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福建师大附中18-19学度度上学期高二年末考试试题--化学
〔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
常用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
K-39Ca-40Fe-56Cu-64I-127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每题2分,11-20每题3分,共
50分〕
1.反应3Fe(s)+4H2O(g)Fe3O4+4H2(g)在一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下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妨碍的是
A、增加Fe的物质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水蒸气
D、压强不变,充入Ne使容器的体积增大
2.常温下,以下溶液中c(H+)最小的是
A、c(OH-)=1×10-11mol·L-1B、pH=3的CH3COOH溶液
C、pH=4的H2SO4溶液D、c(H+)=1×10-3mol·L-1
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以下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A、NH4++2H2ONH3·H2O+H3O+
B、HCO3-+H2OH3O++CO32-
C、HS-+H+===H2S
D、Cl2+H2OH++Cl-+HClO
4.以下关于左图装置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银电极是负极
B、铜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u-2e-=Cu2+
C、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银电极流向铜电极。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5.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
别滴加一滴石蕊试液,以下实验现象中正确的选项是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出现蓝色
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出现红色
6.在0.10mol·L-1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后,引起的变化是
A、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B、NH3·H2O的电离常数增大
C、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变D、溶液的pH增大
7.水的电离平衡为H2OH+﹢OH-,△H>0,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将水加热,pH减小
B、恒温下,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KOH,Kw不变
C、向水中滴入稀醋酸,c(H+)增大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ClO,平衡逆向移动
8.可逆反应:2HI(g)H2(g)+I2(g);ΔH>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当达到平衡时欲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
A、减小容器体积B、降低温度C、加入催化剂D、充入H2气体
9.下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
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假设A、B是气体,那么D是液体或固体
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A、B、C、D均为气体
10.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
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
以下“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AgCl是还原产物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
11.如下物质的溶度积常数:FeS:Ksp=6.3×10-18mol2·L-2;CuS:Ksp=1.3×
10-36mol2·L-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同温度下,CuS的溶解度大于FeS的溶解度
B、同温度下,向饱和FeS溶液中呈入少量Na2S固体后,Ksp(FeS)变小
C、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S溶液,最先出现
的沉淀是FeS
D、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能够选用FeS做沉淀剂
12.以下有关反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能在常温下发生与该反应的△H值的大小没有必定联系
B.中和热△H=-57.3kJ•mol-1,因此,1.00L1.00mol•L-1H2SO4与稀的NaOH溶液恰
好完全反应放出57.3kJ的热量
C.用等体积的0.50mol•L-1盐酸、0.55mol•L-1NaOH溶液进行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与
用等体积的0.50mol•L-1盐酸、0.50mol•L-1NaOH溶液进行中和热测定的实验相比,前者会使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偏大
D.在101KPa时,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是CH4的燃烧热
13.如下图,电解未精制饱和食盐水〔含有少量Mg2+〕,在碳棒和铁片表面均有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铁片附近出现浑浊现象。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碳棒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B、碳棒上发生还原反应
C、铁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D、铁片附近出现的浑浊物是Mg(OH)2
14.关于以下各装置图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①②③④
