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居民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及其对亲环境行为自觉的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727525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居民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及其对亲环境行为自觉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我国居民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及其对亲环境行为自觉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我国居民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及其对亲环境行为自觉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3 3卷 第1期 2 0 2 4年1月系 统 管 理 学 报J o u r n a l o f S y s t e m s&M a n a g e m e n tV o l.3 3 N o.1J a n.2 0 2 4 文章编号:1 0 0 5-2 5 4 2(2 0 2 4)0 1-0 1 7 7-1 7收稿日期:2 0 2 3-0 1-1 0 修订日期:2 0 2 3-0 6-0 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 1 9 7 4 1 8 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人才专项(2 2 V R C 2 0 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 1&Z D 1 6 6)作者简介:芦 慧

2、(1 9 8 0-),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企业环境行为。通信作者:陈 红(1 9 6 9-),女,教授,博士生导师。E-m a i l:h o n g c h e n x z 1 6 3.c o m 我国居民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及其对亲环境行为自觉的影响 芦 慧1,刘鑫淼2,刘 霞3,陈 红4(1.南京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 1 0 0 9 4;2.中国矿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 2 2 1 1 1 6;3.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 4 3 0 0 7 2;4.江南大学 商学院,江苏 无锡 2 1 4 1 2 2)【摘要】从居民亲环境行为所隐含的“自

3、我成本”与“利他”逻辑矛盾出发,以“心理栅栏”为形象隐喻,从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视角创新解读了阻碍居民亲环境行为自觉的矛盾性认知因素,认为居民行动过程中所经历的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可视为对多种不一致的伦理或行为准则所形成的冲突点进行整体性识别、解读、评价和判断的认知过程。继而引入双继承理论,沿着“基因与文化-社会与个人规范-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的推理脉络,综合扎根理论和定量研究,发现了我国居民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的四维结构:自我型、角色型、关系型和空间型。进一步,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了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对于公领域和私领域亲环境行为自觉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所得结论不仅丰富了亲环境行为理论的多角度研究,同

4、时也延展了伦理困境理论的应用边界,并可为政府、组织、社区、家庭、个体等多元主体在推进全民化亲环境行为进程中提供系统化、精准化、个体化的指导与帮助。关键词: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双继承理论;亲环境行为自觉;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X 2 4;F 2 0 5 文献标志码:A D O I:1 0.3 9 6 9/j.i s s n 1 0 0 5-2 5 4 2.2 0 2 4.0 1.0 1 3 E t h i c a l D i l e mm a o f P r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B e h a v i o r o f C h i n e s e R e s i

5、 d e n t s a n d T h e i r I n f l u e n c e o n T h e i r A w a r e n e s s o f t h e B e h a v i o r L U H u i1,L I U X i n m i a o2,L I U X i a3,CHEN H o n g4(1.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6、y,N a n j i n g 2 1 0 0 9 4,C h i n a;2.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 i n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X u z h o u 2 2 1 1 1 6,J i a n g s u,C h i n a;3.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Wu h a n U n i v e

7、 r s i t y,Wu h a n 4 3 0 0 7 2,C h i n a;4.S c h o o l o f B u s i n e s s,S o u t h e r n Y a n g t z e U n i v e r s i t y,Wu x i 2 1 4 1 2 2,J i a n g s u,C h i n a)【A b s t r a c t】S t a r t i n g f r o m t h e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b e t w e e n“c o s t”a n d“a l t r u i s m”

8、i m p l i e d b y t h e p r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b e h a v i o r o f r e s i d e n t s,u s i n g t h e“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f e n c e”a s a m e t a p h o r,a n d f o c u s i n g o n t h e e t h i c a l d i l e mm a o f p r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b e h a v i o r,t h i s p a p e r i n

9、 n o v a t i v e l y i n t e r p r e t s t h e c o n t r a d i c t o r y c o g n i t i v e f a c t o r s t h a t h i n d e r t h e s e l f-a w a r e n e s s o f p r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b e h a v i o r o f r e s i d e n t s a n d a r g u e s t h a t t h e e t h i c a l d i l e mm a o f p r o-

10、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b e h a v i o r e x p e r i e n c e d b y r e s i d e n t s i n t h e c o u r s e o f t h e i r a c t i o n s c a n b e s e e n a s a h o l i s t i c c o g n i t i v e p r o c e s s o f i d e n t i f y i n g,i n t e r p r e t i n g,e v a l u a t i n g a n d j u d g i n g t

