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儿科推拿学》复习题.pdf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713591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6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推拿学》复习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儿科推拿学》复习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儿科推拿学》复习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儿科推拿学》复习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儿科推拿学》复习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单项选择1、肝经穴宜清不宜补,肝虚应补时,应对小儿以()代之。A、补肺经 B、补肾经 C、补小肠 D、补大肠 E、补脾经2、拿小儿肚角穴是()的要法。A、止腹泻 B、治疗便秘 C、止腹痛 D、止呕吐 E、以上都不是3、小儿推拿中,哪种可主治一切虚寒病证()A、补脾经 B、补肾经 C、清天河水 D、推三关 E、运内八卦4、推拿疗法针对疾病讲究点、线、面结合运用,其中“点”指:()A、相应经络 B、相应经筋 C、相应皮部 D、相应腧穴 E、相应腧穴和经络5、推拿疗法针对疾病讲究点、线、面结合运用,其中“线”是指:()A、相应的皮部 B、相应的经筋 C、相应的经络 D、相应的腧穴 E、相应的腧穴

2、和经络6、以下穴位可降逆止呕,除了()A、横纹推向板门 B、揉左端正 C、推天柱骨 D、分腹阴阳 E、揉右端正7、在以下的小儿穴位中,常合用以清热的穴位有()A、推脊柱 B、拿肚角 C、清天河水 D、推涌泉 E、退六腑8、肾纹的定位是(A )A、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B、手掌面,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C、手掌面,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D、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E、掌面小指根下,桡侧掌纹头。9、以下非线状的穴位是(C )A、大横纹 B、小横纹 C、掌小横纹 D、大肠 E、小肠10、宜清不宜补的穴位是()A、脾经 B、胃经 C、肝经 D、肾经 E、肺经11、以下不具有清热作用的穴位是

3、(E )A、清天河水 B、水底捞明月 C、揉总筋 D、推脊 E、揉一窝风12、不能与龟尾穴配合运用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穴位是:AA、肾经B、七节骨 C、脊柱 D、脾俞 E、运水入土13、横擦肾俞、命门、腰阳关等穴,所具有的功效是:AA、温补肾阳 B、疏通经络 C、活血祛瘀 D、滋补肝肾 E、镇肝熄风14、在小天心上常用的一个手法是:AA、捣法 B、推法 C、运法 D、拿法 E、擦法15、穴位性开而降,多用于治疗小儿食积、痰壅、气逆、肝脾肿大等病的穴位是:A、腹 B、胁肋 C、脾经 D、肝经 E、大肠16、足太阴脾经与()相表里A、手太阴肺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

4、、手少阴心经17、有“十二经脉之海”、“血海”之称的是:()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 E、跷脉18、有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的作用的是:A、揉二扇门 B、揉上马 C、掐老龙 D、揉一窝风 E、揉肾顶19、穴有孔隙之意,在历代文献中在各种不同名称,下列哪一项除外(D)A、节B、会C、骨孔D、窍 E、气穴20、推拿学以经络学为基础理论,特别密切相关的是(D )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 D、皮部与经筋 E、十五络脉21、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五法常用于治疗。()A、外感湿热 B、外感风热 C、外感表证 D、外感风寒 E、饮食内伤22、下列正确的叙述

5、是:()A、用推法自大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扳门推向横纹 B、推下七节骨能温阳止泻 C、肾经穴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 D、天河水用食、中二指面自肘推向腕,称清开河水 E、用拇指面自腕推向肘,称退六腑23、揉四横纹,推小横纹,揉摩小横纹,掐、揉总筋均能()A、清热散结 B、升阳举陷 C、补益气血 D、温阳散寒 E、调和气血24、揉中脘、摩腹、分腹阴阳均能健脾和胃和()A、消食导滞 B、和胃理气 C、温阳散寒 D、理气消食 E、以上都不是25、开天门的作用是:A、活血化瘀 B、舒筋通络 C、疏风解表 D、以上都不是26、以下哪组可用于小儿外感风寒发热()A、补脾经、补肺经、揉太阳、推涌泉

