学学报,2019,51(3):730-742.6 王万宁,强小嫚,刘浩,李文兴,孙景生.深松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入渗性能的影响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9,37(11):998-1004,1012.7 李健,郭颖杰,王景立.苏打盐碱地深松铲阻力测量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0,42(5):587-590.8 熊奇,王沐雪

27、,黄浩,等.复杂地质情况下接地极土壤模型建立及研 究 J.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报,2020,40(7):2269-2277,2405.9 郑君亮,刘隽.基于 CDEGS 系统的土壤结构参数及接地体仿真分析J.气象科技,2019,47(2):349-354.作者简介张志军(1973-),男(汉族),江西新干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工业水处理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高奕珏(1996-),女(汉族),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化学研究。(上接第 107 页)5 Yang L.Alignment of Overlapping Locally Scaled Patches for

28、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d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J.in IEEE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March2008,30(3):438-4506 徐毅,吴鸣,李广玮,等.基于多维标尺的日负荷曲线聚类分析J/OL.电测与仪表,2021-04-12:1-8.7 耿嘉艺,钱雪忠,周世兵.新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9,36(4):1001-1005.8 刘思,李林芝,吴浩,等.基于特性指标降维的日负荷曲线聚类分析J.电网技术,2016,40(3):797-803.作者简介杨 邓(1994-),男(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电网。杨俊杰(1977-),男(汉族),福建漳浦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电网、变电站设备远程状态监测、电力通信技术等。4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