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蕴、鲜明特征和实践要求.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727466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蕴、鲜明特征和实践要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蕴、鲜明特征和实践要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蕴、鲜明特征和实践要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4年3月 第4 4卷 第2期D O I:1 0.1 5 8 9 6/j.x j t u s k x b.2 0 2 4 0 2 0 0 3【收稿日期】2 0 2 3-1 0-2 5。【修回日期】2 0 2 3-1 1-2 7。【基金项目】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项目(2 2 J D S Z K Z 1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 0 Z H 0 2 5)。【作者简介】马忠(1 9 7 4),男,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蕴、鲜明特征和实践要求马 忠1,2,赵 歌21.西安

2、交通大学 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陕西 西安7 1 0 0 4 92.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7 1 0 0 4 9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摘要】2 0 2 3年1 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地位作用,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要从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系统视角,深入分析习近平关于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理论意蕴。其中,文化领导权体现了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科学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含着构建文化生命体的内在逻辑;文明新形态之“新”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特色密切关联

3、;舆论主导权蕴含着站在时代和科技前沿的深邃思考;国际话语权展现出人类文明交往背景下的战略谋划。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体现为理论性和实践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继承性和发展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要从“七个着力”出发,明确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把握文化的方向性要求、发展性要求、信息化要求、安全性要求和开放性要求。【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领导权;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生命体;文明新形态;舆论主导权;国际话语权【中图分类号】G 1 2 0;D 6 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8-2 4 5 X(2 0 2 4)0 2-0 0 2 0-0

4、9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2 0 2 3年1 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地位作用,尤其是以“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为标志,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其理论意蕴、鲜明特征和实践要求,对于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蕴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新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涵盖文化类型、文化的实践基础、文化的社会性、文化的群众性、文化与自由的关系、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认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力量,包括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信仰、艺术、科学、技术、制度、习惯、

5、行为等元素,反映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意识与经济政治关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要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高度,从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系统视角,整体把握习近平关于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和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的重要论述。这些方面相互贯通,既有侧重,也有关联,有的围绕一个基本主题展开,有的围绕不同主题分层次展开,具有深刻的理论意蕴。(一)文化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

6、科学把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洞察时代发展大势提出来的,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把握。首先,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文化领导权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文化领导权一直是一个重要命题。马克思恩格斯关注文化与社会02h t t p:s k x b.x j t u.e d u.c n马忠,赵歌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蕴、鲜明特征和实践要求经济结构、阶级斗争、意识形态和历史变革之间的关系。列宁将文化领导权建设当作“整个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16 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强调“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

7、常重要的问题”24 3 5,要使它(党的文化领导权)最后巩固起来。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习近平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的高度,强调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提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33 2,体现了对文化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深刻认识,即不能将意识形态孤立于文化之外,而是要融入宣传思想文化各领域各方面全过程。其次,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的双重关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是“人与社会经济形态之间的函数”42 7 3,“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52 5 2,

8、说明文化发展的意识形态性及基本规律。从根本上讲,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的“精神生产”、毛泽东的“观念形态的文化”、邓小平的“精神文明”等相一致。另外,卢卡奇的“阶级意识”、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等“西方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文化领导权问题,虽然与马克思主义有所区别,但也反映出大众文化时代面临的意识形态问题,对理解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最后,习近平关于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重要论述包含以下要点。一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方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理解“两个巩固

9、”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关键是坚持党性原则,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内在统一性。二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内涵。要从开放、系统、宏观的视角,从上层建筑的视角理解文化的整体性,把握理论创新、意识形态、文艺工作、道德教育、新闻舆论、网络治理等各领域的良性互动关系。三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地位。要把握“三个事关”,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四是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核心是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这是意识形态领域形

10、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关键,也是新征程肩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坚强政治保证。(二)文化生命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逻辑“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以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些都是基于文化与文明、文脉与国脉的视角展开的,相互关联、内在统一。其逻辑主线是,在“两个结合”的指导下,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结合”中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而提升文化主体性,彰显文化自信,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首先,从文化与文明、文脉与国脉的关系出发,可以理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逻辑前提,从