6、B、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推三关 C、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退六腑 D、运内八卦,清天河水,清胃经,退六腑27、推太阳的作用是:()A、活血化瘀 B、舒筋通络 C、疏风解表 D、调理脾胃28、小儿推拿中,哪种方法可醒神开窍()A、掐人中 B、揉太阳 C、开天门 D、揉迎香29、以下哪种方法,既能止泻,又能通便:()A、按腰俞 B、开天门 C、揉风门 D、推七节骨30、小儿推拿特定穴,六腑位置是:()A、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B、前臂尺侧,阳池至时成一直线 C、前臂中总筋到洪池成一直线 D、前臂尺侧,总筋至洪成一直线31、哪种方法可温阳散寒,收汗解表 A、清天河水 B、打马过天河 C

7、、推三关 D、退之腑32、推太阳穴的作用是:()A、活血化瘀 B、舒筋通络 C、疏风解表 D、调理脾胃33、小儿推拿中,哪种方法可醒神开窍()A、掐人中 B、揉太阳 C、开天门 D、揉迎香34、小儿坎宫穴的位置是:()A、自眉头起沾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B、两眉中间是穴位 C、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D、以上都不是35、以下哪组可健脾和胃,消食()A、拿风池、分腹阴阳、拿肚角 B、揉脐、开天门、拿肚角 C、摩腹揉脐,揉中脘 D、揉乳根、揉乳房、摩腹36、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的穴位是:()A 天门 B 坎宫 C 太阳 D 山根 E 以上均非37、对婴儿流口水有良效的穴位是:()A 四横纹 B

8、小横纹 C 掌小横纹 D 肾纹 E 以上均非38、内八卦中对小天心者为:()A 乾 B 坎 C 艮 D 震 E 以上均非39、惊风,目赤,口苦咽干等,宜取哪个穴位:()A 心经 B 脾经 C 肝经 D 肺经 E 肾经40、善治腹痛的穴位是哪穴A 腹 B 腹阴阳 C 脐 D 丹田 E 以上均非41、对肝区疼痛有治疗效果的穴位是A 四横纹 B 小横纹 C 掌小横纹 D 肾纹 E 以上均非42、内八卦中对中指根者为A 巽 B 离 C 坤 D 兑 E 以上均非43、张某,女,2 岁。发热,头痛,怕冷,无汗,流涕,苔薄白。以下哪种手法不宜A 推攒竹 B 推三关 C 揉二扇门 D 推脊 E 推坎宫44、用

9、于治疗自汗,盗汗,解颅等症的穴位是A 肾经 B 肾顶 C 肾纹 D 囟门 E 以上均45、有升阳作用的穴位是()A、威灵 B、外八卦 C、内八卦 D、内劳宫 E、外劳宫46 小儿麻痹症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致病病原体为(B)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绦虫 E.其他47 小儿麻痹症所致瘫痪恢复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B)A.瘫痪性质 D 瘫痪范围B.神经受损程度C.瘫痪部位 E 肌肉受损程度48 脾脏虚寒型夜啼的特征是(A)A.睡喜伏卧,曲腰而啼B.睡喜仰卧,见灯哭愈甚C.睡中时作惊惕,紧偎母怀D.夜间阵发啼哭E.以上都不是49.佝偻病的好发月龄是(E)A.13 月 B.36 月 C.16

10、 月 D.69 月 E.612 月50.小儿肌性斜颈,晚期病人除了颜面颈项部症状外,还伴有(B)A.颈椎侧凸 D.脊柱侧突 B.胸椎佣凸 E.以上都不是 C.腰椎侧突51 久泻不止可加(B)A.按,揉足三里 D.按,揉气海B.按,揉百会 E.按,揉大肠俞 C.按,揉膻中 52.肠套叠的主要症状为(A)A.痛,呕,胀,闭 D.痛,泻,胀,闭B.痛,呕,胀,泻 E.以上均不是C.泻,呕,胀,闭53.麻疹疹前期的治疗原则(A)A.解肌透表 D.养阴清热 B.透疹达邪C.清热解毒 E.清热透表54.肾阳受损之小儿腹泻症是(E)A.大便水样,次数增多 D.甚或脉微欲绝,皆不识人 B.四肢厥冷,面色恍白

