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沿黄生态有机粮食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589481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2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沿黄生态有机粮食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沿黄生态有机粮食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沿黄生态有机粮食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沿黄生态有机粮食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沿黄生态有机粮食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概况11.2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2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42.1项目建设背景42.2项目建设必要性6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83.1市场分析83.2市场预测9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04.1项目选址104.2建设条件10第五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145.1建设内容145.2建设规模15第六章 工艺技术方案166.1工艺流程166.2设备选型17第七章 工程建设方案197.1总图运输197.2建筑工程197.3结构工程207.4给排水工程217.5电气工程22第八章 节能与环保258.1节能措施258.2环保措施28第九章 项目工程管

2、理与劳动保护319.1工程管理319.2劳动保护32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410.1项目前期阶段3410.2项目准备阶段3410.3项目实施阶段34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511.1投资估算3511.2资金筹措36第十二章 招投标方案3812.1编制依据3812.2招标范围3812.3招标组织形式3912.4招标方式3912.5招标信息发布39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分析4013.1分析说明4013.2经济费用、效益分析4013.3财务指标分析4113.4评价结论41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分析4214.1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4214.2项目对当地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4214.3项目

3、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42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4315.1研究结论4315.2建议43“沿黄生态有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沿黄生态有机粮食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摘要1、项目名称:沿黄高效生态有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2、项目建设单位:XXXXX3、项目建设地点:以XX市XX市、XX市XX县、XX市XX县、XX市XX县、XX县黄泛区农场等为核心示范区沿黄河两岸地区。4、项目建设年限:2008年6月至2013年5月 共5年时间。5、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在XX黄河滩区18个县内选择生态环境达到国家生态环境标准100万亩农田,辐射300万亩,遵循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化

4、的思路,按照有机产品标准,建设一批生态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重点建设优质有机小麦70万亩、辐射230万亩,优质有机大米30万亩,辐射70万亩,生态有机粮食生产基地,每年可提供有机粮食20亿斤,其中有小麦15亿斤,水稻5亿斤,增加农民收入4亿元。6、项目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为4.8亿元。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资金6500万元,四县市政府计划配套项目资金共计4000万元,黄泛区农场投资500万元、调动农民及相关投入10000万元,请求中央、省农业主管部门分批拨给扶持资金5000万元,申请贷款22000万元。7、项目运行费用:运行费用主要有:标准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18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3650

5、万元;优良品种体系建设2880万元;有机粮食产业化开发3370万元;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科技推广创新体系建设379万元;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196万元,各项投资总计12275万元,需生产经营流动资金投入35725万元。8、项目效益分析:通过项目在五个县市区实施,可带动沿黄地区的数十个乡镇,100多万农民进行标准化有机粮食生产,使农业走上规模发展,产业化经营之路,预计有机粮食价格可提高20-150%,辐射带动综合增加经济效益20亿元。经过几年努力,争取在沿黄地区培育几个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提高基地有机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形成区域经济支柱。构建沿黄地区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显著提

6、高有机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促进黄河流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建设背景以化肥、农药为代表的农业革命以来,农业生产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使农业的劳动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大大提高。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常规农业在给人类带来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使环境和食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土地生产能力持续下降。大量使用农药不但使农产品中有毒成分增多,危及人类身体健康,而且大大抑制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使原来充满生机的广阔田野变得毫

7、无生气,直接导致了土地退化、沙化和温室效应的产生。同时,大量使用化肥,本来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产量,但消耗的能量和物质太多,以致消耗的能量远远超过了收获的效益;增加的成本,大大超过了增加的收入;农药大量的使用本来是为了抑制病虫害和杂草,结果却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人类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开始探索一条新的现代农业之路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有机农业是指在作物种植与畜禽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产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产物,而且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平衡,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维