11、而系统把握“两个结合”、新的文化使命、文化自信、文化保护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来看,文化包含价值观、信仰、习惯、传统、语言、艺术和社会规范,最终会扩展到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科技水平、经济体系等方面,成为文明的基础。从人类历史、大国兴衰和时代变迁来看,文脉传承和国脉强盛密切关联。中国历史上的秦汉盛唐与文化之变,古希腊文化与雅典的黄金时代、1 5世纪文艺复兴与意大利的兴起,1 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与社会变革、1 8世纪末和1 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与文学兴盛,无不说明了这一点。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中,中华民族孕育了璀璨夺目的传统文化,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长期领先于世界,为中华民族奠定

12、了文化根基。但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伴随着领土割让、主权丧失、经济凋敝,中国人逐渐丧失了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但依然面临着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其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论断,内含着构建文化生命体的认识。具体来讲,习近平在“两创”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第二个结合”,强调这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6。实际上,近代以来,从以陈寅恪为代表的新儒家到1 9世纪末2 0世纪初关于中西文化的

13、争论,无不围绕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这一理论命题。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从如何结合好“魂脉”和“根脉”的视角,在融合现代文明的基础上,创造真正的文化生命体,从而实现民族的精神独立,为文化自信奠定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自信、自强、自立、自主”等作出一系列论述。2 0 1 4年2月2 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之后在“三个自信”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71 6,认为坚定道路、理论、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最后,习近平关于“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新的文12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14、版)2 0 2 4年3月 第4 4卷 第2期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具有贯通性。一是历史演变逻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历史机缘,必须实现中国本土化,这也是“第二个结合”提出的必然性,实现“魂脉”和“根脉”的统一。二是文明演进逻辑。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是统一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深厚土壤,在于其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6,这是巩固文化主体性、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习近平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论述,也是从传承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高度提出的。三是文明建构逻辑。即“第二个结合”必须结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文化生命体的丰

15、硕成果,其不仅表现在理论形态上,如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且表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各个方面,目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三)文明新形态: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特色面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等明确要求,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蕴含着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主题,为此要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要把握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从现代化理论来看,文化是“人类重新筹划并在更高形态上优化其总体生活方式”8,与现代化之间存在文化适应、文化

16、传承、文化多样性、文化与社会变革、文化与经济发展、文化与身份认同的关系。纵观人类现代化历史,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西方国家以及2 0世纪中后期迈入现代化的亚洲国家,“其现代文明都建立在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上”9。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完整的现代化理论,但他对资本主义的异化和物化、意识形态的控制、文化产业与消费主义、阶级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环境危机、国家与帝国主义、全球化与文化侵蚀等的批判蕴含着重构现代性的强烈动因。习近平提出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黏合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标”,无不深刻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其次,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

17、新形态的关系。“现代化”最早发端于1 8世纪的欧洲,最初代表工业化,后来演变为一个广泛概念,包括科技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命题内含的意义是:现代化被普遍认为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中国式现代化必然符合科技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等现代化的共性逻辑,但同时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成为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同义语,是过程和结果即前者“创造”后者的关系。明确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哪里,关键在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体现在哪里。

18、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不是与“旧”对应的时间范畴,而是与共性相对应的“特色”性质范畴,即“新在它的批判性、超越性、前瞻性和生成性,新在它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动向、人的解放的新途径和人类发展的新前景”1 0。最后,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特色的关系。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方面进行了概括1 12 2-2 3。初看这五个特色是从与西方现代化的对比逻辑讲的,但仔细分析发现,这更是从中国式现代化继承文化特色中遵循的自身逻辑得出的。习近平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

19、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 25,充分说明这“三个独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依据,从而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中国特色的根源。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色中,除了人口规模巨大是从基本国情出发概括的,其余四点均内含了文化特色,体现出文化之“新”。因为共同富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核心,也是中华文化的基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更体现了中华文明内含的重要元素以及与社会主义相契合的价值追求。基于以上关系,不难理解习近平关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重要论述,与