11、h e c o n f l i c t p o i n t s f o r m e d b y m u l t i p l e i n c o n s i s t e n t e t h i c a l o r b e h a v i o r a l c o d e s.T h e n,f o l l o w i n g t h e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o f 1 7 8 系 统 管 理 学 报第3 3卷d u a l i n h e r i t a n c e t h e o r y,a l o n g t h e l i n e o f r e a s o n

12、i n g o f“g e n e s a n d c u l t u r e-s o c i a l a n d p e r s o n a l n o r m s-t h e e t h i c a l d i l e mm a o f p r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b e h a v i o r”,i t i d e n t i f i e s a f o u r-d i m e n s i o n a l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e t h i c a l d i l e mm a o f p r o-e n v i r

13、 o n m e n t a l b e h a v i o r a m o n g C h i n e s e r e s i d e n t s b y i n t e g r a t i n g g r o u n d e d 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e g o d i m e n s i o n,r o l e d i m e n s i o n,r e l a t i o n s h i p d i m e n s i o n,a n d s p a c e d i m e n s i o n.T h e r e s

14、 u l t s o f t h e e m p i r i c a l s t u d y s h o w t h a t t h e e t h i c a l d i l e mm a o f p r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b e h a v i o r h a s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n e g a t i v e p r e d i c t i v e e f f e c t o n v o l u n t a r y p r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b e h a v i o r i n

15、b o t h t h e p u b l i c a n d p r i v a t e d o m a i n s.T h e f i n d i n g s o f t h i s p a p e r n o t o n l y e n r i c h t h e m u l t i-f a c e t e d s t u d y o f t h e p r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b e h a v i o r t h e o r y,b u t a l s o e x t e n d t h e b o u n d a r i e s o f t h

16、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e t h i c a l d i l e mm a t h e o r y,a n d p r o v i d e s y s t e m a t i c,p r e c i s e,a n d 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 g u i d a n c e a n d a s s i s t a n c e t o m u l t i p l e a c t o r s,s u c h a s g o v e r n m e n t,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c o mm

17、u n i t i e s,f a m i l i e s,a n d i n d i v i d u a l s,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p r o m o t i n g u n i v e r s a l p r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b e h a v i o r.K e y w o r d s:e t h i c a l d i l e mm a o f p r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b e h a v i o r;d u a l i n h e r i t a n c e t h e

18、 o r y;v o l u n t a r y p r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b e h a v i o r;g r o u n d e d t h e o r y 亲环境行为自觉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中主动实施降低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行为1,如资源节约、绿色购买、绿色出行、垃圾分类2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 也重点阐述了“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的内容。可见,亲环境行为自觉作为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增益健康的行为方式,不仅是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手

19、段,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途径。不同于被奖惩措施所激励和约束的“角色内”行为,亲环境行为自觉是居民为改善环境而采取的非奖励或要求的自主行为3,隐含了“自我成本”与“利他”之间的逻辑矛盾4,可能会引发居民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进而阻碍居民亲环境行为的自觉实施。伦理困境通常指人们面对多种利益或行为准则存在冲突时无法抉择何者优先的两难情境5-6。多种不一致的伦理或行为准则所形成的冲突点就像是“横”在人们行为选择时的“心理栅栏”,使得人们在行为选择时踌躇不前、陷入纠结的两难境地。事实上,这种困境也普遍出现在亲环境行为实施的情境中。例如,个体在选择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时,可能会纠结于“当下便利”还是“保护环

20、境”,进而形成心理上的“栅栏”,阻碍了自身实施亲环境行为的主动性。这些恰恰反映了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所存在的悖论7:一方面,人类需要通过消耗生态资源以实现自身当下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又需要依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8。这种悖论逐渐演变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无限性与生态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进而固化为日常生活中居民自觉实施环境行为时经常面临的“心理栅栏”,促使人们不断地思考如何解决人类生存发展与生态保护这两种已被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取向何者优先的伦理困境问题9。可以看出,居民对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的认知过程,其实是个体对多种不一致的伦理或行为准则引发的系列冲突点所进行的整体