11、E.以上都是 C.完谷不化,脉软无力 55.捏脊疗法不适用于下列何证(D)A.腹泻 B.疳积 C.便秘 D.肠套叠E.佝偻病56、推坎宫的功效除疏风解表,止头痛外,还有(C)A镇静安神 B理气化痰 C醒脑明目 D降逆平喘 E补益气血 57、治疗外感发热,开天门常合用除揉太阳外,还合用(C)A揉百会 B揉乳根 c推坎官 D揉肾顶 E揉内劳宫 58、推攒竹、推坎官、揉太阳、揉耳后高骨的相同功效为(C)A镇静安神 B开窍醒目 C疏风解表 D清热明目 E醒神开窍 59、可用于诊断的穴位是(C)A五经纹 B掌小横纹 C大肠经 D四横纹 E小横纹 60、既能治疗呕吐,又能清热的穴位是(D)A百会 B攒竹

12、C迎香 D天柱骨 E耳后高骨 61、揉膻中穴治疗吐痰不利时,常与揉天突穴合用的是(D)A揉足三里 B摩腹 C揉脐 D揉丰隆 E揉涌泉 二、多项选择1、具有开窍醒神的操作是:A、运内劳宫 B、掐人中 C、掐端正 D、掐膊阳池 E、掐老龙2、对于小儿肺炎的干性啰音有治疗效果的特定穴为:()A、肺经 B、四横纹 C、小横纹 D、掌小横纹 E、上马3、小儿推拿中,五经穴宜清不宜补的有()A、脾经 B、肝经 C、心经 D、肺经 E、肾经4、小儿推拿治疗外感表证的四大手法是:()A、开天门 B、推坎宫 C、推天柱骨 D、运太阳 E、揉耳后高骨5、对于小儿肺炎的湿性啰音有治疗效果的特定穴为:()A、肺经 B

13、、四横纹 C、小横纹 D、掌小横纹 E、上马6、推拿疗法针对疾病讲究点、线、面结合运用,其中“面”指的是:()A、相应经脉 B、相应经筋 C、相应皮部 D、相应腧穴 E、相应络脉7、在以下的小儿穴位中,具有清热功效的穴位有(ACDE)。A、推脊柱 B、推七节骨 C、清天河水 D、推涌泉 E、退六腑8、小儿高热抽搐时,可选择下列哪些穴以急救(AC)A、老龙B、威灵C、小天心D、一窝风9、十二经筋是筋肉相应经络支配的部分,其作用是(ABCD)A、约束骨骼B、利于关节屈伸活动C、结于关节、骨骼部D、维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10、以下穴位中成人与小儿均一样位置、主治的穴是(A D )A、天枢B、脾经C、

14、板门 D、风门E、威灵11、下列特定穴中,具有疏风解表功效的有:()A、推攒竹 B、推坎宫 C、推、揉太阳 D、推耳后高骨 E、按揉百会12、下列特定穴中能发汗的是()A、清肺经 B、拿肩井 C、分椎肩胛骨 D、拿风池 E、掐、揉二扇门13、刮天柱穴的主要功能是:()A、健脾温肾 B、降逆止呕 C、温阳散寒 D、祛风寒 E、通经络14、小儿特定穴的位置主要分布在:()A、腰部 B、下肢部 C、头面部 D、四肢 E、背部15、揉中脘,摩腹,分腹阴阳之法的作用是:()A、祛风散寒 B、健脾和胃 C、解表清热 D、理气消食 E、理肠止泻16、清天河水的临床作用是:()A、清热解表 B、泻火除烦 C、