20、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即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体现文化特色的根本所在。中国式现代化是涵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在内的全方位现代化,更包括人的现代化,最终落实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四)舆论主导权:站在时代和科技前沿的深邃思考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习近平站在时代和科技前沿,对如何做好信息化条件下的宣

21、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了深邃思考,具体体现在关于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等重要论述中,内含着机遇与挑战的辩证法。22h t t p:s k x b.x j t u.e d u.c n马忠,赵歌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蕴、鲜明特征和实践要求首先,从技术背景看,面对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和新技术应用的迭代升级,数字时代、算法时代、大众文化时代、微阅读时代、“泛娱乐化”时代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习近平指出,“能不能适应和引领互联网发展,成为决定大国兴衰的一个关键。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1 34 1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

22、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福祉,可以说,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随着文化帝国主义向数字帝国主义的演变,传统的文化安全在内涵和外延上均已发生深刻变化,将信息化工作和网络安全上升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凸显了习近平站在时代和科技前沿的深邃思考。其次,从国际方面看,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丧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邓小平曾将“和平演变”比喻为“没有硝烟的战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舆论与政权安危紧密相关,历史上的苏联解体、西亚北非的“颜色革命”均是有力的证明。在世

23、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有效应对外部打压、遏制渗透,维护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迫切需要牢牢掌握舆论斗争主动权,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此,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思想舆论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1 43 3 1。最后,从国内方面看,随着中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加之传播手段的技术创新,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各种文化思潮的传播和冲击使社会主流文化的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如文化虚无主义突出表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否定,通过对三类文化合

24、理性和价值性的解构,企图在思想文化领域制造混乱。针对此类错误思潮和言论,习近平提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1 5。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站在时代和科技前沿,深入思考舆论主导权问题,深刻总结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规律,明确了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原则要求和方法路径,对网络信息工作、新闻舆论工作、媒体融合发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将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旨在构建一个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强大空间。(五)国际话语权:人类文明交往背景下的战略谋划中国和世界紧密相联,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出开放包容的世界视野。其中,关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25、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论述,围绕如何形成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一主题,内含着人类文明交往背景下既重视交流互鉴,又重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谋划。首先,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交往观。交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1 66 8马克思对交往与人、交往与生产、交往与需要等进行了深刻论述,旨在分析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个人、群体、民族、国家之间物质和精神上的往来、作用和联系。但文化交往涉及不同国家民族,思想观念、价值观

26、念往往存在不对等性,尤其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以来,西方文明中心主义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正是基于这一深刻背景,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基本原则,主张各个文明的平等性,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回答了“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同文明应该怎样交往”等涉及人类文明发展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交往观的继承和发展。具体体现在“一个尊重”“一个坚持”“三个超越”理念上。“一个尊重”指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一个坚持”指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三个超越”指的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其次,习近平关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

27、体系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对新时代提升国际话语权的深刻认识。2 0 1 3年8月1 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 0 1 6年2月1 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强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2 0 2 1年5月3 1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并将之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一方面,这一重要论述是针对国际传播格局存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问题提出的时代命题,包含“叙、事、理”三个维度。“叙”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性的讲故事,是按照叙事规律组织话语结构的系统科学方法。“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中国人、中华优秀文化

28、、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理”体现在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等方面。另一方面,这一重要论述内含三个命题:一是从话语转向叙事,话语不是简单翻译,而是讲述,要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二是从叙事转向叙事体系,如系统规划传统和现代叙事、宏大和微观叙事,使之具有体系性;三是从叙事体系转向中国叙事体系,彰显中国立场,打破西方叙事,最终落脚到讲清楚中华文明是什么样的文明,中国是什么样的国家,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32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4年3月 第4 4卷 第2期读懂中华民族。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文化思想站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哲学高度,