8、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有机农业的核心是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体系;而有机农业生态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个过渡或有机转换过程。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从根本上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入WTO,对于我国的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出口产品来说,从长远看利大于弊;但从近期看,压力大于张力。按照世贸组织和多边贸易协议的有关规定,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性成为各国的非关税(绿色)贸易壁垒,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进入国际贸易市场受关税和配额的调控作用将愈来愈小。如果我们不作准备,加快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由国际机构认证的有机农业,那么在未来的国际农产品市场上,一方面,国外价廉物美的农产品和食品将畅

9、通无阻地进入中国市场,极大地冲击中国的农业和食品行业;另一方面,外国将通过非关税贸易壁垒限制我国的农产品和食品进入他们的市场。由于有机产品是一种源自自然、高品质、无污染、无公害的国际公认的环保产品,因此大力发展包括有机食品在内的有机产品产业,有利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打破非关税壁垒,提高我国有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2、充分发挥有机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土壤中有机质减少,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而有机农业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允许施用农药和化肥,就能有效地避免环境的污染,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问题的产生,为控制和减

10、轻农村的土地水源污染,保护和恢复区域的生态环境,为科学、合理、循环、持续地利用资源起到促进作用。3、极大地促进和恢复生物的多样性有机农业生产要求人们在开展农事活动的同时,重新认识和友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定义杂草和害虫,在田间管理中强化生态平衡和注重物种的多样性的保护。在农业生产系统中,一些所谓的有害生物,如杂草,也并非有百害而无一益的,若将其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促进农田养分循环、改善田间小气候等有着重要作用。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食物链的多样性,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自然福利。国外有机农业实践表明,在石油农业生产区域向有机农业转换过程中,不但可以使农业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天敌数量

11、和生物的多样性也会迅速增加。4、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有机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机农业可以实现完全的产业化,可以形成一个严密的产业体系。在有机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专业分工上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有机农业生产环节中所需的劳动力也比非有机农业生产领域高出6倍左右,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从根本上减轻社会就业的压力。5、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农业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效益比较低下的弱质产业,有些农民因种田无利可图而在牌桌上虚度光阴。有机农业由于它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和有关基因技术产品,所以外部投入趋向零,农业的边际效益极高,加上市场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国际市场有

12、机产品的价格要高出60%,甚至几倍以上),又由于有机产品供不应求。如果实行适度规模生产,可以得到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的效益,从真正意义上利用农业自身的发展来增加农民收入,真正使农民种田有利可图。6、有效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机农业的实践证明,开发有机产品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的高效途径。有机农业可以通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循环持续开发利用为基础,依靠科技进步,按照种植和养殖相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的要求,实行有机农业产业经济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设计和组合。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相互依托的“龙”型产业链。通过多种形式和一定的利益分配关系,形成

13、完善的有机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7、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健康安全的食物近几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农药化肥在其降解过程中,会形成各种中间体,其中某些中间体分子结构与动物体内的雌性激素十分相似,是很有可能导致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雄性退化的重要原因。另外,基因工程食物潜伏的有害作用也很令人担忧。在日本,已发现儿童普遍皮肤过敏,这可能与基因食物有关。而有机农业是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化学合成的物质和基因工程的产物及衍生物的,所以最具健康安全性。在发达国家,儿童食品大多使用有机食物,他们愿出高价购买有机食品,是出于自身健康的考虑。8、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问题是解决“三农

14、(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而有机农业生产无论是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上都能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越是在贫困地区效益越明显,可以这样说:在我国贫困地区发展有机农业生产是我国农村摆脱贫困,迈向小康的必由之路和最佳选择、有机农业的发展必将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日益增长的健康食品意识,促进有机食品的巨大需求,国际有识之士预言:有机农业产业是一座巨大的潜在金矿,因此可以说,有机农业是一项新兴产业亟待发展。9、我国发展有机农业优势(1)我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悠久农业文明的国家,积累了许多优良的农业传统技术,世界有机农业的思想正是从中国数千年长盛不衰的农业文明和我国优秀的古典哲学家思想中启迪和发