A、用装置①精炼铜,那么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15.一定条件下,以下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温度〔T〕的妨碍压强〔p〕的妨碍
A、CO2(g)+2NH3(g)CO(NH2)2(s)+H2O(g);△H<0
B、CO2(g)+H2(g)CO(g)+H2O(g);△H>0
C、CH3CH2OH(g)CH2=CH2(g)+H2O(g);△H>0
D、2C6H5CH2CH3(g)+O2(g)2C6H5CH=CH2(g)+2H2O(g);△H<0
16.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以下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跟盐酸溶液中pH最大的是
A、Na2CO3溶液B、NH4HCO3溶液C、NaHCO3溶液D、NaHSO4溶液
17.将0.1mol/L的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盐酸10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那么溶液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c(Ac-)>c(Cl-)>c(H+)>c(HAc)
Bc(Ac-)>c(Cl-)>c(HAc)>c〔H+〕
Cc(Ac-)=c(Cl+)>c(H+)>c(HAc)
Dc(Na+)+c(H+)=c(Ac-)+c(OH-)
18.常温下,向0.1mol·L-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a、b、c、d分别表示实验时不同阶段的溶液,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溶液的pH:a<b<c<d
B.溶液的导电能力:a>b>d>c
C.a、b溶液呈酸性
D.c、d溶液呈碱性
19.室温下向10mL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c〔OH-〕亦增大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的pH=7
20.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c〔NH4+〕相等的〔NH4〕2SO4溶液、〔NH4〕2Fe〔SO4〕2溶液和NH4Cl溶液中,
溶质浓度大小关系是:c[〔NH4〕2Fe〔SO4〕2]<c[〔NH4〕2SO4]<c〔NH4Cl〕
B、向AgCl悬浊液中滴入KI溶液,有AgI沉淀生成,说明AgCl的溶解度小于AgI
的溶解度
C、0.2mol•L-1盐酸与等体积0.05mol•L-1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1
D、0.2mol•L-1的NaHCO3溶液中c〔H+〕+c〔H2CO3〕=2c〔CO32-〕+c〔OH-〕
【二】填空题(共50分)
21.〔4分〕
2SO2〔g〕+O2〔g〕2SO3〔g〕△H=akJ•mol-1,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下图。1molSO2〔g〕完全转化为1molSO3〔g〕放热99kJ。请回答:
⑴图中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a=__________。
⑵Ea的大小对该反应的△H_______〔填“有”或“无”〕妨碍。该反应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入V2O5会使图中B点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2.〔Ⅰ〕〔7分〕
甲醇燃料电池〔DNFC〕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动汽车最正确候选动力源。
〔1〕101kPa时,1molCH3OH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热量726.51kJ/mol,
那么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汽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H1=+49.0kJ·mol-1
②CH3OH(g)+O2(g)=CO2(g)+2H2(g)△H2
H2(g)+O2(g)===H2O(g)△H=-241.8kJ·mol-1
那么反应②的△H2=kJ·mol-1。
〔3〕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右。甲醇进入
极〔填“正”或“负”〕,写出正
极的电极反应式
〔Ⅱ〕〔5分〕
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型电池,它的正负极隔板是惰性材料,电池总反应式为:
Pb+PbO2+4H++2SO42-2PbSO4+2H2O,请回答以下问题〔不考虑氢、氧的氧化还原〕:
〔1〕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电解液中H2SO4的浓度将变;
〔2〕在完全放电耗尽PbO2和Pb时,假设按右图连接,电解一段时间后,那么在A电极上生成B电极上生成
23.〔Ⅰ〕〔4分〕
自然界里氮的固定途径之一是在闪电的作用下,N2与O2反应生成NO。
〔1〕反应需要在闪电或极高温条件下发生,说明该反应_________。〔填字母〕
A、所需的活化能特别高B、吸收的能量特别多
〔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N2(g)+O2(g)2NO(g)的平衡常数K如下表:
温度/℃
1538
1760
2404
平衡常数K
0.86×10-4
2.6×10-4
64×10-4
该反应的△H0。〔填“>”、“=”或“<”〕
〔3〕2404℃时,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6molN2和2.6molO2,计算反应N2(g)+O2(g)2NO(g)达到平衡时NO的浓度为。〔此温度下不考虑O2与NO的反应。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Ⅱ〕(5分)
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C〔g〕+D〔g〕,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n〔D〕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试回答以下问题:
(1)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A〕不变
C、2v正〔B〕=v逆〔D〕D、c〔A〕=c〔C〕
(2)假设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利用图中数据计算800℃时的平衡常数