21、性解读、评价和判断的过程。但究竟个体为何会面临该类困境?该困境的呈现形态是什么?其对亲环境行为自觉的影响如何?这是本文关心的问题,也是学界并未细究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聚焦居民实施亲环境行为时对系列冲突点的整体性认知和判断过程,深入探讨我国居民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的内涵、结构及其对亲环境行为自觉的影响。C a v a l l i-S f o r z a等1 0提出的双继承理论可以解释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的产生过程。根据双继承理论,个体亲社会行为的演化是基因选择和文化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4。文化通过社会规范的方式(如法律、准则等)对遗传选择产生压力,影响某些遗传特征的保留和传承;基因则在这种压力下选择保

22、留和传承某些文化特征,即适应社会规范并将其内化,形成个人规范体系4。那么,基因选择和文化选择的互动过程其实也是个人规范和社会规范的互动过程。而社会规范与个人规范并非总是一致1 1,当两者冲突时,对于处于正常道德水平发展阶段的个体而言,无论选择遵从哪种规范,从某种角度而言都是“正确”的,但也都会存在遗憾1 2,由此引发“社会-个人”交织的伦理困境。同时,双继承理论也隐含了人类生存发展的“长期性”与当下生态资源耗费的“短期性”之间的矛盾关系,当两者不可兼得时,无论选择哪一方都是不完美的,将引发个体在“现时-未来”选择时的伦理困境。总体而言,个体所处情境不同,冲突点的构成要素也将不同,但本质上都会使

23、个体在实施环境行为时产生纠结和犹豫,因为无论选择哪种冲突要素都第1期芦 慧,等:我国居民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及其对亲环境行为自觉的影响1 7 9 是“正确”的,也都会对未选择的另一种要素抱有遗憾。这种想对所有“正确”的兼有,抑或想对所有“遗憾”的退避,都会让个体感知到强烈的冲突感,会纠结、犹豫或停滞于“是否”以及“主动还是被动”实施环境行为,进而阻碍了亲环境行为自觉的实现。虽然伦理困境并非属于全新议题,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未在理论层面得到足够重视,涉及该主题的研究尚属全新范畴。为弥补理论与实践的缺口,首先,引入双继承理论,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剖析的基础上,剖析了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产生

24、的底层逻辑、内涵和可能存在的形态;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和定量研究方法,形成我国居民实施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的四维结构;最后,在实证研究部分初步探索了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对居民亲环境行为自觉的影响。研究为帮助人们消除心中所构筑的“心理栅栏”、促进亲环境行为自觉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1 文献综述1.1 伦理困境的内涵研究 伦理困境是指个体不得不在多种利益原则或行为准则中选择其一而放弃他者的情况5-6,由于社会互动原则与规范的复杂性特征,伦理困境在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1 3。当个体面临多种选择时,从不同角度来看,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是“正确”的,但由于多种选择之间冲突性的存在,选择其一就意味着放弃其他可能的“正

25、确”,使得个体无法获得完美的结果5。如医生在进行紧急手术前,可能会面临家属拒绝签字的情况。基于“生命至上”的个人价值观,医生应该选择做手术救助病人;基于“做手术需要家属签字”的法规,医生应该遵从规定而放弃救助病人。这时,无论选择哪一方都可以说是“正确”的,但也都是“有遗憾的”1 2。也就是说,个体不得不在个人规范与制度规范之间作出决定,伦理困境便由此产生1 4-1 5。可见,伦理困境不仅涉及个体因素,也涉及社会因素1 6,它的产生源自“社会-个体”规范的不匹配,抑或个体的多个内部规范不可兼容的情境下,个体需要进行“对谁有利”的行为选择过程。个体对伦理困境的认知,则是面对具有冲突性的、不可兼得的

26、“社会-个人”或个体内部多种规范时,对其所产生的系列冲突点的整体性认知和判断过程。1.2 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内涵研究 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是伦理困境的一个具体领域,同样具有个体和社会的双重属性1 7-1 8。本文认为居民在亲环境行为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困境状态可以视为对“选择对谁有利的行为”或“哪个选择更利己”的认知过程。T a m等1 7的研究认为,如果所有人都选择有利于环境的方式行动,则整体环境将得到改善,但如果每个人继续他们目前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会产生更好的个人结果。可见,个体选择实施亲环境行为能够改善社会整体环境,选择不实施则会暂时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无论选择哪一方都是“正确”的,但也

