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完整版)《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建立在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上,从染色体层次上描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以及性别决定的机理。教材对这部分内容描述如下:①比较男女染色体图谱来分析人体的性别决定。②介绍人的体细胞中含有46条23对染色体,而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减半。③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46条。
二、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所以,在授课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作为授课的一个切入点,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但不能忽视的是八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对于课本提及的关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知识,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①在第三章的学习中具备了对生殖细胞的认识;胚胎的形成和发育;了解细胞核的功能。②在生活中,一知半解地知道了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③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思维和推理能力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参与模拟探究生男生女几率的活动,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以更利用于学生理解掌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和传递规律。
2、能够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二)能力目标:
通过模拟人类的性别决定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例合理的重要性,感悟人体和谐的美.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使用的技术:使用了PPT、绘声绘影、flash、美图秀秀、微信群 等
2、各环节使用情况及预期效果:
① 课前预习环节通过微信群发布信息,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② 课堂导入时,通过PPT问题展示使学生能迅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③设情景时,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人物照片展示,巧妙设疑,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 趣,增加学生的探究欲望。
④自主学习环节,通过PPT展示男、女的染色体图谱,使学生清楚的观察到男女染色体的区别,从而能迅速分辨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⑤通过动画展示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使抽象的知识直观明了的呈现给学生,有助于难点的突破。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温故知新
提问
1、什么是染色体?
2、染色体的主要化学组成包括哪几部分?
3、尝试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思考并独立回答问题
PPT
情景导入
1、 上海卫视金星脱口秀视频
2、 泰国人妖
仅通过外表能不能准确判断一个人的性别?
资料:1993年在我国上海举行的东亚运动会上,组委会采用了只需1根带毛囊的头发即可鉴别运动员的性别的新技术,准确率达100%,你能说出这种鉴别方法的科学依据吗?
男、女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如何组成的?有什么不同?与性别的决定有什么关系?“他们”是男性还是女性。
为什么是这样
微视频,PPT图片展示
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
【展示】人体染色体图谱:
【提问】(1)哪幅图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判断依据?(2)图中哪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它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写出自己体内体细胞、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学习任务(二)
【观察】人染色体传递过程,推测染色体从亲代到生殖细胞到受精卵(后代)的传递规律。
【合作交流】
1、看教材进行自主学习,重点知识在教材上画下来。5分钟后小组交流。
2、写出自己体内体细胞、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1.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即: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
2. 女性两条性染色体相同,用XX表示。
3。男性两条性染色体不同,用XY表示。
学生观察 思考总结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传递规律
1.在人产生生殖细胞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不是任意的一半,而是每对染色体中其中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2.生物的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体细胞染色体数量变化为2n→n→2n→2n。
3.受精卵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4.后代的体细胞中具有来自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PPT
情境展示
2、 观看视频
(1)人类的性别决定
视频来源http://my。tv。sohu。com/us/48255272/32757577。shtml
(2) 小品 超生游击队图片
提出问题: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吗?
观看视频,大胆猜测:生男生女机会是否均等
1. 男性会产生几种生殖细胞,分别含什么性染色体?
2.女性会产生几种生殖细胞,含什么性染色体?3。精子和卵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类型有几种,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怎样的?将来发育成男孩还是女孩?
视频,PPT
合作探究
1. 学生参照教材提供的探究步骤,设计自己的探究方案.
2.问题引导:
(1)为什么要用不透明的布袋?
(2)拿出的棋子为什么还要放回原袋? (3)你打算取多少次棋子得出结论?
3.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8分钟)。
汇总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组别
男
XY
女
XX
一
二
三
。....
合计
结论: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excel
案例分析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性别比
教师点拨:“生男”还是“生女"是随机的,“生男”和“生女”的比例基本相同 。男性精子中是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决定了后代的性别--这就是生男还是生女的奥秘。
观察、分析、交流男女比例偏高的原因,举例说出说出男女比例失调的危害。
PPT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
PPT
随堂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对还是错,错的请说明原因。
(1) 男性的染色体是 :22对+XX ( )
(2) 女性的染色体是 : 22条+XX ( )
(3) 男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是 :22条+Y( )
(4) 男性的性染色体是:22条+Y ( )
2.选择题
(1)正常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通常可表示为( )
A.22+X或22+Y B。44+XX或44+XY C。44+XX或44+X
D.22+XY和22+X
(2)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正确的是( )
A.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B。一半以上来自父亲,一半以下来自母亲
C。一半以下来自父亲,一半以上来自母亲
D.与父亲相似的人,来自父亲多,与母亲相似的人,来自母亲多
(3)一位母亲生了一对龙凤胎,这两个小孩来自于( )
A。一个受精卵 B.一个卵细胞分别与两个精子结合 C。两个受精卵 D.两个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结合
3. 下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
(1)a 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_条 (2)生殖细胞c、d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条,比a b减少______.
(3)B过程为_____,形成的e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又
恢复到与_____细胞一样的数量。 (4)f细胞是女儿的____细胞,其染色体为____条。
(5)由上述可以看出,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 自______。一条来自_____。因此,后代个体具有_______的遗传物质。
七、教学特色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前提下,利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究获得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引入新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大大激发了学习积极性;课堂导入时,温故知新环节使学生迅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视频的播放,创设情境,画面中人物惟妙惟肖的表演,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引起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探究欲望;自主学习环节,通过PPT展示男、女的染色体图谱,使学生清楚的观察到男女染色体的区别,从而能迅速分辨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动画展示新生命的形成过程, 使抽象的知识直观明了的呈现给学生,有助于难点的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