29、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内在规律,提出新的文化使命,具有极为重要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意义,呈现出鲜明特征。(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根本上体现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要从立场观点方法的整体性中1 7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将之转化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性体现在聚焦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如提出“第二个结合”,着力

30、打通“古今关系”,重新定位“中西关系”,为中国的理论、道路和制度夯实中国传统文化之基;将文化自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任务,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文化立场、文化本质、文化方向、文化地位、文化功能都有丰富阐释,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认知,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性体现在文化工作布局的部署要求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重要位置

31、,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提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全过程;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融媒体传播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让文物活起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营造人文交流局面;打造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等等。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二)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还体现出系统性

32、和针对性统一的鲜明特征,既重视系统性推进,又突出重点问题的针对性解决。系统是不同要素基于一定联系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其不是由某一方面构成的,“而是表示这些方面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1 82 2 0。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针对性是具有问题导向的工作方法,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系统性体现在将“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将理论武装、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文艺创作、道德建设、新闻舆论、国际传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艺创作、民族宗教等各个领域包含其中;同时将文化建设作为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33、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提出“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1 9。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针对性体现为强烈的问题意识。面对新征程迫切需要振奋广大干部群众自信自强的精气神、中国式现代化迫切需要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信息化浪潮迫切需要主动抢抓发展机遇、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形势迫切需要提高斗争本领、外部环境迫切需要增强国际话语权等一系列问题,突出重大使命、重要任务、重点工作。如习近平不仅强调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对新时代新

34、闻舆论工作做出指示,还对媒体融合发展的价值、导向、战略、秩序、治理、技术、人才进行了具体阐述,指出“正能量、管得住、用得好”是媒体融合成效的考量和检验,要求“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等等,均体现出强烈的问题导向。(三)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出继承性和创新性统一的鲜明特征。继承性是对文化传统、历史经验、价值追求等的传承与坚守。马克思的“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毛泽东的“古为今用”,均说明了历史继承的重要性。创新是理论发展的永恒主题,“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2 02 1 4,揭示了文化传承发展的

35、内在规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继承性体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如以“根魂”“基因”“源泉”“命脉”“血脉”“精神标识”等深刻阐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地位和作用;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提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2 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实施,文物、考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文化中国”等对外交流活42h t t p:s k x b.x j t u.e d u.c n马忠,赵歌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蕴、鲜明特征和实践要求动品牌的打造,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红色文艺精品的创作演出、红色旅

36、游的提质增效以及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均体现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脉相承。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新性突出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第二个结合”重大论断,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打开创新空间、巩固文化主体性等高度对结合的前提、结果、意义等进行了深刻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性本善”“向内超越”“知行合一”“为仁由己”等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借鉴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容和谐”“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等基本理念,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新观点这些

37、均体现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新性。(四)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还体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建设“民族的文化”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突出文化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重视文化建设的民族性,同时强调贯穿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化之中的一般性。毛泽东的“洋为中用”、邓小平的“可以对人类做出更多一点贡献”,说明了文化建设的世界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民族性集中体现在文化立场、文化论断、现实路径等方面。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反对“西方文化中心论”,对文化领域的“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进行了有力驳斥,论述了多元文化激荡下保持民族文化独立性的重要意义。提出文化

38、主体性重大论断,认为文化主体性是构成民族文化气质的内在根据,要求在中国大地上,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在“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中巩固文化主体性。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等现实路径,为确立“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奠定了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性体现为在巩固文化民族性的同时,致力于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提供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文明新形态、“一带一路”倡议等新理念的提出,体现出坚持胸怀天下的立场观点方法。“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和“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

39、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价值观的提出,为世界提供了文化交往的中国方案。此外,习近平文化思想还对国际传播的要求、方式、渠道等作出一系列深刻论述,要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充分应用新技术,构建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发挥主流媒体和社会各界在国际传播中的积极作用。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着眼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出“七个着力”,从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融媒体传播格局、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出文化精品、文化体制改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阐发、