15、展起来的。我国有很多的传统技术被几十年的石油化学农业淹没了。将这些传统的技术挖掘出来,与现代的可持续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有机农业的大国。(2)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受工业化污染程度相对发达国家较轻,发展有机农业的环境基础较好,尤其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上,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很少使用或从未使用过化肥和农药,这些地方比较容易、并能较快地转换成有机粮食生产基地,转换成本较低。(3)我国不但地广,而且物博。不仅生物品种繁多,生物多样性显著,而且绝大多数生物物种未受到基因重组,很多物种通过有机转换就能成为优良的有机品种。(4)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够适应有机农业对劳

16、动力的大量需求。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使长期被捆绑土地上的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但这种离土不离乡的人口转移,缺乏稳定性,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新一轮调整,乡镇企业的改制和撤并,最近几年已出现了大量务工农民的回流。(5)我国生态农业、生态示范园和绿色食品基地的开发建设,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遍的推广,全国已经建立了数千个生态农业基地,积累了丰富的生态农业经营管理经验,其中大多数适用于有机农业的生产经营。(6)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有机产品消费市场之一。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健康等问题

17、的关注,人们购买有机产品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为了后代的健康,对婴幼儿食品和直接提供人们食用的有机粮食、有机瓜果、蔬菜等购买力更强劲。(7)各级政府的重视将为我国推进有机农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政府将更加重视有机农业的发展。200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重点扶持和扩大畜禽、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特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世界看重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因而国外政府及民间组织对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极为支持。如中德技术合作项目“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经中、德两国政

18、府的批准,现已实施。国内外民间基金会(如,中国爱德基金会、德国琥珀基金会)也非常支持我国的有机农业产品的开发和发展。(8)胡锦涛同志指出,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是增强我国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条件。只有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才能加快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才能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经营水平,才能完善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实施农业标准化,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我国

19、有机农业将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说的那样“我国发展有机食品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指明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制定了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带建设,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作大作强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措施。这既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又是促进农民增收,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XX

20、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全省以建设全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加工基地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目前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2305万亩,占小麦播种总面积的32%,大米种植面积波及沿黄地区百万亩以上,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的格局。为切实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真正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进一步落实温家宝总理来我省考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时的指示:“粮棉主产区要搞好结构调整继续发挥优势。要牢牢把握住优化品质这个根本性问题,要促进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化。”我们认为,充分利用母

21、亲河黄河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建立“XX沿黄高效生态有机粮食生产基地”,全面提高粮食品质,创建沿黄生态有机优质粮食品牌,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二)必要性1、粮食是安天下的产业。国以民为本,人以飻为天,农业是产粮的主业,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是既有战略意义又有经济意义,粮食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物质保证,同时对改善人们生活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2、资源有限,粮食增产余地不大。由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农用土地占用不可避免。各类开发区、小城镇建设势头过猛,圈地、毁田现象严重,粮食播种面积相对减少在网易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要求也不断增加。每

22、年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在不断增加,这就意味对粮食消费也不断增加。在短时间内要使粮食有较大的增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目前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促进粮食尽快恢复增长。3、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制约非常大。如果遇上风调雨顺的年景粮食就会增产丰收,如果遇上恶劣天气粮食产量就会下降,有时局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绝收的现象。世界各地粮食产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海陆分布、地面接受太阳光照不同,粮食生产出现多样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也出现多样性,每年在全球范围内不是这个地区受恶劣气候影响,就是那个地区受恶劣气候影响。有些地方不是这个季节出现风灾、水灾、旱灾和虫灾,就是那个季节发现风灾、水灾、

23、旱灾和虫灾等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从而导致粮食减产,甚至欠收。粮食供需出现波动就在所难免。因此就要在粮食丰收之年搞好储备,减产之年做好调剂补缺达到供需平衡。4、前些年粮食走低,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减产。就我国粮食生产而言,1998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5.1亿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以后几年连续出现了阶段性的粮食供过于求局面,各地不同程度出现卖粮难现象。在粮食价格长期低速的影响下,各地压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农民在进行粮食生产的时候,由于粮食卖不好价钱,大部分农民不重视田间管理,听天由命,到时能收多少就算多少,致使粮食减产。5、粮食生产面临着发展的机遇。首先在我国大部分地方粮食以及农副产品