K=,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7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如下:n〔A〕=1.1mol,n〔B〕=2.6mol,n〔C〕=0.9mol,n〔D〕=0.9mol,那么如今该反应进行〔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处于平衡状态”〕。
24〔Ⅰ〕〔6分〕
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液态SO2③纯醋酸④硫酸钡⑤铜⑥酒精〔C2H5OH〕⑦熔化的KCl⑧NaOH溶液
请用以上物质回答以下问题。〔填序号〕
〔1〕在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是;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3〕属于非电解质,但溶于水后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Ⅱ〕〔4分〕
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市售食用白醋中醋酸的的准确浓度,取25.00mL某品牌食用白
醋于锥形瓶中,在实验室用浓度为cbmol/L的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
〔1〕左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假设A与C刻度间相差lmL,
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mL。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
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mo1/L,三次实
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26.02
25.35
25.30
从上表能够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
其缘故可能是。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B、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润洗过,未用标准液润洗
C、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未润洗
D、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3〕依照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不必化简):
c=。
〔Ⅲ〕〔15分〕
:在25时H2OH++OH-KW=10-14CH3COOHH++CH3COO-
Ka=1.8×10-5
〔1〕取适量醋酸溶液,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如今溶液中C〔H+〕与C〔CH3COOH〕
的比值〔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醋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当升高温度时,C(OH—)将
〔填“增大”“减小”“不变”〕;
〔3〕0、5mol·L-1醋酸钠溶液pH为m,其水解的程度〔已水解的醋酸钠与原有醋酸钠
的比值〕为a;1mol·L-1醋酸钠溶液pH为n,水解的程度为b,那么m与n的关系
为,a与b的关系为〔填“大于”“小于”“等于”〕;
〔4〕将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假设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pH<7,那么c〔Na+〕_______________c〔CH3CO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假设由pH=3的HA溶液V1mL与pH=11的NaOH{溶液V2mL。混合而得,那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_。
A、假设反应后溶液呈中性,那么c〔H+〕+c〔OH-〕=2×10-7mol·L-1
B、假设V1=V2,反应后溶液pH一定等于7
C、假设反应后溶液呈酸性,那么V1一定大于V2
D、假设反应后溶液呈碱性,那么V1一定小于V2
〔7〕在某溶液中含Mg2+、Cd2+、Zn2+三种离子的浓度均为0.01mol·L-1。向其中加入固
体醋酸钠后测得溶液的C(OH-)为2.2×10-5mol·L-1,以上三种金属离子中
能生成沉淀,缘故是
〔KSP[Mg〔OH〕2]=1.8×10-11、KSP[Zn〔OH〕2]=1.2×10-17、
KSP[Cd〔OH〕2]=2.5×10-14〕
〔8〕取10mL0.5mol·L-1盐酸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那么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B D A D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D B A C B D B A
21.〔各1分〕〔1〕反应物具有的能量198
〔2〕无降低
22.〔Ⅰ〕
〔1〕CH3OH(l)+3/2O2(g)===CO2(g)+2H2O(l) △H=-726.51kJ/mol 〔2分〕
〔2〕-192.8 〔2分〕
〔3〕负 O2+4H++4e-===2H2O 〔3分〕
〔Ⅱ〕
〔1〕PbO2+2e-+4H++SO42-=PbSO4+2H2O 小 (3分)
〔2〕Pb PbO2(2分)
23.〔Ⅰ〕
〔1〕A〔1分〕
〔2〕>〔1分〕
〔3〕设NO的平衡浓度为x
N2(g)+O2(g)2NO(g)
起始时各物质浓度/mol·L-1:2.62.60
平衡时各物质浓度/mol·L-12.6-x/22.6-x/2x
x=0.20mol·L-1〔2分〕
〔Ⅱ〕〔1〕AB〔2分,漏一个扣1分,错选不得分〕
〔2〕0.9〔mol·L—1〕—1〔单位可不写〕 吸热〔2分〕
〔3〕向正反应方向〔1分〕
24.〔Ⅰ〕⑤⑦⑧;③;②;〔每空2分〕
〔Ⅱ〕
〔1〕25.40mL〔1分〕
〔2〕A、B〔2分〕
〔3〕C〔25.35+25.30〕/25.00〔1分〕
〔Ⅲ〕〔1〕减小〔1分〕
〔2〕CH3COO—+H2OCH3COOH+OH-;增大〔3分〕
〔3〕小于;大于〔2分〕
〔4〕c〔Na+〕>c〔CH3COO-〕>c〔OH-〕>c〔H+〕〔2分〕
〔5〕大于〔1分〕
〔6〕AD〔2分〕
〔7〕Cd2+、Zn2+;〔1分〕
[OH-]=2.2×10-5mol·L-1
[M2+][OH-]2=5×10-12〔mol·L-1〕3
5×10-12小于KSP[Mg〔OH〕2]=1.8×10-11
5×10-12大于KSP[Zn〔OH〕2]=1.2×10-17
5×10-12大于KSP[Cd〔OH〕2]=2.5×10-14〔2分〕
〔8〕1×10-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