27、都是“有遗憾的”1 2。由此,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实则是伦理困境在环境问题上的具体呈现。此外,当个体预想到两种“正确”行为平行且相悖时,就会深入识别构成伦理困境的具体冲突点,并思考选择何种行为以冲破冲突点的心理束缚。如前所述,个体对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的认知过程是基于个体环境规范嵌套于社会环境规范的情境下,通过对系列冲突点进行整体性识别、解读、评价和判断,进而选择符合一方利益的“正确”行为的认知过程。除了具有“社会-个体”交织的特征外,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还应关注时间特征。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对“满足当下”资源消费观的抨击声音越来越多,“延迟满足”可持续发展观的支持声音日渐高涨且越发紧迫1 9,折射

28、出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与其他伦理困境的显著差别:前者需要面临现时利益和未来利益的复杂矛盾情境。该差别使个体除了面对“社会-个体”交织的伦理困境外,还将涉足“现时-未来”交织的伦理困境,联合形成“社会-个体”困境与“现时-未来”困境交织的复杂局面(见图1)。图1 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形成及其对亲环境行为自觉影响的理论推演F i g.1 T h e e t h i c a l d i l e mm a o f p r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b e h a v i o rs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i t s t h e o r e t i c

29、a l e x t r a p o l a t i o n t o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s o n v o l u n t a r y p r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b e h a v i o r1.3 文献回顾 目前涉及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农业生产者领域,主要从两类视角进行研究:1 8 0 系 统 管 理 学 报第3 3卷农业生产者价值观与买家商业标准产生的冲突(反映了“社会-个体”交织困境)。S t u a r t2 0研究发现,面对买家对食品安全质量的高要求,可能需要生产者捕杀野生动物或破坏吸引它们的植被来阻止野

30、生动物进入种植区域污染农作物。这不符合生产者个人环境规范,但他们必须在满足商业标准与坚持个人环保规范间作出选择,这使得生产者产生环境行为伦理困境。环保成本与盈利能力间的冲突(反映了“现时-未来”利益交织困境)。C a r y等2 1研究发现,许多环保措施需要土地所有者(生产者)付出的经济成本可能在短期甚至长期内超过农场收益,生产者会陷入支持环境保护和维持高盈利能力之间的困境,从而做出不利于环境的选择。可见,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农业环保领域,并未推广至更广泛的行为主体及其他领域;同时,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的研究多采用定性方法,虽然能够较为直观地理解特定现象,但无法捕捉到更为具体和普遍的亲环境伦理困境现

31、状。因此,亟需补充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的系统性结构及其影响研究。当前,围绕亲环境行为自觉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从个体环境价值观2 2、道德规范2 3、自 我 效 能 感2 4、环 境 激 情2 5、预 期 环 境 情感2 6、环境态度2 7等视角探讨了个体层面的因素对个体亲环境行为自觉的影响机制;从精神领导2 8、道德领导2 9、绿色仆人型领导3 0等领导力,以及组织氛围3 1、领导支持3 2、人力资源管理实践3 3、个体与环境的匹配2 3等视角探讨群体和组织层面的因素对个体亲环境行为自觉的影响机制。可以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个体价值观、态度、领导力、组织实践等静态性前因变量,忽视了以伦

32、理困境为中心的这一过程性、动态性前因变量的研究。因为个体的行为选择过程往往是个体对多个相互冲突的、矛盾的因素进行认知、评价和判断的过程3 4,也是对指向行为选择所构筑的系列冲突点进行整体性认知和评估的过程,仅关注某一类静态性特征变量或组合特征变量无法形象地描绘出人们自觉行动前的心理活动。因此,有必要从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视角探究其对居民亲环境行为自觉的影响特征。2 理论框架 双继承理论的基因选择和文化选择两个核心观点为理解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支持。如图1左所示,根据双继承理论,基因赋予个体社会学习的能力,人们通过学习基于文化传播的社会规范形成适用于个体的规范体系(如信念、价值观等)

33、,即个人规范体系。个人规范体系使个体能够在社会环境中产生遵从社会规范的内在动机,从而导向亲社会行为4,3 5。也就是说,在基因-文化共同进化进程中,个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互动使得个体产生了亲社会行为4。亲环境行为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其产生过程也大抵相似,只是聚焦于环境导向的文化和规范。然而,在实践中,亲环境行为自觉的产生并不一定顺利,个体在其亲环境行为规范动机产生前,还会受到“心理栅栏”的阻碍。由图1可见,可能存有4类冲突情境促使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的形成:(1)社会规范体现了社会期望,个体有维护个人所属群体利益的倾向,从而想要按照他人的期望去行事3 6。而个体所属群体不同,感知的社会期望也不相