24、价格出现自1998年以来的粮食价格上涨,特别是近期全球粮食大幅度上涨,为我国进行粮食改革提供良好环境,建立良好的粮食流通体制和动行机制,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其中,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融入了全球一体经济。承受着我国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粮食的品质和卫生安全质量有所改善。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有所增强,使我国粮食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得以体现。粮食出口量有所增加,为我国粮食生产销售提共了广阔市场空间,第三当前粮价回升,国家出台一系列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从人、财、物等方面的粮食生产体系倾斜,为粮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国加入

25、世贸组织以后,很多国际投资上已经在山东、XX等诸多省份开始建设以出口为主的有机食品基地,抢占我国这块刚刚开发的“处女地”。XX市是一座省会大区域中心城市,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黄河滩涂距市区5-10公里之间,东西绵延四十余里,拥有可利用黄河滩涂1000000余亩,滩涂紧连邙山至花园口黄河湿地,这里的黄河湿地水草生长、池沼纵横,处于我国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区,其地貌特征为黄河改道后历史遗留下来的背河洼地、槽形洼地和广阔的黄河滩涂,水源来自汛期的地表径流、引黄退水和地下水,是我国中原人口稠密地区难得的一块天然湿地。区内生态环境多样,物种丰富,动植物区系成分复杂,是南北方动植物类群交汇处及

26、通道,也是鸟类南北迁徙的主要途径和华北水禽越冬的北界。湿润的沼泽地,齐腰深的芦草,大雁、天鹅、野鸭等众多的珍稀水禽在茫茫黄河湿地上悠然生息,目前已发现鸟类有13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有白鹳、白头鹤、白鹤、大鸨、天鹅、灰鹤等39种,列入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候鸟有80余种,每年在此路过、停留、栖息、越冬和繁殖的候鸟达数万只。黄河滩地有公路、铁路相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2度,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无霜期178-219天,该滩涂区位优越,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条件便利,对于发展养殖、种植业和多种经营活动十分有利,给发展有机粮食种植提供了广

27、阔市场,是规模化、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养殖、种植天然示范基地。XX为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潜力比较大,但是,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位置,必须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目前,有机食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首先,我们必须看好有机食品这个潜在的市场,不能错过良好的发展机遇。其次,我们还应当看到,我省地处中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祖先时代辛勤开发的许多农业种植资源和积累丰富的栽培技术,都将有助于有机农业的迅速发展。其三,有机农业属带动密集型产业,我省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为有机农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其四,我省一些贫困地区,基本上无工业经济,远离工业污染,生态环境基本保持住原始生态环

28、境,生物多样性明显,有着良好的发展有机农业生态条件,不需要转换即可开展有机农业生产活动,在这些地区发展有机农业,使这些地区的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可以大大加速贫困地区脱贫步伐。其五,有机农业并不等同于生产效率低的传统农业,拒绝化学物质,但是从不拒绝先进的栽培技术。近年来,我省科技工作者通过长期科技攻关,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生理、栽培技术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为发展有机农业建立了技术基础。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当前我省有发展有机农业的良好条件,在目前国内外有机农产品市场正在发育的初级阶段,对世界各国来说,进入市场的机会是均等的,世界各国都有动作,我们抓住了这个机遇,就会领先一步占据市场。因此,我

29、们说,发展有机农业,机遇不可错过。综上所述,在沿黄地区建立优质生态有机粮食基地是非常必要的。(三)可行性项目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粮食资源配置作用。粮食作为人类维持生命得以延续的重要物质基础。小麦、水稻是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沿黄地区历来是粮食的主产区,在小麦、水稻生产上有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水分等自然条件。本项目的建设对推动沿黄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带动沿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品种结构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使农业生产形成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有着促进作用和样板示范作用,对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增收有着极其重要意义。通过对水利设施的建设,扩大改善灌溉面积,并形成以优质小麦

