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制度救济到制度自觉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现代化建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4375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9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制度救济到制度自觉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现代化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制度救济到制度自觉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现代化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制度救济到制度自觉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现代化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1 卷 第 1 期 邢 台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Vol.41 No.1 2024 年 2 月 Journal of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Feb.2024 收稿日期:20231109 基金项目:2021 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利益相关者视域下的公办职业技术大学内部治理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HB21GL037;2022 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基于综合评价的职业本科教师业绩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2202054。作者简介:魏伟(1982),河北邢台人,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36 从制度救济到

2、制度自觉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现代化建构 魏 伟,鲍东杰,雷前虎(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河北 邢台 054035)摘 要:制度建设是高职院校推进院校治理的重要抓手。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多为一种制度救济模式,造成了规范缺位、利益博弈、负担过重等问题。新时代,推进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必须基于制度自觉,凸显“以人为本”的制度设计理念,明确“治理主体”的制度建设内涵,基于“未来教育”的制度引领方向,促进高职院校由制度救济向制度自觉转变,构建现代化制度模式。关键词:高职院校;院校治理;制度建设;制度救济;制度自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129(2024)010036

3、03 大学制度是大学治理的基础,是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支撑着当代大学的组织结构和运行体系,被誉为衡量评价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大学章程是依法办学的基础、办学方向的航标、制度创新的载体、凝聚共识的纲领。对于如何推进制度体系建设,国内学界多从问题对策视角出发,有学者提出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不够科学,行政权力过大,学术权力过小,导致权力横向失衡;有学者认为建设和优化制度体系必须做到“四个找准”,即找准关键问题,找准问题原因,找准基本对策,找准基本路径。这一研究思路常常遵循问题导向思维,可谓是一种“制度救济”下的教育事后治理机制。然而,随着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确立,制度救济式推进治理能力已

4、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大学治理需求,亟须构建一种基于制度自觉的新时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模式,把制度自觉融入到治理制度体系之中,推进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制度救济下的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困境 制度救济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术语,多应用于劳动纠纷等法律领域,指的是保护职工权益的事后补偿机制,是国家、政府以制度化的方式保护弱势主体(个体、群体或组织)特定权益的行为。在高职院校治理层面,制度救济多体现为一种对制度规范的反思与补偿,是一种事后治理思维导向下的制度建设程序,是对制度缺失之后的一种补救手段。(一)制度救济的规范缺位 当前,高职院校在制度建设上尚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制度不够规范、内容不够健全、执行不

5、够到位、特色不够凸显等方面。随着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多数高职院校制度建设总体处于事后救济范畴,这源于以下因素:一方面,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制度理论研究不够的现象,对制度建设重视程度不足,不仅无法去指导现有制度建设,而且对一些好的实践经验也难以系统化、理论化,固化成为一种制度成果。另一方面,制度制定过程中调查研究不够,或多或少存在参照式思维,参照普通教育办学的情况较为普遍,导致对高职办学治校和制度建设指导明显不足,在制度建设中存在一定同质化倾向,有些制度存在“稻草人”现象,常态化的督办机制也没有形成。(二)制度救济的利益博弈 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建设包含多个治理主体的利益博弈,不同程度影响着高职院校公共

6、事务决策。然而,从现阶段高职院校治理领域来看,高职院校的治理权力结构是金字塔式的,治理理念强调的是整体的参与,注重在参与过程中是否会吸取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在听取过程中是否会注重聆听高职院校、企业、学生、社区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不同利益群体在涉及重大问题时常常表现出一种利益的博弈现象,制度建设固化呈现为一种多方主体利益博弈后的结果。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 年 第 1 期 37 一方面,这一制度建设结果有利于化解各类矛盾和利益冲突,找到不同利益相关者意愿、要求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另一方面,这一博弈过程也存在着对弱势群体利益兼顾的情况,难以在制度建设中凸显出制度本身所蕴含的理想价值

7、追求,难以实现善治的良性目标。(三)制度救济的负担过重 非正式制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较为突显,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在塑造民族性格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认知体系。制度救济就是要把非正式制度,按照科学化、民主化的程序进行规范,并纳入治理体系中来,形成特有的治理制度和治理特色文化,并内化形成一种制度精神,内化成为依靠制度、践行制度、完善制度的治理模式。然而,在促进非正式制度规范化过程中,需要集合多方智慧、多次反复修订才能达到最终制度成型的目的。这一过程不仅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检验,还需要对标现行法律法规,具体操作起来甚为艰难,成了制度建设的沉重“负担”。因此,不少高职院校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容易滋生懈怠思想,甚至存

8、在照抄照搬的现象。二、制度自觉下的高职院校制度建设表征 制度建设是一项涉及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工程,而制度自觉更是在制度建设体系熏染下的一种文化自觉行为。只有在制度自觉指引下,高职院校才有可能去检视、反思现有的制度建设问题,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体制机制,实现制度建设规范性、科学性。(一)自觉“对位”,建立高职院校治理的制度规范 高职院校各部门应自觉“对位”,建立可操作的内部治理体系,发挥流程监控作用,使学校内部不同层级和不同部门之间做到相互配合,达到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一方面,做好风险管控前移,在人事、后勤建设、资产采购、招生、项目建设事项实行全面监督,促进学校在内部组织、约束、管理中实