40、让文物活起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文明交流互鉴、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此,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出发,找到共性,聚焦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重点把握以下实践要求。(一)把握文化的方向性要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时代把握文化的方向性要求必须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一是坚持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落实党

41、管媒体、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要求,加强正面宣传,强化舆情管控和舆论引导,增强公众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坚持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宣传活动,把握好文艺创作的价值导向,强化文艺对大众审美机制的引领,激发社会正能量。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文化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新时代以来宣传思想文化改革发展历程,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主线。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要坚持人民至上,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发挥文化的浸润、感染、熏陶作用,注

42、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二)把握文化的发展性要求文化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支撑。新时代把握文化的发展性要求需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一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文化发展同样面临着高质量的现实要求。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价值原则,引导各类文化创作生产主体坚持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共同追求,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抓52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4年3月 第4 4卷 第2期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二是坚持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要求。继承与发展是互相包

43、含、关联一体的文化实践。要聚焦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第二个结合”推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保护优先”“保用结合”原则,将传统文化呈现给广大公众,如修复古迹并将其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开展文物展览活动,重视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鼓励民间艺术家进行创作和传授技艺等。三是坚持文化强国的发展要求。要站在建设文化强国的高度,从国民素质达到新水平、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文化创新达到新高地等指标和维度出发,系统推进文化建设。如通过提供文化惠民政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和版权保护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三)把

44、握文化的信息化要求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面对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浪潮,迫切需要更加主动抢抓发展机遇,有力有效应对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重大考验。一是掌握信息时代网络传播规律。对网络传播规律的科学把握关系到用网治网水平,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生成传播规律的把握和运用,研究网络如何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规律,准确把握网上舆情生成演化机理,掌握网上群众路线,使互联网成为凝聚共识的新空间。二是实现信息技术赋能。以信息技术赋能文化发展是把握文化信息化要求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塑适合全媒体生产传播的组织架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加快构建

45、融媒体传播格局,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三是强化网络信息治理。数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信息化时代推动文化发展还要防范文化领域的技术风险。要深入分析“后真相”时代,“弱传播”现象、“回音壁”效应带来的新挑战,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四)把握文化的安全性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时代把握文化的安全性要求需要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一是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要守好互联网主战场,构建多主体协同共治格局

46、,共同应对意识形态风险挑战;强化运用战略思维,准确分析网上斗争规律,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推进全民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二是关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要以“大思政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帮助解决师生困难。如开展高校思政课要遵循“螺旋上升”的方法,围绕马克思主义原理、哲理、政理、学理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思维。三是增强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包括意识形态鉴别力、意识形态处理力和意识形态领导力,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工作的现状和形势,分析解

47、决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把握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的要求,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五)把握文化的开放性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性的思想体系。新时代把握文化的开放性要求需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一是提高叙事能力。叙事就是讲故事,要把握好讲好中国故事的目标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方法是融合中外、贯通中西,要求是不断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通过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二是构建传播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是从顶层设

48、计战略高度作出的全新工作布局,要主动配合国家战略设置国际传播议题,增强对国际舆论规律的研究和把握能力,整合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国际媒体、社交媒体等,共同打造具有国际传播力的媒体矩阵,着力提高“五力”,即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三是推动文化传播。坚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向世界阐释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内容。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构建全人类的文化共识和共同价值;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参考文献1 列宁全集:第4 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49、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8 7.2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3.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 0 2 0.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6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 0 2 3-0 9-0 1(1).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62h t t p:s k x b.x j t u.e d u

50、.c n马忠,赵歌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蕴、鲜明特征和实践要求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 0 1 7.8 朱喆,操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文化发展概念J.哲学研究,2 0 1 4,6 0(2):2 4-2 9.Z HUZ,C A OQ.T h ec o n c e p to f c u l t u r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M a r x i s t p h i l o s o p h yJ.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R e s e a r c h,2 0 1 4,6 0(2):2 4-2 9.9 张允熠.中国式现代化铸就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