30、、水稻等粮食生产为主体产品采取企业(工厂)+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服务,以市场为向导,企业(工厂)为龙头,基地(合作社)为平台,农户为依托,企业得利农民得益,国家稳定,从而促进沿黄地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项目的建设切合沿黄地区的粮食生产的实行是非常可行的。三、项目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一)市场分析有机农业开始于20世纪初,发源于发达国家,自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IFOAM)成立以来,伴随着有机食品认证和贸易的发展,迅速在全世界开展,有机农业的基本思想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现在IFOAM已有650个团体会员,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机农业影响的扩大也引

31、起了许多国家的政府、议会以及联合国机构的重视。国际贸易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1997年美、日、德等10国的有机食品贸易额已超过100亿美元。美国乔治亚州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预测,到2006年,美国有机食品市场销售额将达到470亿美元,欧洲将达到580亿美元。有机食品将是今后10年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丹麦、奥地利有机食品消费量已经达到食品消费额的10%。据英国最大的有机食品贸易商预计,有机食品市场在今后10年间将从现在的110亿美元增至1000亿美元。目前,发达国家自己生产的有机食品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需要从外部(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进口有机食品。这也是造成目前国际市场上有机食品贸易异常活跃的主要

32、原因。德国、美国、日本等每年举办世界性的有机产品贸易博览会,其中以德国的BIOFACH影响最大,基本上是发达国家买,发展中国家卖的一边倒倾向。据新华社公布的数字,全球用于有机农业的土地面积,大洋洲为48.51%,欧洲为23.58%,拉美为0.02%,北美为9.42%,非洲为0.14%,亚洲为0.33%。由此可见,有机食品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体,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极具发展潜力,而且已进入兴旺发达时期,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但作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亚洲有机食品发展却非常缓慢。我国有机食品产业起步较晚。自1994年10月国家环境保护局在南京成立了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开展有机食品

33、的研究、开发和颁证,有机农业产品的生产和贸易才逐步活跃起来。1998年,我国有机农业产品贸易额约为1000万美元。到1999年,有机食品的出口额上升到1500万美元。尽管增长速度很快,但总量还很小,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还微不足道。适应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的历史潮流和趋势,发展我国的有机农业是我国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24年6月16日商务部、科技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认监委十一部委联合下发 关于积极推进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 :1、发展有机食品产业,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方式的重要

34、举措。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对于保护和改善农村与农业生态环境,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城乡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对于规避国外“绿色壁垒”,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有机食品占全部食品的市场份额不到0.1%,远远低于2%的世界平均水平。为此,要通过5-10年的努力,力争使我国有机食品产量提高510倍,优先发展一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有机蔬菜、粮食、畜禽、茶叶等。要结合重要生态功能区域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农

35、业县建设,将有机食品产业发展与实施“三绿工程”和“菜篮子”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动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贯彻,积极推进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优先发展一批全国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加快有机食品产地和有机食品的认证步伐。 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各地要结合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十五”产业发展计划和环境保护计划的贯彻实施,共同制定有机食品发展规划,确定本地区有机食品产业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形成地方政府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同时,要加大发展有机食品的资金投入,形成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广泛吸收国内外资金的多元化投资机制,推动有机食品的生产、开发和市场营销的发

36、展,在政策上积极支持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有关农业专项资金可适当向有机食品产业倾斜。 2、有机食品生产环境条件特别是产地,是确保有机食品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各地要加强对已被认证的有机食品产地环境的管理和保护。在一些本底生态环境条件好,当地政府支持力度大、群众发展有机食品积极性高的地区,要积极引导开展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农户申请开展有机食品认证;对已取得有机食品认证的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地域,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缓冲带或防护带,严禁在产地周边建设各类污染企业和工程,已建的要依法限期治理或搬迁,严防对产地的污染;对于国家确定的“菜篮子工程”和“三绿工程”生产基地及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产品