15、健脾和胃 D、活血通络 E、以上都是17、揉中脘、摩腹,分腹阴阳之法的作用是:()A、祛风散寒 B、健脾和胃 C、解表清热 D、理气消食 E、理肠止泻18、用以止泻的手法是()A、板门推向横纹 B、横纹推向板门 C、推上七节骨 D、推下七节骨 E、运水入土19、下列特定穴中具有疏风解表功效的有(ABCD)A 推攒竹 B 推坎宫 C 推,揉太阳 D 推耳后高骨 E 推天柱骨20.下列特定穴中具有开窍醒神功效的有(ABCDE)A 掐山根 B 掐人中 C 推囟门 D 掐十宣 E 掐劳龙21.下列特定穴中具有宽胸理气功效的有(ABD)A 推,揉膻中 B 搓摩胁肋 C 摩腹 D 揉腓俞 E 揉大椎22.

16、下列特定穴中能发汗的是(BDE)A 清肺经 B 拿肩井 C 分推肩胛骨 D 拿风池 E 掐揉二扇门23.下列特定穴中具有止呕吐功效的有(BCD)A 揉四横纹 B 揉右端正 C 推天柱骨 D 按,揉天突 E 揉内劳宫24 推天柱骨用于治疗外感发热,颈项强痛多与(BD)合用A 按,揉迎香 B 拿风池 C 补肝经 D 掐,揉二扇门 E 揉膻中25 小儿常用保健方法,除按,揉足三里外,还有(CE)A 按,揉三阴交 B 摩丹田 C 捏脊 D 开天门 E 摩腹26 治疗气虚下陷的脱肛,遗尿等症,常用推上七节骨和(BE)合用A 揉涌泉 B 按,揉百会 C 按,揉足三里 D 补脾经 E 摩,揉丹田27 掐精宁

17、在临床中为避免克削太甚,元气受损,多与补脾经和(AC)合用A 推三关 B 摩腹 C 捏脊 D 补肺经 E 分推肩胛骨28 掐,揉前承山参与按百虫和(CD)合用治疗角弓反张A 开天门 B 推攒竹 C 拿委中 D 掐解溪 E 运内八卦三、填空题1、小儿天河水穴操作有 _、_ 两种。清天河水、打马过天河2、揉肾顶能 _、_。收敛元气,固表止汗3、小儿推拿中,心经穴宜 不宜 。清、补4、小儿“腹”穴位置 腹部 。5、“肚角”位置 脐下两寸(石门)旁开两寸大筋。6、天门穴在 _。印堂至发际面一直线7、肺经穴在 _。无名指末端罗纹面8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天门的位置在 _。印堂至发际成一直线9、天柱骨位置在

18、_。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10、小天心位置在 _。大小鱼际交界处。11、小儿推拿常用穴板门的位置在()。手掌大鱼际平面12、桥弓穴的治病作用是 _。平肝潜阳13、推坎宫穴在临床上的作用是 _、_。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四、判断题1、揉龟尾既能止泻,又能通便。()2、小儿推拿穴位,有“点”状,“线”状,但一般无“面”状穴位。()3、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虚可用补脾经代之。()4、按揉百会、推揉囱门二穴相配有祛风散寒的作用。()5、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拿风池五法均为治疗外感表证所常用()6、小儿特定穴,天门穴有活血,疏理脾胃,气机的作用。()7、对患儿来说:推脊柱,揉大椎,揉风

19、门三穴,相配有清热作用。()8、对患儿来说揉脐,揉丹田二穴相配,能开提中元祛风散寒。()9、掐乳根穴有理气和中的作用。()10、小儿推拿特定穴“五经”主要治疗虚寒证。()11、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搓摩胁办,揉乳根,揉乳旁五法均能宽胸理气。()12、推板门、揉扳门、运内八卦、运外八卦、均能健脾和中、助运消滞。()13、前发际正中直上 2 寸,百会前骨陷中为囟门.()14 推脊为食,中二指面自下而上直推.()15 推下七节骨能温阳止泻.()16 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虚可以用补脾经代之.()17 无名指末节螺纹面为心经.()18 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为胃经.()19 板门推向横纹能止泻,横纹推向板门

