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7现代教学 2024/12初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文/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 王 娇【摘 要】结合办学特色与育人目标,以“D8 号星球梦飞计划”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为载体,推进“五育融合”。具体实施策略为以德为先,抛出驱动性问题;以智为基,设计递进型活动;以劳为本,制作项目化成果;以美为引,开展全过程评价;“五育”融通,形成跨学科成果。【关键词】“五育融合”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跨育融合 以德带全“五育融合”是新时代基础教育重要的创新路径与育人范式,意指德、智、体、美、劳各育在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相互关联、彼此渗透、融为一体,具有整体共在性、内在融通性、动态生成性等基本特征。其最终目标是通
2、过“五育”要素的挖掘、联结与有机融通,高效、可持续促进学生与教育者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基于“五育融合”的内涵与特征,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整合思维、关联思维和动态思维,将“五育”视为一个整体,看到各育之间的内在关联,使各育互为资源和条件,合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长期的学科分化,导致学科之间知识割裂,形成壁垒,不仅教师难以把握“五育”之间的关系,学生也很难将分化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跨育融合有效地整合学科之间的知识,为学生创造出跨学科的学习形态,并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图式。跨育融合是指通过创造真实情境,完全打破领域界限和学科逻辑,利用模
3、块、项目、主题、探究等方式进行德、智、体、美、劳综合教育的过程。它强调“五育”之间的联动,是很难实现的一种融合方式。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能够将不同学科知识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贯穿于学生连续的学习活动中,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整合,综合运用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为弥合五育割裂的现实困境提供一个可行的路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是为了解决一个真实而复杂的问题,学生学习并创造性地整合不同学科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以形成整合性的项目成果和新理解。它的基本设计逻辑遵循“提出跨学科的真实问题选取用于问题解决的不同学科视野综合探索解决问题整合形成跨学科成果和新理解”的过程。基于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内涵与设计逻辑,笔者在跨育融合的理念
4、指导下,以涉及四个学科的跨学科项目学习活动为载体,探索各育内容相互渗透、协同共进,从而实现各育内容的融通。一、实施策略“D8 号星球梦飞计划”是由心理、数学、物理、语文四个学科为主设计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主要由一个驱动性问题和四个项目化活动组成,在初中七年级的拓展课程中进行实践探索,主要的实施策略有以下几点。1.以德为先,抛出驱动性问题2023 年正值我校建校 60 周年,我校始终坚守成功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培养负责任的成功者的育人目标。“D8 号星球梦飞计划”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以60 周年校庆为项目背景,营造追梦的校园文化,立足跨学科的整合立场,提出驱动性问题:“2023 年正值闸北八中建
5、校 60 周年,60 年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在 60 周年校庆之际,启动未来校园梦想改造计划。假如你们是校园 心使者,对学校的心理空间重新进行规划和改造,你会打造一个怎样的 D8号星球心灵空间站?”我校围绕“培养负责任的成功者”的育人目标,将“负责任的成功者”作为“五育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学校心理空间的规划与改造,让学生自主承担“我为八中人,我来建八中”的主体责任和主人翁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以智为基,设计递进型活动我们依据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的内在逻辑以及四个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采用递进型的活动原型:将跨学科问题按照问题解决的逻辑,分成子问题 1、子
6、问题 2 等,在每一个子问题解决中,都有可能综合用到学科 1 或学科 2 的知识,但会以某一个教师实践项目化学习1482024/12 现代教学 学科为主,并且在这个阶段会重点进行这一个学科的学习,另一个学科起到辅助和支持的作用。通过这种学科整合,形成跨学科的成果。基于递进型的实践模型,笔者主要设计以下跨学科项目化活动(见下表)。点评,评价贯穿整个项目化学习过程的全部。5.“五育”融通,形成跨学科成果在形成的所有跨学科成果中,并不只是要求学生“做出”什么,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说出”为什么这样做,做的过程是什么,经过了哪些思考和调整,从而真正做到将学习到的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与运用,解决生活情境中
7、的问题,才能体现出“五育”内在的融通性。在本项目实践探索中,德育是学生项目化活动的出发点。学生解决对学校心理中心改造的问题,产出项目成果并将部分成果进行实地转化,真正落到目前心理中心的改造中,建成一个属于八中人的心理空间,最终又回到了德育的落脚点。而在过程中,德、智、体、美、劳贯穿于整个项目活动,合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反思与总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充满兴趣,完成项目任务也十分积极,最终可以落地实施也让学生充满了极大的成就感。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创新了“五育融合”的形式,促进学生对于学科核心知识的深度学习,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参与本项目研究的教师们表示开展“五育融合
8、”下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对教师本身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首先,教师需要对“五育融合”的内涵、特征以及实践路径要有深度的理解,才能去挖掘项目任务中的“五育”内容。其次,教师需要学习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内涵和实践模型,因为跨学科的整合立场很难把握,学科壁垒不仅对学生存在,也对教师存在。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其他学科知识加以学习和研究,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来把控好项目的实施。参考文献:1 夏雪梅.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内涵、设计逻辑与实践原型 J.课程教材教法,2022(10).(本文编辑:龚易婷)跨学科问题子问题学生项目化活动学科对 学 校 的 心理 空 间 重 新进 行 规 划 和改造1.目前,学校心理空间
9、是怎样的?1.调查学生对于校园心理中心的使用现状以及需求主要学科:心理涉及学科:数学2.绘制校园心理中心平面图主要学科:数学2.大家心目中的学校心理空间是怎样的?3.画出小组重新设计与改造的心理中心平面图主要学科:数学涉及学科:心理3.如何制作学校心理空间的3D 建筑模型?4.制作小组重新设计与改造的心理中心的 3D 建筑模型主要学科:物理涉及学科:数学、心理4.如何制作学校心理空间的宣传和使用手册?5.制作小组重新设计与改造的心理中心的宣传和使用手册主要学科:语文涉及学科:心理在设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四个学科教师前期围绕跨学科问题,基于学情分析,梳理与之相关联的学科知识,再与其他
10、学科教师共同备课,立足跨学科的整合立场,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分解出一系列符合项目逻辑的子问题。每个子问题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项目,而是一个有待学习和探索的问题,这些问题分别需要围绕某个学科重点学习,但同时也需要其他学科共同的支持和理解,从而设计出本项目的实践框架。3.以劳为本,制作项目化成果根据本项目的实践框架,学生在子问题链的驱动下,产出的主要项目成果有四项:一份对学校心理中心的调查报告;一张学校心理中心的平面图;一个未来学校心理中心的 3D 模型;一份未来学校心理中心的宣传手册。在产出这四个项目化成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收集信息,了解心理中心的规划和使用现状;实地考察和测量,参观本校和外校的心理中心,收集并记录数据,绘制平面图;学习 3D 建模软件,搭建模型;分享展示,创意设计和表达宣传使用手册。学生需要全程参与实践,才能产出相应的成果。4.以美为引,开展全过程评价首先,在项目作品层面,在产出的四个项目化作品中,本身就蕴涵着美育。比如,在制作未来心理中心的 3D 模型的过程中,就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将二维的平面图制作成 3D 模型。其次,在项目评价方面,采用的评价方式为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教师实践项目化学习