37、基地、出口产品基地周围的重点污染源,要依法限期整治,确保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 各地应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和土壤环境状况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一批生态环境符合标准、适宜开展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的区域,积极创造条件,使其逐步转换成为有机食品基地。凡已被认证为有机食品基地(含转换期)或已确定为“菜篮子”和“三绿工程”生产基地的地区,应定期开展专项环境监测,并向当地政府报告基地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质量状况。对基地环境质量已不符合有机食品标准及“菜篮子”和“三绿工程”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的,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督促实施;对经整改仍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要及时依法进行处理并向社会公布,确保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及“

38、菜篮子”和“三绿工程”农产品产地的环境安全。有机食品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组织生产,严禁使用有机产品标准禁止使用的投入品;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要严格依据有机产品国家标准进行认证,并对已认证的有机食品产地符合标准的持续性进行定期跟踪检查。3、在信贷方面对从事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提供支持,大力推进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技术、咨询等作用,调动有关企、事业单位参与有机食品开发的积极性,并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各种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到有机食品的发展领域。 广泛开展有机食品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特别要加强与国际有机食品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商务、贸促机构和有条件的省、自治区、

39、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可组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生产单位、商贸企业,参加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为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贸易企业沟通国内外信息、开展国内外合作,大力宣传和推销有机食品,同时通过双边和多边合作,积极引进项目、技术和资金,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适销对路的有机食品品种,创造条件努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以上这些充分说明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前景无限,在沿黄地区建设生态有机粮食基地的国内外市场条件已经成熟。中国小麦产业现状:小麦的优质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随着“WTO”的临近,摆在种植业面前的一个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就是要提高农产品品质。目前,传统的小麦品种在市场上严重受阻,出现结构性“卖粮难”,政府、农民

40、和主要流通环节陷入“丰收窘境”之中,相比之下,市场上的优质小麦却供不应求,且存有可观的价格差。因此,小麦优质化生产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小麦结构调整的方向应界定在调整品种、调优品质上。在全球谷物生产中,小麦面积、产量和贸易量分别占世界谷物总量的32%、30%和50%。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2%和18%,均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小麦的需求呈增长趋势。近几年,世界小麦总需求达到6亿吨左右。据FAO中长期预测,到2015年、2020年和2030年,全球小麦总需求将分别达到7.48亿吨、7.75亿吨和8.58亿吨。我国小麦产区分布广。在全国各大产区中,黄淮海麦区(主要有

41、XX、山东、河北、江苏、安徽5个小麦生产大省)所占比重最大,小麦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0%和70%以上。与美、加、澳等小麦出口大国相比,我国小麦的单产水平较高(注:我国小麦亩产平均要比美、加高40%以上)。从生产成本看,我国小麦每亩物质费用占生产总成本60%左右,比美、加高10%左右。但从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变动趋势及价格影响因素看,我国专用小麦在国内市场具有一些比较优势。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的多样性变化,对于小麦的品质要求有了很大变化,表现为:1.适于馒头、面条、水饺等传统面食的中筋小麦品种;2.适于面包、拉面等强筋小麦品种;3.适于糕点、饼干等弱筋小麦品种。目前我们的小麦以中

42、筋品种为主,但逐渐向强筋与弱筋小麦品种发展。根据降雨量、温度、日照、纬度、海拔,土壤类型、质地、肥力水平,消费、市场、交通、商品率,以及小麦品种优势、发展趋势等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按照农业部中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对北方强筋、中筋冬麦区(包括华北北部强筋麦区、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和黄淮南部中筋麦区三个亚区),南方中筋、弱筋冬麦区(包括长江中下游中筋、弱筋麦区、四川盆地中筋、弱筋麦区和云贵高原麦区三个亚区),中筋、强筋春麦区(包括东北强筋春麦区、北部中筋春麦区、西北强筋中筋春麦区和青藏高原春麦区四个亚区)的划分,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沿黄地区、发展生态有机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沿黄地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