20、止吐.()20 掌背腕横纹中点为总筋()21 手背二,三掌骨歧缝间为精宁.(),22 推三关为肘推向腕.()23 退六腑是自肘推向腕.()24 推箕门多与揉丹田,按揉三阴交合用治疗腹泻.()25 膝上内侧肌肉丰厚处为百虫穴.()26 推涌泉常与揉上马,运内劳宫合用治疗五心烦热,烦躁不安.()27 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指关节后陷中为二人上马穴.()28 婴儿腹泻多发生在春秋两季.()29 外邪致泻以湿为多.()30 现代医学认为婴儿腹泻主要与致病性大肠杆菌有关.()31 湿热泻的主要临床特点是腹痛即泻,急迫暴注,黄褐热臭.()32 脾虚泻可见食后即泻.()33 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多为

21、伤食泻.()34 湿热泻可用清脾胃以清中焦湿热,退六腑,清小肠,以清热利尿除湿.()35 久泻不止常加按,揉百会以升阳举陷.()36 泻因于惊,可加清肝经,指揉五指节.()37 虚泻而无实邪,均可用揉鱼尾,推上七节骨.()38 溢乳不是呕吐,不属病态.()39 推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善止一切呕吐.()40 反复呕吐可导致脱水,酸中毒等.()41 腹痛急暴,得热较舒,遇冷更剧,多属腹寒痛.()42 小儿感染诸虫,也可转为疳症.()43 疳证往往是积滞的进一步发展.()44 实秘的治疗原则是顺气行滞,清热通便.()45 实热型脱肛的临床特点有肛门直肠脱出不收,红肿,刺痛,瘙痒等.()46 疼痛剧烈

22、之肠套叠患儿,可加按压脾俞,胃俞,大肠俞及足三里等穴.()47 哮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支气管哮喘属狭义哮喘.()48 哮喘发病诱因有接触过敏等多种因素.()49 哮喘均为突然发作,无前驱症状.()50 患百日咳后有终身免疫力.()51 百日咳致病病原体为百日咳嗜血杆菌.()52 百日咳发病痉咳期传染性最强.()53 麻疹是小儿最常见的发疹性传染病,病愈后免疫力强,一般终身不再感染.()54 麻疹在临床上分疹前期,出疹期和恢复期.()55 麻疹出疹期高热抽搐者,加掐人中,掐老龙以醒神开窍,止抽搐.()56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善,每当高热或炎症刺激时容易发生惊风.()57.3 岁以下的儿童尿床

23、不属病理现象.()58 脾肺虚损,气虚下陷也可出现遗尿症.()59 天气阴雨时小儿更易发生遗尿.()60 小儿肌性斜颈以头向健侧斜,前倾,颜面旋向患侧为特点.()61 肌性斜颈的病理主要是患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62 小儿肌性斜颈均为生产过程中损伤所致.()63 经常被动牵拉患侧胸锁乳突肌有利于治疗.()64 小儿肌性斜颈以患侧胸锁乳突肌为治疗重点.()65 惊骇恐惧型夜啼可用下列处方治疗:推攒竹,清肝经,揉小天心,揉五指节.()66 小儿麻痹后遗症可采用成人推拿手法治疗.()67 小儿麻痹后遗症为弛缓性麻痹.()五、名词解释1、天河水: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条直线。2、三

24、关: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条直线。3、七节骨:第 4 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4、四横纹: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 1 指间关节横纹处。5、小天心: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6、内劳宫:掌心中,屈指时中指、无名指之间中点。7、坎宫: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8、天门: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9、六腑: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10、小横纹:掌面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11、掌小横纹: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12、老龙:中指甲后一分处,掐老龙主要用于急救,有醒神开窍的作用。13、五指节:小儿特定穴,位于掌指五指节第一指间关节,能安神镇惊,祛风痰通关窍。14、肚角:位于脐下