34、同。当个体感知到不同群体所期望的社会规范(即多元主体期望)不一致时,系列冲突点随之产生,导致伦理困境的产生。(2)个人规范体系形成的基础是个人价值体系,呈现的是个体多元价值观的内容构成和重要性程度排序3 7-3 8。当个体内部的多重价值需求不一致时,就会产生系列冲突点,引发伦理困境的产生。(3)个人规范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对特定行动的自我期望1 1,与隐含社会期望的社会规范并非总是一致。当他人的价值诉求和自我的价值诉求之间存在矛盾时,也会产生系列冲突点,伦理困境随之产生。前三点共同呈现了可能引发的“社会-个人”困境。(4)双继承理论强调,人类进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基因”与“文化”要求人们需

35、同时考虑现时生存与未来发展繁衍的问题,只是“现时利益”和“未来利益”往往不能兼得,成为引发“现时-未来”困境的系列冲突点,产生伦理困境。需强调的是,社会规范包括命令性规范和描述性规范两种3 9。上文在分析社会规范的过程中强调其“社会期望”的内涵,即个体感知到大多数人赞同或不赞同的行为方式,这是一种命令性规范。描述性规范是指特定情境下大多数人所做的事情4 0。描述性规范通过让人们相信在特定情境下大多数人所做的行为是“有效的且具有适应性的”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即“如果每个人都在做某件事情,那么做这件事情一定是明智的”3 6。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特定情境”,说明个体在实施环境行为时只会面对一种描述

36、性规范,并不存在描述性规范之间的冲突;二是“有效的且适应性的”,说明个体认为实施大第1期芦 慧,等:我国居民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及其对亲环境行为自觉的影响1 8 1 多数人都在做的行为对自身有利4,描述性规范与自我利益已达成统一,也不存在个人规范与描述性规范之间的冲突。可见,“社会-个人”困境主要由命令性规范与个人规范的交织过程而引发。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双继承理论,深度剖析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产生的底层逻辑、内涵以及可能存在的形态,为后续伦理困境正式结构的扎根研究、定量探索及验证提供理论支撑。3 研究1:我国居民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结构探索与验证3.1 研究设计 首先,设计了“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

37、否会主动实施环保行为?为什么?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纠结或犹豫的现象?请详细描述现象和原因”等引入式开放访谈问题;其次,结合上述产生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的4种可能情况,分别设计了诸如“如果考虑人类或后代的未来,您在亲环境行为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纠结或犹豫的现象?请详细描述现象和原因”等4个问题;最后,为确保信息获取的全面性,设计了“除上述因素,您还会在何种情境下产生这种现象?为什么?”的补充题项。本文选取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河南等省市4 8位居民进行访谈,分布于政府、企业、高校、灵活就业等行业。其中,女性占5 2.1%,已婚占6 2.5%,本科 及以上学历占8 3.3%。访谈采用一对一形式,时间均不

38、少于3 0 m i n。访谈之前,尽可能地让受访者提前阅读访谈提纲,以方便其进行问题预览与构思,从而有效提升访谈的丰富性与全面性。在获得受访者同意的情况下,对访谈人员进行了录音,并在后期进行了文字转录,最终得到5万余字的文本素材。随后,从中随机选取了记录的2/3部分进行接下来的三级编码分析,余下记录的1/3部分用来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为确保编码过程的信效度,本文邀请相关专业的3名研究生对其单独编码,再由2名相关领域的教授进行审核。具体的编码过程如下。3.2 编码过程3.2.1 开放性编码 基于获取到的访谈记录进行编码整 理,对 亲 环 境 行 为 伦 理 困 境 的 维 度 范畴化4 1。首先

39、,对原始访谈资料逐字逐句进行编码,对原始资料的语句赋予概念化的标签,并尽量使用体现冲突点的受访者原话作为标签,以减少编码者的个人偏见4 2;其次,整理和比对资料,形成1 9 1个原始语句;最后,提取这些语句中反复出现的冲突点,进行语句的合并、重组和整合,最终提出4 1个范畴(部分例证见表1),为主轴式编码奠定基础。3.2.2 主轴编码 基于开放性编码形成的范畴,进一步对词条进行概念层次的整合。根据不同语句在概念层次上的相互关系和逻辑次序将其联结起来,表1 开放性编码节选T a b.1 E x c e r p t s f r o m o p e n c o d i n g初始范畴原始资料语句选择

