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18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一、教科书内容与学情分析在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时,常要涉及量的计算,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实用的东西,可使他们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的变化。本节内容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的变化。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生产出多少产品?或者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通过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使学生可以理解如何加强生产计划性并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理解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2.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从而
2、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三、教学重点掌握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四、教学方法和媒体教学方法:注重重点,启发引导,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在理解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守恒定律的核心的基础上,找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并根据题意,找准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书写格式进行计算即可。媒体:电脑投影。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引入:在前面
3、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那么,在工农业生产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约原料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也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的变化。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思索,产生兴趣,进而产生求知欲。导出问题,切入主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复习提问: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说明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并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口答并板演有关反应方程式。巩固复习。投影: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引起思考:由上面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受热后都生成了氧气,那我们试想一下:把等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分
4、别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还会不会相等了呢?投影:将等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分别加热后,装在两个等质量的容器中,分别放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中,两容器开始“笑脸相迎”,可过一会,天平指针向放置高锰酸钾的一侧倾斜,另一面的“氯酸钾”表情迷惑,“高锰酸钾”表情得意。分析:一定量的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多少氧气可以用化学式计算,但是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多少克氧气就只能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了。过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简便、快捷地计算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量的关系。根据各物质之间质量的正比例关系,我们可以由已知量计算出未知量,这个过程称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运用学过的知识,思考原因,找出问题症结。领悟
5、。 指导学生边回忆以前知识,边思考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量的关系。投影:例一写出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_ 。每 _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 _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那么,每6g碳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 _ g二氧化碳。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试着完成例一的各个填空。指导学生自己学习或模仿着学习。讲解:通过化学方程式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物质的质量求未知物质的质量,这种方法简便快捷,一目了然。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具体步骤以及规范的格式。投影:例二消化药片所含的的物质能中和胃液里过多的胃酸。某种消化药品的标记如图:涉及的化学
6、反应方程式:Mg(OH)2+2HCl=MgCl2+2H2O医生给胃酸过多的患者开出服用此药的处方:每日3次,每次2片。试计算,患者按处方服用该药一天,理论上可中和HCl多少毫克。投影:课堂练习一1. 一些豆科植物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能被植物吸收的含氮的化合物,其反应可看成氮气、碳和水在根瘤菌的作用下生成氨气(NH3)和二氧化碳。若需生成136g氨气,则是多少氮气转化的?2.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讲解:要指出的是,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所用原料很多是不纯的,在进行计算时应考虑到杂质问题,这将在第八单
7、元中学习。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时,由于化学方程式是计算的依据,所以化学方程式必须写准确,以保证计算准确。投影: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以下几句话加以记忆:化学方程式要配平,要将纯量代方程;关系式对准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比例;解、设、比、答要“通气”。交流,讨论,思考,根据例题思路,联系实际计算出最后结果。(教师板演并讲解,学生边理解边自己动手体会计算过程)计算过程共分五步:(1)设未知量;(2)写出题目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讲解格式);(4)列比例式,求解;(5)答。解:设可以中和HCl的质量为x。Mg(OH)2+2HCl=M
8、gCl2+2H2O答:略。参考例题,严格按计算格式作答。两个学生到黑板板演,其他学生在习题本上练习计算,然后教师总结。答案:1. 解:设需要氮气的质量为x。2N2+3C+6H2O=4NH3+3CO2答:略2.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领悟。理解记忆。使学生了解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很好地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有所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书写工整规范的良 好学习习惯。使学生了解全面。在轻松愉快中学会知识,会学知识。下面我们来做几道习题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当堂掌握情况:投影:1.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把木炭、硫磺粉和硝酸钾(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燃烧时生
9、成二氧化碳、氮气和硫化钾(K2S)。试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若已知某黑火药燃烧后生成了440kg二氧化碳,则需要多少千克木炭和硫磺粉?2. 患胃病的病人有时要到医院做钡餐(硫酸钡)检查,若不慎服用了碳酸钡(BaCO3)就会和胃液里的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钡(BaCl2)而引起中毒,即BaCO3+2HCl=BaCl2+2H2O+CO2。已知某病人误服了394g的碳酸钡,则生成了多少克有毒的氯化钡?独立完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监督指导下,正确完成答案:1. 解:设需要木炭的质量为x,需要硫磺粉的质量为y。2. 解:设生成氯化钡的质量为x。答:略。及时反馈,了解教学目的的完成情况。家庭作业:教
10、科书第101页6题、7题、8题。认真完成,总结规律。使学生在完全吸收课上知识的基础上,巩固学习。点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马建丽老师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从中学生非常熟悉的两个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开始,提出加热等质量的两种物质,怎样计算产生氧气的质量)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在习题的选择上注重了从学生熟悉的身边化学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如例二、课堂练习一、投影1、投影2)由于在选题上紧密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从而也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