25、 2 寸(石门)旁开 2 寸大筋,是止腹痛的要穴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均可应用,特别是对寒痛,伤食效果较好。15、肾顶:小儿特定穴在小指顶端,有收敛元气,固表止汗的作用。16、端正: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17、山根:属小儿特定穴,在两目内眦之中,有开关窍醒定神的作用。六、简答题1、简述内八卦的定位与操作方法。定位以手掌中心(内劳宫)为圆心,圆心至中指根距离 2/3 为半径之圆周即为内八卦。对小天心为坎,对中指根为离,靠拇指侧中点为震,靠尺侧中点为兑,共 8 个方位。操作顺运内八卦为顺时针运作,逆运内八卦为逆时针运作。古有离位不运之说,即用左手拇指盖住离位,右手运至中指

26、根下时,从左手指甲背上滑过,以免动心火2、简述六腑穴的定位及操作方法。定位:前臂尺侧缘,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操作:小儿屈肘,医以一手握其手腕,另一手中、食二指指腹从肘推至手腕称推(退)下六腑。推 35 分钟。3、请写出四横纹的常用操作方法。1.掐揉四横纹为从食指纹起每捻揉 35 次,以拇指甲掐 1 次,依次捻掐完四指为一遍,操作 10遍。2.推四横纹为使患儿四指并拢,医者以拇指指腹从食指纹路依次横向推向小指,操作 50100 次。另一法为逐指纵向快速推动,推 10 遍。4、请写出按弦走搓摩的操作方法。抱儿坐于大腿之上,两手交叉置于头顶。以两手掌置于两侧胁腋下,先向下推抹 10 次左右,再来

27、回搓摩,边搓摩边从上向下移动,直至天枢穴处,并就势点天枢,然后一拂而起。此称为搓摩胁肋,又称按弦走搓摩。操作 10 遍左右。七、论述题1、叙述小儿特定穴具有哪三方面的特点。(1)不仅有如孔穴点状的特定,还有从某点至另一点成为线状(如三关、六腑)和面状的特点。(2)大多数公布在头面和四肢、便干取穴、操作。(3)不象十四经穴那样有线路,相连成经络系统。2、请写出三种天河水的常用操作方法及其功效和临床应用。【操作方法】1.清天河水:一一手拇指按于内劳宫,另一手拇指或食中二指,从腕横纹推至肘横纹。2、大推天河水:从内劳宫向上推至肘横纹。3、取天河水:由洪池曲泽)向掌心方向推,推至掌心,向上一拂而起。4

28、、打马过天河水:先运内劳宫数遍,后以一手拇指按于内劳宫,一一手食、中二指交替并拢从下向上拍打天河水。推 35 分钟,拍打至局部红赤。【功效】清热,凉血,利尿。【应用】1.清法代表。治各种热证,实热虚热均适宜。如邪在卫分,证见发热、恶风、口渴、汗出,邪在气分之高热、烦躁、大汗、脉洪大,邪入营血之神昏、抽搐、谵妄等,以及阴虚火旺之潮热、盗汗、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等用之均佳。2、能凉血,治斑疹、紫癜、皮肤干燥瘙痒等。3、推法不同,适应证亦不同,如清天河水多用于外感,以透发为主;大推天河水和打马过天河水,气营热盛用之,其清热力量较强;取天河水为阴虚津伤血枯而设,多用于虚热。3、论述三关的定位、操作方法、功效和临床应用。【位置】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操作】从下向上推动。35 分钟。【功效】温里散寒,补益气血。【应用】1.温法代表。治一切寒证,如头冷痛、流清涕、泪水清冷、流涎、畏寒肢冷、阴疽、瘾疹不出、心腹冷痛。其穴温热,有代却麻黄肉桂之说。2.补法代表。治阳气不足之证。用于身体虚弱、神疲气怯、面色无华、食欲不振、头昏、少气懒言等。3.能发汗,用于气虚寒凝之无汗,或汗出不畅,邪气内陷之症。可托毒(邪)外出。谢谢大家下载,本文档下载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辑修改.再次谢谢大家下载.翱翔在知识的海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