9、现有效治理。另一方面,服务好社会各类教育主体参与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科研院所合作的办学模式,推进体制创新,进一步提升办学积极性。(二)自觉“对标”,健全高职院校治理的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治理的制度体系,前提是必须搞清楚有哪些基本教育制度、各自成熟度如何、补什么才能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等问题。换言之,得有一个制度建设的参照“标底”。制度需要通过自身调整和不断完善,努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实现制度的整体绩效。对标制度建设合法性、科学性、人本性、协调性原则,高职院校需深入梳理各项规则制度,推动“废、改、立”。一方面,建立制度建设的动态调整系统。当前,许多

10、高职院校尚未形成系统的制度体系,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形成了“制度孤岛”,缺乏系统思维和高度站位,也难以有效落实执行。高职院校需要自觉对标新问题、新情况和新要求,对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不适应新形势需要、不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制度文件进行修改完善,甚至于废止删除。另一方面,还要科学研判学校未来发展要求,前瞻性制定相关制度举措,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通过综合性举措,形成系统性强、层次清晰、内容规范、特色鲜明的现代大学治理制度体系。(三)自觉“对接”,前瞻高职院校治理的制度方向 据统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标准”一词共出现了42次,足见标准一词在当前教育发展领域的重要性。高职院校要自觉“对接”

11、标准,前瞻职业院校未来的治理方向。一方面,创新高职院校办学制度,建立健全董事会或理事会运行制度体系,搭建密切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把行业企业请进来,扩大学校的社会参与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校企共建共享职业教育成果。另一方面,强化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让制度深深扎根办学实践之中,成为职业院校师生、行业企业的一种行为准则和行为遵循,进而内化成为一种文化,让现代大学制度真正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实践的内在动力。三、制度自觉下的高职院校制度建设路径 职业院校制度是保障职业院校良好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建立在国家法律法规基础之上的办学准则,是推进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不能仅仅依靠

12、“制度救济”模式运行,而是要在“制度自觉”指引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制度设计理念,有针对性、预见性的解决办学中的各类问题,提升职业院校现代化治理能力。(一)凸显以“以人为本”的制度设计理念 制度自觉是人们运用自觉意识对于切身相关的特定制度所产生的“自知之明”,以制度与主体的共同发展为根本目的。“以人为本”是最为根本的价值诉求,“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正是职业院校制度建设的根本目标。一方面,制度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民主性和科学性的原则,进行大量调研准备,充分体现师生意志,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 年 第 1 期 38 同时重视师生合理诉求,这样制度出台后才能得到广大师生的内在认同

13、、深刻理解以及严格执行。另一方面,“以人为本”就是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将师生视为制度建设的主体,既是建设者,又是受益者。实现师生自由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目的、本质和最终追求,并在制度建设的设计、制定、执行和监督各个环节中,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落到实处。例如,充分发挥“教代会”“学代会”“工代会”在院校治理中的作用,发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职责,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细则 学生代表工作细则等规章制度。职业院校制度设计既要满足当前师生发展基本需求,也要为师生创造实现高层次需求条件,需要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以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制度管理目标。(二)明确“治

14、理主体”权利义务的制度建设内涵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治理主体上常常以内部法人自治为主,在具体实践过程当中,关注较多的也是高职院校章程以及围绕章程延伸的相关权利义务运行体系。然而,随着职业教育跨界特征凸显,治理主体更加多元,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明确各“治理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而形成共同的观念认知和制度合力。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对各治理主体如何协同育人尚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各主体对育人的认知、动机、利益均不相同,导致协同育人的合力不足,无法从根本上进行合作,制约了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发展。为此,现代职业学校治理既要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也要发挥各自优势,建立起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制度体系和

15、运行机制,构建出具有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制度模式。例如,健全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理事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咨询、协商、议事和监督等外部治理作用,打造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共商合作发展建设事项的机构和平台。(三)深化基于“未来教育”的制度引领方向 面向未来教育,人工智能在应对创新人才发展的挑战、支撑大规模教育的个性化实现、重塑知识观与教学创新、赋能未来教师发展、推动教育生态的系统变革等方面是关键着力点。因此,制度创新必须匹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当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各职业院校在教育资源获取上呈现出不均衡特征,因此,面向“未来教育”的制度创新必

16、须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及资源获取现状,科学设计制度体系,实施差异化发展,在制度设计上尽可能地贴近时代、符合学校实际、面向未来教育需求。例如,构建“智慧+”大数据、物联化管理制度体系,依托智慧校园信息化平台,持续完善教学诊改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同时,我们也要深刻理解制度创新内涵,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现有制度进行调整,保持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在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的循环中找到最佳的制度模式,从而实现对未来职业教育的方向引领。新时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推进制度建设从制度救济走向制度自觉需要进行思想观念变革和制度创新,全面理解制度救济对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坚持

17、以人为本的理念,兼顾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利益需求,面向未来教育需求进行制度设计。由此,方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方向指引下,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现代化治理能力,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贡献治理智慧和策略。参考文献:1李菲.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制度体系建设:意义、问题、对策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2):1-5.2马仁听,欧阳恩剑.教育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1,11(02):1-7.3吕杰.提升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能力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1,23(08):5-7+50.4路宝利.中国共产党百年职业教育的基本逻辑:完整职业教育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3):3.5杨雪冬.国家治理现代化带有鲜明自觉性N.人民日报,2016-02-28(05).6邓友超.以制度自觉支撑制度自信J.中国高等教育,2017(19):48-49.7刘鑫.以人为本视域下的大学制度建设的哲学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1):16-19.8张怀南.高职院校多元治理主体协同育人的困境及治理策略J.机械职业教育,2022(06):27-30.9顾小清,李世瑾.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本质内涵与应然路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0(09):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