43、,小麦蛋白质数量和质量都优于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XX省小麦种植面积大,近6000万亩,占粮播面积的54%,产量一直占全国的20%以上,高居全国第一。XX省已对本省小麦品质区划进行了初步研究,一些地方和单位也对专用小麦产业化经营进行了有益探索,这些都为沿黄高效生态有机小麦优势产业带的建设创造了条件。中国稻米产业的现状:1、中国稻米生产及其在全球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100多个稻米生产国中的“稻米王国”,稻谷年产量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5%左右,居世界首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水稻播种面积增加了23.56%,稻谷产量由每公顷18.9吨提高到每公顷63.1吨,增加了233.86%,稻谷总量由建国初期的486

44、.45亿公斤提高到2007.37亿公斤,增长了312.66%。在近半个世纪中,中国水稻年播种面积约占粮食种植面积的30%,而年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4%左右,尤其是世界矮杆稻良种的“绿色革命”源于中国,举世闻名的水稻杂交优势利用也在中国首先应用于生产,中国是世界上水稻科技强国。在20世纪下半叶,中国稻米生产以其辉煌的成就解决了占世界1/5人口的吃饭问题,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了解决粮食不足,偏重提高产量、忽视品质改良的现象比较突出,有关稻米品质研究与优质稻品种选育比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都要晚。因此,水稻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2、“入世”为

45、中国稻米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据朱希刚研究员研究表明,中国稻米国内价格低于离岸价格,名义保护率为负值,中国稻米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入世”后,大米是所有粮食中唯一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受益的产品,预计到2009年,国内稻米生产将比非贸易自由化情况下增长45%左右,价格上升3.5%左右,中国将重新成为主要的大米出口国之一。199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稻米贸易量占稻米产量的比例一般不超过4%,比小麦贸易量占产量的20%左右和粗粮的10%12%要少得多。近年来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稻米贸易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世界大米出口量已从1991年的1300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2000万吨左右,1999

46、年世界大米出口量达到2500多万吨,其中泰国占550万吨,越南占350万吨,美国占270万吨,是3个最主要的大米出口国。21世纪初,国际市场上的大米贸易量还将有显著增长,总贸易量将达到3000万吨以上,为中国稻米的发展和出口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空间。3、“入世”后中国稻米生产面临严峻挑战。随看世界稻米消费结构的变化,世界大米贸易市场倾向于优质稻米,稻米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长期实施以追求数量为目标的产业政策,忽视质量与效益,在这场以市场为导向的稻米产业升级过程中,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中国从事水稻生产的农户有1亿多户,生产规模较小,稻米产业化的田间组织难度较大,集中连片和统一品种较难

47、实施,稻米优质品种的科技储备不足,而且现有优质稻的商品率低,全国有70%左右是农民自产自销,只有30%进入市场。所以,真正要实现优质稻米产业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还需要做很大努力。另一个严峻挑战是优质米加工的技术水平亟待提高。目前,大米生产规模日产50吨以上的国有、集体和民营的加工厂已达到1000多个,总生产能力5000万吨左右,但能适应加工优质稻米的企业很少,而且规模都较小,年产大米10万吨以上的工厂屈指可数。80%以上的生产企业设备陈旧、性能低下,极不适应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质米加工。水稻是XX省的第四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省粮播面积的4%,其产量占总产量的8%。XX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

48、生产基地之一,XX省的耕地面积为687.1万公顷,仅次于黑龙江省,名列全国第二。总播种面积达1207万公顷,其中主要是种植粮食作物,是全国粮食产量超过3000万吨大关的三个省区之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全省以建设全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加工基地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目前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2305万亩,占小麦播种总面积的32%,大米种植面积波及沿黄地区百万亩以上,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的格局。为切实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真正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进一步落实2000年2月温家宝总理来我省考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时的指示:“粮棉主产区要搞好结构调整继续发挥优势。要牢牢把握住优化品质这个根本性问题,要促进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化。”我们认为,充分利用母亲河黄河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建立“沿黄高效生态有机粮食生产基地”,全面提高粮食品质,创建沿黄生态有机优质粮食品牌,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二)、市场预测1、国内外小麦市场预测从国际小麦市场看:国际市场粮食品种中,小麦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