40、外卖还是自己做饭A 2-2我因为其他可以选择的就餐方式少所以经常吃外卖,较少考虑污染问题A 1-6我不想做饭时会点外卖,虽然知道会产生一些垃圾,但是点外卖比较方便A 1-8我平时经常为了方便点外卖,但这样会产生一些废弃物A 2-2天气太冷的时候点外卖比较方便,但会产生更多有害垃圾选择一次性餐具还是自带餐具A 1-3 0我平时为了方便会直接用一次性餐具,不过这样做确实对环境不友好A 2-8去食堂吃饭会考虑选择自己的餐具或一次性餐具,这时候自己的健康、方便需求和环保需求间存在矛盾A 1-8虽然我想环保,但又觉得用一次性餐具比较干净方便是否打包剩饭A 2-5剩菜剩饭打包带着比较麻烦,我就会纠结是选择

41、节约还是选择方便选择自驾/打车还是公共交通出行A 1-1出门多坐公共交通工具能够减少大气污染,但天气不好的时候我还是选择打车A 2-4有时候即使不环保也会打车,比如行李多路途远不方便坐公交车,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A 2-1 4坐地铁可能比较环保,但是打车更舒服A 2-8出行时如果时间比较紧张,会纠结到底选坐公共交通还是出租车A 6-1 8我有时候在上下班途中考虑到节约钱和环保,我会选择一些公共交通工具,但是我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时候我也会纠结怎么做更好A 6-3 6出门开车可能污染了公共场所的环境,但是这一点避免不了,其他交通工具确实是效率太低选择乘车还是步行A 1-1 1天气不好的时候会选择

42、打车,这样比走路更加方便A 2-3 2走路比开车累,但是走路更环保A 1-4 3我一般出门都会选择开车,因为这样比步行更方便一点A 6-4看时间充裕还是不充裕来选择是否步行,例如有时候时间比较紧张,只能开车或打车A 2-3 2虽然开车会对环境造成伤害,但是比走路更快捷A 1-4 7有时候走路时间来不及,图方便会选择打车,这样可能对环境不好 注:编码所含意义是“访谈问题编号-被调查者编号”,如编码A 1-7表示编号为7的受访者对第1个访谈问题的回答。由于篇幅限制,仅展示表格的部分内容1 8 2 系 统 管 理 学 报第3 3卷以形成概念的主范畴4 3,即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的条目。为明晰困境的具体

43、形态,将范畴整合为冲突点形式(“选择A”与“选择B”)。例如,“选择外卖还是自己做饭”“选择一次性餐具还是自带餐具”“是否打包剩饭”等被总结为“选择高碳便捷的出行方式”与“选择低碳繁琐的出行方式”之间的冲突,由此形成了2 3项主范畴(见表2)。3.2.3 选择性编码 依据前述分析所可能形成的4类困境,对2 3个条目进行划分,剖析所有条目间的共性和个性,从主范畴中挖掘“核心范畴”来展现现象背后的本质与含义。例如,“选择高碳便捷的出行方式与选择低碳繁琐的出行方式”“选择高碳便捷的饮食方式与选择低碳繁琐的饮食方式”等被总结为自我型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编码与范畴发展过程如表3所示。最后,用预留的1/3

44、访谈记录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未发现新的范畴和关系,主范畴内部也没有发现新的构成因子,说明模型达到饱和。经过上述提炼和归纳,最终获得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2 3个条目、4个类别的初始结构(见表3)。基于双继承理论,对4类困境的内涵进行如下剖析(为方便后续研究,使用维度英文名称的首字母来标注各维度及其条目):表2 主轴编码形成的主范畴T a b.2 M a i n c a t e g o r i e s f o r m e d b y a x i a l c o d i n g主范畴 范畴选择高碳便捷的饮食方式选择低碳繁琐的饮食方式选择外卖还是自己做饭选择一次性餐具还是自带餐具是否打包剩饭选择高碳便捷

45、的出行方式选择低碳繁琐的出行方式选择自驾/打车还是公共交通出行选择乘车还是步行购买/使用高碳便捷的生活用品购买/使用低碳繁琐的生活用品是否选择购买/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选择自带布袋购物还是使用塑料袋是否选择消耗金钱、精力、时间等成本的环保用品注重奢侈享受注重质朴节俭是否要为了更加舒适而消耗资源是否为了享乐而增加资源消耗是否实施不符合个人习惯的环保行为维持高碳的生活习惯改变高碳的生活习惯是否注意形成出门关灯的习惯是否注意形成随手关水的习惯是否注意形成低碳出行的习惯关注自身舒适关注低碳生活是否选择影响自身利益的环保生活方式是否选择消耗金钱、精力、时间等成本的生活方式是否实施降低生活质量的环保行为迎合

46、陌生人高碳的享受诉求坚持自我的低碳诉求是否不顾陌生人的想法关闭空调、电灯等消耗资源的用品是否实施给陌生人带来麻烦的环保行为迎合同事高碳的享受诉求坚持自我的低碳诉求是否不顾同事的想法关闭空调、电灯等消耗资源的用品是否实施给同事带来麻烦的环保行为迎合家人高碳的享受诉求坚持自我的低碳诉求是否不顾家人的想法关闭空调、电灯等消耗资源的用品是否实施影响家人健康舒适的环保行为迎合他人的高碳行为坚持自我的低碳诉求是否在他人不实施环保行为的时候去实施环保是否在他人实施不环保行为的时候去实施环保默许他人破坏环境制止他人破坏环境是否阻止他人的不环保行为是否提醒他人纠正不环保行为国家公民(国家期望)组织成员(组织期望

47、)是否完成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工作任务社会期望(正式规范)领导期望是否为了表面工作实施不符合环保规范的行为生态系统成员(生态期望)独立个体(人类现时生活期望)是否为了个体的舒适实施不符合生态成员需求的行为国家公民(国家期望)现时家庭成员(现时家庭期望)是否为了家人的需求实施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行为国家公民(国家期望)独立个体(人类现时生活期望)是否为了个体的舒适实施不符合国家环保规范的行为生态系统成员(生态期望)非正式群体成员(非正式群体期望)是否要抵制污染环境的传统习俗公共空间实施环保行为家庭空间实施环保行为在家与在公共场所是否都要实施环保行为工作空间实施环保行为家庭空间实施环保行为在家与在

48、单位是否都要实施环保行为公共空间实施环保行为工作空间实施环保行为在单位与在公共场所是否都要实施环保行为自然生命的期望自我期望是否为了自然放弃自我需求未来家庭成员(未来家庭期望)独立个体(人类现时生活期望)是否为了孩子舍弃当下需求是否为了子孙后代舍弃当下需求未来群体成员(未来群体期望)独立个体(人类现时生活期望)是否为了人类未来的健康放弃当下需求是否为了人类未来的利益放弃当下利益第1期芦 慧,等:我国居民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及其对亲环境行为自觉的影响1 8 3 表3 选择性编码形成的核心范畴T a b.3 C o r e c a t e g o r i e s f o r m e d b y s

49、e l e c t i v e c o d i n g核心范畴 主范畴自我型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选择更高碳便捷的饮食方式选择更低碳繁琐的饮食方式选择更高碳便捷的出行方式选择更低碳繁琐的出行方式购买/使用更高碳便捷的生活用品 购买/使用更低碳繁琐的生活用品注重奢侈享受注重质朴节俭维持高碳的生活习惯改变高碳的生活习惯关注自身舒适关注低碳生活关系型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迎合陌生人高碳的享受诉求坚持自我的低碳诉求迎合同事高碳的享受诉求坚持自我的低碳诉求迎合家人高碳的享受诉求坚持自我的低碳诉求迎合他人的高碳行为坚持自我的低碳诉求默许他人破坏环境制止他人破坏环境角色型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国家公民(国家期望)组织成

50、员(组织期望)社会期望(正式规范)领导期望生态系统成员(生态期望)独立个体(人类现时生活期望)国家公民(国家期望)现时家庭成员(现时家庭期望)国家公民(国家期望)独立个体(人类现时生活期望)生态系统成员(生态期望)非正式群体成员(非正式群体期望)公共空间实施环保行为家庭空间实施环保行为工作空间实施环保行为家庭空间实施环保行为公共空间实施环保行为工作空间实施环保行为时间型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自然生命的期望自我期望未来家庭成员(未来家庭期望)独立个体(人类现时生活期望)未来群体成员(未来群体期望)独立个体(人类现时生活期望)(1)自我型(E g o,E 1E 6)亲环境行为伦理困境。特定情境下,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